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顆青杏」(ID:yikeqingxing),作者:此木,如需二次轉載,請與原作者聯繫】
小的時候沒聽說過泛性戀,只聽說過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因為小學的時候暗戀過很多小男生,初一又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子,所以我早在初一就確定了自己的性取向:雙性戀。
確定性取向之後,我和女生談過一次戀愛,和男生談過兩次戀愛,感覺沒什麼毛病,都相處得蠻不錯。後來到了大學,已空窗一年多的我在一個小班討論課上對一個女孩子一見鍾情了。她簡直是我的女朋友理想型:一米七出頭的個子,勻稱的身材,酷似日系少年的短髮,精緻的小臉,大眼睛雙眼皮長睫毛。
於是第一節課下課後我就要了微信加了好友。她微信裡顯示性別為男,我想有戲哦,說不定真的是個T呢。隨著了解的深入,我發現她性格真誠而又溫和,學習的時候很踏實,並且在討論課上經常與我觀點相和。隨著關係越來越好,在認識快兩個月的時候,我們已經可以分享生活中的有趣的事情了。
有一天,她發了一條很奇怪的朋友圈,大意路人喊她幫忙拍照好尷尬。我私聊問她有什麼尷尬的?她說因為那個路人喊她「小姑娘」。我黑人問號臉,她那邊沉默了許久,發來了一張身份證。
——是她的身份證,上面赫然印著性別男。
——所以不是「她」,是「他」。
我想我將永遠記得那一刻的崩潰。這麼好看竟然是男孩子?這麼秀氣竟然是男孩子?這麼可愛竟然是男孩子?
我很痛苦,因為我瞬間失戀了。雖然我男生女生都喜歡,但是我很明確地區分了男朋友和女朋友的理想型,也就是說我對男朋友的要求與對女朋友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他是女孩子,那麼他完全符合我對女朋友的理想標準;但他是男孩子,並且他也完全不符合我對男朋友的理想標準。
我明明把他當成女孩子喜歡了那麼久,可他竟然是個男孩子。我第一次經歷這樣毫無預兆突如其來的失戀,卻不知道該怎麼和朋友傾訴。我竟然把一個男生誤認成女生並喜歡了兩個月,並且作為一個雙我竟然因為他是男生而不再喜歡他——不論前者還是後者聽起來都很奇怪啊!
本來這件事情這樣結束就可以了,我悄悄地喜歡上他又悄悄地失戀了,我們還可以繼續做普通朋友。但生活遠比小說精彩,隨著慢慢的深入交往,我發現雖然他是不符合我男朋友理想型的男孩子,但竟然意外地也很不錯。其實也不能算是「意外地」,因為性格真誠溫和、學習努力踏實、各種觀點契合、顏值(在我眼裡)極高,這些都是與性別無關的,不論他是男還是女,這些吸引我的要素一直都擺在那裡持續地吸引著我。
——我又喜歡上他了。
但是我非常糾結,因為我無法確定自己到底是把他當做男孩子喜歡還是當做女孩子喜歡。和男孩子談戀愛時,我往往傾向於選擇高大、沉穩、可以讓我依靠的人做伴侶;而和女孩子談戀愛時,我往往傾向於選擇有女孩子的帥氣但卻讓我有保護欲的伴侶。可以說我能接受兩種戀愛模式,但每一種的參數都是固定的。如果把這兩種模式的參數打亂摻雜一起,那麼雖然包含的仍然是我喜歡的因素,但我還是會感到混亂。
於是我去向學校裡的性少數組織求助。在一番開導之下我仍然覺得很混亂,但我莫名產生了一種孤勇:去他娘的!管他男的女的,管他當男朋友還是當女朋友,喜歡不就好了!
於是我開始正式地追求他。很幸運,他是一個毫不狹隘的人。哪怕我向他坦白我沒有辦法搞懂自己是把他當做男朋友來喜歡還是把他當做女朋友來喜歡,他也毫不介意。他說,只要你喜歡的是我就好了。現在我們在一起已經半年多了。
在這半年多裡,他自發解鎖了女裝並且愛上了穿裙子的舒適(他的原話是「穿了裙子之後覺得褲子的設計太反人類了」),也坦言女裝的設計比男裝好看多了也豐富多了。女裝又好看又舒服,幹嘛不穿女裝。
我深以為然。但是在看完《丹麥女孩》這部影片之後,我突然開始擔心他會不會覺醒一個女性人格,然後拋棄掉我另尋所愛。我甚至拉著他一起重看了這部電影,並聲淚俱下地說我看著這部電影仿佛看到了自己悲慘的後半生。他很無奈地安慰了我,說自己並沒有精神分裂的跡象,穿女裝只是因為喜歡穿而已。
借著這部電影,我們也相互反覆確認,我愛他是因為他本身,無關性別;他也同樣如此,並且保證他真的沒有精神分裂。
他不是我心目中男朋友的理想型,也與我心目中的理想女朋友相去甚遠。他長得比女孩子秀氣、被很多男孩子追求過,卻是一個只喜歡過女孩子的直男;雖然是個直男,卻意外地喜歡穿小裙子。
我很感謝他。因為他的存在讓我徹底消解了性別二元論,也讓我得以從一個更寬廣的視角去看待性取向。不是異性不重要,不是同性也不重要。性別是一個連續的光譜,除了男和女這兩個孤立的點,還有無數的點存在於這一色彩豐富的光譜上。
你就是你,我就是喜歡你。就是這麼簡單。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一顆青杏」(ID:yikeqingxing),情感、身體、性別、文化,一起來聊聊看吧。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 END —
商務合作 / 投稿爆料
15825383736(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