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漂」聽障小夥成成都唯一會「多國語」手語講解員

2020-12-15 騰訊網

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合肥小夥史宇明,已經在成都生活了13年。白天,他是金沙遺址博物館(以下簡稱金沙)的手語講解員,也是成都市唯一會多國手語解說的講解員;下班之後,他是逛書店,研究攝影,喜愛烹飪的新成都人。

通過線上聊天,史宇明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願意留在成都是源於一口火鍋的激情、一口串串香的香味,也有小吃的香甜、熊貓的可愛,還有金沙的魅力、太古裡的繁華。和家人手牽手一直行走在這些地方,享受快樂與美好的幸福。」

對於史宇明而言,收穫愛情,是他選擇成都的原因,實現夢想則是他留下來的動力。

史宇明在講解中

追逐夢想,他毛遂自薦當手語解說員

近些天,史宇明忙著為金沙幾十個重點文物拍攝手語講解小視頻,這些小視頻將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前上線。史宇明很熱愛這份工作,也熱愛古蜀文化。

2007年7月,因為愛情,他隨妻子來到成都。因為性格開朗,史宇明朋友很多,每次有外地聽障朋友來成都,他總要帶著參觀金沙、杜甫草堂、武侯祠等知名文化聖地。「外地朋友對金沙文化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他們總問我關於金沙遺址的歷史文化的問題,我只知皮毛,對付簡單問題還可以,稍微深點就答不上來了。」史宇明試圖尋找會手語解說的工作人員,卻發現博物館沒有提供手語講解服務,也就是在那時,他萌生了做手語講解員的想法。

說幹就幹,史宇明先通過自己的努力了解金沙的歷史文化,隨後用手語講解的方式在家中反覆練習。2011年7月,他覺得自己做好了準備工作,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毛遂自薦聯繫了金沙,沒想到他被聘為這裡的第一位手語講解員。

上班後,史宇明認為自己對古蜀文化的了解還是太少,既然得到了這份喜愛的工作,就要做到專業的程度。「當時我正好兼職金沙遺址圖書館管理員,工作之餘,我就找相關的書來看,深入學習金沙遺址的歷史文化以及古蜀文化。」那時,史宇明手中常拿著厚厚的資料,一遍遍熟背於心,不明白的地方,他寫在紙上,同事們再用紙筆給他作答。而他一有空還去觀摩其他講解員的站姿、儀表、儀態。

很快,史宇明接待了第一批聽障遊客。2011年10月,成都市成華區30名遊客來到金沙,一開始史宇明緊張得手心冒汗,3個月來掌握的知識在腦子裡堵得滿滿的。漸漸地,他在講解的過程中放鬆下來,講解的同時還不斷發揮,讓遊客能更好的理解。「講解結束後,幾位參觀者興奮的告訴我,他們之前不太習慣閱讀館內的文字說明牌,通過詳細的手語講解,才真正對古蜀文明有了興趣。」

史宇明參與5·18國際博物館日相關小視頻拍攝

自學成才,不同國家手語比劃大不同

沒有學習過手語的人或許並不知道,手語不是全世界通用的。

中國手語有30個拼音字母,而國際手語(國際手語是國際會議上的輔助語言)只有26個字母,因為文字系統、地域文化和民情風俗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手勢語和手指語。「比如中國手語表達『電車』的手勢,很類似國際手語的『火車』手勢。中國手語的『我愛你』由3個動作組成,而國際手語則用一個手勢表示,就是中指和無名指彎曲,其他手指豎起,如果將這個手勢反過來,就是中國手語的『山』。」

史宇明舉例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同一個手勢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樣,如豎小指,在中國手語代表「壞、不行」的意思,在美國代表字母「J」,在日本代表「妻子」。

史宇明學習多國手語源於在天津理工大學念書時,他通過MSN認識的一些美國聽障人群,在與他們的交流中學到了一些簡單的美國手語。成為金沙講解員後,他得知這裡每天都會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外國遊客,作為一位對自己要求嚴格的手語講解員,史宇明開始自學國際手語,「這對手語講解工作有很大幫助,而且能夠使外國朋友深入了解相關知識。」史宇明表示,他主要是通過看相關書籍和與外國聽障遊人的交流來學習外國手語。

松本功一(左)與史宇明(右)

在金沙的遊客意見薄上,留有一排日文:「我從日本來,雙耳失聰,幸得史宇明講解。非常詳細的解說,由衷感謝。」落款人名叫松本功一,他曾在西南民族大學學習的日本聽障朋友也是史宇明的朋友。得知史宇明在金沙上班,松本功一表示希望史宇明帶他去了解來自3000年前的中華文明。

2018年6月13日,史宇明帶他參觀了金沙。因為對金沙的神秘有極高的興致,那天,史宇明花了三個小時,通過手語向松本功一講解了各種細緻的問題,「還好我們兩人都會使用美國手語,那天我帶他參觀金沙遺址交流很順利。」

隨著向外國遊客講解的次數變多,史宇明漸漸學會了美國,日本,國際手語,同時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經驗,針對玉器、金器、陶器等一些英文中不常用的詞彙,他通過查找英文詞典,用手勢打出字母,將單詞拼出來給他們看。

史宇明給聽障小朋友講解金沙

學無止境,他一直都在學習之中

在和史宇明的交流中,紅星新聞記者發現,作為一名會多國手語的講解員,他遇到的障礙不僅在於學習外國手語的表達方式,還包括手語講解和日常手語交流的區別。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史宇明可以用日常的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而手語講解不能隨便,需要在講解內容的深淺程度、側重面、詳略和取材角度、表達方式、感情運用等方面「因人施講」,這就要求手語講解非常到位、通俗易懂。

「在學習手語講解的過程中,我遇到的最大的三個困難,一是歷史專業性,二是講解技能,三是針對博物館的每件文物的國際手語打法。」史宇明表示,他常常會針對不同文化背景與特殊年齡階段的聽障遊客,進行不同的講解區別,並根據聽障人群的思維,進行靈活的變化,讓他們容易理解。

史宇明知道他是現在成都唯一會外語手語的講解員,但是他的內心從來沒有驕傲過,他一直在學習的路上。在金沙當講解員、兼職圖書管理員之餘,2014年,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在金沙開展,要求對館內藏品進行科學登記規範梳理、完善藏品信息的內容,本身愛好攝影的史宇明承擔了拍攝的工作。由於表現突出,此後,他又繼續著金沙太陽節、臨展展覽等活動的拍攝,「在這裡工作我很快樂,這份快樂會支撐著我一直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工作下去。」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曾琦

編輯 李潔

相關焦點

  • 手語也有外語?聽障小夥用多國手語講解古蜀文化
    王磊攝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史宇明是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首位手語講解員,他不僅會中國手語,還自學了美國手語、日本手語和國際手語。他的出現改變了成都市內博物館、展覽館沒有手語講解員的現狀。他不僅讓聾人也可以通過「手語導遊」享受到最佳的參觀體驗,還可以讓國外的聾人朋友了解金沙文化。「太陽神鳥」手語表達。
  • 這個合肥小夥用多國手語講解古蜀文化
    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手語和我們的語言一樣,並不是全世界通用的,甚至地區之間也有差別。中國手語有30個拼音字母,而國際手語只有26個字母,因為文字系統、地域文化和民情風俗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手勢語和手指語。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史宇明是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首位手語講解員,他不僅會中國手語,還自學了美國手語、日本手語和國際手語。
  • 戴口罩的手語翻譯:上海讓聽障人士更懂新冠
    「90後」教師、手語翻譯陳伊佳最近經常收到聽障學生發來的微信留言。陳伊佳平時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擔任課堂手語翻譯工作。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她成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發布會6名現場手語翻譯之一。統計顯示,2019年底上海有持證的殘障人士57.8萬人,其中聽障人士7.6萬人。
  • 融入社會、實現尊嚴:「手語咖啡廳」探索聽障人士就業新途徑
    這家門店很特別,這裡的7位咖啡師均為聽障人士,佔店裡咖啡師人數的一半。門店於今年9月開業,是星巴克在全球開設的第六家手語門店。聽障咖啡師陳子忠在為顧客準備調製咖啡。「店裡聽力正常的咖啡師也要學習手語,這樣他們才能和聽障夥伴更順暢地溝通。」店經理陳芳琪告訴記者。記者在手衝吧檯處看到一塊平板電腦,上面介紹了手衝咖啡的不同類型、口味。吧檯上方掛著一塊小黑板,畫著「謝謝」和「勇敢」的手語標識。不僅如此,店裡還有一些常人難以感受到的「小機關」。
  • 他用手語教英語,讓聽障生過四級
    幾年前,一位剛入學的聽障生在課上直言不諱地問他,「老師,我們是殘疾人,學說母語已經很不容易了,為什麼還要再學一門外語?」李子剛當時很驚訝,他沒想到會有學生質疑學習英語的必要性。課下,他找這個孩子聊了很久,學生對他講起之前的成長經歷:家庭條件一般,無力支撐自己接受人工耳蝸手術或系統的發聲訓練。基礎教育在聾校完成,老師以手語授課為主,和健聽人語言交流的機會不多。
  • 星巴克北京首家手語門店開業 持續為聽障人士開展工作技能培訓
    星巴克北京首家手語門店開業 持續為聽障人士開展工作技能培訓 2020-09-03 17:14:32 來源:新京報  |  作者:王子揚> | 字號:A+ | A- 【星巴克北京首家手語門店開業】記者從星巴克了解到,星巴克中國第二家、也是北京首家手語門店——星巴克北京西鐵營萬達手語店將於9月4日開業。
  • 奇聞趣事:日本星巴克首家「手語店」 服務聽障人士
    跨國連鎖咖啡店星巴克(Starbucks)最近在日本東京都國立市開設一家特別的分店,其店員都會手語,可以協助無法以言語點餐的啞巴或聽障人士,而這也是該公司在日本開設的第一家「
  • 南京00後大學生挑起火神山醫生與聽障患者之間手語翻譯重任
    請刷新試試「有沒有精通手語的老師?我現在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這裡接收了一名聽障病人,不認字,想請你們幫幫忙。」2月11日晚,陳鑫在一個微信群裡看到了這樣的訊息。他既是南京的00後大學生,又是一名手語翻譯。陳鑫迅速與火神山的醫護人員建立聯繫,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約定好第二天通過網絡視頻的形式與患者交流。「那天,我徹夜未眠,生怕夜裡患者奶奶病情突然惡化,因沒有得到及時翻譯而耽誤醫護人員治療。」陳鑫回憶當時的經歷,主動挑起醫生與聽障患者之間手語翻譯工作的他,深感責任重大。
  • 星巴克北京首家手語門店開業,聽障人群可通過多種輔助方式點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新京報記者從星巴克了解到,星巴克中國第二家、也是北京首家手語門店——星巴克北京西鐵營萬達手語店將於9月4日開業。相較於普通門店,星巴克手語門店在設計上更貼合聽障人群生活方式。例如,在吧檯點單時,顧客可以通過多種輔助方式,實現手語門店獨特的點單體驗:雙面點單屏清晰地呈現點單內容和客制化細節,出飲臺上方的大屏幕則顯示訂單的完成狀態;門店內的每種飲品和食品都標有編號,顧客可以在點餐單上直接勾選;同時,可以使用手寫板與聽障咖啡師進一步交流。目前,星巴克中國共有聽障員工120餘位,而北京首家手語門店有7位聽障員工,絕大多數是90後。
  • 「網紅老師」用手語教英語,讓聽障生過四級
    李子剛一點也不介意這個帶點玩笑色彩的「網紅」頭銜,相反,能為聽障學生和聾人教育增加一些「流量」,他覺得很開心。「OK?」與「暗號」李子剛在聾人工學院教了18年英語,他的課總是排得滿滿當當,想採訪他,最好的方法是跟著學生一起聽課,趁課間休息或是他走下講臺巡視課堂作業的時候,見縫插針地提上幾個問題。講臺上的李子剛是會「發光」的。
  • 「網紅」老師用手語教英語 他讓聽障生過四級
    和許多人想像中不同,聾人工學院的課堂並不是安靜無聲的「手語世界」。有的聽障生從小接受發音訓練,能在人工耳蝸或助聽器的幫助下,和健聽人對話;他們當中,有一部分在進入大學之前甚至從未接觸過手語。因此,聾人工學院的老師講課,手上嘴上都不能停。 記者粗算了一下,整節課下來,李子剛大概用手語加口語問過幾十次「OK?」
  • 聽障學生踴躍考四級?因為他們有用手語教英語的老師
    和許多人想像中不同,聾人工學院的課堂並不是安靜無聲的「手語世界」。有的聽障生從小接受發音訓練,能在人工耳蝸或助聽器的幫助下,和健聽人對話;他們當中,有一部分在進入大學之前甚至從未接觸過手語。因此,聾人工學院的老師講課,手上嘴上都不能停。記者粗算了一下,整節課下來,李子剛大概用手語加口語問過幾十次「OK?」
  • 杭州首家星巴克「手語」門店今天開業,和其他門店有什麼不同?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家門店內陳設的裝飾畫作品和牆面設計,也與普通的門店有所不同,作品裡更多傳遞著童真和俏皮,據說,這些作品是由星巴克聽障夥伴獨立或參與創作的。其中有一幅是來自門店咖啡師楊迪的「自畫像」,她把自己幻化成星巴克的雙尾美人魚,憧憬著咖啡醇香中,夢幻的甜蜜。
  • 手語也能機器翻譯了!騰訊研發出一款「AI手語翻譯機」
    這種不被理解的窘境,正是聽障人士的日常。全國7200萬聽障人士中,有2700萬人需要通過手語進行日常溝通。但他們在公共場所與健聽人士交流困難重重,怎麼辦?今天(5月16日)是全球無障礙宣傳日,騰訊交出了自己的答案——騰訊優圖實驗室宣布攻克AI手語識別技術,並聯合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正式發布「優圖AI手語翻譯機」。
  • 南京00後大學生為火神山患者進行手語翻譯:為聽障人士服務是自己的...
    陳鑫日常積極配合學校、殘聯等單位錄製手語宣傳視頻並發布至網絡,供殘障人士學習交流,經常以遠程視頻等方式,為聽障人士溝通交流服務。在今年的疫情中,陳鑫更是主動挑起了醫生與聽障患者之間手語翻譯的重任,不僅如實翻譯主要信息,還向患者傳達了黨和國家及全國人民對武漢人民的支持,鼓勵患者樹立信心,早日康復。
  • 激發並孕育人文精神,杭州首家星巴克手語門店開門迎客
    細心的客人會發現,與其他門店不同,店內隨處可見手語符號:門外品牌標識「STARBUCKS」旁有一行手語標識,門口設有寬闊的無障礙設施、從遮陽傘到聽障咖啡師的圍裙等很多細節,都體現著它與特殊人群的連結。門店內顯眼位置設置了手語社區交流板,一部分內容為手語課堂教學,介紹如「謝謝」、「融合」,「咖啡」等簡單的手語知識,讓顧客也可以學習更多;另一部分,則記錄著門店夥伴們的工作日常和微笑時刻。
  • 特教老師為聽障朋友錄製手語版防疫宣傳片
    簡單的白色牆壁做背景,為了手勢清晰特意穿了黑色的衣服,錦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杜丹老師在時長 2 分 25 秒的宣傳短片中,用標準、形象的手語配合清晰的口語為特殊人群傳遞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識。本人及家屬從外省來遼返遼,主動向社區報告,並居家隔離 14 天 …… "這條為聽障朋友錄製的手語版"社區(村)居民十不要"的宣傳短片,結合了政府發布的《全省城鄉社區(村)疫情嚴查嚴控措施 30 條》,在錦州市古塔區文明辦和學校領導的支持和"幸福驛站 · 愛心聯盟"的志願者的視頻合成編輯下,這條特殊的防疫視頻已經在聽障群體廣泛傳播。
  • 武漢聚師網聚焦:天津理工一老師用手語教英語,聽障生輕鬆過四級
    每年的英語四六級考試讓很多考生頭疼不已,但是北京聚師網了解到在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有這樣一群聽障生,順利通過英語四級。他們是如何學習的呢?跟隨小編一起走進他們的學習生活。
  • 聽障遊客的福音!上海迪士尼樂園花車巡遊有中文手語翻譯了
    上海迪士尼樂園的「明星項目」花車巡遊正式推出手語翻譯服務。9月23日,上海迪士尼樂園花車巡遊「米奇童話專列」正式推出中文手語翻譯服務。本文圖片均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供圖9月23日是國際手語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獲悉,當日起,花車巡遊「米奇童話專列」推出了中文手語翻譯服務。今後在迪士尼樂園,隨著一列列花車駛過,花車上的「迪士尼朋友們」所演唱的的歌詞將可以通過專業中文手語翻譯進行呈現,讓聽障遊客無障礙享受這項演出。該服務的專屬觀賞區,位於樂園的迪士尼皮克斯玩具總動員園區。
  • 杭州首家星巴克手語門店:用一杯咖啡連結兩個世界
    楊迪手語比出「謝謝」。一旁的點餐提示牌上寫著:「我們聽不見你的聲音,但我們很樂意為你服務。」  楊迪所在的就是星巴克在中國的第三家,也是全球第七家「手語門店」。門店的聽障和健聽夥伴們期待在這家門店,用咖啡和愛搭一座橋梁,連結起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