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林超聊跨境 專注泛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定時分享平臺最新訊息、實操乾貨技巧、整合國內外電商相關服務商和供應商資源,助力電商賣家們順利出海!
2020-03-13 09:54
- 正文 -
去年底到今年初,各大跨境電商平臺「打假」行動愈演愈烈。
這裡截取了部分電商報關於跨境電商平臺「打假」的新聞:
就在上周,Shopee的菲律賓站點查獲了大量高價值的品牌「假貨」,為此,平臺為了嚴厲打擊「假貨」行為而更新了平臺禁售規則:
禁售高價值假冒品牌商品
菲律賓站點近期查獲大量高價值假冒品牌商品,因此增加禁售高價值假冒品牌商品規則。若商品中包含以下品牌名稱,該商品將被刪除並計入「違反上架規則 - 禁止刊登商品」產生罰分。請已經上架該品類的賣家儘快下架相關商品,否則將產生罰分。
品牌名稱:Gucci, Louis Vuitton, Nike, Michael Kors, Yves Saint Laurent, Chanel, Champion, Coach
可以看到,在受保護的品牌名單中,就有在去年11月宣布和亞馬遜停止合作的Nike(耐克)。
這些案例側面反映出了:在跨境電商行業中,依然存在許多「灰色交易」。
總有人千方百計鑽平臺和法律的空子,以身試險牟取短期的「暴利」。奈何「假貨」問題在跨境電商行業中一直是無法根治的「頑疾」。
Shopee雖然「年輕」,但在「打假」預防措施方面可以說做得算比較好。和其他跨境電商的「先聚集、再整治」的模式相比,把「假貨」扼殺在「搖籃裡」,更有利於維護平臺的良好競爭環境,同時也能增強品牌入駐平臺的信心。
平臺和品牌是互相支持的關係:一方面,平臺希望引入更多的知名品牌,來吸引更多的顧客;另一方面,品牌也希望通過平臺的聚客能力,將產品推向更多市場,銷售給更多顧客。而對顧客來說,能夠獲得便利。這樣的形式,對三方來說,都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當然,這個社會絕對不會允許「利益一方獨佔」,「假貨」橫行,也會有專門舉報「假貨」的人。
於是,在跨境電商行業,還出現了一群專門盯著賣家,靠「維權」獲取利益的「專利流氓」。
你可能沒有經歷過,但一定有看到其他賣家提到過:賣得挺好的產品突然被投訴下架了,後來一查,產品侵權了。再一追查,原來是銷售的產品被別人註冊了專利。
這些原本沒名沒姓的產品,一時之間成了侵權產品,自然是不能夠再上架銷售的,對賣家來說,熱銷品被下架,相當於被關閉了一大半的流量入口,而這些原本熱銷的產品,就會被別人輕而易舉的「霸佔」了。「受害」的賣家不僅要為侵權進行賠償,店鋪的經營也會因此陷入困境。
所以,這也給賣家們一個警示:既要遵紀守法,不能去售假賣假;也要懂得如何避免傷害,樹立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
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灰色交易」必將受到全面督查和整治,嚴防虛假、仿冒產品銷售,將是今年各大跨境電商的重點關注項目。
(來源:林超聊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