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 「目前,宿豫區已超額完成園區稅收收入佔比(目標為4%)任務,電商交易額突破600億元,全年使用外資超過1億美元,全市排名第二……」這是宿豫區今年在加速內循環、促進外增長工作中的商務經濟成績單,這也是該區在全市各縣(區)推進開放型經濟高速增長中名列前茅的真實記錄。
建立協調機制,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今年以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始終處於負增長狀態。面對疫情考驗,該區商務部門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統籌做好商貿流通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疫情來臨時,重點加強對華東農業大市場的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控、供銷調配工作,通過專人對接、系統直報方式,逐日對市場生活必需品的庫存、銷售數量進行監測,實時跟蹤供需波動,提供分析建議,督促企業及時履行社會責任。疫情緩解後,第一時間組織大型商場和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協調車輛運輸、人員出入、物資採購等基礎工作。疫情趨於常態化後,鼓勵商業廣場、汽車銷售企業結合「國慶中秋雙節」「雙11」等開展多種形式的促銷活動,大力宣傳市政府「五星」消費紅包活動。
在開展新型「夜經濟」活動中,他們以「築夢市集」為主題,彰顯項目特色,完善功能服務,優化消費環境,打造「夜經濟」品牌;與此同時,指導萬達廣場、華東農業大市場、正大食品等申報各類商務發展項目資金達500萬元,加速推動宿豫區國內市場內循環。
保持戰略定力,推進開放型經濟高速增長。今年以來,該區圍繞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紮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穩好外貿基本盤。建立企業生產動態監測機制。區領導及商務部門主要負責人通過座談會、走訪調研、會辦協商等形式,加強與各園區對接,對年進出口額超100萬美元以上42家重點企業、9家高技術產品出口企業逐一開展調研,動態監測重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通過線上展會、跨境電商、出口轉內銷、出口信保等措施,紮實做好穩外貿工作。特別是對化工園區8家高技術產品出口企業強化幫辦和監測指導,不定期實地調研阿爾法、聯盛科技、新亞強矽等主要高技術產品出口企業,確保企業按計劃組織生產、開展出口貿易,維持高技術產品出口向好局面。
加大企業培育扶持力度。一年來,全區共組織100餘家企業參加對外投資、跨境電商、外貿政策等主題培訓班學習,及時為企業講解政策、答疑解惑。舉辦政企銀對接會,發揮好政府宏觀指揮棒作用。該區商務、財政部門對宿遷聯盛經貿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申報的28個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項目進行初審,涉及開拓國際市場、自主品牌建設、加大進出口信用保險扶持三大類計164萬餘元。重點跟進高技術產品出口、外資到帳兩項指標,為京東物流鏈與光大環保等重點外資項目協調到帳資金1700餘萬美元。
精心組織企業外出參展。一年來,該區指導27家企業做好第127、128屆廣交會及第30屆華交會、「江蘇優品 暢行全球」等線上展會工作,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產品,提升企業形象,從而在特珠時期實現「數位化轉型、獲得理想客戶、拿到滿意訂單」的目標。
優化提升外資外貿產業結構。一年來,該區通過政策宣傳引導,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利用外資吸儲能力。目前,該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區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90%以上,外資產業結構的優化,改變了該區依靠傳統型服務業為主結構單一、低水平利用現狀。與此同時,該區還為企業申報扶貧項目獎勵資金563.2萬元,跟蹤指導景宏、聯盛、傅東光年等企業拓展境外投資,落實投資計劃,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額增長。(秋眉 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