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關係惡化,想要取代中國市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2020-12-14 觀察者TV

中澳關係惡化,想要取代中國市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中澳關係惡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比起中國的忍讓,澳大利亞是步步緊逼,而中國也對澳大利亞進行了經濟制裁。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發文關於需要更多代替市場,澳大利亞是否能夠找到合適的市場?

比起需求量巨大的龍蝦與葡萄酒,澳大利亞很難再找到像中國這樣豪邁的市場,還有關於中國的留學生資源也是澳大利亞無法取代的一部分。澳大利亞也分析過市場比例,中國市場確實在澳大利亞的進出口上佔有重要的比例,澳大利亞的其他輸出國家並沒有如此大的需求量,想要代替中國市場,澳大利亞也試圖尋找印尼和越南等國家成為替代市場。

但是經濟教授也分析過市場的潛在性,一些商品能夠向其他國家轉移,但是一些留學生資源和國家教育是很難向別的國家轉移的。即使長遠來看,印尼和越南等新興的經濟體系能夠代替中國成為教育資源的輸出,但是在短時期內澳大利亞很難代替中國的留學生資源。

即使葡萄酒酒和龍蝦能夠很簡單的向其他國家輸出,但是其他的資源,比如礦石,想要轉移實在是很難。而且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的國家的經濟都在衰退,只有中國的GDP在穩定的增長,這也證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性。

而且建立一個新的銷售體系,向一個新的國家進行產品輸出,不僅要建立新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新的消費者,這些都註定了初期的產品定價不能過高,這也導致了初期的利潤會有所下降。想要找到一個代替中國的市場是不容易的,能夠找到合適的市場銷售更加的艱難,畢竟很少會有消費者像中國的消費者一樣肯為了龍蝦和紅酒花費這麼多錢,中國人民的購買力絕對是很給力的,這也是其他國家為什麼喜歡向中國市場輸出產品的主要原因。

而且其他的市場也是存在風險的,比起中國市場的安全性其他的國家都有自己的短板,比如被澳大利亞視為代替品的印度,印度的智慧財產權意識並不是很高,所以想要衝擊印度市場就必須做好面對風險的準備。

澳大利亞並沒有和中國有什麼實質性的衝突,但是如此針對中國,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們也不得而知了,既然挑釁中國那就做好和中國敵對的準備,至於市場代替,希望澳大利亞能夠挺住經濟波及對國家的衝擊。

相關焦點

  • 中澳關係惡化!中國細數澳大利亞 14「罪狀」!澳大利亞拒絕道歉
    華輿訊 據今日阿德萊德報導,近年,澳中關係因多領域出現摩擦而惡化,包括澳方對國內中國影響力的打擊、中國在澳投資以及澳大利亞呼籲對新冠疫情來源進行獨立調查。中國列出一系列澳大利亞的「罪狀」,要求澳大利亞政府採取行動阻止兩國關係惡化。
  • 澳學者「叫屈」:隨著中澳關係惡化,澳大利亞總是害怕被美國拋棄
    導語:澳學者「叫屈」:隨著中澳關係惡化,澳大利亞總是害怕被美國拋棄近日,國際安全教授表示:「和美國搞好關係」對於澳大利亞在全球舞臺上講話的能力來說「至關重要」!隨著中澳關係的惡化,澳大利亞擔心未來的美國會在拜登的領導下,拋棄澳大利亞!
  • 中澳關係惡化!中國細數澳洲14「罪狀」!莫裡森否認拒絕道歉!
    近年,澳中關係因多領域出現摩擦而惡化,包括澳方對國內中國影響力的打擊、中國在澳投資以及澳大利亞呼籲對新冠疫情來源進行獨立調查。中國列出一系列澳大利亞的「罪狀」,要求澳洲政府採取行動阻止兩國關係惡化。Morrison還表示,中國大使館的非正式文件是因澳大利亞批評侵犯人權、政治家及媒體自由談論中國而批評澳洲。他認為,如果是因為這樣造成中澳關係緊張,那只能說澳大利亞向來如此行事。Morrison周三剛從日本返回,剛剛籤署了一份6年的防務協議。
  • 中澳關係跌到谷底,中國市場遭其同盟國瓜分,澳媒:真的值得嗎?
    澳洲媒體報導,隨著中澳關係的惡化,中國也因澳大利亞的紅酒事件對澳洲實行了徵收關稅的懲罰。對此,中國的市場份額也被澳大利亞其他同盟國瓜分。長時間以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主要由鐵礦石支撐,並因此得到了澳大利亞大多數人的支持。
  • 中澳關係跌到谷底,中國市場遭其同盟國瓜分,澳媒:真的值得?
    由於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發展,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商品也受到了一定損失,澳大利亞商品因為質量問題遭到中國對此實行了懲罰性關稅。澳大利亞商品的競爭優勢也不斷下降,並且讓澳大利亞沒有想到的是全球至少有60個國家,正在搶佔澳大利亞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 複雜的中澳關係,中國緣何要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動手」?
    觥籌交錯背後,複雜的中澳關係當前複雜的中澳關係,同樣是不容忽視的議題之一。除了葡萄酒之外,在鐵礦石、天然氣等重要的行業領域,中國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此後,包括澳大利亞內政部長、貿易部長在內的多位官員公開表示,即使冒著與中國關係惡化的危險,也堅持對中國進行調查。更有激進的議員,主張對中國強硬,甚至呼籲中澳「經濟脫鉤」。6月初,中國文旅部發布通知,提醒中國遊客不要前往澳大利亞旅遊,當地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而教育部也對澳發出了1號留學預警。
  • 中澳關係緊張,澳大利亞開始誇中國了:沒有哪個國家能比得上中國
    對於這個好消息,《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文表示:在這方面,我們肯定是這世界上做得最棒的,沒有之一。如果說胡錫進的稱讚是讓人感到興奮的話,那另一個人的稱讚,就顯得有些意味深長了。澳總理態度突變,猛誇中國眾所周知,早前由於澳大利亞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一直跟隨美國與中國「唱反調」,此舉導致中澳關係越發緊張,中澳雙方的正常貿易往來也遭到嚴重挑戰。
  • 中澳商會CEO尼克·柯伊爾:我無法想像失去中國市場會怎麼樣
    澳大利亞2018-2019年前十大貿易夥伴貿易額 數據來源: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中澳貿易是一種長期的、非常互補的關係,在中國向世界開放的過程中,中國對澳投資高漲,澳大利亞對華貿易高漲。對於中國商品來說,澳大利亞市場可能沒有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和其他一些經濟體那麼大。
  • 英國指出澳方政策問題,中澳關係陷入冰點原因在澳
    澳大利亞惹怒中國今年年初開始,中國爆發疫情之後,澳大利亞多次在國際上提出希望能夠對中國進行調查,想要把"新冠來源"的名頭扣在中國頭上。澳大利亞在沒有掌握任何證據情況下,就公然將責任推卸給中國。不僅是國內民眾,外國媒體也有看不下去的,為此英國媒體一針見血,發文諷刺澳大利亞非要抱美國大腿,說了一席讓澳大利亞無地自容的話。據海外網報導,英國媒體表示澳大利亞政府的外交政策,才是讓自己貿易陷入困境的關鍵。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自從執政以來,對華態度十分強勢,這也讓雙方關係持續不斷惡化。
  • 多次力挺澳洲反華,如今想當中澳關係調解者,紐西蘭夠格嗎
    澳大利亞的傳統盟友——美國、紐西蘭以及英國等都對其表示了支持,五眼聯盟甚至發出呼籲,想要聯合起來抵制中國商品,不過他們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這些國家也都比較依賴中國市場,為澳洲發聲也只不過是想渾水摸魚。紐西蘭在中澳關係衝突爆發之後,曾對澳大利亞表示力挺,但隨後就反悔表示紐西蘭站在中立立場。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海外網11月19日電中澳關係面臨困難之際,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9日以「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蔡英文「表態」中澳關係,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醉酒」發文
    編輯:小馬今年來,中澳關係持續降溫,民進黨在中方限制澳大利亞紅酒的關頭放開對澳大利亞紅酒的進口,顯然是蔡英文授意。很明顯,在中澳對抗中,蔡英文作為中國的一位地區領導人,卻毅然站在了支持澳大利亞的一方,這無疑是為本就持續惡化的兩岸關係火上澆油,也讓不甚樂觀的中澳關係變得更加複雜。除此之外,在近日頻頻登上各大社交媒體熱搜的「澳大利亞駐阿富汗士兵屠殺當地平民」事件中,臺灣部分政客似乎僅僅因為想要擺出和大陸對抗的姿態就站在了澳大利亞那邊,這引起了島內外輿論的普遍討論。
  • 中澳最新消息!澳大利亞新貿易部長難修復與中國緊張關係 澳參議員...
    國民黨參議員馬特·卡納萬(Matt Canavan)則指出,中國提出的多項要求都與澳大利亞國內政策環境有關,而他們不會根據另個國家的需求做出改變,因此這幹涉國內政策是不可能設定的標準,這將使得特恩很難修復與中國的緊張關係。
  • 中澳關係緊張,紐西蘭想幫忙調解,但中國早已亮明態度
    作者:樂宇 近些年來,澳大利亞不斷在有關中國的事務上無端指責中國,並頻頻對中國的香港問題、南海問題指手畫腳,評頭論足,讓中澳關係逐漸走低。
  • 中澳關係迷離,澳洲特殊資源對華禁售?澳議員得意:找不到替代品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當下中澳關係確實撲朔迷離,此前澳大利亞跟隨美國步伐,在各項事宜上挑釁中國,在受到中國回應措施後才嘗到了反擊滋味。有一部分人員對此表示擔心,恐怕鐵礦石資源會成為中澳兩國關係中的影響最大產業。幻想破碎對於卡納萬想法真的過於多慮了,即使澳大利亞不與中國進行合作,中國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很快找到新合作夥伴。
  • 中澳關係降溫,中國對西澳大麥徵80%關稅,暫停從四家廠商進牛肉
    中方昨夜暫停了四個澳大利亞屠宰場的進口肉類,中澳的貿易關係更加棘手。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堅稱,沒有理由認為此次事件與澳大利亞推動對該流行病起源進行調查的努力有關。工黨貿易事務發言人瑪德琳·金(Madeleine King)和農業事務發言人喬爾·菲茨吉本(Joel Fitzgibbon)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建立富有生產力的貿易關係符合兩國的利益。」「澳大利亞和中國有著豐富的貿易和投資歷史,這對我們兩國都極為有利。」
  • 挑釁中國必付出代價!剛剛俄羅斯有人站了出來,莫裡森怕是沒想到
    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政府不顧中澳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頻繁挑釁中國,使得中澳關係陷入困難局面。澳總理莫裡森甚至還表示,中澳關係緊張是因為澳大利亞能堅持自我。然而莫裡森怕是沒想到,剛剛,俄羅斯有人站出來表示,澳大利亞挑釁中國必定會付出代價。
  • 中澳矛盾升溫,蔡英文沒實力還硬要往上湊
    導讀:目前,中澳矛盾逐漸升溫,民進黨當局卻還要來湊熱鬧。前些日子,中國正式宣布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徵收高達212%反傾銷稅,引起了中澳葡萄酒貿易商的強烈關注,但這只是中澳貿易惡化的冰山一角罷了。澳方不需要民進黨當局「哈囉」,沒實力還硬要往上湊「哈囉」一詞是臺灣地區現在的流行語,起源於美式文化,主要是美國人在疑惑,問你到底在做什麼的時候,會選擇「Hello?」的方式表達。如今,民進黨當局的這番做法被稱之為「澳大利亞『哈囉』」,屬於「強行蹭熱度」的行為。民進黨當局為澳大利亞發聲真的有用嗎?
  • tuzhuxi:應當對中澳爭端降降溫了
    正如我們過去一個世紀所做的,美國將與我們的同盟澳大利亞肩並肩,把我們的民主國傢伙伴們團結起來,保護我們共享的安全、繁榮與價值」。——Jake Sullivan (2020/12/3) Jake Sullivan隻字未提澳洲士兵虐殺平民的事情,隻字未就中澳爭執涉及問題的實質做任何討論,純粹只是在表達立場,「嘿,澳洲,我支持你。咱們是一邊的。」
  • 真以為中國好欺負?澳大利亞自己放的火,最後燒到自己身上了
    中澳關係發展不斷受阻 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今年發展可以說比較坎坷了。疫情之初,澳大利亞就聲援美國要對病毒源頭進行調查,認為中國是病毒的「發源地」。這是中澳關係惡化的導火索,但是澳大利亞並沒有因此收手,反而變本加厲。 一些澳方政客和媒體也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澳國內的「反華」情緒也不斷高漲。日前的漫畫事件更是把兩國的關係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中國是澳大利亞的重要貿易夥伴,如果在貿易方面和中國發生摩擦,對澳大利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