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一種魚像它一樣成功。
作為「超級食物」的代表,三文魚憑藉著討喜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這幾年在國內收穫了一批忠實粉絲。在各種健身、養生指南裡,頻頻看到它與藜麥、牛油果等其他同屆「超級食物」結伴而行。
雖然三文魚價格已經趨近於平民,但是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這依然是「洋玩意」,高端大氣上檔次,在北美、歐洲、日本的餐桌上十分受歡迎。
三文魚主要生活在大西洋與太平洋、北冰洋交界的水域,屬於冷水性的高度洄遊魚類,被國際美食界譽為「冰海之皇」。
但端上你餐桌的三文魚,有可能並不只是來自太平洋或者大西洋,還有產自距出海口有3000公裡的黃河上遊最大的人工水庫——龍羊峽水庫也生活著三文魚。或許您沒有想到,三文魚遠渡重洋,來到中國本土進行養殖,在青藏高原上,三文魚也安了家。
黃河幹流上遊除河套平原外,分布著三十多處峽谷與盆地、川地。在這些峽谷中,若以長度來看,長約40公裡的龍羊峽堪稱第一峽谷。「龍羊」二字為藏語音譯,意為險峻的溝谷,也形象說明了它周邊的地貌。
1978年的龍羊峽水電站的開發,讓龍羊峽鎮從原本的荒涼之地變成了喧鬧的集鎮。但隨著水電站竣工,多數建設人員逐漸撤離,這個小鎮一度沉寂下來。
不過,不同於資源開採完就徹底落寞的石油小鎮,依託於「優質資源」——龍羊峽水庫,這個西北小鎮開始發展旅遊業,還獲得了兩個國家級小鎮的稱號,「國家級特色小鎮」和國家體育總局認定的「運動休閒特色小鎮」。
當地同樣憑藉優質水資源發展起來的還有三文魚冷水魚養殖業。
高峽平湖,山水相依。這裡環繞著聖潔的雪山,蔥鬱的草甸、湛藍的天空、峻峭的峽谷,在這片純淨的水域,有你從未見過的壯麗,還有一條遊弋在其中的三文魚。
青海龍羊峽水庫位於海拔在2600多米的雪域高原,是青藏高原上一片永不封凍的湖泊。它常年接納雪山融水,水體透明度保持在5米以上,水質屬於國家一級地表水,水溫為3-21攝氏度,是養殖三文魚等冷水魚的理想環境。
每到6月初,內地城市基本已經入夏,但龍羊峽當地的最低氣溫還在5攝氏度左右。站在水庫邊,能清楚地看到水底的石頭。
2008年,對中國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龍羊峽來說,是撬動產業變局的一年。這一年,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紮根於此,憑藉獨有的自然環境培育這群雪域精靈,並將現代化的漁業方式帶到這裡,在這裡開啟了龍羊峽現代農業事業的版圖,也為三文魚行業的發展注入了一池新水。
2009年10月,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公司創立第二年,引進20萬尾美國虹鱒和1700萬尾俄羅斯高白鮭苗種投入龍羊峽庫區。
這裡是民澤龍羊峽水上第五漁場,建有亞洲首個智能化漁業投餌平臺。所有深水網箱都是抗風浪的,網箱周長為100米,深約15米,每個大網箱裡大概投放兩萬尾三文魚,以保證每條魚都有自己的活動空間。攝影/史殿福
那時,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公司的發展藍圖非常宏大:預期用1~3年時間,投放魚苗7000萬尾,4~6年養殖產量達1000噸,7~15年養殖產量再翻一番,達2000~3000噸。
到了2017年,青海省二十餘家相關企業,共產虹鱒魚13800噸,主要銷往北、上、廣、深等大中型城市,部分出口海外。
魚廠從魚卵進口,到魚苗培育,直至商品魚養殖,都擁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流程及技術體系,只需24小時,產自青藏高原的三文魚,就會送抵沿海城市餐桌。
2018年1月16日,青海省三文魚產業聯盟在西寧正式成立,將從三文魚魚卵孵化到養殖、加工、品牌、市場營銷建立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青海省三文魚產業2.0版本來襲!
此時距離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成立,恰好10年。
十年間,孕育於青藏高原龍羊峽水庫的國產三文魚悄然崛起,成為中國三文魚產業的領軍力量。
十年間,三文魚在這裡棲息、生長,而龍羊峽小鎮也因為三文魚而知名、繁榮,兩者水乳交融,一起見證著中國三文魚產業的崛起歷程。
十年間,民澤龍羊峽走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現在網箱養殖面積近33萬平方米,鮭鱒魚產量達到1.38萬噸,佔全國鮭鱒魚產量的30%,並且作為中國唯一獲準出口歐洲的三文魚企業,也成為全國最大的鮭鱒魚網箱養殖基地,讓越來越多的國外客戶體驗到了高品質的中國三文魚。
龍羊峽漁業的發展,也為當地帶來了巨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龍羊峽鎮原住民以前多以放牧為生,靠天吃飯,入不敷出。自打三文魚養殖安家在龍羊峽之後,當地居民才真正「吃上了水」。
龍羊峽發展漁業,青海省冷水魚養殖戶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目前已發展到27家,改變了當地「靠天吃飯」的模式。全鎮有1300餘人,參與到捕撈、養殖、加工、銷售的大軍中,帶動全鎮農牧民平均收入從1800多元增至4000多元,整個龍羊峽鎮通過三文魚產業鏈條的帶動取得產值達7000萬元。
當地養殖戶捕撈三文魚
同時,這些雪域精靈也成為龍羊峽鎮旅遊業掀起浪花的一塊金字招牌。
龍羊峽三文魚知名度大了,養殖三文魚的多了,賣三文魚的多了,來吃三文魚的人也多了。來自全球的漁業專家、考察團、越野賽參賽選手紛紛到來,龍羊峽小鎮漸漸有了人氣。
來龍羊峽旅遊的遊客,行走在時光小鎮的大街小巷之時,品嘗魚類佳餚是每一位遊客的必選項目。而全魚宴,則將人們對美食的渴望發揮到了極致。
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全魚宴:全魚宴是龍羊峽鎮特色推出的新的美食系列。一隻只魚,通過煎、炒、烹、炸、燉等多種烹飪方式,滿足不同遊客的口味。在2015年推出後,基本上是讚不絕口。
龍羊峽的三文魚刺身是全魚宴中的一道主打菜。紅色的魚肉切成薄片,放置於冰塊之上。擺在白色的磁碟上,一旁再配一朵鮮花作為點綴。端上桌時,還未入口便讓人覺得食慾大開。
輕輕地夾起一片,放入由醬油和芥末調成的蘸料中輕輕一沾,剛一入口,一股辛辣直衝腦門,但凡蘸料時下手稍重,此時定會淚水橫流,好不痛快淋漓。相比入口時的刺激,衝勁兒過後,細細品味之下的魚肉又是一種淡淡的香味,綿軟而又幽香。
借力於三文魚的養殖,龍羊峽鎮也發展起了農家樂產業。走進龍羊峽鎮,地道的農家樂一家挨著一家。隨便走進哪一戶,魚都是他們的拿手好菜。如果說全魚宴滿足了人們對於高調的追求,那農家樂裡的別有一番滋味的農家三文魚依舊能夠讓遊客吃得酣暢淋漓。
三文魚是溯河洄遊性魚類,是有信念的生物。
三文魚出生於淡水的河流,卻在成長期遊入大海,在鹹水的環境中長大、覓食,等到產卵期時卻又跋涉幾千千米,再一次回到淡水環境的故鄉生出下一代,如此循環不已,生生不息。
衝過重重的難關洄遊幾千公裡最終到達原生地產卵的三文魚精神,讓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董事長應米燕產生了將三文魚融入體育賽事的想法,讓青海三文魚品牌「跑」了起來。
2017年11月25日,2017「龍羊峽三文魚」國際高原越野賽50公裡測試賽在龍羊峽鎮鳴槍開跑,來自國內外的22名精英選手在峻岭與莽原間感受極限挑戰的魅力。這也是龍羊峽首個50公裡高原國際越野賽。
融入體育賽事,讓龍羊峽三文魚的品牌成長積蓄了力量。2018年和2019年,又相繼在龍羊峽舉辦了「龍羊峽三文魚」中國峽灣挑戰賽,來自全國各地和多個國家的300多名越野跑選手參與了這一賽事,參賽者中不乏精英運動員和知名選手。他們不約而同地齊聚這一盛會,在夏日感受龍羊峽的無限風光和涼爽氣候,品味三文魚的美妙滋味。
2019峽灣挑戰賽紀錄片
三文魚富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優質蛋白質,也非常符合極限運動的營養需求。三文魚是對生長環境要求非常高的生物,這與越野賽跑者融入環境、天地合一的境界又是何其相似。
除高原越野賽外,龍羊峽還參與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奔跑吧三文魚」的口號,也在一次次的賽事與活動中被大家所熟知,逐漸賦予了三文魚更多的精神內涵。龍羊峽這一青藏高原上的邊陲小鎮,也伴隨著三文魚產業的崛起,有了和以往迥然不同的發展。
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三文魚市場受到很大影響。受疫情影響較小的青藏高原,青海三文魚產業聯盟家族進行了大擴員。
4月18日,在西寧市召開的2020年青海三文魚產業聯盟大會上傳來了好消息:青海三文魚產業聯盟在原有6家養殖企業的基礎上,審核通過了19家企業加入聯盟。至此,青海全省27家冷水魚養殖企業,已有25家加入產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