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元朝時期發行的至元通寶等貨幣

2021-01-12 騰訊網

前一期,小編為大家梳理盤點了南北宋朝貨幣,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元時期我國主要流通的貨幣。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的以蒙古人為主體首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建都北京。元代的幣制,以使用紙幣為主,並禁止金銀流通。由於元朝大一統僅存在98年又大量使用紙幣,所以元朝的古錢幣都是很珍貴。

元朝發行的古錢幣如下:

大朝通寶、大朝金合、中統元寶、元貞通寶、元-大德通寶、至大通寶、至大元寶、大元通寶、大元國寶、皇慶元寶、皇慶通寶、延祐元寶、延祐通寶、至治元寶、至治通寶、至順元寶、至元通寶、至正通寶、至正之寶、穆清金寶、穆清銀寶、穆清銅寶、龍鳳通寶、天佑通寶、元-天啟通寶、天定通寶、大義通寶。

元代主要行使紙幣,同時確立了白銀的貨幣地位。元初曾一度禁止使用銅錢但後來鑄過少量錢幣,多屬廟宇錢和供養錢,所以留存至今的很多錢幣都是非常珍貴的。

大元國寶:元代。存世有背飛龍捧珠、背至大、背至大雙龍版,均稀少,尤其後兩種。嘉德拍賣成交價:RMB 138000元。

至正權鈔:元朝,存世均稀少,尤其泉鈔五分最罕見。天眷堂部分交易成交價:RMB 181280元

天啟通寶(徐):元末起義軍徐壽輝鑄造,其中篆書折三至今罕見。

經過幾千年的沉澱後到如今,很多流通時間較短鑄造量較少的稀缺的版別,比如"大元國寶、至正權鈔、天啟通寶(徐)"等是可以說更是少之又少。

現如今很多版別的北宋南宋時期貨幣也也成為了收藏圈比較熱門的古錢幣品種之一,版別眾多,很多稀缺版別幾千年後的今天出土的少之又少,保留完整品相好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很多版別都是有價無市,一幣難求。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們加入了古錢的收藏行列裡,收藏購買要注意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

相關焦點

  • 財富溯源之貨幣 大觀通寶
    大觀通寶是徽宗趙佶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是由徽宗御題錢文,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多種版式,其中以折十錢錢文最美,有銅錢和鐵錢。大觀通寶最為名貴的為特大型折五大觀錢。大觀通寶鑄造精美,小平錢常見,最珍貴的是行書小平鐵母,次折二鐵母 再次折三,再次折二,折五應為試鑄,折十。
  • 唐宋元明清的錢幣——通寶
    另外,還鑄有極少的金、銀、鉛質開元通寶,十分罕見。 唐代開元通寶的鑄制與流通,在我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開元即「開國奠基」之意;通寶則是「流通寶貨」之內涵。銅錢名曰通寶,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貨幣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錢為寶,則意味著貨幣即財寶觀念的增強和人們對其崇拜程度。
  • 「30秒懂幣」盤點明神宗發行的萬曆通寶主要版別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明神宗朱翊鈞發行的萬曆通寶主要版別: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 通貨膨脹坑了元朝: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紙幣帝國,自毀於濫發鈔票
    ——沒錯,這就是元朝的紙幣,貨真價實的「鈔票」。元帝國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發行紙幣的國家,但卻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將紙幣作為全國性法定流通貨幣的國家。在此之前,唐有飛錢,宋有交子、會子,金有交鈔,但那只是特殊時期、局部地區所使用的一種「兌換券」,並非以國家信用做擔保的法定貨幣,也並非是在全國範圍內由政府行政命令強制推行。
  • 日本貨幣史:「皇朝十二錢」的大貶值與停鑄
    部分格物者說:8世紀初至16世紀中期,日本的貨幣流通狀況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皇朝十二錢」時期(8世紀初至10世紀末);實物商品貨幣時期(10世紀末至12世紀中期);「渡來錢」時期(12世紀中期至16世紀中期)。
  • 歷代王朝發行的錢幣
    承安寶貨是金章宗 承安二年(1197年)為解決財政經濟危機而鑄造發行的。金章宗統治時期(1189-1208年)是金代由興盛走向衰落的轉折時期,金章宗在位的二十年 間,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和經濟危機逐步激化,北方有蒙古兵起兵反金,南方有南宋發動的抗金戰爭,內部有契丹人和其他民族的不滿與反抗,時時威脅著金代的統 治。
  • 史上最早的紙幣發行管理制度:「蒙元鈔法」如何領先世界?
    1260年其長兄蒙哥去世,忽必烈繼承長兄的蒙古大汗位,成為蒙古政權最高統治者,1271年他將「大蒙古」國號改為「元」,建立元朝,也稱蒙元政權。所以,忽必烈既是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為了徹底整頓紙幣,蒙元朝廷決定來一次紙幣大改革,1287年,元廷決定發行新的統一紙幣——至元通行寶鈔(簡稱「至元鈔」),並頒行了《至元寶鈔通行條畫》。
  • 大定通寶 怎麼分辨真假
    大定通寶 大定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大金國金世宗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鑄造。錢文仿瘦金體書版式有小平、折二兩種,另有鐵錢。折二大錢鑄量較少,色灰白,世傳其錢料微含銀。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鑄造的錢幣有幹支背文。
  • 盤點最具代表性的鹹豐通寶、鹹豐重寶、鹹豐元寶
    古錢幣指古代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 鑄幣 的國家。距今3000年前 殷商 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無文 銅貝 」,為最原始的 金屬貨幣 。古錢幣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時間的流逝數量越來越稀有了。它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判斷的。
  • 中國最早的貨幣竟然是一種裝飾品,它是如何演變為人民幣的呢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海貝,所以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多都帶有「貝字」,最早出現在商朝,在《鹽鐵論·錯幣》中有「夏後以玄貝」的記載。海貝是產自南方暖海的遠方外來交換品,是美麗珍貴的裝飾品。到了商代晚期,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
  • 「30秒懂幣」盤點大觀通寶的主要版別!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北宋宋徽宗趙佶大觀年間鑄造發行的"大觀通寶","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它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多種版式。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
  • 日本貨幣史:日本紙幣的演變與統一
    圖片來源:nozakicoin日本「圓/円紙幣」的演變歷程,大致可劃分為兩個歷史階段:1871-1900年,三大類紙幣並存時期(由明治政府發行的政府紙幣、由153家國立銀行發行的各種國立銀行券、由日本銀行發行的日本銀行券);1900年以後至今,日本銀行券的統一紙幣時期
  • 唐宋元明清時期的銅錢是什麼樣子的?看看你家有沒有
    讓我們一起看看唐宋元明清的銅錢都是什麼樣子的,這裡只是一部分,因為每個朝代可能發行很多種銅錢。看看你家裡有沒有收藏。1、開元通寶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 唐辛子:日本仿造中國貨幣「山寨史」
    在無文銀錢和富本錢被挖掘發現之前,公元708年發行的「和同開珎」銅錢,一直被認為是日本歷史上最早的貨幣。因為「和同開珎」位居日本貨幣史上「皇朝十二錢」之首。所謂「皇朝十二錢」,指的是從公元708年到公元958年這250年當中,由當時的日本政府官鑄發行的12種貨幣。「和同開珎」是其中最早的一種,模仿唐代貨幣「開元通寶」鑄造而成。最晚的一種也就是第12種貨幣,則是公元958年發行的「乾元大寶」。
  • 「永樂通寶」小平金質,厚度1.0mm,重量5.0g,成交價620000元
    收購各類古錢幣138,02,64,69,66,永樂時期開鑄永樂通寶的錢局有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六處,其版式的差別,微乎其微,為銅色紫紅,真書直讀,全部為小平錢,光背無文,沒有折二以上的大錢。錢幣直徑2.5釐米,重4克左右。
  • 廣西民國時期發行的貨幣,樣式特別,地方特色濃鬱
    某種程度上說,民國是一個各地軍閥割據的時期,派系林立,特別是民國成立到北伐之前的十幾年時間裡,奉系、直系、皖系等,相互混戰。地處邊疆省份的廣西,則處在舊、新桂系的統治之下,而且是在絕對的控制之下。於是,他們利用自己的絕對統治,在區域內發行紙幣,為的是籌措資金。廣西在這一特殊時期,也發行了自己的貨幣。紙幣的樣式既有廣西地方特色,也與「國際接軌」。民國元年,廣西銀行發行的一元紙幣。紙幣上有「梧州」字樣。
  • 清代通寶錢幣一組
    其貨幣發展歷程長、演變大、各時代遺留下的錢幣實物浩如瀚海,在世界貨幣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數以萬計千姿百態的古錢幣構成了當今錢幣收藏領域中最為龐大的收藏門類,吸引了無數愛好、收藏和研究者,市場前景非常樂觀,「錢」途無限。通寶是中國自唐至清末銅幣的一種貨幣名稱,唐高祖武德四年,唐高祖廢除了隋朝的貨幣,鑄造開元通寶。
  • 宋太平通寶鑄錢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後,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聖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安南(今越南)、日本等國,歷史上也鑄有太平通寶。安南順化太祖阮璜,公元1627年鑄太平通寶;日本鎌倉時代(1192-1338年),民間亦私鑄有太平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