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素材來自《辛追》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全世界處於冷戰的狀態。中國當時面對超級大國的恐嚇,因此修建了不少防空洞——因為一旦遭遇大規模的戰爭,可以利用防空洞來躲避敵人的空襲。1971年12月,長沙馬王堆附近的建築民工在挖掘防空洞的時候,發現地下出現不明氣體,而且支持燃燒。當地的工程人員覺得這個事情很重要,不敢擅自處理,於是通知了當地的政府。當地政府召集各方面的專家,經過一番研究,最終考古方面的學者認為:這可能說明地下有古墓。
於是,考古工作者於1972年的1月16日,開始針對出現異常的地區進行發掘工作。而被發掘的墓葬,恰恰是著名的辛追墓。話說漢朝時期,漢朝朝廷為了防止諸侯王會對朝廷不利,因此給諸侯國指派相國,名義上相國的職能是輔佐諸侯王治理封地,但實際上也起到監視諸侯王的作用。利蒼是長沙國的相國。不過,關於利蒼的家庭情況,史書上並沒有任何記載。而辛追的丈夫,正是利蒼。辛追,從史書角度來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女子。不過,因為考古資料的發現,辛追的名字和身份,得以被後世所了解。
並且,辛追的墓葬,也給當代歷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物證。首先,辛追的年代距今已經兩千多年。在這兩千多年時間裡,很多古書因為戰亂的關係,或者出現失傳,或者被人篡改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而辛追墓裡出土了漢朝版本的《周易》和《道德經》。而考古工作者通過對比《道德經》,赫然發現,漢朝版本的和當下版本的《道德經》幾乎如同兩本書。此外,辛追墓葬出土的工藝品,也讓我們對漢朝的工藝品發展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辛追墓的發掘,還是留下了遺憾。
因為墓葬裡冒出的不明氣體是什麼?因為沒有及時搜集,而變得無法考證。第二,辛追的墳墓兩千多年沒有腐爛,這或許和辛追棺材裡的液體有關。但是,這些液體因為沒有及時的搜集,也導致了辛追屍體不腐朽的原因成為了暫時無法破解的謎團。馬王堆漢墓被發掘的消息讓世界矚目。而就在這一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在參觀馬王堆漢墓以後,向周總理提出了一個請求:
那就是希望中方能給日本幾根辛追的頭髮做研究。田中角榮前後三次提到這個請求,並承諾願意支付很多籌碼給中國,但都被周總理拒絕。日本人為什麼索要辛追的頭髮?日本人始終三緘其口。不過,近年來,隨著我國生物科技的進步,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日本的科學家,想研究中國古人和當代中國人的基因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