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研究局出品——中國人如何更快樂
你快樂嗎?2020,中國邁向全面小康,物質生活富裕後,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如何才能做一個快樂的人?金錢和快樂一定成正比嗎?快樂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網易研究局邀請長期從事快樂研究的全球知名華裔經濟學家、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講座教授、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黃有光解讀快樂的秘密。
NO.014 為什麼快樂是人生的終極目的?唯有快樂具有終極內在價值?
前幾個星期,我們討論了一些快樂的基礎問題,以及對快樂的錯誤理解。現在,我們要爭議,快樂是人生的終極目的,終極而言,唯有快樂具有內在價值。
人人都需要吃飯。除了吃飯,我們還要穿衣、出行、工作等等。你會不會常常想,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麼呢?
工作可能為了,至少部分為了賺錢,賺錢為了能夠維持消費,消費為了什麼呢?部分是為了維持生活。那活著又是為了什麼呢?我認為,生活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享樂。
那麼有人會問,享樂為了什麼呢?快樂本身已經有內在的終極價值,不必為了其他的什麼東西。
不錯,快樂本身也可能有別的好處,包括能夠增加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甚至有利於環保等(Lyubomirskyet al. 2005, Diener & Tay 2017, Frey 2018, Wang & Kang 2018)。但健康、工作和環保等等,最終還是為了快樂。快樂才有其本身內在的價值。其他東西的價值,可以說都是作為增加快樂的手段,只有工具性的價值,但它們本身並沒有內在的價值。
快樂的終極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我們都能夠體驗到快樂是好的,痛苦是不好的。有時吃苦是好的,但應該是為了將來或他者的快樂。除了苦樂,還有其他東西也具有終極價值嗎?要論證這一點,責任就不在我了,應該在反對我觀點的人那裡,哈哈。還有,我讀過的所有論證快樂以外的內在價值的議論,都不堪一擊,都是忽視了對將來或他者的影響。
我關於快樂價值的觀點,可能會被認為是膚淺的。但有如英國倫理哲學家理察·黑爾(Richard Hare)的論述,經過深入批判性思考論證後,也應該回到這表面上看來是膚淺的觀點。你應該聽說過,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後,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黑爾說的『經過深入批判性思考論證後』,認識到簡單觀點的正確性,和這個參禪的三重境界有些類似。
只認識到快樂的價值,是第一重境界;認識到快樂以外的法律、道德等的重要性,是第二重境界;認識到法律、道德等最終都應該為快樂服務,是第三重境界。
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陳嘉映有一篇批判快樂論的文章名叫『快樂與至樂』(發表於《書城》2014年第10期,並轉載在2017-7-26,《中評周刊》)。這文章雖然博引旁證,但主要觀點只停留在第二重境界。
陳教授說,『屈原憂國憂民,不怎麼快樂』。我的回答很簡單,憂國憂民,是希望國家採用能夠增加廣大人民的長期快樂的政策。價值主要在於對他人快樂的增加,不在於自己的快樂。因此,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陳教授也說,『我們平時做的最普通的事情,吃飯、喝水、睡覺、上班等等,有哪一件事情可以說我們是在追求快樂?』吃飯喝水避免餓肚子與口渴的辛苦,避免死掉,死了就不能享受快樂。即使是不喜歡上班的人,上班能夠幫助維持生活,能夠讓自己與家人繼續享樂(至少減少痛苦),及可能做出對他者有利的事,而這些終極而言,也應該是能夠增加人們的快樂的事。
陳教授的文章裡有一個例子,『一個母親因為兒子含冤入獄而不斷上訪、找律師、找法官,要把兒子營救出來。其間還經歷傾家蕩產、百般痛苦。但你能說她是為了能把兒子從牢獄中營救出來的那種快樂去做這些嗎?』 把兒子從牢獄中營救出來主要是避免孩子長期在牢獄中受苦,並讓孩子出來後可能能夠有快樂日子。不過,這種母愛的天性,也有基因遺傳的因素,未必是完全理性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人們有天生的復仇心理,被欺凌太過分時會發怒反抗。這些心理能夠保護我們不會被過分佔便宜,大致有利於我們的生存,雖然偶爾反而得不償失。人們一些其他的天生傾向,以及後天的一些習慣、規矩等,也大致是有利的,但不是百分之百。多數人有高度的理性,但理性程度也不是百分之百。人們所作所為,雖然不能夠說百分之百是在最大化快樂,然而,終極而言,只有快樂有內在價值,享樂本身就是好的。我們應該批判的不是享樂,而是損人利己。
陳教授也說,『快樂本身無所謂好不好。』如果真的是這樣,難道『痛苦本身無所謂壞(不好)不壞』?快樂本身是好的,有價值的;痛苦本身是不好的,有負價值的。但也要考慮對將來以及他者(他人與動物)的影響。如果對這些影響有充分考慮,則終極而言只有增加快樂,減少痛苦是重要的,有內在價值的。包括陳教授在內的許多古今中外的倫理哲學家對快樂的幾乎所有質疑,都是忽視了對將來以及他者的影響,都是只停留在第二重境界,沒有提升到第三重境界。
最後,陳教授還有一點論述聽起來也好像有道理,他說,『只有苦難讓人成為英雄。沒有經歷苦難的人,我們可以用各種詞彙來形容他,但我們沒有辦法把他視作英雄。』雖然為了大家的長期快樂而願意忍受痛苦是成為英雄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否是英雄,主要應該根據對他者快樂的貢獻,而不是那個人經歷的苦難。例如,即使鄧小平沒有經過長徵,而是長期享受打橋牌與其他的樂趣,但他領導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發展加速,使很多億人民脫離貧窮,我認為鄧小平依然是偉大的英雄。相反的,如果一個人想方設法,受盡苦難,試圖去強姦,謀財害命,殺人放火,不論是否成功,不論他自己所受苦難多麼大,都不是英雄。再如,一位學者,如果沒有弄虛作假,抄襲剽竊,而是靠自己的研究成果,獲得諾獎,尤其如果是其國家的第一個諾獎,不論她在研究過程是大大地享受還是受苦,她都是英雄。
諾獎雖然主要是在獎勵對知識的貢獻,但知識之所以重要,終極而言,也是因為知識大體能夠增加長期快樂。
即使人死後還有靈魂,有天堂與地獄,最終有價值的還只是淨快樂(快樂減痛苦),不然為何要上天堂,不要下地獄?【請見拙作《快樂之道》、《宇宙是怎樣來的?》和Markets and Morals (Ng 2019) 的附錄B。】
那麼,應該根據誰的淨快樂?這是個重要問題。從純倫理哲學的觀點而言,我們已經從只關心皇帝一個人的淨快樂,擴大到工人階級,再到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以至於關心所有有苦樂感受的生物的淨快樂。歷史的進步就體現在這個進程裡。當然,這個進程還遠遠沒有完成。我們以後還會討論這些問題。
下星期,我們要討論: 我們為什麼會有快樂與痛苦? 讀者可以先想想自己的答案。之後的文章,我們會討論像『為什麼男人比較花心』等,應該是更加有興趣的問題。到時見!
文獻
黃有光(2011)。《宇宙是怎樣來的?》,復旦大學出版社。
黃有光(2013)。《快樂之道:個人與社會如何增加快樂》,復旦大學出版社。
DIENER, Ed & TAY, Louis (2017). A scientific review of the remarkablebenefits of happiness for successful and healthy living. In Happiness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Landscape(pp.90-117). The Centre for BhutanStudies and GNH.
FREY, Bruno S. (2018). Psychological influenceson happiness. In FREY,Bruno S., and Alois STUTZER. Economics of Happiness. Springer, Cham., pp. 25-27.
LYUBOMIRSKY,S., KING, L. & DIENER, E. (2005). The benefits of frequent positive affect:Does happiness lead to success? PsychologicalBulletin, 131:803-855.
NG, Yew-Kwang (2019). Markets and Morals:Justifying Kidney Sales and Legalizing Prostit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WANG, Erda, and Nannan KANG (2018). Does lifesatisfaction matter for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Empirical evidence from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Quality & Quantity, 1-21.
黃有光簡介:
Monash大學榮休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講座教授、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Global Priorities Institute諮詢委員。
1942年出生於馬來西亞。1966年獲新加坡南洋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經濟學學士學位,1971年獲雪梨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74年至1985年在澳大利亞Monash大學任副教授(Reader),1985-2012年任講座教授(personal chair), 2013年後成為終身榮譽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於1980年被選為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於1986年被選入Who’s Who in Economic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ajor Economists 1700-1986的十名澳大利亞學者與全球十名華裔學者之一, 於2007年獲得澳大利亞經濟學會最高榮譽—傑出學者(Distinguished Fellow)。受邀請於2018年到牛津大學作第一屆Atkinson Memorial Lecture。
往期回顧:
點擊進入「中國人如何更快樂」專欄>>
網易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網易研究局是網易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網易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駕微信公號 看這裡看不到的內容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網易研究局·中國版>>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網易研究局·國際版>>
【精彩推薦】黃有光·網易研究局專欄PC版>>
【精彩推薦】黃有光·網易研究局專欄客戶端版>>
【推薦】重磅報告!百位經濟學家預判2020經濟和投資趨勢
購買方式:
第一步:
掃描下面的付款碼付款:
如果購買 嘗鮮版 (可以看本報告前兩部分,「宏觀經濟信心」和「宏觀經濟指標」), 請掃碼支付19元。
如果購買 完整版 (可以看報告5個部分的全部內容), 請掃碼支付29元。
(如您是客戶端用戶,請將本文分享到微信打開,或保存圖片/截圖在微信打開,再在微信客戶端進行支付。)
(微信付款碼)
第二步:
添加網易財經官方微信獲取報告(如遇交易問題,也可直接添加小仙女微信轉帳支付)
完成付款後,請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添加網易財經官方微信「後廠村小仙女」,把付款成功的截圖發給小仙女,收到截圖後,小仙女會立即發送報告給您。
(特殊提示:如您在晚11點-早7點之間下單,可能會遇到延遲回復的情況,仙女也需要休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