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內循環 促進外增長 宿豫商務經濟增長在全市名列前茅

2020-12-23 宿遷網

宿遷網訊 「目前,宿豫區已超額完成園區稅收收入佔比(目標為4%)任務,電商交易額突破600億元,全年使用外資超過1億美元,全市排名第二……」這是宿豫區今年在加速內循環、促進外增長工作中的商務經濟成績單,這也是該區在全市各縣(區)推進開放型經濟高速增長中名列前茅的真實記錄。

建立協調機制,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今年以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始終處於負增長狀態。面對疫情考驗,該區商務部門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統籌做好商貿流通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疫情來臨時,重點加強對華東農業大市場的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控、供銷調配工作,通過專人對接、系統直報方式,逐日對市場生活必需品的庫存、銷售數量進行監測,實時跟蹤供需波動,提供分析建議,督促企業及時履行社會責任。疫情緩解後,第一時間組織大型商場和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協調車輛運輸、人員出入、物資採購等基礎工作。疫情趨於常態化後,鼓勵商業廣場、汽車銷售企業結合「國慶中秋雙節」「雙11」等開展多種形式的促銷活動,大力宣傳市政府「五星」消費紅包活動。

在開展新型「夜經濟」活動中,他們以「築夢市集」為主題,彰顯項目特色,完善功能服務,優化消費環境,打造「夜經濟」品牌;與此同時,指導萬達廣場、華東農業大市場、正大食品等申報各類商務發展項目資金達500萬元,加速推動宿豫區國內市場內循環。

保持戰略定力,推進開放型經濟高速增長。今年以來,該區圍繞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紮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穩好外貿基本盤。建立企業生產動態監測機制。區領導及商務部門主要負責人通過座談會、走訪調研、會辦協商等形式,加強與各園區對接,對年進出口額超100萬美元以上42家重點企業、9家高技術產品出口企業逐一開展調研,動態監測重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通過線上展會、跨境電商、出口轉內銷、出口信保等措施,紮實做好穩外貿工作。特別是對化工園區8家高技術產品出口企業強化幫辦和監測指導,不定期實地調研阿爾法、聯盛科技、新亞強矽等主要高技術產品出口企業,確保企業按計劃組織生產、開展出口貿易,維持高技術產品出口向好局面。

加大企業培育扶持力度。一年來,全區共組織100餘家企業參加對外投資、跨境電商、外貿政策等主題培訓班學習,及時為企業講解政策、答疑解惑。舉辦政企銀對接會,發揮好政府宏觀指揮棒作用。該區商務、財政部門對宿遷聯盛經貿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申報的28個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項目進行初審,涉及開拓國際市場、自主品牌建設、加大進出口信用保險扶持三大類計164萬餘元。重點跟進高技術產品出口、外資到帳兩項指標,為京東物流鏈與光大環保等重點外資項目協調到帳資金1700餘萬美元。

精心組織企業外出參展。一年來,該區指導27家企業做好第127、128屆廣交會及第30屆華交會、「江蘇優品 暢行全球」等線上展會工作,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產品,提升企業形象,從而在特珠時期實現「數位化轉型、獲得理想客戶、拿到滿意訂單」的目標。

優化提升外資外貿產業結構。一年來,該區通過政策宣傳引導,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利用外資吸儲能力。目前,該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區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90%以上,外資產業結構的優化,改變了該區依靠傳統型服務業為主結構單一、低水平利用現狀。與此同時,該區還為企業申報扶貧項目獎勵資金563.2萬元,跟蹤指導景宏、聯盛、傅東光年等企業拓展境外投資,落實投資計劃,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額增長。(秋眉 季哲)

相關焦點

  • 11月社零額同比增長5.0% 已連續4個月實現持續加速增長
    備受業界關注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樣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的答卷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社零額為39514億元,同比增長5.0%,比10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自今年8月以來連續4個月實現持續加速增長;1-11月份社零額為351415億元,同比下降4.8%,降幅比1-10月份收窄1.1個百分點。
  • 關於1-11月份全市商務運行和投資促進 工作情況的通報
    關於1-11月份全市商務運行和投資促進 工作情況的通報 發布日期:2020-01-03
  • 韓入境遊客增長帶動住宿需求 促進商務酒店投資
    今年韓國入境遊客增長迅猛,7月份首次突破單月百萬人次大關,截至11月外國遊客總人數超過千萬。為滿足遊客潮帶來的住宿需求,韓國政府提出了旅遊住宿產業促進方案,計劃通過基金和融資的方式在未來5年間投入1000億韓元,推動旅遊住宿基礎設施建設。在經濟利益和政府優惠政策的雙重刺激下,韓國旅遊住宿領域的國內外企業爭相加大投資,而投資方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商務型酒店。
  • 泉州過去GDP位居省內首位,那19年全市經濟在我國各市排名如何?
    泉州屬於福建省地級市,它位於東南沿海地區,因此進出口貿易比較發達,對市經濟增長起到了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泉州是第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城市,同時在前幾年4月被列入革新城市建設名單,屬於國內綜合實力強的城市。首先,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進時代就開始了,到今天為止,該市在貿易方面仍然比較發達,加上各方面資源比較豐富,促進了全市經濟增長。當然,在人口方面,城市居住人口18年末為870萬人,比去年年底增加約5萬人,城鎮化率超過65%,相應人均GDP為97614元,同比增長8.1%,在全省各地級城市名列前茅。
  • 5年增長近5成 「十三五」棗莊外貿快步跑
    12月10日,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之一:「十三五」時期全市商務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舉行。「今年1—10月份,全市貨物進出口177.3億元,超過去年全年進出口總額。」展望「十四五」發展,嶽增波表示市商務局謀劃提出了「2331」商務工作總思路。「2」即聚力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3」即聚力擴消費強載體、發展新型消費、培育商貿品牌,「3」即聚力「三外」、內外貿、陸海聯動發展,「1」即聚力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推動加快形成內需強勁大市場、對外開放新格局。
  • 「購物車」拉動經濟基本盤 看長沙如何全面促進消費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全面促進消費。以強大消費市場為支撐,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對暢通經濟循環、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將起到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站在新起點上,長沙如何做好促消費這篇大文章?
  • 全球疫情加速升級,下調中國增長預測
    就增長結構而言,2020年出口同比可能大幅下跌18%左右,為拖累2-4季度增長的最主要因素。短期名義進口同比降幅可能更大、達到25%左右。雖然實際內需增長有望比外需有韌性,但名義進口降幅短期或將高於出口,考慮到加工貿易進口量下滑、進口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且低產能利用率下進口替代加速。國內體驗式消費增長在今年2季度可能難以恢復到此前高點,但下半年有望加速回升。
  • 2019年1-12月全市商務運行情況通報
    、徂汶景區管委:2019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局黨組工作安排,以「工作落實年」為主線,突出四大板塊,實施「十大工程」,全市商務運行和投資促進工作總體呈現出穩增長、優結構、增效益、添後勁的良好態勢,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招商引資工作,全面超額完成插旗任務目標:全市招商引資項目到位市外資金424.44億元,增長13.66%,完成插旗任務目標的101%。
  • 1-11月保山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11月份,全市下上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紮實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著力落實「六穩」「六保」各項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全市經濟平穩增長,工業、投資、消費、財政等主要經濟指標加速回暖,全年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 經濟大家談|高技術製造業增長背後的內在邏輯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提煉總結為我們黨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的規律性認識,並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從今年上半年數據和去年全年數據比較看,我國高技術製造業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 海外遊客促進美國經濟增長 中國遊客哄搶iPhone5
    國外遊客購買的產品與服務總值已攀至歷史最高峰,促進了美國經濟和就業增長。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內旅遊業已帶來超過全美出口總額四分之一的產品出口額。6月的旅遊業出口達到149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 佔今年前7個月海外遊客消費收益的32%,幾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 中國這個唯一經濟正增長,對世界意義重大
    圖為日前江蘇省張家港市弘強制管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在趕製國外訂單。 施柏榮攝(人民視覺)中國GDP在今年二季度實現當季正增長,前三季度增長了0.7%,全年正增長已成定局。各行業領域緊緊跟上,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餐飲零售到汽車建材,「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  回眸即將結束的2020年,中國經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一季度GDP同比回落6.8%。
  • 人均GDP年均增長7.6%!「十三五」,資陽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一份亮眼...
    這是資陽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喜事。5年來,一個個活力迸發的企業項目爭先入駐、一串串逆勢增長的數據持續飄紅、一段段艱辛難忘的奮鬥歷程闊步邁進,令人驚嘆的「資陽速度」不斷刷新,充分展現了資陽經濟增長的不竭動力和信心源泉。
  • 共享經濟的高配版,循環經濟要來了
    共享經濟需要高配版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共享經濟?按照釋義,簡單來說共享經濟就是整合線下的閒散或者閒置物品或者服務者,讓他們以較低的價格提供產品或服務。對於供給方來說,通過在特定時間內讓渡物品的使用權或提供服務,來獲得一定的金錢回報;對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擁有物品的所有權,而是通過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 餘永定:外部環境持續惡化,中國如何調整才能保持經濟高速增長?
    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有廣闊的國內市場,只要以國內市場為依託,進一步深化改革,通過正確的經濟政策組合改善加強國內循環,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中國就一定能夠在困難的外部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7. 即便面對持續惡化的外部環境,中國經濟仍然可以在相當時間內維持較高經濟增長速度,最終逼近和趕上美國,實現中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百年夢想。
  • 全面促進消費 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我國「十四五」規劃指出,全面促進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全面促進消費,有助於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據報導,今年10月份,在國慶黃金周及各類促消費活動帶動下,居民消費需求充分釋放,消費總額加速增長,顯示出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強大韌勁和旺盛活力。消費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拉動作用。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增加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推動需求引領和供給變革相互促進,有助於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鵬城購物節助深圳消費市場「恢復性增長」
    參與活動的企業共計實現銷售額265億元,佔8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32.2%,環比增長17.5%,同比增長5%。聚焦消費重點領域,有力拉動消費增長疫情發生以來,深圳高度重視消費帶動經濟復甦的重要性,推出了一系列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回補的舉措,支持深圳企業挖掘消費需求,促進消費市場全面穩步復甦。
  • 全民晉升扶貧「帶貨高手」,宿遷宿豫消費扶貧「創新鍵」風生水起
    宿遷網訊今年春節和疫情期間,10公斤一份的扶貧產品「蔬果大禮包」成為宿豫餐桌上風靡一時的熱銷套餐。這也是宿豫全面小康攻堅戰,實施精準扶貧,創新妙招讓消費需求與扶貧產品巧妙對接的一個生動鏡頭。宿豫區扣準精準扶貧的目標,千方百計增加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民群眾的現金收入。創新消費扶貧方式 ,創立區域公用品牌。政府單位帶頭示範提供扶貧訂單。平臺農產品直銷直送飄香全城。
  • 【預見2021】祝寶良:2021年中國經濟會出現補償性增長
    新冠疫苗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大大提振了市場的信心,穩定了社會預期,為2021年經濟繼續恢復創造良好的條件。但疫苗的生產、儲存、推廣等方面仍存在技術難度,世界範圍內短期難以普及,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仍難預料。疊加中國長期存在的一些結構性、體制性問題,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較為複雜。一是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經營仍然困難。
  • 台州出臺《實施意見》促進消費增長 點亮夜生活
    近日,台州市流通與消費工作領導小組正式下發《關於印發<台州市加快夜間經濟發展促進消費增長實施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在精品「夜購」上,台州鼓勵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大型商超、大型百貨商場等消費購物場所延長營業時間,吸引連鎖潮牌、高端品牌入駐;舉辦夜間促消費活動,支持24小時品牌連鎖便利店、智慧無人超市等業態發展,探索發展夜間地攤經濟、夜市經濟、網紅經濟,培育「小店經濟」、「首店經濟」等新零售、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