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小說更精彩,韓氏:從被俘為奴到位極人臣,以漢人之身僅次大遼帝後

2020-12-16 騰訊網

提起大遼帝國,總繞不過遼政權統治時期活躍的許多漢人權貴家族。

遼朝200年間,韓、劉、馬、趙號稱燕薊四大族。而遼國韓氏家族又有兩支:一是以韓延微為首的幽州韓氏(正宗老北京),一是以韓知古為首的玉田韓氏。

不過玉田韓氏與其他望族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劉、馬、趙以及幽州韓氏本就是當地的士族,而韓知古卻是以奴隸之身上位的,並且最終玉田韓氏成為了僅次於皇族耶律氏、後族蕭氏的第三大家族。

宋史研究大家鄧廣銘曾說「遼代韓知古家族與遼代皇族同興衰,共榮辱。韓氏家族的興衰榮辱就是整個遼朝興衰榮辱的一個縮影。」

這種堪比小說情節的劇情,韓氏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韓知古被俘入遼——知識改變命運

遼代漢人最初多為從中原被掠奪至契丹族控制地區的,五代時期分裂、動蕩局面為契丹人南下侵略提供了機遇,契丹通過南下戰爭將漢人掠入遼境,成為契丹遼朝統治的基礎。

韓知古,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被劫掠至了遼朝為奴。據《遼史》記載:「太祖平薊時,知古六歲,為淳欽皇后兄欲穩所得。後來嬪,知古從焉。」

關於韓知古家世背景的信息,《遼史》中並未記載。在上世紀末發現的韓氏家族墓地中,《韓匡嗣墓誌》上記載韓知古:「曾祖諱懿,不仕。王父諱融,任薊州司馬」。

也就是說韓知古被劫掠入遼前的家庭屬於知識分子階層。

這樣的家庭背景足以使韓知古有獲得良好的蒙學教育機會。所以在被擄掠入遼後,才有可能因為其才學被選為述律皇后的陪嫁媵臣。

據《遼史》記載,韓知古在其隨嫁之後,並沒有得到重用,因自負其才,不得志,還有一段逃跑的經歷,後因為其子韓匡嗣的原因得以為太祖所識,才得以參與建遼大業。

「久之,負其有,怏怏不得志,挺身逃庸保,以供資用。其子韓匡嗣得親近太祖,因間言。太祖召見與語,賢之,命參謀議。」

然而根據《韓匡嗣墓誌》記載,匡嗣生於太祖神冊二年(917年),而早在此之前,即太祖元年(907年),韓知古就已經在阿保機身邊充當智囊了。

所以《遼史》中的此段記載值得商榷,暫且按下不表。

總而言之,不論因何契機,韓知古還是搭上了耶律阿保機這條線,因其精通漢文化以及契丹文化而受到了阿保機的賞識。

共勸太祖不受代——躋身權力核心

韓知古的政治生涯開始於阿保機稱帝建國。在此過程中,韓知古作為阿保機智囊團中的一員,也發揮了不容小覷的作用。

契丹社會早期的汗位交替實行的是古老而原始的「三年一代」的代選民主制,契丹有八部,八部投票選出下一任的大汗,「被代者以為約本如此,不敢爭」。

志向宏遠的耶律阿保機當然不願做一個「立」三年就下臺的契丹汗,他的目標是效仿中原王朝之制,統一契丹各部,建立一個強大的、世襲的、中央集權專制的契丹帝國。

為了打破遙輦氏的世選制度, 他藉助了由其身邊智囊們提供的中原文化中大一統與家天下的思想,不再「受代」,謀求連任。

《資治通鑑》中引趙志忠《虜廷雜記》載:「韓知古、韓穎(韓延徽)、康杖(默記)、王奏事、王鬱皆中國(中原)人,共勸太祖不受代。」

在智囊團的幫助下,阿保機擺下「鴻門宴」,伏兵於鹽池,誘殺七部大人,廢除了契丹一貫沿用的「三年一代」制。不久,耶律阿保機建元神冊,接受「大聖大明天皇帝」之尊號,登上了契丹遼國之帝位。

此後,韓知古越來越受到耶律阿保機的信任。因熟悉漢制,他被任命為總知漢兒司事,兼主諸國禮儀。雖然還是家奴身份,但是已經開始躋身於契丹的政治權力核心。

制定儀法——援據故典,參酌國俗,與漢儀雜就之

隨著契丹境內漢人數量的增多,漢人事務愈加複雜,番漢相涉的事件增多,單憑草原部落的習慣法已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求。據《遼史·康默記傳》記載:

「一切蕃、漢相涉事,屬默記折衷心,悉合上意。時諸部新附,文法未備,默記推析律意,論決輕重,不差毫釐,人人自以為不冤」

在遼朝初期漢人管理中發揮巨大作用的韓知古,在刑法方面也有相當的建樹。韓知古雖系漢人,但是他在入遼之後生活在世為決獄官的淳欽皇后家中,也就是蕭敵魯的家族之中近十年之久,與其族人保持了一種親密的關係,必然對契丹舊法有一定的了解。

遼太祖神冊六年(921),韓知古在原有律法的基礎上此基礎之上,制定完成了遼的律令——神冊律。

契丹建國之初,對漢人禮儀知之甚少,「儀法疏闊」。韓知古「援據故典,參酌國俗,與漢儀雜就之,使國人易知而行」。可以說,韓知古是將漢地禮儀介紹到草原並與契丹「國俗」相互使用、制定遼國禮制的第一人,為遼朝制度創製做出了重大貢獻。

天贊年間(公元926年),韓知古又因「與康默記將漢軍徵渤海有功,遷中書令」。

《遼史》本傳記載,韓知古死於天顯中,因為其顯赫的政績、軍功,死後被任為遼的佐命功臣之一。

韓知古的活動貫穿著阿保機建遼的全過程,為契丹國家的創立和管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功偉矣。

十一子皆入仕,二人封王

《遼史》中對於韓知古家庭成員沒有太多的介紹,但據《韓匡嗣墓誌》記載,韓知古有十一個兒子,並且由於韓知古的蔭澤,全都入仕。羅列如下:

韓匡圖:彰國軍衙內都將;

韓匡業:天成軍節度使、司徒;

韓匡嗣:始平軍節度使、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攝樞密使、西南面招討使、晉昌軍節度使、燕王;

韓匡祐:臨海軍節度使、太傅;

韓匡美:燕京統軍使、天雄軍節度使、太師、政事令、鄴王;

韓匡胤(巧了不是,隔壁也有個叫匡胤的):戶部使、鎮安軍節度使、太保;

韓匡贊:鎮安軍節度使、司徒;

韓匡文:殿中侍御史;

韓匡道:東頭供奉官;

韓圖育氏:彰武軍中軍使;

韓唐兀都:熊軍將軍;(這倆小兒子已經直接用契丹名了)

第二代不僅全部入仕,並且與後族蕭氏聯姻。據記載,韓匡嗣之妻為蘭陵蕭氏;韓匡美三任妻子,大妻蘭陵蕭氏,次妻蕭氏為淳欽皇后之侄女,三妻蕭氏為次妻侄女。

通過聯姻對政治地位鞏固方面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即使在韓氏家族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在遼聖宗皇后的庇護下,其家族子弟多受皇朝恩寵。

韓知古的十一個兒子中,以三子韓匡嗣最為顯赫,也是在《遼史》中唯一記載的一個兒子。韓匡嗣剛開始是皇帝家奴,後躋身近侍,並因諳習醫道而得到述律皇后寵愛,直長樂宮,成為遼景宗幼時玩伴。

景宗即位後,韓匡嗣得以重用,歷任上京留守、南京留守,封燕王,後「以留守攝樞密使」。乾亨元年(公元979 年),遼、宋滿城之戰中,韓匡嗣指揮失誤導致遼軍失敗。

事後,遼景宗歷數韓匡嗣五條罪狀,並下令處斬。後在睿智皇后的開解之下,「杖而免之」,降封為秦王,並未受重罰。不久之後,又得以起復,死後追贈尚書令。

然而,真正讓玉田韓氏走上巔峰的是韓匡嗣的第四子韓德讓。

熊熊燃燒的八卦之心——韓德讓和蕭燕燕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韓德讓和蕭燕燕就是楊家將中韓延壽和蕭太后的原型)

蕭綽,小名燕燕。出身大遼後族蕭氏,父親蕭思溫,遼朝北院樞密使、宰相、駙馬。母親是遼太宗的女兒,大長公主。

景宗繼位,蕭思溫因有擁立大功,燕燕進宮為妃。很快就被封為皇后,時年16歲。

然而,在此之前,蕭燕燕已經有過一段戀情。

據野史記載,蕭燕燕的初戀情人正是長他12歲的韓德讓,少時的蕭燕燕十分崇拜他,韓家和蕭家還有婚約,不過因為遼景宗看上了蕭燕燕,登基後直接問蕭燕燕父親蕭思溫要人,蕭家不敢得罪皇帝,只得和韓家毀約。

這樣的話,景宗就是第三者。只是皇帝太牛,燕燕無奈,德讓無語,這對鴛鴦就此勞燕分飛。

宋代路振創作的八卦筆記《乘軺錄》中記載:

「幼時嘗許嫁韓氏,即韓德讓也,行有日矣。而耶律氏求婦於蕭氏,蕭氏奪韓氏婦而納之,生隆緒,即今虜主也。」

而《宋會要輯稿》中記載的就頗為離譜:

「蕭氏與韓私通,遣人縊殺其妻,乃入居帳中同臥起,如夫妻共案而食。」

讓我們先說回韓德讓。

高梁河之戰——擊退宋太宗

韓德讓早年以「近侍」身份得以親近遼景宗,他臨事謹慎又有謀略,以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深得遼景宗器重(再加上蕭燕燕,妥妥的狗血三角戀)。加東頭承奉官,補樞密院通事,後轉上京皇城使,遙授彰德軍節度使,代其父為上京留守,權知京事,很有聲望。

乾亨元年(979年)七月,在時任南京留守的韓匡嗣扈從北上之際,韓德讓又代其父守南京,任權知南京留守事。

九月,宋太宗攻打南京,欲奪幽、雲之地,韓德讓臨危不亂,登城指揮守軍抵禦15晝夜,待援兵趕到,內外夾擊,大敗宋兵於高梁河(約在今北京外城一帶),宋軍三死者萬餘人,宋太宗乘驢車逃走,史稱「高梁河之役」。

宋軍敗退之後,韓德讓以功拜遼興軍節度使。乾亨四年,徵為南院樞密使,賜名「德昌」,從此進人遼朝統治集團高層。

臨危受命

按《遼史》的記載,在景宗臨死之際,韓德讓與耶律斜軫俱受顧命輔立隆緒,是為聖宗,擁立過程似是十分簡單。然而據《契丹國志·耶律隆運傳》所載,在景宗病危至新君登位這一段時間,形勢是相當嚴峻的。其載:

「景宗疾亟, 時諸王宗室二百餘人擁兵握政,盈布朝廷。後當朝雖久,然少姻媛助,諸皇子幼稚,內外震恐。」

景宗駕崩,雖有御定皇位繼承人,景宗死後,圍繞皇位繼承的政爭是不可避免的。

此時29歲的蕭綽已為蕭太后,而耶律隆緒年僅12歲。孤兒寡母,身無外援,諸王宗室虎視眈眈,宋、夏狼伺在側。

正是在此關鍵時刻,顧命之臣韓德讓和耶律斜軫發揮了關鍵作用,這兩位都不是外人,韓德讓是蕭綽的舊情人,耶律斜軫是蕭綽的侄女婿。

史載:景宗病亟,韓德讓「不俟詔,密召其親屬等十餘人並赴行帳」。「請於後,易置大臣,敕諸王各歸第,不得私相燕會,隨機應變,奪其兵權。 景宗崩,布置已定,乃召集番漢臣僚,立梁王隆緒為皇帝」。

《契丹國志》謂聖宗隆緒「登大寶,皆隆運(即韓德讓)力也」。

聖宗登位,蕭綽臨朝。由於蕭太后任人唯賢,韓德讓等輔弼大臣獻計獻策,全力輔佐,使遼朝一度動蕩的局勢穩定下來。景宗朝開啟的一系列加速封建化進程的吏治、經濟、法律方面的改革也得以延續下去,保持了遼國正確的發展方向。

在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時期。

澶淵之盟

從乾亨元年宋滅北漢起,宋、遼雙方交惡20多年。長時間的爭戰,給兩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統和四年(986年) ,宋太宗為報高梁河失敗之仇,派三路大軍攻遼。宋軍有備而來, 鋒芒銳不可擋, 遼南部重鎮歧溝關、涿州、固安、新城等地, 很快為宋軍攻佔。

面對這緊急軍情,太后召集御前緊急會議,在韓德讓等人的勸諫下,蕭太后決定帶少年皇帝遼聖宗親徵,韓德讓亦從太后出師,於是遼軍士氣倍增,宋軍大敗。

韓德讓因出師抗宋有功,「加守司空,封楚國公,與北府宰相共執國政。」

統和二十二年九月,韓德讓從承天太后、聖宗皇帝又一次率兵南下伐宋。遼軍勢如破竹,很快打到靠近黃河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陽市西南,俺的老家。。) ,離宋朝的都城汴京已經不遠。宋真宗在寇準等主戰派的勸諫下,御駕親徵。

在宋遼雙方相持不下的情況下,韓德讓提出建議,雙方和談,籤定了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為宋遼兩國帶來了百餘年的和平,直到被蠢蠢的宋徽宗打破。

位極人臣

班師回朝後,皇太后賜韓德讓姓耶律氏,賜名德昌。

統和二十三年(1005 年) 十一月,「詔大丞相耶律德昌(即韓德讓) 出宮籍,屬於橫帳」。

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是俘奴,因而隸宮籍,即奴隸之籍,儘管韓氏一門早已有功於契丹,但奴隸籍始終保留著。

至此,韓氏宗族附籍橫帳(意即最尊貴的宗室),從此韓氏不再是奴隸籍,貴如皇族。後又將德昌之名列於遼景宗神廟,與景宗兄弟相稱,正式把韓德讓當作契丹皇族看待。

不久, 蕭太后又下詔韓德讓為晉王,受尚書令,位在諸親王之上。並建立了類似於宮衛的王府,出入有百名護衛和儀仗隊,排場與皇帝相同。

有遼一代, 共有13 個宮衛, 其中的12 個分別屬於9 個皇帝、兩個皇太后(應天皇太后述律平和承天皇太后蕭綽)、一個皇太弟(耶律隆慶) ,還有一個,就屬於韓德讓。

韓德讓不僅聲勢煊赫,而且受寵至極。一次騎馬打球之時,胡裡室的坐騎突然亂蹦亂跳,把韓德讓撞下馬。蕭太后大怒,下令將胡裡室捆綁起來,立即處斬,韓德讓馬上勸阻太后,刀下留人,太后見韓德讓只是受了點輕傷,便應允了他的請求。

因為韓德讓無子,於是蕭太后規定皇室每一代都貢獻一個親王作為韓德讓的後嗣。

「德讓無子,初以聖宗子耶律宗業為嗣;又無子,以魏王貼不(宗熙)子耶魯為嗣;天祚立,以皇子敖魯斡為嗣。」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蕭綽歸政於耶律隆緒。同年十二月,病逝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諡聖神宣獻皇后。

統和二十八年,聖宗耶律隆緒又賜韓德讓名耶律隆運,並把他當作父親一樣看待。在韓德讓生病後,聖宗耶律隆緒率諸親王像兒子一樣親侍床前,皇后蕭菩薩哥也親奉湯藥。

就在蕭綽去世後的第十五個月,韓德讓也隨之去世。遼聖宗耶律隆緒親自為韓德讓舉行了國葬,並將其安葬在蕭綽的陵墓邊。韓德讓成為葬在大遼皇陵中的唯 一一個漢人和臣下。

韓德讓的一生,全部奉獻給了大遼政權,他為契丹族的發展、強大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契丹內政改革和對外和平交往諸方面都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正因為如此,他死後,被諡為「文忠」,這是歷代封建皇朝的臣下最不易得、最為榮耀的諡號。

相關焦點

  • 《燕雲臺》引發的思考,究竟該怎樣看待那些幫助遼國的漢人呢?
    在中國的歷史上,每一個遊牧民族的崛起都少不了漢人的幫助,高度漢化的遼國更是如此,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燕雲臺》也表現了這一點,遼景宗、遼聖宗兩朝在韓氏家族的輔佐下,達到了遼國歷史上的巔峰時期。其實幫助契丹建國的韓氏家族並不只有韓德讓一家,還有一位地地道道的漢人,他的名字叫韓延徽。韓延徽出身於官宦之家,他的父親韓夢殷曾經擔任過薊州、儒州、順州的刺史。韓延徽少年時便才德出眾,在幽州節度使劉仁恭手下擔任錄事參軍。
  • 宋朝屢戰屢敗,那些被俘百姓還有機會重返故土嗎
    在長期交戰過程中,宋朝有大量人員被擄掠到敵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靖康之恥中,徽、欽二帝落入金軍之手。 最無辜的其實是那些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平民,被俘後,他們往往妻離子散,幾代人的積蓄化為烏有,在敵國過著豬狗不如的為奴生活。 由於被俘後的生活太過悽慘,再加上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故土情節,宋朝被劫掠走的平民基本上都日思夜想盼望著能夠回歸故裡。那麼這些被俘的平民百姓到底有沒有機會重新回到宋朝境內呢?
  • 「格雷」銷量過億,「為奴」成為課程
    目前,小說已被翻譯成51種語言,包括泰語、希伯來語、冰島語、拉脫維亞語、中文(臺版)、韓語和蒙古語。  消息公布後,作者詹姆斯女士在推特上連用三個「謝謝」對粉絲表達了感謝。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最初是作為《暮光之城》的同人小說在網上發表的。2011年5月,其電子書由名不見經傳的澳大利亞小型出版商「作家咖啡館」(Writer's Coffee Shop)出版。
  • 乾隆帝和魏瓔珞的兒子嘉慶皇帝究竟是不是漢人?
    乾隆和魏瓔珞劇照很多人都說從嘉慶帝開始清朝皇帝有了漢人血統,那麼嘉慶帝有沒有漢人血統呢?首先從其父親乾隆帝來看,民間一直傳說乾隆是浙江海寧陳世倌陳閣老的兒子,被雍正妻子使了掉包計用一個女孩換至王府撫養,乾隆長大後知道真相還曾借南巡之名去海寧拜祭親生父母,金庸先生的小說《書劍恩仇錄》中最大的秘密就是乾隆身世之謎,金庸先生的故鄉就在浙江海寧,估計是從小就聽多了乾隆身世的種種傳說,金先生的小說精彩非常,書中人物陳家洛和香香公主的愛情故事更是感人至深,也使得乾隆是漢人的說法流傳的更廣
  • 元朝漢人「蒙古化」過程探析
    當時的蒙古風俗對於漢人的影響大到什麼地步呢?《明實錄》記載:「悉以胡俗變易中國之制,士庶鹹辮髮椎髻,深簷胡俗。「九歲而孤」的王德真,在成吉思汗南徵金朝的時候被俘於野狐嶺,成吉思汗覺得這小孩腦袋長得異於常人,於是讓人把他抱回家養著,「喜其頭顱不凡,命宮掖撫養之」,王德真耳濡目染之下,僅僅三年就通曉了蒙古語言,「三年通蒙古語言,譯說辯利」,於是被鐵木真喜愛,走到哪兒都帶著他,「出入提攜之」。後來王德真就當上了蒙古皇室的親衛,充怯薛「奉御」,王德真還兼掌二皇后宮政,忽蘭皇后「撫之如子」,稱為「怯憐口」。
  • 明英宗在土木之變被俘後,于謙為什麼選擇了朱祁鈺?
    雖然這幾天一直預感不妙,在第一時間得知英宗被俘的消息還是讓孫太后悲痛不已。聞訊趕來的錢皇后獲悉,婆媳二人抱在一起號啕慟哭。明宣宗孝恭皇后孫氏像,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孫太后 10歲進宮,為宣宗生下皇長子朱祁鎮英宗朱祁鎮被俘後,讓身邊的錦衣衛校尉袁彬寫了一封信,敘述被俘情況,要朝廷以珍寶金銀把他贖回來。
  • 如果你被這幾本小說的開頭勸退,那真的可惜了,後期實在太精彩!
    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本開頭一般甚至勸退,後續內容卻非常精彩非常好看的小說,如果你被這幾本小說的開頭勸退,那真的可惜了,後期實在太精彩!: 從北地歸來的庾水南與魏肅乃是識得大義之人。在長達十餘年的時間裡,女真人從南面擄來的漢奴數以百萬計,而在雲中一地,陳文君又將數以千計的漢人偷偷的送回了南邊,同時亦有數千漢人被她買下之後收入農莊,施以庇護。雖然這些行為在女真高層看來更像是穀神羽翼下的一些小小消遣,陳文君也儘量選擇在不引起他人過度警惕的原則下辦事,但在社會下層,這股可憐勢力的能量,仍舊不容小覷。
  • 王青:志怪小說中的離魂病與自窺症(古典小說與精神疾患之二)
    治用辰砂、人參、茯苓濃煎湯服之,真者氣爽,假者化矣。明代醫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卷十二上「離魂異疾」條載:有人臥則覺身外有身,一樣無別,但不語。蓋人臥則魂歸於肝,此由肝虛邪襲,魂不歸舍,病名曰離魂。類似的病例可以追溯到六朝的志怪小說。《太平廣記》卷三五八中有一個故事,題目為《匹夫匹婦》。
  • 清代明後,一位漢人請求多爾袞,讓漢人都剃髮易服
    而對於父母的孝,更直接的一種就是自己的身體要愛護好。而《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因此,頭髮也是一種孝道的表現。這種孝已經傳承了千年,直到清代明後,才慢慢發生了改變。1644年,清軍入關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決定讓漢人習慣滿人的生活方式,其表現之一,就是「剃髮令」。
  • 宋朝桐木韓氏 門族之盛,為天下冠
    韓億畫像。  到南宋後,韓姓人口幾乎逐漸遍及全國。  宋朝時的韓姓,出現了家族式發展的特點,如桐木韓氏和相州(今河南安陽市)韓氏。這裡先說說桐木韓氏。  桐木韓氏祖籍今河北靈壽縣,北宋時屬於真定府靈壽縣,因此也被稱為真定韓氏或靈壽韓氏。  史料記載,因京師韓府宅前有大梧桐樹,為與相州韓氏區別,故稱桐木韓氏。桐木韓氏中的韓億、韓絳、韓維和韓縝都做過宰相或副宰相,門第極為顯赫。
  • 給大家推薦經典古代戰爭類小說,這三本小說也被稱為隋唐三部曲
    大家好,今天搞怪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古代戰爭類的小說,這三本小說都是一個作者寫的。不比雪中悍刀行差!第一本《家園》作者:酒徒簡介:故事講述的是隋煬帝年間,河北上谷地方的一個少年李旭,逃避兵役而進入大草原。在草原中收養了一頭銀狼,被草原民族視為聖物,他在草原結識了漢人徐大眼(徐茂功),與流落草原的中原人學得箭技和兵書等。幫助寄身的部落成為一個大部落,後因得罪突厥貴族,於是回歸中原,參加了煬帝的首次徵高麗,遂得賞識,於是成名,故事由此展開...精彩部分:李旭看著父親,永遠不肯相信這個答案。家中雖然窮困,但比起鄉鄰中的赤貧人家,還能算得上富裕。
  • 助復工戰疫情 濟南韓氏整形外科醫院疫情防控線上培訓保安全
    2月24日,濟南韓氏整形外科醫院的部分員工也開始復工。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山東省政府、山東省衛計委和濟南市政府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部署和做好復工企業疫情防控。在復工前,濟南韓氏嚴格按照國家衛計委、山東省濟南市政府規定,開展了線上部署復工疫情防控工作。
  • 推文,狂上加狂《為奴》,戰國的亂世情愁,相愛相殺的虐戀情深!
    之前推薦過狂上加狂的古言和現言,很多小仙女都很喜歡這種風格,所以今天小編繼續來推薦一波戰國時代的亂世情仇文,《為奴》,相愛相殺的虐戀情深。文案:他是世人眼中不問世事的隱士高人,卻手可翻雲,盡掌天下合縱連橫;他是高徒眼中的恩師尊者,卻步步算計操控著他們的命運乾坤;他有千百種面孔,而在她眼裡,不過就是個噬主之輩——窮極她一生都想要擺脫的無恥之徒!推薦理由:這本小說繼承了狂大的一貫風格,霸氣男主,古風滿滿。
  • 幫清朝打下江山的漢人軍團有多慘?又是如何防範和限制漢人兵的
    著名的漢人文臣有洪承疇、范文程、孔有德(山東孔家)、孔可望(渴望榮華富貴)等。正是這些人,為在文化和制度上十分落後的清軍制定了長達百年的治國方針。而孔家,作為聖人的嫡傳,無論那次改朝換代,他們幾乎都是第一批改頭換面,取得榮華富貴的家族。
  • 在淝水之戰中朱序立了大功,前期因鬆懈防衛被俘,忘戰必危
    說起東晉時期的將領朱序,許多人也許並不陌生,正是他在淝水之戰前夕,利用受苻融之命勸降東晉之機,直接向東晉主帥謝石透露了前秦軍的實時情況,並建議東晉在前秦九十餘萬軍隊尚未合攏之時,先發制人,一舉破敵,遂促成東晉統帥部下定與前秦速戰速決的決心,在淝水之戰中,朱序又在前秦軍陣後大喊「苻堅敗了
  • 熱烈祝賀韓氏生態板再次榮膺中國生態板十大品牌!
    本次峰會匯聚了國內外知名板材製造企業,深入討論定製重組產業鏈、板件供應模式創新、板式家居產業發展與人造板二次加工等業內大趨勢。會上,歷經數月的公選公投與專家評選,板材十大品牌榮耀揭曉!中原木業集團韓氏生態板榮獲「中國十大生態板品牌」榮譽稱號!
  • 三本精彩耐看的架空歷史小說,本本神作熱血爽快,書荒千萬別錯過
    推薦精彩小說,為你解決書荒。大家好,我是八丈河。今天推薦三本精彩耐看的架空歷史小說,本本神作熱血爽快,書荒千萬別錯過第一本《紹宋》作者:榴彈怕水簡介:紹者,一曰繼;二曰導。不過剛一啟程,在亳州明道宮參拜了道祖之後,這位趙官家便一頭栽入了聞名天下的九龍井中,起來後就不認得自己心腹是誰了!朕要抗金!可朕的心腹都在何處?!這是一個來自於九百年後靈魂的真誠吶喊,他在無可奈何繼承了大宋的名號後,更要將這個朝廷與天下導向一條新路。
  • 三亞韓氏有方法?
    切口選擇三亞韓氏假體隆胸有三個切口——「腋窩、乳暈和胸部下皺襞」。一、腋下切口優點:1、位置隱蔽,恢復好後,會和腋下皮膚褶皺紋路重合。2、醫生操作時視野好,剝離到位,不管是取出還是置入,都更方便。而且距離假體放置區域近,創傷小,術後的恢復也更快。缺點:乳暈切口或多或少會傷害到乳腺,雖然不是必然發生的,但是還是建議已經有過孩子的寶媽選擇。
  • 慘遭裸刑的皇后:因被俘而遭到侮辱,受刑後被斬首,年僅21歲
    "裸刑"在古代是一種專為女性而設立的刑罰,在貞操比生命還重要的古代,裸刑可謂是一種極度侮辱女性的刑罰,這種殘忍的刑罰不僅在身體上讓女性遭受極大的侮辱,在心理上對女性的打擊更甚
  • 濟南韓氏整形醫院雙美注射醫師緊緻認證啟動會
    2017年雙美膠原蛋白完成第三次續證,並且研製出全球三重凝固技術,使其成為一款長效型膠原蛋白,因此也獲得了國家創新獎殊榮!,鉑曼整形醫院整形外科院長、雙美膠原蛋白認證培訓講師郭新雯女士,濟南韓氏整形外科醫院總經理宋宇暉先生,濟南韓氏整形外科醫院院長,雙美膠原蛋白認證醫師張鑫萌女士,青島蓮池婦嬰醫療美容中心院長,王宏燕女士,濰坊坤娜醫療美容醫院非手術中心主任孫錦江先生,濟南韓氏整形外科醫院微整科院長李慧燦女士出席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