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脂」肥「油」滿桌香

2020-12-23 中國民航雜誌

油,小篆

膏,甲骨文

脂,小篆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油的關注度似乎比較少,但油在現代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種物質。

「油」字的本義並不是我們今天說的燃油、菜油的油。《說文解字》:「油,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入江。」又酈道元《水經注》:「油水出武陵孱陵縣西界,東過其縣北,又東北入於江。」可見油是當時武陵郡(今湖北湖南貴州一帶)一條河的名字,是長江的一條支流。

古人最早稱油為「膏」或「脂」,指從動物身上提煉出來的脂肪。而「膏」和「脂」還有區別,《說文解字》上說:「戴角者脂,無角者膏。」意為從有角動物身上提煉出來的稱脂,從無角動物身上提煉出來的稱膏。

同樣是動物脂肪,古人對牛油羊油必稱脂,對豬油必稱膏。《周禮-天官-庖人》中有春「膳膏香」、夏「膳膏臊」、秋「膳膏腥」、冬「膳膏羶」之語。東漢鄭眾註:「膏香,牛脂也;膏臊,豕膏也。」東漢楊孚《異物志》記載:「鬱林大豬,一蹄有四五甲,多膏。」今人呼和田玉中的極品為「羊脂白玉」,可見在漢語中對膏、脂的意義區別是一以貫之的。

膏,小篆

脂,秦簡

《禮記-內則》有「脂用蔥,膏用韭」的記載,宋末元初理學家陳澔注曰:「肥凝者為脂,釋者為膏。」李時珍《本草綱目》也說:「凡凝者為肪為脂,釋者為膏為油。」也就是說凝固的油可稱為脂,融化的油則稱為膏。難怪古人喜歡用「膚如凝脂」來形容女性皮膚的潔白柔潤啊!

古人是何時開始利用油脂的呢?有古籍記載:「王母授帝以九華燈檠,注膏油於卮,以燃燈。」把油說成是王母娘娘傳授給黃帝的。明代羅頎的《物原》更是詳細羅列:「燧人作火,神農作油,軒轅作燈,唐堯作燈檠,成湯作蠟燭。」這些都只是民間傳說而已。其實利用動物脂肪的可燃性製作照明材料才是燈燭的源頭。《舊唐書》上說:「秦始皇葬驪山,魚膏為燈燭。」《楚辭-招魂》裡也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的場面,這些都是利用動物脂肪照明的描寫。

漢代以後,從植物裡榨油的技術開始普及,劉熙《釋名》:「柰油,搗柰實和以塗繒上,燥而發之形似油也。杏油亦如之。」意為將沙果(柰)及杏子搗爛攪和後塗在絲帛(繒)上,待幹後就會形成類似油一樣的東西。植物油的出現被認為是飲食史上的一次飛躍,以液態為主的植物油,在口味、儲存、保質、運輸、取用方面都帶來革命性的進步。宋人歐陽修有一篇著名的小品散文《賣油翁》,其中寫到賣油翁「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這正是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用口小肚大的油葫蘆儲存、攜帶、買賣植物油的情景。

唐朝以前,中國人的餐食裡炒菜並不流行。到了宋朝,炒菜才逐步普及。宋人孟元老的筆記《東京夢華錄》裡就記載了炒雞、炒兔、炒羊、炒腰子、炒牡蠣等菜品。而油料的普及是炒菜流行的必備條件。唐朝以前,人們大都使用動物油,且並不用於炒菜。唐朝時植物油開始普及,使炒菜的流行成為可能。明清時期,北美的花生油進入中國,這種油非常適合炒菜,為炒菜的崛起提供了新的條件。如今美食界基本上是植物油的天下: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橄欖油、玉米油、茶油等植物油琳琅滿目,還有利用植物油再加工的花椒油、辣椒油、色拉油等等。

西方食用油中最常見的是橄欖油。義大利語olio d』liva(橄欖油)就是由olio(油)和oliva(橄欖)兩個詞語組成,而兩者的同源十分明顯。英語olive oil也是同一詞源。其實oil原來就是特指橄欖油,後來擴展為可指其他油,而指橄欖油時則需另加一個詞素以示區別了。需要注意的是,橄欖油是從油橄欖中榨取的,油橄欖不是我們平時吃的蜜餞食品橄欖。油橄欖屬於木犀科,原產於地中海地區;而橄欖屬於橄欖科,原產於中國。聯合國徽章上象徵和平的「橄欖枝」其實是油橄欖枝(olive branch)!

油畫也是西方傳入中國的。英語oil和法語huile基本義都是「油」,但同時都可以指油畫或油畫顏料。油畫的調色油多為亞麻仁油,而畫布多為亞麻布。亞麻別名「胡麻」,從名字可知也是外來植物。

當然,油除了照明和食用之外也還有其他的作用。古希臘人就用橄欖油塗抹皮膚,使裸露的軀體在陽光下黝黑髮光,更顯健壯。桐油是將桐樹果實壓榨加工提煉製成的工業用油,為脂肪酸甘油三酯混合物。桐油和木油呈紅、黃或金黃色,都是優良幹性油,具有迅速乾燥、耐高溫、耐腐蝕等特點,可製作油布、油紙、肥皂、農藥等物品。當年桐油店門口最有名的一副對聯是:

此是春華秋實事業

並非東塗西抹文章

不過文學作品中最有名的桐油製品,大概可以算戴望舒《雨巷》裡的油紙傘了: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描繪的江南意境,令讀者心馳神往。而油紙傘這個意象也已成為細雨江南中的一個文化符號,成為雨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膏脂豐腴、肥厚,甘香、嫩滑,秋天的味道!東海「紅膏蟹」來了
    秋天,不光有膏肥、黃滿、肉香、微甜的大閘蟹,還有膏脂豐腴、肥厚、甘香、嫩滑的「紅膏蟹」!中秋國慶一過,氣溫下降,久負盛名的東海「紅膏蟹」上新了。「紅膏蟹」是浙江人、上海人對於梭子母蟹蟹膏出現紅亮顏色後,即梭子母蟹長到最健壯、最肥美,蟹膏紅潤時的習慣性叫法。
  • 手捧膏肥黃滿的大閘蟹,仿佛一口吞下了整個金秋
    青背白肚的「大閘蟹」 圖123rf.com.cn大閘蟹和所有蟹類一樣,屬於十足目的抱卵亞目,顧名思義,它們的雌性個體會將受精卵粘放在腹部下直至孵化,大閘蟹在幼苗時是有尾巴的,隨著成長尾部逐漸消失公、母蟹的蟹臍 圖《大閘蟹》漢聲文化公蟹的狹長,稱尖臍,易於打開,母蟹的較圓闊,稱團臍,利於護卵。
  • 滿腹「黃金」的英國麵包蟹勁爆價49.9元,重磅來襲~蟹黃肥美 就好這口!
    螃蟹肥美、生蠔營養、蛤蜊鮮嫩……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膏脂滿蟹蓋」麵包蟹有「膏蟹之王」之稱的螃蟹就是這個貨啦~不但體型肥肥滿滿,而且肉質飽滿細膩,
  • 正是梭子蟹最肥美的時候!脂膏肥滿,味鮮美,千萬不要錯過哦!
    梭子蟹是以肉多,脂膏肥滿,味鮮美,營養豐富出名的。每年的8月份是梭子蟹最肥美的時候。所以清蒸也好,搭配其他食材也罷,總是輕易的就被它鮮美味道所誘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鮮甜的梭子蟹都有哪些家常做法,而你最愛哪一種做法呢?
  • 教大家4個小妙招,保證膏滿流油
    教大家4個小妙招,保證膏滿流油 秋季真的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無論氣候還是天氣都非常舒適,各種新鮮的蔬菜也是應有盡有,大家都知道秋季是吃螃蟹的好時節,不僅肉質肥厚還膏滿流油,但是很多朋友在挑選螃蟹時都不知道怎樣能挑選出肉質肥厚的螃蟹,今天教大家4招,學會後挑選螃蟹個個肥碩。
  • 紅燒肉的家常做法,口感軟糯香甜,吃起來肥而不膩,滿屋子飄香
    紅燒肉的家常做法,口感軟糯香甜,吃起來肥而不膩,滿屋子飄香豬肉是生活中常見的肉類,而且豬肉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其中紅燒肉就是最家常又美味的一種。好吃的紅燒肉不僅賣相紅潤,而且味道也是醬香十足,紅燒肉早就成為一道全國知名的美味佳餚。
  • 汽車油表哪一個符號是滿油
    【太平洋汽車網】油表上的f是滿的意思,採用full的首字母,有人認為e是空的意思,採用empty的首字母,e應該是足夠的意思,即使油表指向了e的時候,油箱還會有少量油支持開到加油站。油表的顯示油量通過油箱裡的一個浮球連連接一根金屬杆而來,這個原理類似衛生間的馬桶水箱,浮球連接的金屬杆尾端會經由一個可移動的接點連接到一個可變電阻上面,浮球在油箱中的油麵上位置出現的高低的變化,也會經由金屬杆改變在可變電阻上的位置,而這個可變電阻又會連接到汽車的油量表,油量表指針的動作會受到通過可變電阻電流量大小的進行控制。
  • 滿膏滿黃太誘人了,等不及看完就訂位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9~10月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甚至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為最隆重之事」。所以熱愛螃蟹大餐的各位親們可以行動起來啦!三裡屯通盈中心洲際酒店在吃蟹時節奉上「金秋蟹宴」,精心挑選身壯肉肥、膏厚黃滿的清水大閘蟹,既可以選擇整隻單獨食用,又可以品嘗我們精心搭配烹製,媲美宮裡驕奢吃法的「金秋蟹宴」。以「清水大閘蟹」為主材輔以海鮮,菌菇,黑松露等多種食材,將鮮味發揮到極致。熱氣騰騰的蟹粉濃湯燴八寶羹給您暖暖胃,我們用蟹粉、蟹肉、蝦仁、帶子、瑤柱金針菇及草菇,加入熬製數小時的高湯燴制而成,口味鹹鮮醇厚。
  • 王姨家的綠蘿,6個月爬滿「電視牆」,葉子「油綠」有光澤
    王姨家的綠蘿,6個月爬滿「電視牆」,葉子「油綠」有光澤在養殖花草的時候,綠蘿是很受歡迎的植物,因為這種植物生長速度快,葉片翠綠,四季常青,養在家裡可以淨化空氣,而且還方便打理。3、定期施肥、澆水要想讓綠蘿快速生長爬滿一整面牆,就要學會定期施肥和澆水,每隔一個月給花盆中撒上一些顆粒型的三元緩釋肥,表層土壤出現乾旱,就把水一次澆透,這樣綠蘿就可以長得茂密旺盛。
  • 極品海產 肥美帶膏,五一蝦蛄最美味,此時不吃就要再等一年了
    蝦蛄只在春季產卵,所以四到六月的蝦蛄,最為肥壯鮮嫩,此時的母蝦蛄更是膏脂飽滿。懂行的食客會在這個季節的某個周末,約上三五好友,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海邊遊,為的就是吃上這一口肥美帶膏的好滋味。想再吃上肥美的蝦蛄,就要耐心等到九、十月份小蝦長大。雖然十月也是蝦蛄的旺季,但此時的蝦蛄個頭已遠不及四月,肉質也不如產卵前肥美。
  • 辰頤物語大閘蟹 | 陽澄湖鎮大閘蟹膏黃肉嫩、肥美流油,嘗一口,等待的這一年值得!
    歐陽修說「是時新秋蟹正肥」,邀三五知己,品一壺佳釀,食蟹賞菊花,樂在其中矣。大閘蟹膏滿、肉嫩、有嚼勁,富得流油,看得口水直流!喜飲酒食蟹,常賦詩賞菊,從蟹黃、蟹膏、蟹肉,到蟹腳,每一口都是享受。金九銀十,正值得蟹膏肥滿時,九月吃雌蟹,十月吃雄蟹。無論雌雄,味道略微不同,有人喜歡雌蟹酥油、有人喜歡雄蟹醇厚。
  • 油=肥?水煮餐減肥真的好嗎?長期食用水煮菜會導致……
    根據以往經驗,甚至到目前為止都這麼認為:「油=肥」。尤其是處於減脂階段的人,在烹飪食物的時候總是會選擇水煮(焯水)的方法。因為「油=肥」,所以在食物中堅決不加入一滴油,認為這樣既健康又瘦身。「油=肥」,意思就是油=脂肪,尤其是對於很多想要減脂的人士。脂肪一直以來都被當成是肥胖的罪魁禍首,事實上這裡有點誤會。首先要知道,人體所需要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
  • 原來有3個小技巧,保證個個鮮活肥美膏滿流油
    原來有3個小技巧,保證個個鮮活肥美膏滿流油 秋季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瓜果蔬菜都大量上市,氣候也非常舒適,我家住在沿海地區最近一段時間開海可以打魚了,所以很多海鮮都大量湧上市場,中秋前後是吃螃蟹最好的季節,不僅各大肉質還非常鮮美,個個膏滿流油,但是很多人都不會挑選,今天就教大家3個挑選螃蟹的小竅門,
  • (內含福利)母親節,肥肥的小龍蝦替你訴說肥肥的愛
    肥肥蝦莊給媽媽們送福利啦各種極品肥蝦,撐到扶牆出母親節 | 給媽媽一個肥肥的擁抱帶媽媽來肥肥,就送全味蝦球酸、甜、麻、辣、香就是肥肥全部的愛~不是每隻小龍蝦都能上肥肥家的桌,他家選蝦有個訣竅,潮妹悄咪咪告訴你們「一選江湖、二選青紅、三選勇猛、四選體肥、五選身長、六選卷尾、七選腮白」。
  • 九月,我的家鄉有塊滿油滿糖的混糖月餅等著你花好月圓人團圓
    走進豐鎮市隆盛莊小鎮,月餅特有的胡油和紅糖混合香飄在小鎮街上,衝進了鼻子裡。那種胡油糖水香總歸有人熟悉著,就像一幅藏在心底的畫打開,一個舊人歸來。我的故鄉商都也曾有一個熊熊燃燒的爐子和飄香滿街的糖油香,還有女孩飛奔著的身影,看一爐一爐月餅烤出,看父輩們一臉汗水映著爐火。
  • 它是「天然的葉面肥」,一噴一擦,葉片肥厚又油綠!
    它是「天然的葉面肥」,一噴一擦,葉片肥厚又油綠!養花,只要把葉片養好了,整盆花都顯得特別有精神。家庭中常見的一種東西,它是天然的葉片肥,每隔一段時間,用它來擦擦或者噴噴葉片,葉片肥厚又油綠,比施肥效果好,還省錢,它就是啤酒。為什麼說啤酒是「天然的葉面肥」?
  • 滿幫大數據戲說「肥宅快樂水」:這幾個城市背了不少長胖KPI
    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22日電  「肥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