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泉山區繪就新興產業發展新圖景
立足要素高地「下單」風口項目
到不久前,艾易西(中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外方專家羅文,已在徐州市泉山區連續工作了3個多月。作為以色列高效氣相過濾材料生產線設計專家,他正在為高端過濾材料落地中國生產而努力。
在泉山經濟開發區,艾易西(中國)正在加快建設徐州首個環保科技產業園。「建成後,可年產5000臺空氣淨化設備及5000噸環保填充材料。」技術總監王禹表示,泉山區人才、技術、金融等高端要素集聚,公司對「掘金」中國充滿信心。
「要緊抓產業洗牌、重新布局中的機遇。」泉山區委、區政府在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經濟走勢進行分析後認為,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將蓬勃興起,對經濟結構調整產生新的正向刺激。
泉山區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的核心區,也是徐州主城區唯一擁有經濟開發區的行政區,聚集著區內最優質的科教人才、醫療教育、平臺載體等高端要素,是高質量發展「高地」。發揮要素集聚優勢,選好「風口」項目,泉山不斷挖掘發展新動能。
近日,一款可代替人工的履帶式智能消殺機器人在泉山經濟開發區下線並投入市場。生產方徐州鑫科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利介紹:「它背負30斤水桶,卻能靈活地鑽進背街小巷和樓梯口,還能在千米之外實現遠程控制,一臺機器每小時可消殺1萬平方米,相當於5個成人的勞動量。已有多國採購商前來洽談。」
同樣位於泉山區的江蘇淮海科技城是淮海經濟區最具「科技感」的區域,截至目前,集聚了創新創業人才逾兩萬人,其中有博士生導師、教授80多人,碩士以上科技人員1100多人,專職科技人員近3000人。
江蘇淮海科技城以華為、富士通、科大訊飛等龍頭企業為引領,形成了「軟體研發-雲計算-信息技術-物聯網服務外包」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鏈;以弗瑞仕智能新風、艾易西(中國)空氣過濾、中瑞技術轉移中心項目為引領,形成了「節能環保技術研發-高效節能環保產品-節能環保服務」的環保產業發展鏈;以諦奇醫藥、雲仟佰、三源醫藥為引領,形成了「創新藥研發-3D康復器械列印-藥品一致性評價-生物醫藥開發」的大健康產業鏈。園區形成了產學研結合、上中下遊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共贏生態圈。
圍繞全生命周期,泉山區還利用樓宇資源建設淮海大健康產業園。產業園總經理卜泓洲介紹,已相繼引入以復星醫藥為代表的醫藥行業龍頭企業,建設徐州星晨醫院、江蘇翔科腎愛醫院、慈銘體檢中心,形成了醫藥供應鏈管理、高端體檢、慢病管理、婦產、兒科專科醫院、特色門診等健康特色產業體系。
同時,各街道的招商引資也異彩紛呈,除了奎山街道的淮海大健康產業園外,七裡溝街道和雅產業園、火花街道科技產業園等街道園區都在加快招商。泉山上下在新經濟的產業鏈上採取一系列措施「建鏈、補鏈、強鏈」,發展關聯企業,形成企業集群。
不久前,隨著疫情防控態勢逐步好轉,泉山區舉行「線上招商」暨「銀企對接」籤約活動,18個總投資40億元的優質項目線上簽約,涉及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電子商務、線上教育、金融證券等產業。同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江蘇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為12家優秀成長性企業融資18.7億元,支持泉山產業轉型和提檔升級。上海全景醫學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環球表示:「把國內優質醫療資源嫁接到徐州,補齊了集團產業布局的重要一環。」
雖然經受疫情衝擊,但泉山區經濟基礎牢固、未來潛力大。泉山區委書記李勇表示,泉山定會找準位置、理清思路、抓好落實,用過硬的成績答好今年的「泉山答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