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公眾號,一開始並不叫植物上癮者。小夥伴和我想了二十幾個名字,我最喜歡的一個,叫「這是什麼花」。我覺得這個名字樸素而實在,這一年來,我問別人及別人問我最多的問題,就是這個。
但是,當我喜孜孜地徵求朋友們的意見時,無一例外地被鄙視了,理由都一樣:不夠B格!但是,每當看見一種不認識的植物,我們最渴望知道的第一個問題,難道不是她叫什麼名字麼?這種渴望之強烈,我覺得一定排在能好怎之前。遇到一種新植物時,如何查出叫什麼名字?今天分享下我的小經驗。
這個豔麗的橘紅色花,是前幾天晚飯後在江邊散步時發現的。亂蓬蓬地長在欄杆外的斜坡上,有半人高,但大多傾斜匐伏於荒草叢中。
我的第一感覺是百合科或石蒜科植物,因為葉子是劍形或帶狀的,花冠是6裂的。但回家後一查,不對。這個花的雄蕊只有3個,而百合科與石蒜科的雄蕊都是6個。
雄蕊3枚,柱頭3裂
花冠6裂,兩輪,內輪裂片比外輪寬
喉部金色,有酒紅色斑紋
花冠管彎曲,花朵下垂
穗狀花序
再努力想,認得的植物中,葉子還長這樣的……貌似還有鳶尾科?
打開中國植物圖像庫(http://www.plantphoto.cn/),輸入鳶尾科,出現了共14個屬。挨個看過去,第11個,雄黃蘭屬,花長得完全一樣,bingo!
查陌生的新植物時,儘量多使用這個,比較準確,百度錯誤太多
右下角,跳出了我要查的花,那一刻,真的叫心花怒放!
雄黃蘭屬在我國只有一個種,就是雄黃蘭。如果能大致猜到屬名,也可以縮小查找範圍,輸入屬名直接查種名。用這種辦法查花名,對這種小門小戶的植物十分管用。我就用這種辦法查到了很多植物的名字。
雄蕊3,是鳶尾科最核心的特徵。春天開花的蝴蝶花(扁竹葉花)、各種鳶尾,也是這一科的,我拍過照片,解剖過標本,也寫過文章,為什麼卻沒記住這一點?嗯,只怪你過分美麗,我被迷惑了雙眼,反倒忘記了初心。
雄黃蘭是一園藝雜交種,但常逸為半野生,原產地在非洲南部,由同屬植物帕氏火星花和黃火星花雜交而成。
這花喜充足陽光,能耐酷暑,種過花的都知道,對連晴高溫常常超過40度的重慶來說,這是個極大的優點。此外,還耐寒,在長江中下遊地區球莖能露地越冬,北方則多用盆栽。
雄黃蘭因橘紅色的花與雄黃顏色相似而得名。依稀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除了要吃媽媽親手包的棕子、鹹鴨蛋,用新鮮的陳艾、菖蒲葉子熬水泡澡以外,好像還要喝點雄黃酒。
老媽回憶說,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極普遍的風俗,端午節前,很有小店都會賣雄黃粉,也很便宜。她會買一小包回家,挑一點點放進白酒裡,就是雄黃酒了。這酒用處多,大人喝一點點,給小孩子臉上抹一點,廚房地面上再灑一些,可以殺蟲。如今想來,就是天然的多功能殺蟲劑。如果不是遇到了雄黃蘭跟老媽聊起來,這些有趣的舊事,我都已經不記得了。倒是《白蛇傳》裡,許仙騙白娘子在端午那天喝下了雄黃酒現了原形的故事,印象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