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護士的工作,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三班倒,因此,護士除了被稱為「白衣天使」,還有一個稱謂就是「提燈女神」。
年復一年的漫漫長夜可不只是守一守、熬一熬那麼簡單,夜班對於護士的身體、心理和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提燈女神們,你們是如何闖過夜班重重難關的呢?本人將護士值夜班時常見問題匯聚成文,希望此攻略能讓您迎接朝霞時感覺些許輕鬆。
一、怕什麼?
1. 怕夜班對身體造成傷害,怕完成不了工作;
2. 怕與不能幹的護士交接班,怕與不合作的醫生搭班;
3. 怕遇到不配合的患者及家屬,怕出現突發事件;
4. 怕老病人突發病情變化,怕集中來新病人;
5. 怕儀器設備故障,怕自己腦袋短路;
6. 怕………
闖關攻略
1. 夜班雖有違於人體生物鐘,但人的適應力和調節能力很強,內心焦躁比夜班更傷身。
2. 提前到崗,從容接班,給自己一個緩衝調整時間。床頭交班前,瀏覽病室交班報告很必要,這樣接班才會有重點和針對性,能及時發現交班者的不足。
3. 按時間順序整理的備忘條對夜班護士來說是「法寶」。上班交班重點、本班工作安排、文書記錄要點、向下一班交代的內容均可在備忘條上備註,已完成的工作可劃除,這樣就無需擔心遺漏了。
4. 科室常用設備的性能和故障處理需掌握,能根據病情設置合理報警參數。需注意:再高級的設備也有準確度、靈敏度及報警延時這些技術參數,應靈活應用但不能過度依賴儀器的自動報警。
一、如何看待夜班的困?
從事生物節律研究的 Cobum 認為,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上夜班的人正常睡眠時間被剝奪,因此容易出現煩躁和睏倦。
平時習慣晚睡的護士在進晚班前未得到很好的休息,夜班時通常比有良好作息安排的護士更容易覺得困。年紀大的護士體力恢復慢,高頻率夜班時比年輕護士更容易感到困。
家有小孩的護士因下夜班後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容易感到睏倦,身體不適或特殊情況(如經期,孕期)上夜班更容易感到睏倦。
闖關攻略
1. 制定嚴格的作息規律,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值夜班時每晚睡眠時間不應超過 23 點,午休時間最好不超過半小時,避免因除夜班以外因素導致的睡眠不足。
2. 注意值大夜班時的作息安排,如:前半夜睡 2~3 小時儲備體力和精力(家離醫院較遠者最好在值班室休息),5:00 清淡飲食補充體力,下班 9:00~16:30 在黑暗臥室中睡覺,睡前不看會使大腦興奮的書籍和視頻。
3. 夜間犯困時可坐著閉目養神,也可活動四肢、舒展筋骨,但千萬別趴下,趴著容易損傷頸椎和腰椎,即使不困的人趴著,也擋不住困意的襲來。
4. 平時注意體育鍛鍊,工作累更要鍛鍊,瑜伽是個不錯的選擇,既可拉伸僵硬的筋骨,又可改善睡眠。
第三關第一卡:血管條件差的患者難以建立靜脈通道
攻略:平時喜歡穿刺淺表小血管的護士更容易遇到這類難題。
遇到血管條件差的患者,護士首先要沉著冷靜,優先選擇可觸及的大靜脈(額正中靜脈、顳淺靜脈、耳後靜脈、橈靜脈、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腋靜脈、大隱靜脈)進行穿刺。
緊急情況下可在頸外靜脈作留置針穿刺,或先用一次性鋼針在外周淺表小血管上建立臨時性通道,再根據需要請求支援。遇到血管條件差的患者,尋求支援的同時不要忘了安撫患者和家屬。
第三關第二卡:按等級護理巡視病房難以被部分患者接受
攻略:對於睡眠質量較差的患者(家屬)來說,不太接受護士定時巡視病房。
這時,我們首先應儘量避免因巡視病房而打擾患者睡眠,如:不用光線直射患者臉部,走路及開關門時不發出噪音,與醒著的患者交談時要降低音量,非必要不要觸碰患者(尤其是用冰冷的手)。
觸碰意識正常的患者前需喚醒告知,患者平臥位時護士可站在床尾觀察其胸廓起伏,患者側臥位時護士可站在其背對側聽呼吸音,儘量避免長時間站在患者近臉側。
第三關第三卡:臨床經驗不足的護士難以判斷病情變化的徵兆
攻略:經驗不足可用知識補,護士在獨立上晚班前應掌握本專科常見及危重疾病的理論知識,包括臨床表現、病理轉歸、併發症、護理常規,護理基礎理論等。
經驗不足還可用細心去替,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礎上發現患者的細微變化,如:出現呼吸、循環、神經系統方面異常表現,生命體徵非一過性的大幅度變化,面色改變、大汗淋漓,表情痛苦,心電監護儀及呼吸機經常報警,血糖或血氧監測結果異常等。
護士發現異常後首先應去評估,排除儀器故障、測量誤差、體位不適、管路堵塞、輸液速度等因素所致異常,如考慮病情變化時應立即通知醫生。
第三關第四卡:晨會集體交班時難以言簡意賅
攻略:SBAR 即 Situation(現況)、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評估)、Recommendation(建議)的首字母縮寫,分別表示目前發生什麼,什麼情況導致的,問題是什麼,應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溝通程序。
SBAR 模式為個人毫無保留並簡潔地表達關注內容提供了工具。與病情無關的體徵,不能加以分析利用的信息,在這種交班流程中是均可摒除。
第三關第五卡:護理不良事件易發難以杜絕
攻略:大多數科室夜班(尤其是後半夜)只能安排一名護士當班,僅靠一雙眼及一雙手要把方方面面顧周全很難。此時,在全面迅速評估的基礎上重點關注顯得格外重要,切記床頭交班時要每床逐一查看,並將床尾掛警示標識的患者床號和關注點登記在備忘條上。
無改變體位能力、強迫體位或肌肉耐力差很少主動改變體位的患者是壓瘡風險防範的重點患者。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視力障礙、使用特殊藥物(鎮靜鎮痛、降血糖、降血壓)的患者是跌倒墜床風險防範的重點。
煩躁不安且插有Ⅰ類導管(氣管插管、胸腔閉式引流管、腦室引流管等)的患者是導管脫落風險防範的重點者。
防範各類護理不良事件中,準確評估是良好的開端,預防措施的落實是關鍵。最後,特別強調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必須嚴格遵守,這是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後分析護士責任的要素。
據統計,有 86% 的護士對夜班存在厭倦情緒,有 60% 的護理差錯事故發生於夜班。同時,倒夜班亦是許多護士離開工作崗位的原因之一。
白天不懂夜的黑,但護士懂,護士值夜班很辛苦,但患者離不開夜班護士的守護,既然是職責所在,那我們只能勇敢面對,夜班三大關卡,我們一起來闖一闖。
如果你看完文章有所收穫,不妨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學習。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護理時間主頁
更多精彩在菜單欄等著你~
點擊文章搜索,想看啥搜啥☟☟☟
本位作者:徐慧 豐城市人民醫院
責任編輯:王妍
投稿郵箱: wy.psd@dxy.cn
參考文獻:
1. 姚茂芬,葛秀潔.夜班護士的心理狀態與自我調適.西北國防醫學雜誌,2000,21(1):7112.
2. 何貴蓉,李小妹,顧煒,等.護理工作壓力源及壓力程度的研究現狀.護理研究.2001,16(11):700 一 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