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呂梁·新華網】小麵團塑出幸福花

2020-12-26 澎湃新聞

姿態華美的孔雀、嬌豔欲滴的花朵、形色各異的人物……小小麵團在麵塑藝人袁建花的手中,變成了一件件藝術品。新華網 發

今年56歲的袁建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花(嵐縣麵塑)項目山西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嵐縣麵塑是山西省呂梁市嵐縣的民間傳統藝術,其製作工藝複雜多樣,僅塑形手法就有數十種之多。

袁建花製作的孔雀戲牡丹、鳳凰起舞等麵塑作品造型精美。新華網 發

「七、八歲的時候看到家裡大人做麵塑,我也想跟著學。但那時候白面挺貴,大人不讓小孩拿著玩。我就自己和泥,學著大人的樣子捏小魚、小燕子。」袁建花的祖輩都是做麵塑的好手,從小耳濡目染讓她對麵塑藝術情有獨鍾。

初中畢業後,袁建花正式開始學習麵塑技藝。在母親的教導下,她熟練地掌握了傳統麵塑的製作技藝。每逢節日,她就為鄉親們捏出造型各異的面人。

六、七歲的時候,劉麗麗開始跟隨母親學習捏麵人。2002年中專畢業後,她在母親開辦的建華麵塑工作室當學徒。(資料圖)

如今,劉麗麗已經成為一名麵塑研發技師,也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花(嵐縣麵塑)項目呂梁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麵塑,是我們傳承人的責任。」2020年暑期,劉麗麗在嵐縣的麵塑工坊開設麵塑教學班,免費教學生做麵塑,讓更多人通過麵塑藝術了解傳統文化。

劉麗麗還在網絡直播平臺進行現場教學,「我想讓更多人了解麵塑工藝,現在我已經有8000多個粉絲了。」

「每一件作品都花費不少心血。」經過多年的努力,袁建花的麵塑作品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也成為嵐縣麵塑藝人的優秀代表。新華網 發

以前,當地人多是遇紅白喜事才定製麵塑,銷量上不去。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孩子滿月、家中老人過壽都會用到。形式的轉化、需求的增大,既增加了勞動就業機會,又提高了家庭收入。新華網 發

「一袋面能做出幾百到幾千元的產品,利潤還是不錯的。麵塑作品成本不高,賣的是手藝、是構思。」袁建花靠著精巧的構思和精良的手藝,把麵塑作品賣到了廣州、西安等地。

袁建花教授貧困戶麵塑製作技藝。新華網 發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嵐縣將麵塑列入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訓工種,打造市級勞務品牌。袁建花等一批傳承人為麵塑愛好者和貧困戶提供麵塑學習和技藝交流的機會,還通過定期培訓、麵塑展覽和麵塑進校園等形式,發展和傳承麵塑文化。

易居苑小區是嵐縣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點。小區臨街的16間上下二層商鋪,成為以非遺傳承人命名的麵塑工坊,形成製作加工、展示展銷、文旅體驗的嵐縣麵塑集散地。袁建花的麵塑工坊也在其中。(資料圖)

近年來,嵐縣把麵塑文化挖掘傳承與群眾學技增收緊密結合,為貧困群眾搭建家門口學技能的平臺。目前,全縣有縣級以上麵塑傳承人37人,麵塑技師約1280人,麵塑製作人約10300人。麵塑產業已成當地部分家庭主要收入來源。新華網發

袁建花在勞動力技能提升麵塑培訓班上教授農村婦女們麵塑知識。新華網 發

從2014年開始,袁建花一直免費教授麵塑技藝。她的學生各年齡段的都有,除了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慕名前來學藝。

剪刀在袁建花手中飛舞了幾下,麵塑作品已初見模樣。新華網 發

在傳授製作技藝的同時,袁建花還琢磨著怎麼創新思維。比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教授,教老年人做傳統麵塑,教婦女做玫瑰花等時尚麵塑,教小孩做卡通人物麵塑。

袁建花手把手地教大家麵塑製作技藝,「來學藝的婦女姐妹居多。農村婦女文化低,學藝不容易。我現在教授技藝,既能帶領大家增收致富,又能將麵塑藝術傳承下去,我覺得特別有意義。」新華網 發

來源:新華網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關注

呂梁市新聞辦官方微信「呂梁發布」

覺得不錯請分享

原標題:《【媒體看呂梁·新華網】小麵團塑出幸福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小麵團塑出幸福花
    新華網 發今年56歲的袁建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花(嵐縣麵塑)項目山西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嵐縣麵塑是山西省呂梁市嵐縣的民間傳統藝術,其製作工藝複雜多樣,僅塑形手法就有數十種之多。袁建花製作的孔雀戲牡丹、鳳凰起舞等麵塑作品造型精美。
  • 呂梁人民歡迎你!
    由於『傘頭』(領舞者)在秧歌隊中佔有重要地位,且手執花傘,故而得名。   臨縣《傘頭秧歌》在長期的活動過程中,無論在形式、內容和表演風格上都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其中湫水河上遊,包括縣城一帶稱為
  • 莊家呂梁(一)
    1、亮相 如果沒有世紀之交「中科系」股票的雪崩,45歲的呂梁可能仍然選擇往昔的角色:在國內證券投資的小圈子裡名氣很大,而在社會上卻儘量低調,免為人知。 不過,就在中科創業(0048)於陽曆新年前連續拉出5個跌停之後,這位頗以「先知先覺」自詡的「莊家」還是坐不住了。
  • 【媒體看呂梁·新華社】非洲女孩哈瓦在中國黃土高原奔小康
    ❈來源:新華社記者:呂夢琦 解園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呂梁市新聞辦官方微信「呂梁發布」覺得不錯請分享原標題:《【媒體看呂梁·新華社】非洲女孩哈瓦在中國黃土高原奔小康
  • 呂梁丨五顏六色繪離石(一):黃
    黃天黃地黃搓搓,黃風擺浪黃湯湯。身上的叫搓搓,河裡的叫湯湯。雖然我在這裡把音標為「lan」,但其實,我們並不會帶出鼻音來,而是平展舌頭,讓氣流緩緩流出,發成「æ」的音。前面的「展」字,就既不是「zhan」,也不是「can」,而是「tsæ」。
  • 呂梁「四大煤老闆」的覆滅之路!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一提起呂梁 除了煤炭還有「煤老闆」 「呂梁煤老闆」在大眾的印象中 似乎被當成一個特殊群體
  • 四級融媒體首次聯通!閃電新聞入駐帳號實現一鍵發稿至新華網客戶端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5日訊 12月25日,閃電新聞客戶端與新華網客戶端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攜手帶領山東省百家市級、縣市區融媒體中心集體入駐新華號,並共同推出黨建號。央省市縣四級融媒體機構至此首次深度「牽手」,聯合構建主流媒體機構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 速看,陝西呂梁獨有的這三種特色美食,保證你看了就想吃!
    #呂梁市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西隔黃河同陝西榆林相望,東北與省會太原市相連,東部、東南部分別和晉中、臨汾接壤。呂梁是革命老區,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東徵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後委機關所在地。一部《呂梁英雄傳》,是戰爭年代呂梁人民不畏犧牲、前赴後繼的真實寫照。 呂梁是發展新區。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呂梁的特色美食。
  • 95後「非遺」傳承人郎佳子彧:小麵團捏出新面孔
    錄製短視頻、創作新題材,95後「面人郎」傳承人郎佳子彧——小麵團捏出新面孔(解碼·文化遺產賦彩生活)本報記者 魏 薇25歲的郎佳子彧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他用老手藝嘗試做新題材,同時探索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新媒介展示傳統技藝,讓更多人了解並愛上麵塑。他說:「我要用年輕人勇往直前的精神,來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北京市鼓樓西大街41號一間工作室裡,25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郎佳子彧正坐在直播鏡頭前,專注於手掌大小的麵塑製作,手法精巧細膩,方寸之間別有洞天。
  • 呂梁裝修常見櫃體板材盤點
    呂梁裝修的時候常見的櫃體有哪些呢?櫃體最常見:木質板材在空間裝修或是製作家具時,通常都會用到木質板材。而木質板材的種類有很多種,一般常用的有:夾板、木心板、纖維板等,而進口家具或高級品牌則常使用原木和塑合板製作,以往木質板材在製作時,容易散發甲醛等有害物質,但現在因應標檢局的低甲醛規範,即甲醛平均值1.5mg/L 以下、最大值2.1mg/L以下的板材,大幅度減少危害,此外還有綠建材及環保標章標準的板材可以選擇。
  • 【文水篇】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呂梁特色農產品展
    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呂梁特色農產品展文水篇 近年來,作為農業大縣的文水縣利用電商直播和直播帶貨等營銷新模式,使得消費升級趨勢非常明顯。綠色、健康類的特色商品受到熱捧,尤其是今年,該縣積極應對因疫情出現的外需下滑影響,拓寬線上銷售渠道成為新亮點。
  • 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同時報導我省藍天保衛戰成效
    1月14日,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分別以《2020年山西「好天氣」增加31天 優良天比例達到71.9%》《2020年山西持續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好天氣」增加》為題,同時報導了山西圓滿打贏藍天保衛戰,環境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的可喜成績。現將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的全文內容刊發。
  • 與土豆結緣——憶難忘的呂梁歲月
    中國科協定點扶貧辦、呂梁市人民政府、山西省科協圍繞「決勝小康、奮鬥有我」主題,聯合組織開展中國科協定點扶貧35年主題徵文活動,經評選小組研究討論,評選出61篇獲獎稿件。科協改革進行時將陸續刊發獲獎稿件,敬請關注!
  • 新華健康_新華網
    本期,新華網聯合多家媒體,採訪健康寧夏行動的相關負責人,為我們解讀健康寧夏行動。寧夏作為全國首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區,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優勢,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多指標考核落實各項工作,全力助推健康寧夏行動。
  • 臨汾、呂梁:規劃設計以人為本 城市建設品質提升
    市民:綠化面積又多,有水有草有花,天然氧吧的感覺。目前,臨汾市出臺了「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規劃」,根據這一規劃,臨汾要建成黃河中上遊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市,連結「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晉南及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
  • 蹚,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呂梁新路」
    近年來,呂梁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把實施大數據戰略作為在率先蹚出一條轉型發展新路上奮勇爭先的重要戰略抓手,進一步結合實際,強力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
  • 呂梁扶貧工作難忘的幾件事
    中國科協定點扶貧辦、呂梁市人民政府、山西省科協圍繞「決勝小康、奮鬥有我」主題,聯合組織開展中國科協定點扶貧35年主題徵文活動,經評選小組研究討論,評選出61篇獲獎稿件。科協改革進行時將陸續刊發獲獎稿件,敬請關注!
  • 呂梁貧困學生在北京歡度國慶60周年紀實
    中國科協定點扶貧辦、呂梁市人民政府、山西省科協圍繞「決勝小康、奮鬥有我」主題,聯合組織開展中國科協定點扶貧35年主題徵文活動,經評選小組研究討論,評選出61篇獲獎稿件。科協改革進行時將陸續刊發獲獎稿件,敬請關注!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的大慶。中國科協農技中心組織了一次中國科協部分同志捐助的呂梁貧困學生在北京歡度國慶60周年的活動。
  • 「小善大愛——公益行動」共青團呂梁市委、呂梁市留守兒童救助...
    隨著寒潮來襲,氣溫驟降,2020年12月31日,共青團呂梁市委、呂梁市留守兒童救助協會走進信義鎮示範小學,聯合開展了「小善大愛--公益行動」冬日送溫暖,愛心包捐贈、慰問活動,為留守兒童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讓留守兒童在寒冬時節感受到了陣陣暖意。
  • 「新華網」點讚阿拉長寧!「2019年是長寧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新華網」點讚阿拉長寧!「2019年是長寧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最近,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