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古希臘作家索福克勒斯創作的劇本,取材於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故事。作者索福克勒斯借這一故事情節,一方面表達了人與命運的衝突這一觀點。另一方面,通過俄狄浦斯不僅沒有向命運屈服反而勇敢抗爭這一故事情節表達了對英雄的讚美及藉此表現對人的自由精神的贊同。
俄狄浦斯出生後,其父從神諭中得知自己的兒子長大後會殺父娶母,於是拋棄了俄狄浦斯,最終俄狄浦斯經過一系列的輾轉成為了科林斯國王的兒子。俄狄浦斯長大後得知命中注定要殺父娶母,他為了躲避神示的厄運降臨,選擇逃離自己的家鄉科林斯。他不知道的是正是這場逃離,讓他一步步走入「命運的陷阱」。在逃離去往忒拜城的路上,他受到了一夥路人的凌辱,一怒之下殺了四個人,其中就有他的親生父親拉伊奧斯。然而此時的俄狄浦斯並不知道這一切,而是繼續「逃離」。「逃離」過程中在以非凡的聰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眾的人面獅身女妖斯芬克斯後,俄狄浦斯被忒拜人民擁戴為王,並且娶了前國王拉伊奧斯的王后——他的生母為妻,還和她生育了兩個孩子。
俄狄浦斯就這樣成為了殺父娶母的罪人,可他自己對此卻毫不知情。為了平息忒拜國內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尋找殺害前王拉伊奧斯的兇手,結果發現要找的兇手就是自己,殺父娶母的命運最終還是降臨到了他的身上。俄狄浦斯的母親伊俄卡斯特在悲痛中用自盡來洗淨自己的罪孽。俄狄浦斯在悲痛中刺瞎自己的雙眼,並進行自我放逐,去懲罰自己的彌天大罪。
《俄狄浦斯王》這部作品從表面上看是,是殺父娶母的情節。從深層次上反映的是人與命運不可解的命題,作為命運悲劇,反映的是英雄對命運的勇敢抗爭,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大無畏精神。在知曉神諭後,俄狄浦斯沒有屈服於命運而是用盡一切辦法去打破這個神諭,體現出對英雄的讚美與謳歌。除此之外這個故事同時展現了人的悲劇,高度凝練了作為人的自我認知的困境,即最智慧的人往往是最無知的人,俄狄浦斯在解除城邦災難的過程中,逐步發現了自己原來就是產生城邦災難最終兇手。
總之,俄狄浦斯在命運面前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奮起抗爭,儘管最後的結局是悲慘的,但是,在這過程中所展現出的英雄主義與積極進取的精神值得敬佩與讚嘆。正是在一次次的抗爭中,人性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華。
對於《俄狄浦斯王》中的「命運悲劇」主題,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哦~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期待與你產生不一樣的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