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白讀書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喜歡追關於「知青」的劇?
最近毫無自律地又追了一部,由張豐毅主演的《歲月如金》,主要講述善良之人石德寶收養了兩個不省心的女孩,並最終將她們培養成對社會有用之才。
但老話說得好「好人難當」,所以,一路走來,石德寶為此吃盡了苦頭。
其中,代價最大的當屬二女兒齊少菲,一個從小跟著有無數前科父親長大的叛逆女孩。
儘管石德寶一家,拿出足夠寬廣的胸懷,包容她,對待她,但依舊沒能換回她良心的發現。
她從石老太太那裡騙取信任,將石家的老房子賣掉,老太太因此中風臥病不起;
後又與黑道兄弟因錢發生糾紛,石德寶的哥哥為救她,連命都搭了進去。
其實,早在這之前,石德寶的大嫂就曾不止一次說過,齊少菲就是「農夫與蛇」中的「毒蛇」。
那麼齊少菲是否真的是「毒蛇」呢?「農夫與蛇」中的蛇之所以以德報怨,原因是什麼?
今天恰巧讀到了周領的《認知覺醒》。關於農夫與蛇, 書中給出這樣的觀點: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認為問題出在蛇身上,而其實問題不在蛇,而在於農夫。
《認知覺醒》中講到:我們人類其實有三重大腦。
第一為原始的「本能腦」,比如遇到危險就逃跑,遇到異性就追求,它們沒有情感也沒有理智,僅僅靠簡單的本能反應存活,也被稱為「原始腦」或者「爬行腦」,比如鱷魚、蜥蜴。
第二重,被科學家稱之為「情緒腦」,有了情緒的加持,哺乳動物在這個惡劣的環境中,就可以趨利避害,以便更好的生存。比如傷心情緒可以引來他人的同情,愉悅情緒可以增強伴侶間的親密度。
第三重,也就是人類所特有的「理智腦」,主管認知。隨著哺乳動物的不斷進化,人類擁有了和其他動物不一樣的「理智」,最終才佔據整個星球,奪得主導權。
毫無疑問,對於蛇來說,它既沒有情緒,更沒有理智,它有的只是簡單的「原始腦」或者「本能腦」。
換句話說,蛇根本不懂人類帶有感情色彩的知恩圖報,對於它來說,只能依靠本能行事,遇到危險要麼戰鬥,要麼逃跑。
可惜的是,好心的農夫哪裡懂得這些,他像我們所有善良的人群一樣,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只有一重大腦,懂得知恩圖報的大腦。這種錯誤的認知,導致可憐的農夫最終命喪黃泉。
好在經過進化的人類,終歸還是跟動物有所區別的,被稱為「毒蛇」的齊少菲,最終在石家人的感化和帶動下,克服原生家庭的障礙,成長為一名見義勇為的少年。
所以,齊少菲並非真正意義的「毒蛇」,她還有感情,還懂的迷途知返。而真正的毒蛇卻從來沒有任何感知力,當然也無法依靠教育或其他任何措施,改變它們的本能反應。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
關於農夫與蛇的新知,你get到了嗎?
我是@阿白讀書 ,堅持終身成長。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