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介紹以及繪畫作品欣賞

2020-12-09 聞是藝術

約瑟夫-瑪麗·維安作品

新古典主義

以復興古希臘羅馬藝術為旗號的古典主義藝術,早在17世紀的法國就已出現。在法國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會改革之前,有一場純粹的藝術革命,這就是新古典主義美術運動。這一時期的法國美術既不是古希臘和羅馬美術的再現,也非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的重複。它是適應資產階級革命形勢需要在美術上一場借古開今的潮流。 所謂新古典主義也就是相對於17世紀的古典主義而言的。同時,因為這場新古典主 義美術運動與法國大革命緊密相關,所以也有人稱之為"革命的古典主義"。

約瑟夫-瑪麗·維安作品

新古典主義的特徵

新古典主義美術的特徵是:選擇嚴峻的重大題材(古代歷史和現實的重大事件),在藝術形式上,強調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現;在構圖上強調完整性;在造型上 重視素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對色彩不夠重視。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從維安、達維德到安格爾,取得了最優秀的成就,並達到高峰。

希臘姑娘用鮮花裝飾熟睡的愛神 創作年代:1773年 作品尺寸:335x194cm

維安是法國最早的新古典主義畫家,他試圖反對情慾的、過分雅致的藝術,力 求恢復古希臘藝術的樸素、莊嚴。由於他的才能和個性的局限,他沒能實現藝術上的根本變革。維安的學生達維德在大革命爆發前夕,從羅馬留學歸來,他非常成功 地展出了他的繪畫《乞食者貝裡塞赫》。隨後他的《荷拉斯兄弟之誓》在1785年的 沙龍上展出,這幅畫明顯表現出莊嚴、雄偉的希臘和羅馬藝術的影響,對公民道德 加以頌揚,又同法國革命的步調一致,引起了資產階級的強烈共鳴。1789年他創作了《布津蒂斯》,這幅畫具有明顯的向路易十六王朝挑戰的意味。正是這些作品奠 定了他作為一個藝術家在大革命時期的重要地位。19世紀初期,在達維德無可置疑的領導下,新古典主義在法國取得了勝利。在達維德的周圍,他的追隨者眾多,其學生就有400多人。他們大都成為法國畫壇上的活躍人物, 其中最享盛名並就某種 程度來講獲得了獨特地位的是熱拉爾、吉羅代和格羅。

約瑟夫-瑪麗·維安作品

達維德的同時代人普呂東的藝術表現了革命年代藝術理想的另一方面,作為藝術家,有人認為他並不遜色於達維德,在某些形象的嚴整和作品富有生氣的處理上還在達維德之上。 達維德的學生安格爾不久成為當時最有獨創的藝術家並被推崇為古典畫派的首領。新古典主義從達維德到安格爾是一個轉折,從描繪與時代相關的事件轉向了脫 離現實的神話和純藝術,從形式上由嚴格的古典主義風格走向了帶有華麗東方色彩的古典主義。安格爾的一生藝術活動極為活躍,他的女性人體和肖像畫成就最高。 法國的新古典主義繪畫對歐洲的一些國家也產生了影響,其中首先應該提到的 是同時期的英國繪畫。當時一大批優秀的畫家活躍在畫壇上,其中有風景畫家威爾 遜、桑德比和動物畫家斯塔布斯。富塞利則是一位獨具風格的英籍瑞士畫家。明顯受新古典主義影響的畫家還有巴裡、韋斯特。同時期的德國畫家有希克、科赫和傑內利。

販賣孩子的商人   時 期:1763年   創作者:約瑟夫-瑪麗·維安   國 家:法國  規 格:96cm×121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處:楓丹白露皇家博物館藏

這是一幅人神合一題材的繪畫,有著典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人物造型嚴謹,肅穆而冷靜。女主人被刻劃得高貴而矜持,女商人則從提籃裡抓出一個帶翅膀的小男孩(無疑這是小天使),構成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場面。如果說畫家描繪的是當時社會現實的話,那麼,那個正在被販賣的長著翅膀的孩子,無疑又給作品增添了撲朔迷離的色彩。

《荷拉斯兄弟之誓》

創作者:傑克·路易斯·達維特

國 家:法國

規 格:330cm×425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處:巴黎羅浮宮藏

這原本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在1784年給大衛的訂件。他接到任務後沒有按照統治者的意願去畫,而是加強英雄人物的剛毅決心。1785年在沙龍展出。由於達維特的政治觀點和路易十六的專制權格格不入,這幅畫的主題思想和法國王室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馳。

英雄主義的讚歌——達維特《馬拉之死》

荷拉斯,是古羅馬時代的一個家族。古羅馬共和制時期,羅馬人與比鄰的伊特魯裡亞的古利茨亞人發生了戰爭,但雙方的人民卻有著通婚關係。為了避免一場大規模的流血廝殺,雙方統領達成協議,各選三名勇士來進行格鬥,以勝敗來判定羅馬城與阿爾貝城的最高統治權屬誰。在這場戰爭中,荷拉斯兄弟被選出來與敵人進行格鬥。老荷拉斯將武器分發給三兄弟,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寶劍宣誓……格鬥以羅馬的荷拉斯三兄弟戰勝而告終。這個題材,早在十七世紀就被法國劇作家高乃依寫過,它的主題思想是個人感情要服從國家利益。

達維特:告別的勒馬科斯和尤嘉麗

畫家運用了多側面揭示主題的手法,使悲壯的戲劇性場面,具有無比的豐富性。男人的剛毅、悲壯與女人的哭泣形成對比,深化了題旨的思想性。畫面上的氣氛是明確的:為了民族的存亡,為了拯救祖國,只有犧牲家庭和個人的利益。畫中主要人物的表情、動作激昂,後景上的古典建築突出了這種莊重的氣氛。當法國人民高唱著「不是獲勝利,就是死亡」的革命歌曲奔向前線,和外國侵略軍、貴族流亡者決戰的時候,這幅畫的鼓動作用是很明顯的。

聖羅奇祈求聖母結束瘟疫

圖中這幅布面油畫是法國新古典主義代表人達維特的作品,正是這幅畫使他在1784年一舉成名。畫的題材取自古羅馬傳說:古羅馬人與比鄰的古利茨亞人長期作戰,雙方都疲憊不堪,後來經長老們議定進行最後決戰,但不幸的是雙方的人民卻有著通婚的關係,而荷拉斯,就是當時古羅馬的一個家族。圖中的畫面構圖嚴謹,技法精湛,作者以荷拉斯三弟兄伸出右手在接受父親授予武器時向著寶劍莊嚴宣誓的場面為中心,人物表情剛毅、動作激昂,他們佔據畫面的大部分空間,為了更好地渲染氣氛,就連後景上的古典建築也突出了這種莊重的氣勢。而在畫面的右下角落是三勇士的母親、妻兒和秭妹。母親擔心這次出徵兇多吉少,哀痛得心如刀絞;一個女人摟著自己的孩子泣不成聲;而勇士的那個秭妹(最右側一個)的心情,此時更為複雜,她已經許嫁了古利茨亞人,雙方的廝殺將對自己的命運產生巨大的影響,不論何方死傷,都將是自己親人的不幸。畫家在此採用多側面揭示人物心理狀態的手法,使這幕悲壯的戲劇場面具有豐富的可讀性。婦女的哭泣與前面三個勇士的激昂氣概形成強烈的對比,加強了主題的思想性。悲壯的氣氛很明顯,為了祖國與民族的存亡,只有犧牲家庭和個人的利益。作者正是用他手中的筆鼓舞人們去為共和、自由而鬥爭。

相關焦點

  • 美的自然與自然的美——新古典主義巨匠安格爾和布格羅
    提到西畫體系,古典主義繪畫給我們的印象是最為深刻的,也是被我們所熟知的,幾乎絕大多數人都欣賞過像《蒙娜麗莎的微笑》、《維納斯的誕生》等這些作品,對於像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古典主義大師也都是耳熟能詳。布格羅《清純》新古典主義與法國大革命關係密切,在當時思潮湧動的社會背景下賦予了古典主義以新的內容,藝術家們在思想上突破了之前古典主義的束縛,創造出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因而新古典主義也被稱為
  • 白天畫畫,法國新古典主義的開創者雅克-路易·大衛油畫作品欣賞
    他對於普桑、布歇、格勒茲和卡拉瓦喬這些人的作品有大量的臨摹與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風格也在不斷的轉變。大衛在繪畫初期,對色彩還有濃厚的興趣,在畫面中,還能看到個別作品帶有明顯的洛可可風格。再後來,他迷上了普桑藝術,開始抑制色彩在畫面中的表達,轉化的過程中,畫面的顏色變得更加微妙。
  • 《大宮女》:新古典主義的探索
    大衛很欣賞安格爾,就像後來安格爾欣賞德加一樣。21歲就憑藉精湛的畫作獲得羅馬大獎。此後更是創作巨作多數,還創辦學校被選為皇家學院院士,安格爾對於古典法則的理解更為深刻,當達維特流亡比利時後,他便成為法國新古典主義的旗手。  《大宮女》這幅美術作品是卡琳羅.穆拉特皇后請他畫的,由於這幅作品所表現的內容遠離了法國的現實生活,人們對這幅作品的反映較為冷淡。
  • 新古典主義大師——路易·大衛作品欣賞
    說起大衛,可能大家會聯想到米開朗基羅的英雄雕像《大衛》,但這裡我們即將講述的大衛,原名雅克·路易·大衛,是十八世紀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點領導者,在法國的美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不僅自己成為了美術大師,他的學生安格爾也成為世界公認的美術大師。
  • 「西方藝術流派-古典主義」
    古典主義繪畫以此精神為內涵,提倡典雅崇高的題材,莊重單純的形式,強調理性而輕視情感,強調素描與嚴謹的外表、貶低色彩與筆觸的表現,追求構圖的均衡與完整,努力使作品產生一種古代的靜穆而嚴峻的美。        在繪畫技巧方面上,古典主義的繪畫強調精確的素描技術和柔妙的明暗色調,並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現出雕塑般的簡練和概括,追求一種宏大的構圖方式和莊重的的風格、氣魄。
  • 法蘭西繪畫之父尼古拉斯·普桑油畫作品欣賞
    他是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領導者,在法國花壇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可以說,沒有普桑,就沒有整個法國畫派,沒有法國的學院主義。1但宮廷的爾虞我詐,以及各種約束像繩索一樣套在了他脖子上,讓他失去了創作自由。他說"如果我在這個國家留下來,我就會變成一個拙劣的畫家。"因此他藉故離開了法國,重返義大利直到逝世。雖然大部分時間在義大利度過,但他依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
  • 安格爾和布格羅都是「新古典主義」油畫大師,畫風有什麼不同?
    總體來講,19世紀的主要文藝思潮有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新古典主義誕生於18世紀末期,是以考古學家在亞平寧半島上發現了建立於古希臘時期的「龐貝古城遺址」為契機,而形成的一個文藝思潮。
  • 西方美術史裡的古典主義和新古典主義,到底有什麼區別?
    ,以及許多文學巨匠和藝術大師。古典主義在繪畫上重視素描的作用,依託嚴謹的素描技巧來創作完整的造型,在構圖上喜歡單純而莊重的畫面形式,追求一種富麗堂皇的氣勢,以及嚴峻靜穆的藝術格調,對色彩的作用並不是那麼重視,有時為了需要會剝奪藝術形象的自然色。
  • 印象派重要畫家,埃德加·德加,繪畫作品欣賞
    德加臨摹了15-16世紀的許多繪畫和素描,當他回到巴黎時,他已經是一個學到一手安格爾畫派好手法的、功夫很深的素描行家了。這種素描是一種古典主義的素描,是一種在學院裡學習的素描(學院派),因此,愛德華·馬奈、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保羅·塞尚在不久後都起來反對這種素描,但德加對它的態度則不同,他非常崇拜埃德加·德加古典主義的素描。
  • 西方藝術史: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大衛【44】
    科學的飛速進步使人們既渴望發明和創新,又不斷地產生厭倦,這就造成欣賞趣味上的巨大差異,並導致各派挺起、大放燦爛之花的繁榮局面。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傑出畫家,新古典主義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早年受業於皇家美術學院J.-M.維恩教授。
  • 巴洛克,古典主義,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怎麼區分?
    從17-19世紀,產生許多藝術風格,巴洛克風格,法國古典主義,洛可可風格,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理性與感性交替上演。一說起這些專業術語,就讓人頭大。於是「復古」繼文藝復興後再次解決藝術危機——法國古典主義誕生。在形式上它模仿古希臘羅馬時代作品,題材多為歷史,宗教和神話;在內涵上追求通過人的理性描繪真實,擯棄個性表現。所以在古典主義作品中,沒有豔麗的顏色,沒有戲劇性的場景。色彩總是樸素淡雅,畫面沉穩而莊重,場景和人物都是理想化而非寫實,不摻雜任何主觀情感。
  • 承古拓新——王鑫偉繪畫作品欣賞
    >>作者簡介<<王鑫偉,1956年生於青島,自幼喜愛繪畫。上世紀70年代師從王曉強先生學習素描、油畫及唐詩宋詞。後師從韓禹麟先生學習陶瓷燒成及繪製。上世紀80年代師從李興邦先生學習裝修設計與繪畫,尤喜愛宋元文人畫風,並專注於此幾十年,閉門寒窗,潛心用功,讀書習畫,深得李興邦先生嫡傳,畫風日瑧成熟,諸多作品被國內外友人購藏。現任青島市山水畫協會會員,青島東方畫院副院長,青島市工筆畫協會理事,青島油畫院特聘畫家。2018年應邀赴日參加(中日友好40周年國際書畫聯展)其作品(清明上河圖)(唐詩畫意)獲銀獎。
  • 浪漫主義風格的產生以及代表人物與作品
    導語:19世紀的浪漫主義美術可以說是跟法國古典主義的新古典主義同時出現的一種風格,但是浪漫主義追求的跟古典主義追求的是完全背道而馳的,所以他們兩個風格之間的鬥爭在當時也是非常激烈的。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的區別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的不同之處在於。浪漫主義是重視畫家的感性而輕於對傳統的理性的,重視對於色彩的刻畫描寫,而古典主義則是重視對素描的表現,如同法國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在藝術的表現方式上,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是呈現完全對立的狀態的。浪漫主義追求一種對於事物個性化的表現。
  • 「淺談」古典主義繪畫崇尚美與理想的自然相結合
    古典主義17—19世紀流行於歐洲各國的一種文化思潮,發端於17世紀的法國,在君主專制王權之上的法國資產階級還未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教會也受制於王權,所以象徵王朝偉大和永恆的古典主義藝術就受到宮廷統治階級的歡迎。
  • 加拿大齊格弗裡德·扎德馬克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欣賞
    加拿大繪畫藝術家Siegfried Zademack偏愛描繪超現實主義的畫作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許多宗教、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象徵,比如長著利齒的骷髏頭、背著生鏽鐵翼的墮落天使、被囚禁的泰坦巨人、身著黑袍的死神
  • 【基督教藝術簡史】後續一:洛可可與新古典主義
    沒有宗教儀式性,沒有動感又戲劇的定格,洛可可用輕快、奔放的日常情調以及精美柔軟的視感取代了王權感十足的那些過往。那柔美的光線,藍綠、粉紅、淡紫色的層次變化,隨意又精緻的構成了整體。但洛可可藝術流傳並不廣泛,十八世紀中頁就逐漸衰微,新古典主義出現了。洛可可風格著名的畫家包括:安東尼·華託、夏爾丹、布歇、弗拉戈納爾、提埃波羅、荷加斯、雷諾茲、庚斯博羅等等。
  • 提香、莫奈、倫勃朗……你期待的大師作品都在「歐洲繪畫五百年」
    5月29日,湖南省博物館2020年首個特展「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五百年」對外開放,備受期待的提香、魯本斯、倫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納、莫奈、高更、雷諾瓦等藝術大家的作品亮相湖南省博物館展廳。據策展人、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陳敘良介紹,此次展覽從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館藏中精心遴選出60幅歐洲繪畫作品,以其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展現了14—19世紀歐洲繪畫的概貌,其中包括不少歐洲最著名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納、莫奈、高更、雷諾瓦等。
  • 兒童畫作業單——欣賞馬格裡特作品,繪畫練習想像力
    一、本期繪畫主題:腦洞大開 完美組合,類型:想像二、名作欣賞——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1.作品信息:《紅模型》、馬格利特(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油畫、60×45cm、1935對於這類作品,我們無須過多的去解讀作品的含義、表現的思想之類的內容,尤其是我們不需要通過作品名稱去聯想畫面表現的內容。這類問題我們沒有必要,如果能在某一方面給人以啟發就好,比如想像力、或者某一時刻的某一種感受。
  • 徐白一先生——繪畫作品欣賞
    對應這六大要素,建立起一套相對應的繪畫形式上的語言表現體系。以宋人繪畫之法理,融合西方繪畫構圖的可視性等要素,用古今中外繪畫的有用之法,潛心研究表現中國東北的平原風貌之景色,開東北大地平原繪畫之先河,尤為善於表現北方平原冰雪,其作品氣勢恢弘、清氣滿天,大氣磅礴、振人心魄。
  • 波蘭畫家Rafal Olbinski,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欣賞
    作品經常出現在時代、商業周刊、大西洋月刊、花花公子、紐約時報等主要出版物。他的畫已被許多知名的藝術館收藏,其中包括:美國國會圖書收藏館,紐約的Carnegie基金,紐約共和國公司,Searle公司,紐約的國家藝術俱樂部以及美國的很多私人收藏館,甚至是歐洲、亞洲和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