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不僅能淨化空氣,也能夠緩解視覺疲勞。很多花友都喜歡在家裡種上幾盆小盆栽,沒有經驗的花友應該會把盆栽養成一次性商品,養上一兩周就換新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室內植物總是養不好呢?其實很大的原因都是由這六個壞習慣造成的。
天天給植物澆水容易造成爛根
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倒是積水會導致植物根系無法正常呼吸,從而造成根部腐爛。植物的營養都依靠根系來汲取的,如果根部不正常,那麼植物自然就長不好了。很多時候只有澆死的植物,沒有旱死的植物。
所以平時不要老是去澆水,盆土表面乾燥並不代表裡面乾燥,平時三到四時澆一次水就可以了。夏天一般一到兩天一次,可以通過觀察葉子是否有輕微的脫水現象,來決定澆不澆水。
給長勢不好的植物施肥只會起反作用
不管養什麼室內植物都要有耐心,不能總是覺得植物沒有長就經常給植物施肥。施肥是為了讓植物的生長速度更快,並不會讓已經長勢弱的植物快速生長。經常給長得不好的植物施肥,對植物並沒有好處。
施肥是一門大學問,並不網上所說的隨隨便便地澆淘米水,隔夜茶等等。淘米水,隔夜茶水等都是需要發酵的,不能直接澆到植物上,不然很容易出現澆一盆死一盆的現象,而且淘米水屬於酸性的,並不是什麼植物都合適。施肥小編建議還是使用發酵好的有肥機,在花市或者網上都能購買得到。
經常換盆容易傷到根系
很多新手花友可能和我一樣,經常喜歡把植物種了又挖出來。有時些種了幾天的植物,突然覺得不想種花盆了,又把它挖出來,種到地上。後面又想種花盆裡,又得挖出來重新種。其實經常換盆對植物並不好,換盆或者多或少都會損傷到根系,有的新手花友甚至還將土給去掉,這對根系的操作很大。
配土有講究,透氣排水性好很重要
很多花友都喜歡在網上購買營養土、蚯蚓土之類的,然後就直接種植了。其實這樣是不發的,營養土、蚯蚓土很多都是很細的土,粉末狀的,這種土如果不摻合其他東西,會特別容易板結,不利於根系的生長。同時排水性也不好,容易形成積水,造成根部腐爛。
養植物的土最重要的是要營養豐富,其次是要透氣生好,排水性強。我經常都是自己你配的土,一般都會是營養土、松尖、木炭、陶粒、有機把摻一起,這些既可以保障透氣排水性,又含有豐富的有機肥。
光照決定植物的生長
室內光線會比較弱,如果不靠窗,能被陽光散射的時間很短。所以選擇室內植物的時候,要選擇耐陰的植物,比如綠蘿、吊蘭、寶貴富等等,這些植物喜陰不喜光,放在室內是最合適的,特別是綠蘿。喜陰的室內植物也不用光照,還是要擺放有陽光散射到的地方。
植物需要適應環境才能更好的生長
大家都知道植物喜歡光合作用才能正常的生長,所以很多人在種植室內植物都喜歡白天擺放在室內,晚上擺放在室內。所以這樣做是不對的,室內室外的溫度等環境都不同的,頻繁的改變植物的生長環境不利於植物的生長。
以上六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全都幹過,以前小編就經常幹這種傻事,所以室內植物總是養不好,如果你也經常這樣做,建議以後要改掉這幾個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