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婦自學藝術轟動世界,剪紙比照片還真實

2021-02-07 玉東臨風

關  注  玉  東  臨  風



農婦自學藝術轟動世界,剪紙比照片還真實

剪紙,也叫刻紙

是我們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

還被世界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信大多數人對我們剪紙的印象


在過年過節貼上

大紅的雙「喜」字,大紅的「福」字

都會給家裡增添不一樣的節日氣氛


但下面看到的這些剪紙作品

會讓你瞬間懷疑起自己眼睛


穿著民族服飾的舞蹈家楊麗萍


背著弟弟的農村小姐姐


滿臉皺紋的老人家


如果小編沒有說這是剪紙作品

相信不少人一定會認為

它們就是一幅幅油畫或素描作品

畫面無論光影處理還是構造

都將寫實的手法運用得淋漓盡致


筆直蒼勁的一棵棵樹

映照著清澈的小溪

滿樹的楓葉,顯得格外耀眼


更有可愛的羊群

在草地上覓食


是不是十分惟妙惟肖呢?

《遠飛的大雁》


它們的創作者

就是來自東北的一位大姐

李寶鳳



現在的她還被譽:

「中華第一剪」、中國剪紙藝術家

但曾經,因為這些剪紙作品太生動

她還受到了不少質疑和誤解


和我們以往看到的剪紙作品不同

把每一種顏色剪出一種模樣

最後再多種顏色套在一起

有了我們看到的栩栩如生的畫面


每一幅作品

大概需要套五六十層剪紙

按照它們不同顏色排列,分層剪出

最後再按照特定的順序

將顏色層層套在一起


《山妹子》


這不僅需要創作者有一雙靈巧手

豐富的想像力,更要有對畫面構圖

對色彩極深的敏感度

但讓人意外的是:

李寶鳳卻是個「沒專業學過美術,

沒機會上大學,爸媽都是農民」普通人...



李寶鳳1966年出生於吉林長春

的一個農民家庭 

受到心靈手巧的母親影響

小小的她,就喜歡上了畫畫和剪紙



但因為貧困,剛上初三不久

她便早早的輟學在家務農

儘管這樣,她始終沒放棄過

對畫畫、剪紙的喜愛

以至於還常常被人嘲笑:

「整天瞎畫,瞎剪,這能當飯吃嗎...」



後來,村裡辦了一所學校

讓李寶鳳再次看到了學習的希望

不顧大家異樣的眼光

她抱著自己平日裡畫的幾百張作品

去學校求校長收留她

可能因為真誠和藝術天賦打動了校長

 最後,她如願的成為了一名旁聽生



畢業後的李寶鳳

還因為自己的繪畫特長

得到了幸運之神眷顧

她被破例錄取成為了一名社辦美術教師

而真正踏上創新剪紙之路

是在她任教生涯的第二節美術課上


她回憶:

「我發現孩子們連幾角錢的蠟筆,

都買不起時,作為老師

那種心酸我到現在還記得,也就是從那時起,

我萌發了教孩子們剪紙的念頭。」

就這樣,為了簡單的理想

和自己內心的喜愛

李寶鳳拿起了剪刀

「描繪」出了一幅幅生動的作品


這是關東冬季的雪景

勾起無數在外鄉人對家鄉的思念


李寶鳳擅長單色剪紙

而多層套色剪紙也是一絕

這些層層疊疊的套色技術

讓黑白的剪紙也煥發起無限生機


駱駝的隊伍、沙漠、湖水、樹林

這是李寶鳳剪紙系列作品《絲綢之路》

充滿了大氣磅礴又荒涼的意境


李寶鳳的剪紙

在秉承了傳統剪紙手法的同時

又從線條色彩、單色套色、染色貼裱上

突破了傳統的「滿堂紅」

創造出了如國畫、油畫、版畫般強烈的效果

不愧是:「天下第一剪」


李寶鳳設計的3D系列剪紙

充滿了濃濃的民族特色 



而李寶鳳的剪紙藝術作品

真正被人熟知的

是在一次北京的展覽上

她創作的這幅

長3米、高1.6米、立體展示55位人物形象

的大型剪紙作品《大觀園》



我們看作品中,雖人物繁多

但他們無論表情還是動作

都「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

連中國「紅學」的泰鬥周汝昌老先生

見到都連聲讚嘆



隨後,李寶鳳還創作有

《西遊記》、《三國演義》

和《水滸傳》系列,驚豔無數人


現在的李寶鳳

早已經跳出了農婦的身份

憑藉剪紙成為了東北一個文化符號

有時她還在各國舉辦了

剪紙藝術展和現場表演

讓世界領略到了剪紙的魅力

而平日,她依舊是

一名教師,傳承著她的剪紙技術


文章來源網絡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溼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聯繫電話;17732088666

點擊  喜報:趙王酒斬獲「巴拿馬萬國(國際)博覽會金獎」


溫馨提示: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趙忠祥生前90萬畫作,死後698元賤賣,沒人要,坑慘無數投資者

玉東觀察:立普妥,河北人吃的起嗎?

方力鈞先生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一個警察經歷過抓嫖之後,最終卻成為了藝術家!


(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c18600848080)

邯鄲文化網www.handanwenhua.net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免費看熱門小說


相關焦點

  • 農婦剪紙40年,剪出「照片」效果,讓畫家汗顏
    比如說冷軍就因為幾幅接近照片效果的油畫而天下聞名,如此逼真是不是藝術先不管,單就畫得這麼細緻的本事就值得佩服。但在長春有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婦,她卻仍然依靠自己逼真如照片效果的作品,引得了網友的關注和稱讚,而她的作品,竟然能讓畫家都感到汗顏,因為她的作品是——剪紙!
  • 東北農婦自學成為藝術家,剪紙比油畫還逼真,遭人懷疑20年!
    文 / 小七談到藝術大家會想到書法、繪畫等,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另一種藝術那就是剪紙藝術,剪紙在我國也是很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如今還被列為了世界非物質遺產,說到剪紙藝術大家也會想到小時候過節的時候我們的窗戶上都會貼上老人們剪下的剪紙吧,各種造型非常的漂亮
  • 東北農婦自學成為藝術家,剪紙作品比油畫還逼真,遭人懷疑20年!
    談到藝術大家會想到書法、繪畫等,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另一種藝術那就是剪紙藝術,剪紙在我國也是很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如今還被列為了世界非物質遺產,說到剪紙藝術大家也會想到小時候過節的時候我們的窗戶上都會貼上老人們剪下的剪紙吧
  • 滿屋紅彤彤的剪紙 巧手農婦剪出多彩晚年
    通訊員趙志勇攝  石家莊趙縣曹柏舍村有位叫 曹俊巧 的「 巧手 」村民,她的家中擺滿了自己的剪紙作品,不僅有簡單的窗花,還有花卉生肖等圖案。這位僅上過小學、毫無美術基礎的農婦還自學了水粉畫和書法,她說自己現在比以前多了很多空閒時間,要利用起來,不斷學習,把剪紙風格再拓寬些,剪出更多精美作品。
  • 指尖上的奇妙世界——從中式窗花到西式剪紙藝術!
    剪紙所表達出的美麗,是被我們忽視的夢幻世界。窗花,與立春關係密切,是自古以來人們迎春的方式。春節將近,人們寫對聯,貼窗花,開啟新一年的吉祥如意。M小姐今天帶你回顧中式窗花的習俗和年味兒,再看看國外的現代剪紙藝術,打開一個驚豔的指尖世界!
  • 剪紙藝術世界頂尖玩紙大師top10!
    點擊"剪紙團花圖案大全"免費訂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剪紙藝術家。作品材質多為中國宣紙,創作過程是數碼做圖和手工雕刻相結合。
  • 邵雷:以夢為馬,傳承剪紙藝術|中國匠人大會手藝人物
    成都邵氏剪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遂寧市閔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剪紙創意總監,現從事剪紙的製作與銷售與推廣培訓,讓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剪紙。23年剪紙之路,邵雷掌握了單色剪紙、染色剪紙、套色剪紙、多層剪紙、立體剪紙。
  • 剪紙比畫還美!這些顛覆認知的彩色剪紙作品都來自「中華第一剪」
    很多小夥伴可能會驚訝,為什麼剪紙居然能色彩這麼豐富,居然還剪出了漸變的效果 這並不是一張漸變的紙,而是李寶鳳對剪紙的創新方法:多層套色剪紙
  • 王老賞的剪紙藝術風格
    優秀的刀工技藝保證了王老賞的剪紙作品嚴謹精細的藝術風格。另外,王老賞還善於把握舞臺人物的抬手投足間人物情緒的表達,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瞬間的眉目刻畫細膩生動,常常是畫面之中的畫龍點睛之筆。如《打金枝》中的金枝女,鼻翼高揚、昂頭聳肩,映射出她驕橫自負、有恃無恐的內心世界。
  • 日本小哥的「變態」剪紙,堪比照片!這細節太神奇了
    這...好像不是照片啊?看著又像剪紙又像繪畫,這到底是什麼新奇的藝術形式?上面這些讓人一時難辨到底是照片還是剪紙還是繪畫的藝術品,出自一位名叫齋藤洋樹(Hiroki Saito)的日本小哥:一直以來,齋藤都是日本傳統切紙藝術的愛好者,日本傳統切紙藝術極其追求細節,有時候細節精細到你可能都不敢相信這是刀子和紙結合而來的
  • 大師美術課丨馬蒂斯的剪紙藝術
    當年並沒有「觀念藝術」的說法,介於設計和純藝術之間的作品更難評價,剪紙的「造物」過程(行為),以及最終構成的沉浸性的環境( immersive, environmental works),實現了向當代觀念的轉化。
  • 豆沙關—金麗剪紙藝術
    剪紙技藝的高超,令我不得不讚嘆金麗的心靈手巧,以及剪紙的惟妙惟肖。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       剪紙藝術的巧奪天工和剪紙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畫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
  • 唯刀百闢 唯心不易|剪紙藝術|周若妹|剪刀
    然後,正如旁觀者屏息凝神所期待的,整個世界,即將綻放於這二者的化學反應間。此之謂「剪紙藝術」。當然,過程裡,還需要一雙穩定的手,一顆奇思妙想的腦袋,一個專注的靈魂——通常,我們將各行各業裡這種擁有技巧、天賦以及勤勉特質的人,稱為MASTER,大師。記者面前坐著的,恰是一位大師,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周若妹。
  • 剪出來的歷史與時代的記憶——剪紙藝術
    剪紙,作為中國最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之一,一直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具有相當廣泛的群眾基礎。每當逢年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都喜歡粘貼剪紙來渲染喜慶的氛圍。它質樸、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有著獨特的魅力,已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種珍藏。
  • 傳統——中國剪紙藝術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
  • 中國剪紙看哪裡?除了蔚縣,這些剪紙藝術的歷史和分支你了解嗎
    剪紙藝術一直是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它的出現和發展也體現了我國人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對現在生活的滿足。當然在紙出現以前,剪紙也是不存在的,但是類似剪紙的手法也是有的,也就是用雕,刻,剪,剔等手法在布帛,金箔,皮革上進行這種藝術了,甚至是在樹葉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葉雕。紙的出現是在公元前的漢代時期,所以剪紙的出現也就是在隋唐朝了。
  • 寧波剪紙藝術傳播者 | 剪紙是她的語言、生活和符號
    「剪紙潛隱於紙張上的溫情與靈魂,是難以在流水線複製的商品上所能觸摸到。對於我來說,每一幅剪紙都融入情感,它是有故事,有心情,有生活的……」藝術創作者的工作空間大都保持著有秩序感的凌亂,魏曉紅也不例外。一張大桌子上,堆著大小不同的剪刀,散亂著幾疊大紅宣紙,和未完成的剪紙作品。說著,魏曉紅拿起自己還沒完成的那幅《四季平安》。
  • 亨利·馬蒂斯的剪紙世界
    於是這位老藝術家便坐在輪椅上、倚在床上,真正開始了他的剪紙創作。馬蒂斯用剪刀「雕」出的人體、植物、動物以及富有幻想的阿拉伯裝飾圖案,放在白色或彩色的底子上不停地挪移,直到它們取得和諧均衡的效果為止 。這項工作的結果是,一些作品成為獨立的、完整的畫,而另一些則成為這種工作方式逐漸成為掛毯、彩色玻璃窗、瓷磚、招貼畫、書籍封面的設計模型。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並在其晚年創作中被廣泛利用。
  • 馬蒂斯:剪紙藝術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畫面中的菱形圖案好似火焰在空中燃燒、飛舞,創造出了一種如夢幻般的童話世界。▼本次上新的作品都是馬蒂斯從1937至1954年創造的剪紙作品。在這一晚年階段,馬蒂斯達到了自己一生所追求的藝術目標——表現純真顏色,脫離生活的苦海。
  • 90後剪紙男孩南宮偉「後浪」與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碰撞新火花
    剪紙藝術自誕生以來,在中國歷史上就沒有中斷過。它充實於各種民俗活動中,是中國民間歷史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藝術形態之一。其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蘊含著豐厚的歷史傳承信息,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中的燦爛瑰寶。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逐漸分化出各具特色、風格迥異的派系和類別。其中,山西剪紙具有北方地區粗擴、雄壯、簡練、純樸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