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海
標題: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任何條件都答應,只有一事絕不退讓!
在我們漫長的五千年歷史中,有著一段始終無法釋懷的屈辱史。那就是清朝末年被列強瓜分,肆意屈辱的那段歷史,而也正是在這段時間,民主思想得到成長,中國的思想得到了進步。中國也從封建社會向民主,共和慢慢邁進。最後在革命軍不斷的努力,無數先烈喪失了生命的前提下,清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宣布退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從此結束。而在負責商談退位事宜的袁世凱和隆裕太后卻因為一件事擱置了很久。作為西太后的隆裕,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但是在這件事事半步都不肯退讓。
隆裕太后,本是葉赫那拉氏,是慈禧的弟弟葉赫那拉·桂祥的女兒,也就是慈禧的侄女。慈禧為了保持自己家族對於皇權的把控,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自己名義上的兒子——光緒皇帝。並且立他為皇后,即隆裕皇后。
雖然隆裕知書達理,精通史書詩詞,但是樣貌普通,加上又是慈禧的侄女,所以光緒一直不喜歡這個皇后。就算再成婚的當天也沒有進入她的寢宮,而她天性懦弱,姿色也不出眾,得不到光緒的寵愛,也就完成不了慈禧監視光緒生活的要求,於是也慢慢不受慈禧的喜歡。就這樣一個誰也不喜歡誰也不去理會的皇后出現了。
然而就在慈禧死的前夜,光緒皇帝意外的駕崩了,等到第二天慈禧也去世後,這個誰也不愛的皇后成了大清王朝地位最高的人。於是和眾大臣們商量,決定立光緒的弟弟載灃的兒子溥儀為帝,而她稱「隆裕」皇太后,載灃為攝政王。之後雖然她和攝政王載灃澄清吏治,罷免袁世凱,預備立憲做了等等的手段,終究還是無法挽回大清王朝的衰敗。
終於在宣統三年,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而隆裕皇后和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在養心殿密談了一個小時後,代替宣統皇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大清王朝從此宣布滅亡。在退位條件中,有著甲乙丙三大類的將近20條,雙方談判時隆裕太后也都全部接受了,只有一條她咬緊牙關不願退讓。
原來在條約中有一條關於皇室生活費的問題,原定的是每年供養皇室300萬兩白銀的生活費,而隆裕太后堅持要400萬兩。無論袁世凱怎麼威逼利誘,這個一輩子懦弱,優柔寡斷的女人依舊堅持這個底線。最後袁世凱鬆口,答應每年支付400萬兩用來供養清朝皇族。
隆裕太后知道,在退位之後皇室就已經沒有了經濟來源,如果不為皇室多爭取點經濟那麼以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已經習慣衣食無憂的皇室子弟在以後估計連飯都吃不起了。
這個一輩子懦弱的女人不幸生在了這個風雨飄搖的亂世,而她也用自己的堅持為清朝皇室換來了最後的一點補助。不知道大家對隆裕太后這個人又是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