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社區居民李大爺今年82歲,患有嚴重風溼性關節炎、冠心病、長期臥床,由於被納入江蘇徐州市泉山區衛健委家庭病床管理範圍,泰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的醫生施丹峰每周五都定期上門,為他檢查身體、進行康復治療、調整用藥等。「在家就能享受到醫療服務,我們非常滿意。」李大爺的家人表示。
如今在泉山區,還有很多像李大爺一樣的老人可以通過家庭病床模式接受居家醫療養護服務。泉山區是徐州市三個主城區之一,常住人口73.3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18.2%。近年來,針對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空巢化的趨勢,該區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探索形成了具有泉山特色的醫養結合新模式。
據泉山區衛健委相關人士介紹,這種新模式一是強化政策扶持,加快醫養服務「多元融合」。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大幅簡化醫養機構審批環節,按照「非禁即入」原則,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醫養綜合體,相繼建成九如城、愛馨康頤等重點項目。區衛健委全面取消養老機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的行政審批,全區13家養老機構通過設立醫療機構、衛生室、聘請專業醫護人員、與周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籤訂醫療服務協議等方式,實現醫養融合無縫對接。
二是堅持多點發力,推動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深度對接」。該區衛健委加快推進醫聯體建設,著力推動醫養結合服務向社區下沉,鼓勵社區醫療衛生資源與社區養老服務平臺深度融合,積極構建「十五分鐘」醫養服務圈。目前,全區14個街道日間照料中心、106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分別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籤訂服務協議。全區1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8個「家庭醫生工作室」為轄區老人開展健康管理、健康諮詢和籤約服務,全區老年人接受家庭醫生籤約服務14.26萬人次。
三是積極創新服務,實現醫養需求「網絡化」。該區為65歲以上老人推出定製「醫養結合」優惠服務包,針對老年人不同健康狀況和差異化需求,提供不同內容的健康服務包,開通線上服務模式,為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安裝遠程監控設備,隨時監控老人的身體狀況,隨時將檢測到的血壓、血糖數據上傳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網絡平臺,方便專職醫生隨時從信息平臺上看到檢查數據,有利於醫生及時指導患者合理用藥。
【來源:經濟參考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