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衝擊,武漢作為疫情重災區,商務活動停滯多月,寫字樓市場普遍呈現需求疲軟、空置率上升趨勢。如今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增長與產業的發展等,武漢寫字樓市場重新煥發生機。
9月15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後疫情時代的武漢寫字樓市場報告》,數據顯示,截至8月搜索熱度已恢復至去年同期8成水平,洪山區為1-8月搜索熱度Top 1,新興商務區光谷迅速崛起,帶動寫字樓去化。
四大商務區各具特色,新興商務區光谷區迅速崛起
數據顯示,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譽的武漢,2019年GDP總量在全國城市排名第七,增速排名第六。此外,2019年武漢人口淨流入224萬,全國排名第八。武漢已然成為新一線城市中的佼佼者,經濟的發展與持續的人口流入,都為寫字樓需求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從區域分布來看,武漢有四個核心商務區,分別是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大道商務區、中北路商務區、和漢口濱江商務區。武漢中央商務區聚集了「華中第一高樓」武漢中心、世貿中心、泛海城市廣場、泛海SOHO國際等標誌性建築;建設大道商務區以金融街為中心,建銀大廈、民生銀行大廈、新世界國貿大廈三棟200米以上的超高層寫字樓矗立於此;中北路商務區的華中金融城擬建成以金融為核心的「武漢市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漢口濱江商務區憑藉優越的景觀和交通優勢,是武漢發展高端商務辦公產業的重點區域,也是目前武漢寫字樓租金最高的商務區。
除了四大核心商務區,武漢還有多個次級或新興的商務區,其中光谷區發展勢頭最盛。光谷區是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高端中小尺寸面板產業聚集地;接下來,在產業和經濟的推動下,光谷區的晶片技術也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截至2019年底,光谷區已聚集了23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近百家世界500強企業,帶動光谷區的寫字樓去化。
疫情後需求快速復甦,小面積寫字樓備受追捧
數據顯示,武漢二季度末寫字樓租賃問詢量仍未完全恢復。需求來源方面,TMT、消費服務與教育、專業服務業是上半年武漢甲級寫字樓租賃新增需求的前三大來源。
截至2020年6月,武漢優質寫字樓總存量為526萬平方米,寫字樓平均入住率為62.7%,平均租金約90.8元/㎡/月,租金同比下滑4.5%;其中甲級寫字樓存量191萬平方米,平均入住率65.7%,平均租金108.8元/㎡/月,租金環比一季度下跌5.1%。
儘管遭受了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和疫情的雙重衝擊,武漢優質寫字樓平均租金持續走弱,但二季度末仍位列新一線城市第四名。九省通衢的地理優勢、大學雲集的人才優勢、行業聚焦的政策優勢,都使得武漢寫字樓市場競爭力不可小覷。
58同城、安居客在線寫字樓租賃搜索數據顯示,經過2月份疫情期間的低谷期,寫字樓搜索熱度在4、5月份加速提升,截至8月份,武漢寫字樓搜索熱度已恢復至去年同期8成水平。
從租賃搜索區域排行上來看,今年1至8月排名前五的區縣分別是洪山區、武昌區、江漢區、江夏區、和漢陽區。洪山區雖不是傳統核心商務區,但光谷的崛起,配合高校雲集帶來的創新科技園扎堆,使得洪山區的寫字樓更受中小創企業青睞。
寫字樓租賃面積方面,熱度最高的是100-200㎡的單位,佔比36%;其次是小於100㎡和200-300㎡的單位,佔比分別是24%和17%。今年以來小面積寫字樓單位搜索量佔比抬升,小於100㎡和100-200㎡的單位佔比分別提高3%和2%;而200-300㎡的辦公單位搜索佔比則減少3%。也印證了房東反饋的小面積寫字樓單位更受追捧的市場現狀。
寫字樓銷量跌價格穩,武昌區成交均價最高
2020年上半年武漢市一手商辦物業的總體去化量約為20萬平方米,同比去年下滑49%;其中純寫字樓去化約6萬平方米,佔商辦去化總量的31%,佔比與去年同期相當。
寫字樓銷量大跌,價格卻略微抬升,可見市場對武漢經濟的長期發展保持信心。買家大多為具有自用需求的企業和機構,擁有較強的購買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當前武漢寫字樓市場處於低谷階段,寫字樓不失為企業長期的資產配置投資。
從成交的區域分布來看,由於供應量較大疊加聚集效應的影響,武昌區、江岸區、洪山區排名前三,其中武昌區寫字樓成交均價最高,光谷成交追趕傳統商務區。若單獨選取漢口、漢陽、武昌、和光谷四個板塊,寫字樓成交分別佔比33%、6%、43%、18%。
銷售排名前十的樓盤中,冠軍是位於中央商務區的富強國際,成交面積7479平方米,均價21217元/㎡,成交總額1.58億;亞軍是武漢中央文化區項目,成交面積6736平方米,均價23458元/㎡;此兩個項目均屬傳統核心商圈的高端項目,好地段疊加高品質寫字樓是銷量的保證。位於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北辰光谷裡成交排名第五,成交面積4607平方米,均價17897元/㎡,均價追趕傳統核心商務區。
上半年武漢寫字樓市場在黑 天鵝的衝擊下一度陷入低谷期,但寫字樓銷售量跌價穩,表明市場仍具韌性,未來可期。下半年國內經濟復甦步伐或會加大,在新常態下,部分行業如線上教育、大健康、TMT等將藉機發展,推動寫字樓租賃和購置需求加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