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為含砷的結晶礦石雄黃。主產於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地。原礦物為低溫熱液、火山熱液礦床中的典型礦物,與雌黃緊密共生,還可見於溫泉沉積和硫質噴氣孔的沉積物裡,偶然發現產於煤層和褐鐵礦層中,為有機質分解所產生的硫化氫與砷溶液相互作用的結果。味辛、苦,性溫。歸心、肝、胃經。功效解毒,殺蟲。臨床用名有雄黃、明雄黃、雄精、腰黃。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雄黃,味苦,平,寒。主寒熱,鼠瘻,惡創,疽痔,死肌,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煉食之,輕食神仙。一名黃食石。生山谷。
《吳普》曰:雄黃,神農苦,山陰有丹雄黃,生山之陽,故曰雄,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黃也。
《名醫》曰:生武都敦煌山之陽,採無時。
案《西山經》云:高山其下多雄黃。郭璞云:晉太興三年,高平郡界有山崩,其中出數千斤雄黃。
《抱樸子·仙藥》云:雄黃當得武都山所出者,純而無雜,其赤如雞冠,光明曄曄乃可用耳,其但純黃似雄黃,色無赤光者,不任以作仙藥,可以合理病藥耳。
《名醫別錄》:味甘,大溫,有毒。主治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及絕筋,破骨,百節中大風,積聚,癖氣,中惡,腹痛,鬼疰,殺諸蛇虺毒。
《藥性論》:味辛,有大毒。能治屍疰,闢百邪鬼魅,殺蠱毒。
《日華子本草》:微毒,治疥癬、風邪、癲癇、嵐瘴,一切蛇蟲犬獸咬傷。
《開寶本草》:味苦、甘,平,大溫,有毒。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及絕筋,破骨,百節中大風,積聚,癖氣,中惡,腹痛,鬼疰,殺諸蛇虺毒,解藜蘆毒,悅澤人面。
《本草衍義》:非金苗。今有金窟處無雄黃。金條中言金之所生,處處皆有雄黃,豈處處皆得也。別法,治蛇咬,焚之燻蛇遠去。又武都者,鐫磨成物形,終不免其臭。唐甄立言仕為太常丞,有道人病心腹懣煩,彌二歲,診曰:腹有蠱,誤食發而然。令餌雄黃一劑,少選,吐一蛇如拇指,無目,燒之有發氣,乃愈。此殺毒蠱之驗也。
《湯液本草》:內容:氣溫,寒,味苦、甘。有毒。
《本草》雲∶主寒熱鼠 惡瘡,疽痔死肌。療疥節中大風,積聚癖氣,中惡,腹痛,鬼疰。氣大溫,味甘、酸、辛。無毒。
《本草》∶主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洩 ,下利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產難,胞衣不出。久服,補髓、好顏色、益老不飢、輕身延年。五色石脂,各入五臟補益。
《東垣》雲∶赤石脂、白石脂並溫無毒。畏黃芩、芫花,惡大黃。
《本經》雲∶澀可去脫,石脂為收斂之劑。胞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赤入丙、白入庚。
《珍》雲∶赤、白石脂俱甘酸,陽中之陰,固脫。
《心》雲∶甘溫,篩末用。去脫,澀以固腸胃。
《局方本草》雲∶青石脂,養肝膽氣,明目;黑石脂,養腎氣,強陰,主陰蝕瘡;黃石脂,養脾氣,除黃膽。餘與赤、白同功。
《本草蒙筌》:內容:味苦、辛、甘,氣平、寒。無毒。一雲大溫有毒。生武都煌山陽,名曰雄也。得大塊三五兩,重價類金焉。嗅之臭氣不聞,赤如雞冠明澈,此為上品。擂細水飛,作散為丸,任憑酒服。(煉服飛入人腦中。)年深月久,輕身神仙。出路佩之,鬼神不近。有孕帶者,轉女成男。又可點紅銅成金,甚為丹灶家所重。(一說∶雄黃千年化為黃金。又雲∶雄黃以草藥伏住者,煉成汁,胎色不移,若將製成藥成汁並添得者,上可服餌,中可點銅成金,下可變銀成金也。)堅頑作氣,(此名臭黃,不宜服餌。)只治瘡瘍。闢精魅鬼邪,殺蛇虺蟲毒。去鼻中息肉,破骨絕筋。除鼠 痔疽,積聚 癖。誤中毒者,防己解之。
《本草經疏》:雄黃稟火金之性,得正陽之氣以生。《本經》味苦,平,氣寒,有毒。《別錄》加甘,大溫。甄權言辛,大毒。察其功用,應是辛苦溫之藥,而甘寒則非也。氣味俱厚,升也陽也。入足陽明經。其主殺精物惡鬼邪氣,及中惡腹痛鬼疰者,蓋以陽明虛則邪惡易侵,陰氣勝則精鬼易憑,得陽氣之正者,能破幽暗,所以殺一切鬼邪,勝五兵也。寒熱鼠瘻惡瘡,疽痔死肌,疥蟲匿瘡諸證,皆溼熱留滯肌肉所致,久則浸淫而生蟲,此藥苦辛,能燥溼殺蟲,故為瘡家要藥。其主鼻中息肉者,肺氣結也;癖氣者,大腸積滯也;筋骨斷絕者,氣血不續也。辛能散結滯,溫能通行氣血,辛溫相合而殺蟲,故能搜剔百節中大風積聚也。虺蛇陰物,藜蘆陰草,雄黃稟純陽之氣,所以善殺百蟲蛇虺毒,及解藜蘆毒也。《別錄》復有目痛及悅澤人面之語,悉非正治。
簡誤:雄黃殺蛇蟲咬毒,及傅疥癬、惡瘡、疔腫,澼鬼魅邪氣,在所必用。然而性熱有毒,外用易見其所長,內服難免其無害,凡在服餌,中病乃已,毋盡劑也。
《雷公炮製藥性解》:雄黃,味苦甘,性平,有毒,不載經絡。主殺精魅鬼邪、蛇虺蠱毒、山崗瘴毒、惡瘡死肌、疥癬蟲䘌,百節中風,鼻中息肉,中惡腹痛。佩帶之,鬼神不敢近、諸毒不能傷、孕婦轉女成男。解藜蘆毒,大塊透明、中無砂石者佳,研細水飛用。
按:雄黃或以為黃金之苗,今有金窟處無雄黃,則斯言未足深信。夫孕婦佩之能轉女胎為男,言若不經,然裡中試之者往往獲驗,則有奪造化之功,非稟太陽之精,惡能臻此。殺蟲闢邪,宜其效矣。中其毒者,以防己解之。
雷公云:凡使,勿用黑雞黃、自死黃、夾膩黃,其臭似雄黃,只是臭不堪用,時人以醋洗之三兩度,便無臭氣,勿誤用也。次有夾膩黃,亦似雄黃,其內一重黃一重石,不堪用。次有黑雞黃,亦似雄黃,如烏雞頭上冠也。凡使要似鷓鴣鳥肝色為上。凡修事,先以甘草、紫背天葵、地膽、碧稜花四件,並細銼,每件各五兩,雄黃三兩,下東流水入瓦堝中煮三伏時,漉出,搗如粉,水飛,澄去黑者,曬乾,再研,方入藥用。其內有劫鐵石,又號赴矢黃,能劫於鐵,並不入藥用。
《本草乘雅半偈》:(本經中品)
非將軍不能功勝五兵,非將軍亦不能開闢土地,不唯盡雄黃功績,並顯大黃威武矣。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主寒熱,鼠 ,惡瘡,疽痔死肌,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煉食之,輕身神仙。
【核】曰∶出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陽。武都,氐羌也,是為仇池。宕昌亦有,但小劣耳。
敦階州接西戎界,出一種水窟黃,生山巖有水處,其石曰青煙石,曰白鮮石。雄黃出其中,有孔竅,色深紅微紫,體極輕虛,而功用更勝。水經注云∶黃水出零陵縣西北,連巫山之溪,出雄黃,頗有神異。嘗以冬月祭祀,鑿石深數丈,方採得,但凡雄黃色純黃,似雌黃色而無光明,或青黑而堅者,曰燻黃。氣臭者曰臭黃,並不堪服。修治,每雄黃三兩,用甘草、紫背天葵、地膽、碧稜花各五兩,細銼,以東流水,入坩鍋中,煮三伏時,取出,搗如粉,水飛,澄去黑者,曬乾,再研用。其內有劫鐵石,又號赴矢石,能劫於鐵,並不入藥用。
【 】曰∶雄,大也,武也,以將群也;黃,中色,男女之始生也。雄而黃,純而健者也。千金雲∶婦覺有妊,作絳囊盛佩,易女為男,此轉陽精旋於地產耳。鼠瘻曰寒熱病;惡瘡疽痔,皆名死肌;百骸焦府,悉屬地大故也。陰凝堅而黃中失,安能通理,雄力含弘而光大之,可稱大黃,大黃賦名將軍,此足當之矣。故功勝五兵,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為害也。煉食之輕身神仙,地仙類耳。
《本草易讀》:
紅如雞冠,明澈不臭,重大者良。劣者名燻黃,燒之臭,只堪殺蟲蝨、燻疥瘡耳。
辛,溫,有毒。殺百毒而闢邪,治驚癇而殺蟲。散百節之大風,解伏暑之瀉痢。開痰而搜風,止腹痛而破積。除頭風之眩暈,退瘧疾之寒熱,化腹中之瘀血,兼殺癆蟲疳蟲,並除鼻中息肉,除惡瘡,瘡鼠最良,疥癬最易。
生武都山谷。明澈如雞冠者佳,味不臭而堅實者良。今人每以此偽丹砂,不可不知。蛇頭、蛇眼、蛇節、蛇背、蛇腹、泥鰍諸疔毒,雄黃二錢,輕粉五分,蟾酥二錢,冰片一分,水合敷之。
猝中邪魔,為末吹鼻。(驗方第一。)
闢禳魘魔,以棗許帶左脅下,終身不魘。(第二。)
下部痛癢,蟲蝕狐惑,燒煙瓶中燻之。(第三。)
五屍疰病,發則痛變無常,上衝心脅,同大蒜丸彈大,每酒下一丸。(第四。)
腹脅痞塊,用一兩,白礬一兩,麵糊攤貼,大便重乃愈。(第五。)
陰腫如鬥,痛甚,同白礬每二兩,甘草一兩,水煎浸之。(第六。)
瘡日久,用二錢,陳皮五錢,青布卷捻,燒煙燻之,熱水流出,數次即愈。(第七。)
牙根臭爛,走馬牙疳也,棗七枚去核,每包雄黃豆大,鐵線穿之,於燈上燒末以摻之。(第八。)
疳蟲蝕鼻,同葶藶末、豬膽汁合,槐枝點之。(第九。)
鼻準赤色,同硫黃各五錢,官粉二錢,乳汁合敷。(第十。)
蟲牙痛,同棗肉丸,塞孔中。(十一。)
痘疔,用一錢,紫草三錢,為末,胭脂汁合,以針挑破點之。(十二。)
皮內蟲啼,如蟹而走,筋肉所化也。同雷丸為末,摻豬肉上,炙熟食之。(十三。)
杖瘡腫痛,同密陀僧末水合敷。(十四。)
風癢如蟲,同松香為末,蜜丸豆大,每十丸,日三次,百日可愈。(十五。)
中藥箭毒,為末敷之,汗出愈。(十六。)
呃逆危篤,黃酒煎雄黃二錢,嗅之即止。(十七。)
天蛇毒,牡蠣粉二錢,雄黃四錢,以蜜合而敷之。(十八。)
中飲食毒,同青黛末,新水下。(十九。)
截瘧丸 信石(一錢) 明雄黃(三錢) 辰砂(三錢) 甘草(二錢) 綠豆粉(一兩)
丸豆大,臨發日五更,井水吞二丸。小兒一丸。瘧疾脈沉者可截之。(諸方第一。)
《本草崇原》:
氣味苦平寒,有毒。主治寒熱鼠瘻,惡瘡疽痔,死肌,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煉食之輕身,神仙。
(《別錄》雲∶雄黃出武都山谷,燉煌山之陽。武都氏羌也,是為仇池,後名階州,地接西戎界。宕昌亦有而稍劣。燉煌在涼州西數千裡。近來用石門謂之新坑,始興石黃之好者耳。階州又出一種水窟雄黃,生於山巖中有水流處,其色深紅而微紫,體極輕虛,功用最勝。抱樸子云∶雄黃當得武都山中出者純而無雜,形塊如丹砂,其赤如雞冠,光明燁燁者,乃可用。有青黑色而堅者,名燻黃。有形色似真而氣臭者,名臭黃,並不入服食,只可療瘡疥。金剛鑽生於雄精之中,孕婦佩雄精,能轉女成男。)
雄黃色黃質堅,形如丹砂,光明爍爍,乃稟土金之氣化,而散陰解毒之藥也。水毒上行,則身寒熱,而頸鼠瘻。雄黃稟土氣而勝水毒,故能治之。肝血壅滯,則生惡瘡而為疽痔,雄黃稟金氣而平肝,故能治之。死肌乃肌膚不仁,精物惡鬼乃陰類之邪,雄黃稟火氣而光明,故治死肌,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之毒,逢土則解,雄黃色黃,故殺百蟲毒。勝五兵者,一如硫黃能化金銀銅鐵錫也。五兵,五金也。勝五兵,火氣盛也。煉而食之,則轉剛為柔,金光內藏,故輕身神仙。
《本經逢原》:辛苦溫,微毒。
雄黃生山之陽,純陽之精,入足陽明經,得陽氣之正。能破陰邪,殺百蟲,闢百邪,故《本經》所主,皆陰邪濁惡之病。勝五兵者,功倍五毒之藥也。其治驚癇痰涎,及射工沙蝨毒,與大蒜合搗塗之,同硝石煮服,立吐腹中毒蟲。《千金方》治疔腫惡瘡,先刺四邊及中心,以雄黃末敷之。《聖惠方》治傷寒狐惑,以雄黃燒於瓶中,燻其下部。《和劑局方》酒癥丸,同蠍尾、巴豆,治酒和痛利。《肘後方》以雄黃、礬石、甘草湯煮,治陰腫如鬥。《經驗方》以雄黃細研,神曲糊丸,空心酒下四五分錢,麝香二錢為末,作二服酒下,治風狗咬傷。《外臺秘要》雄黃敷藥煎毒,《攝生妙用》雄黃、硫黃、綠豆粉,人乳調敷酒齇鼻赤,不過三五次愈。《痘疹證治》以雄黃一錢,紫草三錢為末,胭脂汁調,先以銀簪挑破搽痘疔。《萬氏方》治癰瘍漫腫,色不欣赤,明雄黃細末三分,雞子破殼調入,飯上蒸熟食之,重者不過三枚即消。《聖濟錄》以雄黃、豬膽汁調敷白禿頭瘡。燻黃治惡瘡疥癬,殺蟲蝨,和諸藥,燻嗽,《千金方》有咳嗽燻法。
《本草從新》:辛溫有毒。獨入厥陰氣分。搜肝氣而散肝風。殺百毒。闢鬼魅。治驚癇。痰涎積聚。頭痛眩暈。暑瘧 痢洩瀉。(夷堅志雲∶虞雍雲∶道中冒暑、洩痢連月、夢至仙居、延之坐、壁中有詞雲∶暑毒在脾、溼氣連腳、不洩則痢、不痢則瘧、獨煉雄黃、蒸餅和藥、甘草作湯、食之安樂、別作治療、醫家大錯、如方服之而愈。)又能化血為水。燥溼殺蟲。治勞疳蛇傷。(焚之、蛇皆遠去。)敷楊梅疔毒。疥癬痔瘍。血虛者大忌。生山之陽。赤似雞冠。明徹不臭。重三五兩者良。醋浸。入萊菔汁煮幹。生山之陰者。名雌黃。功用略同。劣者名燻黃。燒之則臭。只堪燻瘡疥。殺蟲蝨。(陰腫如鬥、雄黃礬石各二兩、甘草一尺、水五升、煮二升、浸之。)
《得配本草》:一名黃金石
畏南星、地黃、萵苣、地榆、黃芩、白芷、當歸、地錦、苦參、五加皮、紫河車、五葉藤、鵝腸草、雞腸草、鵝不食草、桑葉、蝟脂。苦,溫。有毒。入肝經陽分,得陽土之精。搜肝氣,瀉肝風。解百毒,治惡瘡,去死肌,療驚癇,除瘧痢,消涎積,殺諸蟲。得淮棗去核納雄黃包之,燈上燒化為末,摻走馬牙疳。得水調服五錢,治發症飲油。得黑鉛,治結陰便血。配荊芥穗末,治中風舌強。配硫黃、水粉,用頭生乳汁調,敷鼻準赤色。配白芷末酒服,治破傷風。配青黛末水服,治飲食毒。配白礬、甘草,浸陰腫如鬥。配紫草末,胭脂汁調,塗痘疔。(先以銀刀挑破,搽之極效。)配蟾酥、蔥、蜜,搗敷疔瘡惡毒。配細辛為末吹鼻,治偏頭風痛。(左痛吹右,右痛吹左。)配硃砂,豬心血調服,治癲癇。赤如雞冠,明徹不臭者良。米醋入蘿蔔汁煮幹用。怪症:如有蟲走於皮內,覺聲如小兒啼,此為筋肉所化,同雷丸各一兩為末,摻豬肉片上,炙熟常服之,自愈。
《本草便讀》:雄黃
稟陽精之氣以生。驅陰破血。具辛熱之功取效。入胃通肝。闢鬼除邪。化留聚痰涎之積。殺蟲治疥。塗外傷蟲虺之災。(雄黃生山之陽。得陽精之氣於地者也。以明如雞冠。內無砂石者良。其石黃薰黃等。或產處不同。或變化不透。氣味惡劣。只可殺蟲搽疥。與雄黃有別耳。忌火 。入肝胃。破瘀血。化痰涎。以其稟純陽之氣。故能闢鬼邪。殺蛇虺。解一切毒耳。)
《本草撮要》:
味辛。入足陽明厥陰經。功專解毒勝邪。得黑鉛治結陰。得硃砂豬心血治癲癇。雌黃主治略同。血虛者大忌。陰腫如鬥。雄黃礬石各二兩。甘草一尺。水五升。煮二升浸之良。
《本草分經》:
辛,溫。獨入厥陰氣分。搜肝氣,散肝風,能化血為水,燥溼殺蟲,解百毒。
《本草擇要綱目》:
【氣味】 苦平寒有毒。
【主治】 殺百毒。闢百邪。殺蠱毒。人佩之鬼神不敢近。入山林虎野狼伏。涉川水毒物不敢傷。佩入叢草即不畏蛇。大抵雄黃入肝經氣分。故肝風肝氣。驚癇痰涎。頭痛眩暈。暑瘧洩痢積聚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為水。有患者瘍生於頰連齒輔車。外腫若覆甌。內潰出膿血。痛楚難忍。以雄黃為君。佐之以石膽丹砂礬石磁石。燒之三日三夜。其煙上著。用雞羽掃取以注瘡。惡肉破而骨自盡出也。雄黃雌黃俱是同產。但以山陰山陽受氣不同耳。服食家重雄黃。取其得純陽之精也。雌黃則兼有陰氣。大寒不入藥餌。
《飲片新參》:
形色:色鮮黃,結石。
性味:辛平微溫。
功能:解毒殺蟲,化痰結痰痞,定驚癇。
分量:三分至八分。
用法:研末衝服,或外塗。
禁忌:陰虛內熱洩瀉者忌用。
【來源產地】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陽,採無時。
煉服雄黃法,皆在《仙經》中,以銅為金,亦出《黃白術》中。晉末以來,氐羌中紛擾,此物絕不復通,人間時有三、五兩,其價如金。合丸皆用石門、始興石黃之好者爾。始以齊初梁州互市微有所得,將至都下,餘最先見於使人陳典籤處,撿獲見十餘片,伊輩不識此物是何等,見有挾雌黃,或謂是丹砂,吾示語並更屬覓,於是漸漸而來,好者作雞冠色,不臭而堅實。若黯黑及虛軟者不好也。武都、氐羌是為仇池。宕昌亦有,與仇池正同而小劣。敦煌在涼州西數千裡,所出者未嘗得來,江東不知,當復云何?此藥最要,無所不入也。
《中藥大辭典》
為硫化物類礦物雄黃的礦石。雄黃在礦中質軟如泥,見空氣即變堅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雜質泥土。
產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四川等地。
【炮製】
《雷公炮炙論》
雷公云:凡使,勿用黑雞黃、自死黃、夾膩黃。其臭黃真似雄黃,只是臭,不堪用,時人以醋洗之三,兩度便無臭氣,勿誤用也;次有夾膩黃,亦似雄黃,其內一重黃,一重石,不堪用;次有黑雞黃,亦似雄黃,如烏雞頭上冠也。凡使,要似鷓鴣鳥肝色為上。
凡修事,先以甘草、紫背天葵、地膽、碧稜花四件,並細剉,每件各五兩,雄黃三兩,下東流水入坩堝中,煮三伏時;漉出,搗如粉,水飛,澄去黑者,曬乾,再研,方入藥用。
其內有劫鐵石,是雄黃中有,又號赴矢黃,能劫於鐵,並不入藥用。
《中藥大辭典》
碾成極細粉。殘水飛,晾乾。
【現代藥理研究】
1.雄黃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雄黃對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有治療作用。
3.雄黃對血象、傷寒抗體形成及墨汁廓清率無明顯作用,但卻能使中性粒細胞的吞噬作用明顯降低。
(整理編輯/王佳妮)
(審核校對/裴子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