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內部信公布2021位元組三大業務?字節跳動否認:沒有內部信

2020-12-11 和訊科技

新浪科技訊 12月9日晚間消息,據《晚點LatePost》報導,字節跳動全球CEO張一鳴近日在內部目標中提到,2021年將重點在三個新業務方向上做進一步探索,其中包括:跨境電商、To B(企業服務)和LKP(辦公硬體套裝)。跨境電商業務兼做進口和出口;To B業務主要依託飛書和火山引擎展開;LKP全稱Lark Phone,是字節跳動的辦公硬體套裝,其中包括搭載了Smartisan OS作業系統的堅果手機R2和顯示器TNT Go,由新石實驗室開發。

對此,字節跳動方面回應稱沒有內部信,但對於新業務方向等內容並未作具體回應。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三張」掌控字節跳動 張一鳴要去哪裡?
    字節跳動,發生了成立以來最大的人員變動。張利東和張楠晉升為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和CEO,整體負責字節跳動中國業務的發展。至於張一鳴,他說自己從公司日常運營中脫身,聚焦於更大的挑戰。最近幾年,字節跳動的營收一直呈現飛速增長的趨勢,從2016年的60億,2017年的160億,到2018年500億,而根據媒體報導,2019年全年營收超過1400億元,雖然隨後字節跳動予以了否認,但依舊讓人猜疑。這不並意味著字節跳動就「穩」了,此次人事變動中,張一鳴似乎想要傳達些什麼。
  • 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批員工上班聊遊戲
    今天,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最近對內部員工群中的一些員工表示不滿,原因為工在上班時間非常專注的談論遊戲。張一鳴稱,「雖然公司不禁止上班時間偶爾閒聊,但是連續幾天都在遊戲群這麼活躍,我還是非常意外的。」張一鳴補充稱,「今天早上 10 點開始到現在,這個群已經大幾百條消息了。」據第一財經報導,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最近在其內部目標中提到,它將在2021年專注於三個新的業務方向,包括跨境電子商務、to b。跨境電子商務業務也從事進出口業務;to b業務主要依靠飛說和火山引擎。
  • 字節跳動董事長換新 張一鳴交棒張利東(圖|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3月13日綜合報導 3月12日,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發出內部信,宣布即日起,張利東擔任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作為中國職能總負責人;抖音CEO張楠將擔任字節跳動(中國)CEO,作為中國業務總負責人。兩人向張一鳴匯報。
  • ...5.2 億元;張一鳴批字節員工聊遊戲:上班太閒?蘋果官網開賣瑜伽...
    張一鳴內部信公布 2021 字節三大業務?字節跳動否認:沒有內部信12 月 9 日消息,對於今日媒體報導稱,字節跳動全球 CEO 張一鳴近日在內部目標中提到,2021 年將重點在三個新業務方向上做進一步探索,其中包括:跨境電商、To B 和 LKP。跨境電商業務兼做進口和出口;To B 業務主要依託飛書和火山引擎展開;LKP 全稱 Lark Phone,是字節跳動的辦公硬體套裝。
  • 字節跳動要大力布局跨境出口電商?
    近日有消息稱,字節跳動全球CEO張一鳴在內部目標中提到,2021年將重點在三個新業務方向上做進一步探索,其中包括:跨境電商、To B(企業服務)和LKP(辦公硬體套裝)。 其中,字節跳動的跨境電商業務兼做進口和出口。據了解,以出口為主的電商項目,在字節跳動內部的代號為 「麥哲倫 XYZ 」, 由周翀帶隊,向字節電商負責人康澤宇匯報。二人此前在字節跳動海外產品Helo團隊同樣為上下級關係。異曲同工的是,XYZ還是快手國際化的核心部門代號。 不過,針對這一消息,字節跳動方面回應表示,沒有內部信,此消息並不屬實。
  • 頭條、抖音後,誰是字節跳動的新引擎?
    2020年是張一鳴「全球化3年目標」的最後一年。 3月12日,張一鳴在內部信中宣布公司組織全面升級——他自己親自掌舵全球化,擔任字節跳動全球CEO,接下來將花更多時間精力在歐美和其它市場。 張一鳴透露,字節跳動全球員工人數在今年也將達到10萬人。截至目前,字節系員工分布於全球30個國家,180多個城市。
  • 字節跳動:「三張」王牌,童齔進化
    3月12日,字節跳動發生了成立以來最大的人員變動。很湊巧,變動的三個人都姓張。張利東和張楠,晉升為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和CEO,整體負責字節跳動中國業務的發展。至於張一鳴,作為字節跳動CEO,將領導公司全球戰略和發展,會花更多精力完善字節跳動全球管理團隊。問題來了,張利東、張楠到底誰?
  • 2008-2012,張一鳴在豆瓣書影音為字節跳動埋下的5個彩蛋
    2020年3月12號,字節跳動成立8周年之際,張一鳴在給全球員工的全員信中,宣布進行組織升級,以應對業務變化和組織成長的挑戰。如果仔細回溯張一鳴產品、企業方法論的形成,就會發現這次組織架構調整並不意外。
  • 抖音CEO張楠任字節跳動中國CEO 張利東擔任董事長
    作為字節跳動CEO,張一鳴將領導公司全球戰略和發展,更專注於長期重大課題的探索和戰略思考,包括全球化企業管理研究,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教育等新業務方向。同時,張一鳴會花更多精力完善字節跳動全球管理團隊。此次調整,旨在適應字節跳動全球業務的發展,加強中國業務的團隊建設,提升管理效率。
  • 字節跳動:教育2020,啟動的第一年
    它們共同支撐起字節跳動千億美金體量的超級獨角獸估值。 1)做教育的認知 也是在3月,不過這一次是成立後的八周年,字節跳動高舉「教育創新」: 創始人張一鳴將「思考與規劃教育」作為其三大重點關注事務之一。
  • 張一鳴退出遊戲群,字節跳動難捨遊戲夢
    張一鳴顯然沒有放棄,從去年開始,字節跳動便開啟商業併購與人才招攬模式,上海墨鵾與上禾網絡皆在其列,甚至完美世界的高管也跳槽其下。值得一提的是,有騰訊與網易兩座大山橫貫在前,盛大、完美多強長盛,字節跳動的日子恐怕不會好過。
  • 員工玩《原神》惹怒張一鳴,字節跳動為啥眼紅別人家的遊戲?
    在這個問題上,或許張一鳴最有發言權。據多家媒體報導,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最近發現lark(飛書)的公司內部群中有一些員工在上班時間閒聊熱門遊戲《原神》,這讓他相當不滿。「雖然公司不禁止上班時間偶爾閒聊,但連續幾天都在遊戲群這麼活躍,我還是非常意外的。」
  • 字節跳動為什麼一直在招人?
    而有趣的是,在這段時間裡,字節跳動仍然在大規模招人,號稱今年要到 10 萬人,新增 4 萬,相比當前接近翻倍。這個大規模,不只是指招聘需求的數量,還包括崗位範圍。這幾年,字節跳動很喜歡在全球範圍內海量招聘,不只是從海外往國內招人,還從國內往海外業務招人,或者為海外業務招聘當地人。如果只說招聘數量,字節跳動應該算是當前最激進的一家公司了。
  • 字節跳動正式上線「瓜瓜龍思維」數學啟蒙App
    「瓜瓜龍英語」由北京未來智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而「瓜瓜龍思維」的開發者則為北京思維躍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字節跳動用戶體驗設計部門負責人丁華勇分別擔任上述兩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和監事。 值得注意的是,「瓜瓜龍英語」和「瓜瓜龍思維」均註冊於北京思維躍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
  • 字節跳動的失意版圖
    2017年11月,今日頭條一位高管曾公布數據:悟空問答觸達用戶過億,每天會產生超過3萬個提問、20萬個回答。QuestMobile的報告顯示,2017年10月悟空問答MAU為121萬,與知乎的1351萬MAU有一定差距,但已逼近百度百科的159萬。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高光的逝去也這麼快。
  • 從GOGOKID到大力教育,字節跳動的教育戰事
    陳林公布了他的新title,大力教育CEO。這是陳林自2019年卸任今日頭條CEO,轉向負責創新業務,以及教育相關業務後,首次公開面向媒體闡述字節跳動教育業務。相較仍處在某種內部多產品賽馬早期階段,成立整體品牌意味著這個領域將是其下一步的戰略重心,並將會把更多資源、以及足夠的耐心投入到這個領域中,同時也對這個領域中的業務有了相應的信心。與此同時,也意味著其更希望能在這個新領域中獲得足夠的匯報。字節跳動同樣如此。據了解,新成立的「大力教育」是字節跳動旗下首個公開發布的業務獨立品牌。同時,大力教育承接字節跳動所有教育產品及業務。
  • 字節跳動上線「瓜瓜龍英語」AI啟蒙課,對標猿輔導「斑馬」品牌
    不難發現,字節跳動此番圍繞「瓜瓜龍」研發並橫向擴充多科目的學前啟蒙品牌,似乎在有意模仿猿輔導旗下的「斑馬」系列,而這也是字節跳動在教育領域布局一貫的「套路」。雷鋒網此前也多次對字節跳動在教育領域的布局動作進行過報導。
  • 歐萊雅內部最懂消費者,發現高增長秘密,字節跳動開啟大規模招聘
    另外,與業務部門的般配也扯平亟待具備預見性,從此前的業務糾錯逐日成形為前置性的對答方案探究。第二性,推波助瀾觀測的利用是部門立即的重大職掌,也是一個新的能力。在幾年前,這個部門的幹活局限於公布於眾消費者察言觀色告訴,提供事情問題的答案。
  • 字節跳動「挖角」迪士尼前高管,凱文·梅耶爾成為海外市場的「關鍵...
    迪士尼前流媒體服務負責人凱文·梅耶爾(Kevin Mayer)將擔任字節跳動營運長(COO)兼TikTok全球執行長。凱文·梅耶爾將負責TikTok、Helo、音樂、遊戲等業務,同時負責字節跳動全球職能部門(不含中國),包括企業發展、銷售、市場、公共事務、安全、法務等,工作直接向字節跳動全球CEO張一鳴匯報,任命將於今年6月1日正式生效。
  • 神秘的50億美元基金:川普讓步的關鍵 字節跳動為何否認?
    字節跳動公司隨後立刻公開否認了這個說法,9月20日,字節跳動發布公告稱,「我們也是從新聞中第一次聽說50億美元的教育基金。」知情人士稱,TikTok會與甲骨文、沃爾瑪以及幾個投資方一起創立一個AI教育計劃,目前該計劃還在商議階段,還未確定具體的投入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