但正如麥克亞當斯所說,特徵只會讓我們更接近了解一個人的過程這一目標。特徵只是我們理解的開始。性格特徵是否足以做出重大決定?你準備好根據他或她的特點來選擇伴侶了嗎?麥克亞當斯打賭。他幽默地說,其特點是陌生人的心理。他們畫了一幅寬大的肖像,但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你變得外向、緊張、有趣、有吸引力或情緒化。關於林恩的價值觀、政治信仰或她的目標和角色,性格特徵告訴了我們什麼?我們需要更多的解決方案。她想在未來五年實現什麼目標?她有什麼遺憾?
為什麼她的膝蓋這麼弱?這些問題的答案為我們提供了我們需要知道的細節,讓我們覺得Lynn不再是一個陌生人。因此,為了理解林恩表達他的外向型(和其他特徵)的獨特方式,我們必須通過麥克亞當斯系統的第一層到第二層,在這一層中,個體的關注點可以提供特徵所不能提供的詳細的背景信息。其中包括角色——琳恩是一位妻子、母親和作家。這些目標包括:林恩想要讀更多的現代小說,想要獲得寫作獎,想要付出更多努力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想要去威尼斯。它們包含技能——林恩可以攀巖、講故事和寫作。他們還包含價值的概念,尋求一個舒適的或令人興奮的生活方式,_一個和平的世界,_一個充滿美麗、雄心勃勃,有勇氣,所有和平、寬容、充滿想像力和內在的和諧,智慧和愛,國家安全,保存、自尊、社會身份,有真摯的友誼,世界的智慧。
當觀察者想要更好地了解一個人的時候,他們需要挖掘這些細節。不管你期望什麼,了解一個人並不能讓你更接近他。讀溫斯頓·邱吉爾的自傳也許能讓你像麥克亞當斯所說的那樣深入了解邱吉爾的性格,但這無助於你與這位偉大領袖建立關係。但是了解他人通常會增加親密感。這就是為什麼對人際關係、戀愛關係等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了解你的現象。
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心理學家亞瑟·艾倫(Arthur Aron)感興趣的人如何建立戀愛關係,他提出了一個創造性的方式,從未見過男女感覺接近對方,他將能夠創建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通常需要數周、數月或數年產生親密關係。他很快用36個問題把McAdams系統的參與者從第一層轉移到第二層。小編認為,這些問題是一個長達一小時的「分享遊戲」的一部分,在這個遊戲中,每個團隊大聲朗讀問題,然後在進入下一個問題之前一次性回答所有問題。
我一直欽佩麥克亞當斯的一點是,他從不迴避那些使他的生活複雜化的深刻問題。麥克亞當斯喜歡解決這些複雜的問題,他挑戰傳統,從當代的人格研究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他的目標是從系統科學的角度來理解人。他研究人格的「漫長過程」,這意味著他不僅想知道現在的人是誰,還想知道為什麼他們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過去和現在如何最終影響未來。
在一篇頗受好評的文章中,麥克亞當斯討論了研究個性的心理學家關心的核心問題:認識一個人到底意味著什麼?一開始,他讓讀者想像他和他的妻子從聚會上開車回家,在他們離開後不久,他們開始談論聚會上的人。有一位客人從其他客人中脫穎而出。她是一個喜歡旅行的自由作家。一開始,她把麥克亞當斯嚇壞了:「我覺得我跟不上她的快節奏,她怎麼能這麼快地從一個異國故事轉到另一個。此外,她確實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人,四十多歲,一頭烏黑飄逸的頭髮,一雙烏黑的眼睛,相貌無可挑剔,衣著光鮮,品味高雅。」這是林恩。
隨著夜幕的降臨,麥克亞當斯和他的妻子發現他們對林恩對自己的生活、經歷、價值觀和情感的看法很感興趣;他們意識到他們想更多地了解林恩。就在那時,麥克亞當斯問了他最基本的問題:為了更好地了解林恩,他需要知道什麼?這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問題,因為我們可以想到我們很熟悉的人,也可以只從表面上理解的人。但當我們被要求說出兩組人之間的確切區別時,這個簡單的面紗就消失了。除了事實(他收集了大量的蝴蝶標本)和詳細的歷史信息(她在蓋亞那上學),很難說我們對親密朋友的了解比那些剛剛認識的人還要多。小編認為,具體地說,我們認識我們第一次見面時不認識的老朋友。
對於這個問題,麥克亞當斯有一個很好的答案。他認為,了解一個人,意味著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上更加親近。當他第一次見到林恩時,他對她有了更廣泛的了解——她似乎在社交方面佔主導地位,性格外向,有趣,吸引人的注意力,情緒化,有點焦慮,聰明,善於內省。這些描述性的詞語是構成了解一個人的第一步的特徵。五大維度——寬鬆、盡責、可預測性、親和性和神經質——描述了這個層次的人。
在McAdams系統中,首先要討論的是特徵,因為它們形成了我對他人的「第一印象」。描述自己和他人時,我們首先提到的是性格。他們經常出現在個人廣告的開頭:「善良,活潑,寬容,誠實和精神」,「我是有趣的,聰明的,性感和開放」,「我是誠實的,沉悶,有點沒用,頑皮但從不無聊」。
想想你會用什麼詞來描述你剛剛遇到的人。你的描述很可能會提到一些性格特徵,比如好奇、友好、外向、焦慮和情緒化。一項研究表明,人們用來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最常見的詞彙是:友好、懶惰、樂於助人、隨和、誠實、快樂、情緒化、自私和害羞。排在最後的詞是一些很少使用的詞,包括神經質的、有吸引力的、勉強的和雙面的。我們不是使用這些特徵詞的專家。在我對狗的一項研究中,我發現了與人類相同的特徵,儘管兩者之間有許多不同之處。狗和人類共有的10大特徵是:友好、頑皮、忠誠、聰明、吵鬧、可愛、精力充沛、有保護欲、深情、可口。其他只用在狗身上的詞有:皺的、活潑的、溫和的、粗糙的、易激動的和頑固的。
特徵語言在我們的語言中非常普遍。之前的一項研究顯示了特徵詞的普遍程度。1936年,哈佛大學(harvard)著名人格心理學家喬丹·奧爾波特(Jordan allport)和他倒黴的助手亨利·奧德伯特(Henry odebert)發表了一篇專題文章,這篇文章不僅因為作者的發現而出名,還因為他們所做的研究而出名。奧爾波特和奧德伯特肯定沒有多少時間娛樂,因為他們已經為自己安排了一項艱巨的任務:查閱韋伯的詞典,記下所有可以用來描述人格的詞語。
他們找到了17,953個這樣的詞,從諸如害羞、友好、冷靜、安靜和睿智等常見的詞,到諸如懷疑、購物……然而,這篇文章中的許多詞並不代表特徵;有些是評價性的詞語,如「不重要」、「有價值」等;或描述當時思想和情緒的詞語,如胡言亂語和喜悅;或與個性有關,用來描述身體素質,如短脂肪和紅頭髮。在一個案例中,allport和odebert刪除了他們認為不明顯或與描述不相似的單詞,結果產生了4500個特徵。小編認為,這項龐大的工作證明,我們有豐富的詞彙來描述持續的行為。這也暗示了特質是我們是誰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