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古希臘悲劇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2020-12-07 戲劇你我他

編輯搜圖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作家索福克勒斯創作的,著名的殺父娶母的故事,在弗洛伊德心理學研究將這種行為戀母情結稱為俄狄浦斯情結。

從《俄狄浦斯王》看古希臘悲劇中歌隊的敘事功能

歌隊在古希臘戲劇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悲劇的原始組成部分之一,在古希臘戲劇作品中佔有很大比重。歌隊在表現形式上不僅是構成舞臺形式美的一部分,而且還通過以劇中人的身份來參與劇情,用提供意見、表達觀點、提出問題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劇情,扭轉戲劇劇情,調整戲劇焦點,提示劇情走向,並為引導觀眾的情感方向鋪平道路。

歌隊同戲劇結合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歌隊在各個場次中以劇中人的身份出現;另一種是在戲劇的場與場之間穿插合唱歌。本文所要論述的是歌隊在各個場次中以劇中人的身份出現所發揮的敘事功能。

一、 歌隊通過提出問題引領劇情

在故事進程中,主人公與劇中人物爭執不休或劇情停滯不前的時候,歌隊會對主人公提出問題,引領主人公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引領劇情的發展,從而也使得戲劇節奏更加緊湊。在第一場中預知者忒瑞西阿斯告知狄浦斯他就是那個殺害前國王的兇手,是造成瘟疫的罪人,俄狄浦斯不信自己是「不潔的罪人」並與之爭執,歌隊一句提問便使俄狄浦斯繼續遵照阿波羅的指令找尋兇手,使情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發展。

歌隊隊長:「俄狄浦斯啊,他說這些想必也是一時之氣。我們不必放在心上;我們當下應商量如何遵照阿波羅的指令做事。」

退場歌隊:「你這做出那可悲之事的人啊,怎能下得了狠心將自己的雙眼刺瞎?又是哪位神靈下達的指令呢?俄狄浦斯:「是阿波羅,朋友們,是阿波羅所預言的那些殘酷的神諭應驗了……」歌隊:「正如你所說。」

歌隊與已經刺瞎自己雙眼的俄狄浦斯王以提問開始,引出了具體內容,阿波羅的神諭應驗了,以至於後面的俄狄浦斯不再與命運作鬥爭,而是接受命運安排,刺瞎自己雙眼,流放到荒地,引領劇情走向悲慘的結局。

二、 歌隊通過通名報信調整焦點

歌隊通過對新要出場的人物進行通名報信從而調整了每個段落的戲劇焦點,觀眾可以根據每個段落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人物出場可以引出不同的觀點,對劇情增強了敘事性,也引起了懸念,使劇情更加具有戲劇性。在忒拜城中臣民飽受瘟疫的折磨,俄狄浦斯不知所措,歌隊便引出了預知者忒瑞西阿斯,是劇情有了新的方向,懸念的引出使得戲劇焦點關注在預知者忒瑞西阿斯說的是否正確。

歌隊隊長:「我明白,君主啊,我們可以詢問與福波斯王有同樣預知能力的忒瑞西阿斯,將此事弄清楚。歌隊隊長:但有個人定能將揪出來。已有人去把那神聖的預知者請過來了,也只有他知道實情。」

【童子領著忒瑞西阿斯從觀眾右方上

在俄狄浦斯與克瑞翁兩個人在爭論不休時,歌隊隊長:「兩位君主啊,不要再說了。我瞧見伊娥卡斯忒從宮中出來了,她來的真是時候,對於的爭吵,有她出面定能處理好的。」

【伊娥卡斯忒帶領眾位侍女從宮中上

伊娥卡斯忒的上場使劇情的發展有了新的焦點,伊娥卡斯忒與俄狄浦斯的對話,前國王去世的地方,俄狄浦斯發現自己去過那裡,還在那裡殺過人,這是巧合還是事實的,成為了這段的焦點,觀眾有了新的看法,懸念再次被提及,使劇情更加具有戲劇性。

三、 歌隊通過情緒鋪陳確定基調

歌隊通過一定程度的情緒鋪陳來確定情緒基調, 同時作為一個積極因素而隨時對主人公的環境做出即時反應,歌隊對情緒的一點點的鋪墊,到最後的情緒爆發,在人物的設置上更加合情合理,劇情的發展更加合情合理,確定了情緒基調。

在《俄狄浦斯王》第一場中,為幫助俄狄浦斯追查殺害前國王的元兇, 歌隊隊長作為一劇中人物,與俄狄浦斯王對話,為俄狄浦斯王「願提出第二個好辦法」並透露「聽說國王是被幾個人殺死的」這一重要信息,作為一個積極因素而隨時對主人公的環境做出即時反應。

在一切都真相大白後,歌隊長以一句「除了這些,你還要告知我們什麼禍難?」從而引出了傳報人對於王后自縊而死及國王刺瞎雙目的詳細敘述。而對於王后伊俄卡斯忒的有這樣的不幸,早在第三場就有歌隊長對王后伊俄卡斯忒流露出擔心。

歌隊隊長:「俄狄浦斯,王后為何如此悲傷的心情下衝了進去? 我擔心她的沉默,必定有什麼不好之事。」

歌隊對王后伊俄卡斯忒埋下了伏筆,使得情緒鋪陳,到情緒爆發,至此這一悲劇畫上了句號。

此外,《俄狄浦斯王》中的歌隊還起著交代悲劇故事背景、補充劇情的作用。《俄狄浦斯王》劇情是從瘟疫開始的,沒有直接交代俄狄浦斯在當上國王之前的故事情節 ,這些故事情節除了通過劇情的展開而表現外,主要是由歌隊來傳達。例如第一合唱歌中就交代出了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謎這一重要故事背景。進場歌中歌隊對忒拜城人民所受的痛苦的描述,突出了故事開始時的情景,補充了劇情,保證了情節的完整性。

相關焦點

  • (改)《俄狄浦斯王》-考研筆記3
    俄狄浦斯王SHAFUQUMU(審核問題,只好寫拼音),自己卻毫無所知。為了平息忒拜國內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示,俄狄浦斯王千方百計尋找殺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兇手,結果發現兇手就是自己。悲痛萬分的王后伊俄卡斯忒自盡。俄狄浦斯王百感交集,刺瞎自己的雙眼,自我放逐。通過這個悲慘的故事,詩人歌頌了俄狄浦斯的堅強意志和對國家的責任感。以《俄狄浦斯王》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劇藝術標誌著古希臘悲劇藝術的成熟。
  • 古希臘悲劇的藝術魅力——考研筆記39
    古希臘悲劇的藝術魅力——考研筆記39學生李清文 編輯前面總結過關於《俄狄浦斯王》的答題樣本,修改過幾次才被系統通過。雖然《俄狄浦斯王》是課本上的重點,考試的熱點,也具有重要的文學歷史地位,但是它的內容叛經離道。問題:(1)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為例,說明希臘悲劇的藝術魅力。(2)簡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藝術特色。
  • 為什麼說《俄狄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劇」?
    1《俄狄浦斯王》是古代希臘悲劇中的上品,曾被亞里斯多德譽為「十全十美的悲劇」,作者索福克勒斯也因此劇而獲得了「悲劇中的荷馬」這一稱謂。這部取材於古希臘神話的戲劇作品,影響了此後上千年的悲劇創作,而關於其結構和主題的討論,一直沒有結束,《俄狄浦斯王》的當代意義也多次引發文學批評家、哲學家、戲劇家的思考。
  • 《俄狄浦斯王》《雷雨》:東西方悲劇命運色彩下,人性內涵的相同
    魯迅先生對悲劇有一句精闢的概括: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悲劇揭露了人類的生活醜態,也改變人們很多樂觀的想法,從而使人們不得不面對現實。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悲劇的經典之作,被亞里斯多德盛讚為「十全十美」的悲劇。
  • 好書推薦:《俄狄浦斯王》之命運的桎梏
    《俄狄浦斯王》,古希臘作家索福克勒斯創作的劇本,取材於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故事。作者索福克勒斯借這一故事情節,一方面表達了人與命運的衝突這一觀點。另一方面,通過俄狄浦斯不僅沒有向命運屈服反而勇敢抗爭這一故事情節表達了對英雄的讚美及藉此表現對人的自由精神的贊同。
  • 小侃古希臘悲劇。好慘一男的:三種悲劇類型?我佔倆吧
    --《桃花扇》言歸正傳,關於悲劇你知道多少呢悲劇是以人與現實的矛盾為內容,以悲慘結局為特點的一類戲劇。雖然不能概括全部,但光聽這句話就感覺特別殘忍悲劇來源於古希臘,最初是由酒神節祭禱儀式中的酒神頌歌時演變出來的。悲劇中主人公不斷的受生活的受現實的打壓,在精神和身體上受盡折磨,但是主人公依然很頑強。
  • 悲劇並不是「悲劇」:藝術明珠古希臘悲劇到底想表達什麼?
    古希臘悲劇,大都取材於神話、英雄傳說和史詩,通過劇中主人公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展示其悲慘的結局。悲劇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氣概,卻總是在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中遭遇失敗。眾所周知,古希臘悲劇是古希臘藝術王冠上一顆璀璨的珍珠,代表著古希臘戲劇的最高成就。
  • 今天為什麼還要讀古希臘悲劇?更深理解生命的本質和張力
    就像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塑造了哲學一樣,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塑造了戲劇。「文景古典·名譯插圖本」系列叢書最新推出《埃斯庫羅斯悲劇集》《索福克勒斯悲劇集》,值得翻讀一番。埃斯庫羅斯被譽為「悲劇之父」。亞里斯多德稱,埃斯庫羅斯把戲劇中出現的人物數量由單個增加為兩個,允許人物之間衝突的產生,增加了戲劇的張力。
  • 《黨同伐異》:默片時代的巔峰之作與古希臘悲劇的內在聯繫
    可以說整部電影是由一部大團圓結局的故事,串聯起了歷史上的三場「經典悲劇」。提到「悲劇」,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被後世奉為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或大師)的,主要有三個人,分別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黨同伐異》這部電影中的三場經典悲劇和這三位大師的作品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 羅念生譯古希臘文學:東與西的美麗想像
    《俄狄浦斯王》《阿伽門農》《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特羅亞婦女》《美狄亞》等諸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劇無一不在表現著「命運難逃」這一主題,也無時無刻不在彰顯著看似弱小的可以「被主宰」的人所具有的可以撼動命運的力量。
  • 俄狄浦斯王:一個最悲劇的男人,一顆永遠抗爭的心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與埃斯庫羅斯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和歐裡庇得斯的《美狄亞》並稱古希臘"三大悲劇"。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作為劇中的代表人物,是被神詛咒的人,雖然極力想擺脫命運的束縛,卻最終落入命運的泥潭。他越是努力掙脫,越向命運的終點靠近。
  • 《古希臘悲劇喜劇》
    1.古希臘悲劇起源及發展亞里斯多德認為:模仿是人的天性,藝術來源於模仿,戲劇是對行動的模仿,「悲劇是從臨時口佔發展出來的」,即「從酒神頌的臨時口佔發展出來的」。公元前8世紀至前7世紀古希臘抒情詩繁榮。酒神頌具有古希臘悲劇包含的三個基本因素,即詩歌、音樂、舞蹈,阿里昂的創作使酒神頌向悲劇發展前進,但悲劇作為一種戲劇形式,它的真正出現是同第一個演員的出現相聯繫的。一般認為,這一功績應歸於特斯皮斯。使古希臘悲劇真正形成戲劇衝突的是第二個演員的出現,這一功勞屬於埃斯庫羅斯,故稱為「悲劇之父」。後,索福克勒斯又引進第三個演員,進一步複雜了人物關係和戲劇衝突。
  • 那些古希臘悲劇故事,背後真正要告訴我們的理
    古希臘三大悲劇——那些滿紙荒唐言的悲劇故事背後真正要告訴我們的事古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是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大約產生於公元前8世紀,在古希臘原住民長期的口口相傳中又借鑑了流傳到希臘的其他各國神話
  •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的古希臘文明,如何盛極而衰的!
    那些倖存下來的「神二代」,如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阿佛洛狄特,酒神狄奧尼索斯等也成了希臘的雕塑、建築、繪畫、詩歌、戲劇等藝術作品的最主要的素材來源。希臘神話和人們所信奉的奧林匹斯宗教,也構成了古希臘文明最根本的文化土壤。
  • 「雜交」的古希臘戲劇,埃及神話、東方旋律,為何能被完美「消化...
    古希臘的戲劇被譽為是世界文明史上明珠,在古希臘戲劇影響著許多國家的文化,但是希臘戲劇也是被外來文明所影響,所以古希臘戲劇的身上帶著許多地區的特點,所以就單在戲劇方面進行欣賞,發現許多國家的戲劇都有類似的地方,並各有各的特色。
  • 古希臘文學,一種文學的電影改編
    於是,覺得欠古希臘一個整理吧。做文學作品電影改編的合集,純屬個人喜好。電影屬於一門獨立的藝術,無可厚非。但不應,局限在自己的圈子。本次主題是希臘古典文學改編的電影,收錄荷馬史詩、古希臘悲喜劇、希臘田園詩。
  • 七大視角全面理解《俄狄浦斯情結》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引言: 俄狄浦斯情結,是兒童(或成人)對於養育雙親的愛與恨欲望的心理組織整體,它的外在表現形式呈現為三角人際關係結構,即個體自身,所愛的客體對象,執法者(禁忌的制度)三者,伴隨愛與恨,及恐懼等等衝突矛盾的情緒。它存在的外在條件是人類的兩性差異和亂倫禁忌。中文語境有時也有說成「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雖然這不夠精確。
  • 四川人藝請來著名古希臘戲劇專家羅錦鱗操練青年演員
    7月16日上午,四川人民藝術劇院「2020年度演員業務培訓班」的開班儀式上,著名古希臘戲劇專家、戲劇教育家、導演藝術家羅錦鱗,為30多位青年演員授課。這次,他將通過《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偽君子》等經典戲劇作品,帶領年輕演員們邊學習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