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猛長期」,媽媽的「噩夢」期,了解猛長期,焦慮少一半

2020-12-13 橘媽育兒

文|橘媽

有一些新手寶媽給我的感覺就是焦慮焦慮不停地在焦慮……

感覺有了寶寶之後,生活中充滿了問題,寶寶的哭鬧讓新手寶媽很困惑,不知道寶寶想要什麼,不知道寶寶到底哭什麼。

有些寶媽會給我留言講述自己的困惑。比如寶寶總是奶睡離不開人,讓她不知所措。再比如有時候寶寶長得飛快,有時候好幾天斤稱不見變化,讓她憂心忡忡……

這都是因為寶媽對寶寶發育規律一點都不了解,才導致自己焦慮煩躁還易怒,總是處在崩潰邊緣。

尤其是寶寶出生後,隔段時間就會進入一次「猛長期」,化身為高需求的黏人「惡魔寶寶」,更是讓寶媽崩潰。

但是崩潰往往來自於沒有準備,一點都不了解才會如此,如果稍作了解,可能焦慮的情緒會少一大半。

01

今天就來說說寶寶這令寶媽焦慮的「猛長期」,好幫寶媽們逃離噩夢。

猛長期出現的時間

寶寶剛出生時小小的,看上去很脆弱,但實際上他們發育的很快的。

頭兩個月的體重幾乎每天可以增加20-30克。到6個月的時候,正常情況下體重就已經是出生時的2倍了,1歲時大約是出生時的3倍,2歲時大約是出生時4倍,3歲時大約是出生時的4.6倍。

你會發現,年齡越小,生長的速度越快,所以寶寶的猛長期也有這樣的規律,年齡越小,出現的頻率越高。

一般呢,會在出生後的這幾個時間節點出現:

第7-10天

第3周,也就是第15天

第3個月

第6個月

通常猛長期會持續2-7天不等。最磨人的也就是1歲內的這4個猛長期,因為寶寶不會說話,所以當處在猛長期的他們有需求,要喝奶的時候,就會用哭鬧來傳達,但是寶媽又不明白,就會覺得很煩躁。

1歲後,寶爸依舊會在特定的時期經歷猛長期,只不過沒有1歲前那麼磨人。

02

猛長期的表現(又稱「寶寶怎麼惹你煩」)

●喝奶頻率突然變高

美國兒科學會發現寶寶處在猛長期時,寶寶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喝奶的頻率突然變高。

對於母乳寶寶來說,恨不得一直掛在媽媽身上,而奶粉寶寶就是每次喝完你衝泡好的奶粉之後仍然意猶未盡。

因為寶寶在生長,需要營養,所以也就容易感覺到餓。因此猛長期的最常見表現就是喝奶頻率突然變高。

●情緒比平時要煩躁易哭

煩躁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跟奶的需求有關,另一方面是生長讓寶寶感覺不是。

因為對奶的需求變高,所以總是需要醒來吃奶,睡不好也容易導致寶寶煩躁。同時,總是要吃奶,寶媽如果不及時給寶寶餵奶,寶寶就會因為餓肚子而煩躁。

有不少寶媽會納悶兒,覺得寶寶明明才吃完沒多久,不應該又餓呀,所以會遲疑,因此沒有及時給寶寶餵奶,所以寶寶會因為得不到滿足而哭泣。

●開始變得黏人

一放下就哭,總想要在媽媽的懷抱裡待著,這也跟生長帶來的不適有關。而媽媽的懷抱最能給寶寶安全感,讓寶寶感到舒適、放鬆。

●飽餐後睡得更香

通常是在吃飽之後,可以睡得很香。因為大部分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分泌的,因此寶寶睡眠會比較香。

但這並不代表寶寶睡得多,因為吃奶也多,所以可能夜醒次數會多,不過通常只要餵飽,寶寶就能睡得很香。

正在經歷猛長期的寶寶做個比喻的話,就像樹袋熊,被寶寶猛漲期折磨的寶媽就像一棵桉樹,寶寶恨不得吃在樹上睡在樹上。因此寶媽會比較辛苦一些。

03

寶寶猛長期,寶媽應該怎麼做?

把握時機多餵奶,奶水會更多

把握這個時期,也是增加泌乳量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期。因為奶量多少有一部分原因跟寶寶吸吮多少有關。

寶寶吸得多,奶水分泌的就越多。猛長期的寶寶剛好需求量高,所以要把握住,別輕易添加奶粉,因為寶寶吮吸的過程中還會持續產奶,對自己要有信心,給寶寶多哺乳很重要。

保持平常心

猛長期的寶寶是很磨人,但是通過這篇文章,我想可以幫寶媽認清楚寶寶這樣子的原因,這樣可以給寶媽們做好心理準備,好減少疑惑和焦慮。

心情保持是一方面,還要保證自己的睡眠時間。儘量跟寶寶同步,寶寶睡覺寶媽也要見縫插針的休息,同時要注意補充營養哦。

讓寶寶睡好

寶寶吃奶需求量大,但同樣也需要更多的睡眠,所以,寶寶醒著的時候就觀察,只要寶寶出現揉眼睛、打哈欠的動作立刻哄睡。因為小寶寶不具備自主入睡的能力,必須要哄睡,否則錯過時機,寶寶會很煩躁,更難入睡。

以上就是我關於寶寶猛長期的介紹和寶媽應該如何應對的建議。

育兒路上是有很多困惑,尤其是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所以,關注我,幫你解決更多育兒難題~

相關焦點

  • 寶寶頻繁吃奶,是「猛長期」來了麼?
    「寶寶以前一直規律的3-4個小時吃一次奶,睡覺相對安穩,但是最近孩子總是比以前煩躁和哭鬧的多,剛餵完一個小時又要找奶吃,睡眠也醒的很頻繁,是我的奶水不夠了麼?還是遇到了猛長期?」「我的孩子最近完全放不下手,總是要掛在身上要吃奶,每一次都是猛力的吸吮,不給吃就哼唧。我的乳頭被吸得反覆破損,好辛苦呀!這是傳說中的猛長期麼?」
  • 寶寶猛長期的3個信號,時間短暫,爸爸媽媽一定要抓住機會!
    最近呀,芽芽媽經常在後臺看到有媽媽提問「猛長期」的話題,尤其是一些新手媽媽,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懷疑母乳不足。今天,芽芽媽就和大家來談談這個話題。「猛長期」,顧名思義就是寶寶飛速生長的時期,又叫「生長加速期」等。要知道小寶寶的生長發育並不是一直勻速的,而是有時快,有時慢。當他們在快速生長發育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直要吃奶,似乎總是吃不飽的現象。
  • 寶寶「猛長期」 你注意到了嗎?
    寶寶的生長發育並不是一直勻速的,有時快,有時慢,而「猛長期」是寶寶身高體重快速生長的一段時期。
  • 寶寶愛哭鬧、喝奶量增加、夜醒增多……很可能是「猛長期」到了!
    甚至在寶寶過了這段「鬧騰期」,媽媽驚奇地發現寶寶竟然身高體重長了不少,還會一些以前做不了的大動作了,小表情也更豐富了......如果你家寶寶會階段性地出現上面1種或多種情況,那麼你得考慮一下寶寶是不是進入了「猛長期」!寶寶的「猛長期」往往伴隨著身體的快速發育和大動作的進展,對寶寶來說特別重要,爸爸媽媽趕緊抓住機會,寶寶會長得更好哦!
  • 寶寶愛哭鬧就是生病了?淡定,可能是猛長期到了!
    如果你們發現自己家寶寶也這樣,也別太著急,先看看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如果沒生病,那麼就來看看寶寶是否正處於以下幾個階段:剛出院回家的幾天、出生後的第7-10天、第2-3周、第4-6周、第3個月、第4個月、第6個月、第9個月。如果寶寶正好處於這8個階段,那麼恭喜你,這是寶寶的「猛長期」到啦!嬰幼兒的成長不是線性的,猛長期是他們身高體重快速生長的一段時期。
  • 寶寶猛長期有8個,這樣做才能減輕生長痛!
    嬰幼兒的成長不是線性的,猛長期是他們身高體重快速生長的一段時期。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年裡,會出現大概8次的猛長期,一歲以後還會有,每次出現的時間也會因小寶寶的具體情況而略有差異,大約會持續4-5天。1.猛長期的寶寶,因為身高體重的快速生長,消耗的能量加大,總覺得餓是很正常的,有的甚至一小時就會要求喝一次奶。這並不是寶寶的腸胃出現了問題,也不代表母乳的營養不夠!因為擔心母乳量不夠,因為外界壓力(老公、親媽、婆婆),因為害怕寶寶餓著,就開始給寶寶添加奶粉?這樣只會讓媽媽的奶量越來越少,久而久之就沒有信心再繼續餵母乳了。
  • 寶寶「長高高」!關於嬰兒的幾個「猛長期」,寶媽別錯過了!
    大多數嬰兒在第一年會經歷多個猛長期。在每個猛長期過後,你可能發現一夜之間寶寶的那件可愛的衣服就小了。對,你的感覺沒錯! 如果世上有一個規則有助於媽媽微笑著陪伴寶寶渡過猛長期,那就是:不要看表!不要看給寶寶餵了多久的奶。不要看隔了多久就要餵奶。也不要看夜醒多少次要吃奶。 無論嬰兒如何餵養,猛長期都會發生的。
  • 猛長期:每位爸媽都應該知道的成長小秘密
    於是,猛長期(growth spurt)也被用於描述嬰兒期這些短暫的快速增長階段。所以,有的媽媽會誇張的說,好像一夜之間就長高了很多呢,這也許並不是幻覺哦。猛長期的變化是可以直觀測量的,如果把孩子身高體重的增長結果放到曲線圖上,可以很明顯看到,在猛長期裡寶寶的生長發育曲線是短時間大幅度往上跳的。
  • 乖寶寶突然變得胃口大、黏人、脾氣差,是寶寶遇到了「猛長期」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實用的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導語:有的新手媽媽正在經歷棘手的問題,一向乖巧的寶寶突然變得胃口大、黏人、脾氣差……這是怎麼回事兒?原來是寶寶遇到了「猛長期」!01什麼是寶寶的猛長期?寶寶的猛長期也稱為快速生長期,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其實我們應該開心。
  • 周歲寶寶有幾個重要的猛長期,至少長25釐米,錯過只能等到青春期
    周歲寶寶會出現的七個發育「猛長期」1、出生後的7~10天寶寶出生後的前一周,由於要排胎便,再加上水分的流失,就會出現生理性的體重下降,而過了這7天後,就會立馬進入猛長期,體重立馬飆升起來,每天約增長25~30克,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 孕期孩子進入猛長期,媽媽會有這四種感受,尤其要注意7-9月
    諮詢了醫生朋友,原來是胎兒發育進入了猛漲期。胎兒長大了對膀胱的壓力變大,所以跑廁所的次數就多了起來。小朵知道這個消息再也不覺得上廁所折磨人了,寶寶終於進入猛漲期了,想到寶寶在努力的長大小朵的心情都變好了。
  • 這幾個孕期胎兒猛長期,準媽媽營養要足,別拖胎兒發育後腿
    懷胎十月,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是拼了命地長大,從一顆小小的受精卵成長一個完整的生命。但你知道嗎,胎兒可不是勻速生長的,有時候快有時候慢,它會經歷幾個猛長期,是身體器官迅速發育的階段,準媽媽要補充足夠的營養,可別給寶寶發育拖後腿!
  • 孩子周歲前是第一個猛長期,有4種不好帶的表現,是在悄悄地長高
    小萌通過看育兒書了解了一歲前是寶寶的第一個猛漲期,現在都開始期待第二個猛漲期、第三個猛漲期寶寶會有哪些變化了。大腦裡也無數次的想像過兒子會變得高高的、帥帥的。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兩次猛長期,一歲前是第一個猛長期育兒專家指出:人類在嬰兒時期和青春期是兩個生長的高峰期。嬰兒從出生到一周歲之間,身高會增長25釐米,而到了2-3歲的時候每年平均增長6-7釐米。
  • 胎兒猛長期,孕媽會有這些感覺,要重視起來別不當回事
    1、早孕 孕早期,有些媽媽可能還意識不到自己懷孕了,但是身體的反應會提醒你孩子的到來。這個時候就是寶寶第二次猛長的時間,也是真正的一個人吃兩個人飯的時間。這個階段內,胎兒對營養需求極大。孕婦這個時候要注意飲食結構的豐富性,給胎兒提供更豐富的影響。 這個時候的孕媽會發現自己似乎怎麼也吃不飽,即使前一個小時才吃的飯,但是很快就會覺得肚子裡很空虛,非常想要再吃點什麼。這也是胎兒給孕媽發送的一種信號,希望孕媽給予他們更多的營養補充。
  • 寶寶吃不對,營養全白費!春天猛長期該補充哪些營養?一次說清
    新聞來源:環球網春天作為萬物生長的季節,溫度適宜,光照充足,自然也是寶寶們的猛長期。這個時間段不少孩子都會在公園放風箏、打籃球、散步。各位家也要抓住這個天時、地利、人和的黃金期,讓娃使勁竄一竄!所以今天科大大就來支招,春天到來,寶寶需要哪些營養呢?
  • 胎兒進入「猛長期」,身體會出現五種「不適」,孕媽需及時進補
    但其實,胎兒發育往往存在「猛長期」,到了這一階段,孕媽需要及時進補,做到「長胎不長肉」,而每當這個時候,孕媽身體也會出現不適,只是被很多孕媽忽視了而已。 胎兒何時進入「猛長期」 每位準媽媽都希望胎兒能夠更好地生長發育,因此也十分注重補充營養,但事實上,胎兒的生長發育速度往往存在一定的規律性。
  • 國外媽媽在娃「猛長期」追奶,你卻斷了!
    今天又是新手媽媽系列的實用攻略!要問當媽第一關是啥,絕對非餵奶莫屬。從最初的艱難開奶,到夜夜餵奶,無一不讓新手媽媽崩潰。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更崩潰的,無異於奶水不足!寶寶吮吸個沒夠,是不沒吃飽?吃奶姿勢對嗎?
  • 熊孩子突然能吃、能喝、能睡……難道是到了傳說中的「猛長期」?
    孩子「猛長期」身體會釋放哪些信號?經常餓有些爸媽們有這樣的感受:最近一段時間,家裡的熊孩子就像是「餓死鬼」轉世,每頓飯能吃好幾碗,各種好吃好喝伺候著,每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我餓了!」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飲食應豐富多樣化,這樣才能確保營養均衡,促使各種營養被充分吸收、利用。讓孩子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海帶等。另外,綠葉蔬菜也是鈣的來源,如油菜、小白菜。給寶寶補鈣的同時,維生素D的補充也不可或缺,讓孩子多吃維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有海魚、動物肝臟、蛋黃、瘦肉、堅果、蘑菇等。
  • 為什麼說春季是孩子的「猛長期」?做好三件事,讓娃多長10公分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立春過後,小磊媽媽開始為兒子的長個事業而拼盡全力。每天變著花樣地給孩子做好吃的,督促他多運動,寶媽希望兒子在這個春天個頭能再竄一竄。說起這件事,寶媽是十分有壓力的。
  • 抓住娃的猛長期!1歲內就避開這些誤區,寶寶身高更理想
    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孩子居然連遺傳身高都沒有達到!一邊說長高跟補鈣沒關係,一邊又說大部分孩子沒達到遺傳身高——慌了慌了,到底讓我們做些啥,才能幫娃抓住長個黃金期呢?今天又來給大家送上誠意滿滿的大乾貨啦,記得做好筆記哦。關於身高的經典謠言,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