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禕漫日記」――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觀點,帶您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年少時的我們倒頭就睡,一夜好眠。
如今躺在床上刷手機,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明明身體已經很疲憊了,腦子卻越來越活躍,這種身體與思想的對抗和妥協折磨著靈魂,無休止地重複,令人氣餒又無可奈何。
今天我們就一起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們到底為何睡不著。
①知足常樂
我的好朋友小芳家庭美滿,丈夫對她寵愛有加,孩子懂事聽話,工作薪酬雖不算太高但在本地也算不錯,就連最令人頭疼的婆媳關係在她這裡也是不存在的,婆婆幫帶孩子,負責做飯,出錢出力的比親媽對她還好。家裡的房和車早已買下,妥妥的人生贏家,可是最近看到她總是愁眉不展的樣子,我一問,她就向我倒苦水,原來她看重一塊地皮,地理位置不錯,原來的房主已經建好了兩層小別墅,價格也合適,她心動了,決定把家裡的商品房賣了換成小別墅。主意是不錯,可是置換別墅還得花60萬,加上後期20萬的裝修,她一下子覺得口袋發緊。小芳和老公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的,這些年也沒存下多少錢,婆婆和公公雖然有退休金,可是這些年為小兩口買房買車已經貢獻了絕大部分,加上平時家裡的大額支出都是老兩口掏,他們也沒什麼錢了。小芳已經和原來的房主籤好了購買合同,可是錢一下子又拿不出那麼多,這把她愁得是夜不能寐啊。
小芳原先的商品房小區環境不錯,物業也可以,連她自己也說以為自己會一直住在那裡,結果一個偶然知道了小別墅就一心想住小別墅。這件事是在她能力範圍外的,家裡沒有什麼存款,這年頭借錢又不容易。後來他通過多方周旋,還是到娘家借了20萬,公公婆婆借了15萬,小芳老公東拼西湊5萬,還差20萬,關鍵的就是這20萬,借的是他公公妹妹的,一年要給百分之十的利息,借的時候也沒說好具體的還錢時間。小芳拿到錢就把別墅買下了,可是剛買下沒半年,她公公妹妹就以兒子結婚為由要她們還錢,本來手頭就沒錢,這會兒她們又催得緊,可把小芳愁壞了。
我特別能理解小芳迫切想住小別墅的心情,但是卻不太認可她的做法。為了換別墅,她不僅負債纍纍,還把公公婆婆的棺材本也掏空了,老人家的晚年生活得不到保障,她公公婆婆也變得憂心忡忡。更何況這是一個十八線小城市,房價的上漲空間有限,實在沒必要為了一己私慾讓全家人受累。
楊絳先生曾寫過這樣一段感悟: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每個人都有物慾,但是懂得撫平被物慾驚擾的內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②看淡得失
你是不是也曾有這樣的困惑:
我明明那麼努力工作了,為什麼年終晉升的不是我?
我明明花那麼多錢給孩子報培訓班、特長班,為什麼孩子一點長進也沒有?
我明明已經努力減肥了,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
有太多事困擾我們的內心了,每晚這些事就像放電影一樣出現在我們腦海裡,揮之不去,讓我們久久不能入睡。
你可曾換個角度思考:雖然這次晉升的不是我,但是我工作充實而快樂,也學到了很多技能,下次一定能晉升;孩子雖然短時間沒看到什麼進步,不過他好像挺喜歡學畫畫這些東西的,技多不壓身,學了以後他總會用得上;雖然體重沒有減下去,不過體脂越來越低,開心。
你看,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你就沒那麼痛苦了吧?歸根結底,這就是因為得失心太重,老是患得患失,付出了總想要回報,人生哪有那麼快的回報,春耕以後還得等秋收不對嗎?
如若能夠跳出來,用旁觀者的眼光去審視,不急不躁,總會得到金秋累累碩果。
③行動才有希望
我有個朋友很羨慕那些自媒體寫作能掙錢的,我問她你為什麼不寫啊?她說沒時間,有時間想寫了又怕寫好以後沒人看就一直沒行動。
你看,她沒行動就覺得自己不行,這種消極逃避的方式看似沒有任何損失,殊不知也讓機遇白白流失了。
就像春天沒有播種的農民,看似不用春耕、除草、翻土的勞累,也不用擔心旱情水澇,害怕病蟲害,可是收穫金秋的希望也沒有了。
想了就要付出行動,不要恐慌未知的事物,一步一步走,總能到達成功的終點。
祝君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