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書法的理解,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如今要聊書法的最高境界,到底什麼是書法,什麼是藝術書法,這一個定義沒有人能說清楚。
但陳丹青老師曾經對書法做出過一個總結,那就是他簡單地給出了8個字,而且把書法的概念與意境寫描述了出來。
陳丹青說:碑不如告,告不如書,這8個字概括了書法,能理解的人並不多,真正做到的人也是極少數。
這一句話所說的意思是什麼呢?意思就是論書法的境界與滋味,石刻的碑文不如墨寫的文件,墨寫的文件卻不如私信的草稿!這是古往今來,太多古人對於書法的一種體會與總結。
是不是感覺這麼樣的一個說法並不能讓人信服呢?還是感覺到這樣子的說法其實不會被認可。
其實聊書法的人對這一句話的理解是認可的,陳丹青所形容的這一概念,其實講的就是書法在傳統的發展基礎上,演變出來的一種新的書法理解。往往體現真正書法魅力的,也的確是那些不經意間留下來的文字。
所以他形容碑不如告,告不如書也正是這麼一個意思。而這一個意思,與現如今所說的流行書法是一個道理。但流行書法與醜書又有一些區別。
流行書法講究的是一個自然與隨性,書法體現的是一種自我的態度與書寫風格,好的書法裡面體現的是心境,所以隨筆而寫的書法,往往含金量也是極高。
如今的流行書法越來越受人重視,看似乎它是拋棄了傳統書法的章法,但其實又有章法可尋。新的書法方式,隨性與自然,正好對應了陳丹青所形容的書法最高境界。
說到底,書法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其實也就是寫出一手自己的好書法,能表達自己對於書法的概念就行。但這一手書法又需要建立在傳統的書法章法上面,不可胡來。
這一點是需要與醜書和江湖體書法分開的,前者是有法度,是有關於書法的文化底蘊可查,但後者是沒有書法的境界,是胡鬧出來的書法
重點就是要有法度,要隨性自然,而且不做作,這樣子的書法就是好書法,就是書法的最高境界。
陳丹青用8個字給書法的最高境界做了一個總結,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又或者是你有沒有其他方面的意見需要說出來呢?又或者是落實到現實生活之中,你認為的書法最高境界又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