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人說,自己越老越抽抽了,年輕的時候1米8,到老了就只有1米7了,而且人一老就會彎腰駝背。中醫把這種現象稱作「筋縮」。筋縮就是伸縮範圍減小了,原來能拉一米的筋現在只能拉至半米了。筋縮的「筋」從病理上看,有纖維化、粘連、瘢痕形成、增厚、腫脹,有老百姓所說的「筋疙瘩」形成。這種「筋疙瘩」中醫稱作筋結。「身有千千結」,這千千結就是我們身上的筋結。
《身有千千結-1》筋結、背肌筋膜炎、腰部俞穴、腰三橫突筋結
按摩是一種綠色的自然療法,生活中我們自己或家人有了病痛都會自己在家拿一拿、捏一捏,有一種很特殊的按摩方法——蹭樹。去公園晨練時,我們發現就有不少人也在蹭樹,聽說蹭樹是一種很好地保健方法,可以舒筋活絡,有益健康,是不是蹭樹真有那麼多的好處呢?
蹭樹與我們要講的筋結,是有很大關係的。人的每塊肌肉,每條韌帶都有固定的走向,由於受寒、外傷、長期的不良姿勢等,這就形成我們所說的「筋結」。筋結會導致很多腰背疾病,例如:背肌筋膜炎。
背部筋結到底在哪裡呢?您可以自己摸一下在肩胛骨的外側位置,是否有僵硬、條索狀的組織存在,這就是您的背部筋結所在。
針對背部筋結,專家特別給大家推薦了三個簡單易學,在家中很容易操作的「抻筋」方法。例如:抱肘收肩。如圖操作,請注意用兩手儘量將兩臂向內收緊,起到抻拉背部筋結的目的。
腰背部有筋結,不僅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行動不利等症狀,還會影響臟腑功能。很多內臟疾病,都可以在腰背的俞穴上有所反映,比如有心臟病的人,可能會在後 背第五椎的位置——心俞,摸到有筋結存在,點按會有疼痛等症狀。甚至很多閉經、尿失禁等腎臟疾病,也可以通過腰部俞穴進行治療。
請大家四指向前,拇指向後,雙手叉腰,拇指所在位置就是一個腰部最常見,也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筋結——腰三橫突筋結。很多人的腰部疼痛都是源於這個位置,因 為它是腰部負擔最重,而且由於結構關係,也是最脆弱的地方。對此,給出了三個腰部「抻筋」,來預防及治療腰部疾病的方法,如:託天轉腰。
《身有千千結-2》筋結、膝關節退化、股四頭肌、抽筋、腓腸肌痙攣、地機穴
人老先老腿,腿上的筋結多了會引起很多的問題,不僅僅是外科疾病,很多內科疾病也和腿上的筋結有關。
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節,膝為腿部主要肌肉的肌腱的匯聚維絡之處,中醫認為「膝為筋之府」,但在我們膝關節髕骨的下方,有內外膝眼二個穴位,這二個地方往往是膝關節勞損最先出現筋結的位置。
我們可以用手指在內外膝眼二個位置按揉,會發現手下有咕嚕咕嚕的感覺,膝關節過伸或勞累後疼痛,這就是筋結。膝眼筋結比較嚴重的人,通過外觀就可以觀察出 來,大家可以把膝關節伸直看一看,如果膝眼是凹陷的,說明你的膝關節還可以,如果你的膝眼鼓起來了,摸到了硬硬的筋結,並且按著還有些疼,就說明膝關節退 化的比較嚴重。
這種筋結其實是一種脂肪墊損傷。脂肪墊是人體的減震墊,坐轎車和坐拖拉機最大的區別就是震動,膝關節也一樣,跑跳走都要用它來減緩膝關節震動,特別是下臺 階,它所承受的壓力更大,由於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並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
緩解膝蓋筋結,我們可以做以下兩個動作:
我們在正常行走或在上下樓梯時,突然感覺膝關節吃不住勁,腿發軟,差點跪下,有時候還會引發意外。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作「打軟腿」,又稱「腿打軟」、「膝蓋 打軟」,但是問題卻不在膝蓋上,而是股四頭肌出現筋結,肌肉力量減退,是膝關節退化的前兆。所以如果頻繁的出現「打軟腿」的情況,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是不 是出現了膝關節的退行性病變。
股四頭肌是伸膝關節的力量來源,舉個例子說不經常鍛鍊的人爬山時間長了會腿抖,這也是股四頭無力的表現。股四頭肌缺乏鍛鍊,時間長了,股四頭肌肌筋的髕骨兩側就要出現筋結了,那時就不是打軟腿了,就該關節僵硬打不彎費勁了。
有兩個腿部的抻筋方法,對於延緩膝關節退化很有作用。
1、內收外放:坐在椅子上,雙手合掌相對放在兩腿之間,雙腿儘量內收夾緊,雙手儘量外展,持續對抗10秒鐘;再將雙手放在大腿外側,雙腿外展,雙手內收持續對抗10秒鐘,重複20遍。
2、雙足爭力:坐位,雙足跟交叉,下腿向前伸,上腿下壓,相互爭力堅持10秒,雙腿交替交替重複20遍。
很多人都有抽筋的經歷,我們平時說的抽筋,就是筋縮,肌肉的攣縮,小腿抽筋比較常見,年輕人多發生在劇烈運動之後,老年人則夜裡多見。
小腿抽筋在醫學上稱之為腓腸肌痙攣,發作時非常疼,能摸到一個很大硬結,持續時間大多由數秒鐘至數分鐘不等。現在一說抽筋就是缺鈣,其實這是片面的,缺鈣 只是抽筋的一個原因,其實抽筋的原因很多,缺鈣、受涼、局部神經血管受壓都能引起抽筋,但是抽筋也有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一種表現。尤其是有心血管 病、腦中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當出現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利等症狀時,應當首先排除臨床最為常見的動脈粥樣硬化或糖尿 病引發的下肢動脈閉塞症。
如果經常在夜裡腿抽筋,首先要做的是檢查被褥。很多人睡覺時喜歡把被子捂得緊緊的。但是特別在仰臥的時候,被子可能壓住足部,這樣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繃。緊繃的肌肉很容易發生痙攣。只要將被褥拉松一些就可以了。
發生腿抽筋,可以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側腳的大腳拇趾,然後慢慢將腳掌向自己方向拉,這樣可拉伸腓腸肌,再慢慢伸直腳,然後用力伸腿,就不抽筋了。但是很多 人身體柔韌性有限,無法在伸直腿的情況下夠到大腳趾,這時可以用趾點承山的辦法來緩解抽筋,用一側的大腳趾放在痙攣腿的承山穴下,用腿部自重點按約1分 鍾。
雙足互踩:容易痙攣的腳在下,腳掌平踩住另一腳的腳後跟,然後足跟後壓,使小腿肌肉有牽拉感並持續10秒鐘。
有一些內科疾病確實和我們的腿部筋結有關,有一種中老年常見病可以通過腿部筋結及早發現,及早預防。
腿部有個穴位叫地機穴,地機穴屬足太陰脾經,其位於陰陵泉穴下3寸。這是一個很容易出現筋結的部位。如果您輕輕點按這個位置就出現較為嚴重的疼痛感,這說明您的血糖可能出現了問題,有患糖尿病的風險,或者已經是糖尿病階段了。隨著病情發展階段的不同,筋結由軟變硬,疼痛由輕到重。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多檢查一下自己的地機穴附近是否有筋結,如果有的話一定要及時檢測血糖。
平時可多點揉這個位置,預防糖尿病的出現,調整胰腺功能。
【行車路線】
1、地鐵路線:13號線西二旗站換乘昌平線,南邵站C出口,乘坐昌2或326路公交車在「水關新村南門」或者「水關路口東」站下車,前行600米路南即可到達。
2、公交路線:德勝門乘坐885路南環中路下車,沿車行方向一個紅綠燈往南,下一個紅綠燈左前方亞東大廈。
3、自駕路線:京藏高速昌平南環路出口 (第30出口)出,見路口右轉,前行2個紅綠燈,路南亞東大廈。
【諮詢電話】010-89736636
【網站網址】http://fs.8011234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