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幫小幫主《懷孕需要改變什麼》系列文章第二篇,本文寫於2014年3月19日。
1) 第一篇回顧:懷孕能養貓嗎?
找個能堅持一輩子的運動
「能不能照常跑步」,是我得知懷孕後向醫生請教的第一個問題。她瞅我一眼,異常平靜:「當然。」孕期運動對分娩有好處,生孩子可是力氣活,她還囑咐我前三個月不要增重太多,「因為後面是煞不住的」。
至於做什麼運動,醫生說不太危險的都可以,一如孕前就行(如果孕前沒有運動習慣,則大可不必從懷孕開始「體能訓練」……)。攀巖、滑雪、跳高等「找摔運動」,最好改換方式;騎車強度不大,也不錯,但孕後期就要減少甚至打住了,畢竟上路危險,而且容易失去平衡。
添點兒肌肉,尤其是腹肌、腰背肌和盆底肌,對生孩子也有好處。所以如果你處在備孕時期,你就喜大普奔地去儲備肌肉吧!其中腰背肌能抗衡挺大的前部,我一直覺得孕婦撅著大肚子同時用手從背後撐著緩緩前行不太好看……當然你可能覺得那樣有魅力,另當別論。盆底肌鍛鍊就好處更多啦,除了生孩子、防痔瘡、還能增加性福感,練練更健康嘍~
量力而行是準則
不管遊泳、快走還是跑步,了解自己身體的承受力和適應性最重要。如果真拿不準強度,可參考心率不超過140,通俗地講,不要喘不上氣來,在陸地上的運動,不要做到連話都說不出。
圖片來源:Fit Pregrancy
講個極端的例子,高豔津子曾在3個月身孕的時候拿到國際現代舞特設大獎。她報名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懷孕了。當時一個醫生告訴她:生命本身是很頑強的,如果這個生命單薄的話,你打個噴嚏,他都會流掉。如果生命堅強,你從山上往下滾也掉不了。就是說應該自然地去面對生命的現象。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都冒險,高豔津子所堅持的運動,她駕馭起來遊刃有餘,比賽前的訓練,一定也是她力所能及。
回到我的狀況,沒出過血也沒其他異常,懷孕初期體力出奇好,頭兩個月跑過八千、一萬米不覺得累。現在差不多用10的速度在跑步機上跑6000-7000米,每周兩次。當空氣汙染低於70的時候就騎車上下班,往返46公裡。
至於體重,絲毫沒變,嘻,得到了醫生的肯定。雖然腰圍明顯增加了!但地鐵上很多男生照常搶我面前的座……昨天我指著肚子讓@顧有容 看。
他:「平坦!」
我扭身。
他:「微凸!!」
我說,其實孕婦沒幾個月能看出是孕婦,顧有容說:「去淘寶給你買個假肚子!」
下面的對照圖,第一幅是去年十月臺灣騎行顧有容拍,二三幅是前天早上。4月大的小崽子,據說是「油梨」大小,10釐米長,眼睛可感受光並開始協同追光,肚子還感覺不到動!
關於運動還想說兩句,有人曾問我,喜歡跑步嗎?實話說,我不知道有誰是真正熱愛跑步。每次系好鞋帶,我心裡都有很大不樂意,但一次次的過程和完成所給人的快感,又讓人慾罷不能。每個人都能找到這樣的感覺,一定有一種運動是你喜歡的。
我身邊也常有人不理解。但真正體驗過懷孕的人才會明白,懷孕的過程不同於其他日常疾病甚至疑難雜症,它看不見摸不著,各種風險讓你覺得人的身體是如此不受掌控、琢磨不透。正因為這些,才沒有其他選擇,更應該平和而不是恐懼,因為世上沒有什麼是沒有「風險」的。
不管吃穿住行,我的準則是,了解自己、了解科學,然後回歸到自己,考慮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甚至考慮最壞情況,做好心理準備;但不用莫須有的危險、小概率的風險來嚇唬自己。懷孕是個人生階段,絕大多數人都能順利度過。人類繁衍到那麼大的規模,你至少可以體會到演化在人身上不是那麼失敗吧!
題圖來源:Pixabay
文章來源:本文來自「科學松鼠會」官方網站,轉載請聯繫本帳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
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
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