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數據背後,球鞋轉賣市場長什麼樣?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接觸了大量的炒鞋人士、分析了千萬炒鞋數據後,筆者總結分析了球鞋轉賣市場的發展現狀、用戶群體、球鞋溢價率以及未來趨勢。

最近,一位投資圈的朋友告訴我們:老年人炒股,中年人炒幣,年輕人炒鞋。

當我們在朋友圈頻繁看到有人在曬球鞋漲幅收益的時候;

當隨便一個球鞋投資群,每天都能刷出幾千條未讀消息的時候;

當我們辦公空間大廳的電視上,都能看到球鞋廣告的時候;

我們知道,60後每天早起看股票的日子,可能要被95後每天刷球鞋的場景代替了。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球鞋市場有多火爆,那感覺就像一下錯過了幾個億。

今年2月份我們寫過一篇關於球鞋的文章《像股票一樣買賣球鞋?年營收過百億的球鞋生意正在興起》,半年過去了,球鞋轉賣市場變的更加火爆——越賣越貴的球鞋和資本的大量湧入。一雙官方售價1399元的SOLEFLY x AIR JORDAN 1聯名2018年版,在球鞋交易市場的價格一度暴漲到28599元。

球鞋市場到底有多大?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951億美元;國內外球鞋轉賣平臺紛紛獲得大量資本加持:

美國球鞋轉賣平臺StockX在2019年6月完成C輪1.1億美元融資,估值達10億美金,正式進入獨角獸俱樂部。國內的球鞋轉賣市場同樣也在高速增長。目前國內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虎撲旗下毒App,於2019年4月完成來自DST的A輪融資,估值達10億美元。國內第二大球鞋轉賣平臺nice(前身為圖片社交平臺)亦在2019年6月完成D輪數千萬美元融資。除此之外,鬥牛、UFO、get等眾多球鞋轉賣平臺紛紛湧現。球鞋轉賣平臺到底有多火爆?

根據美國BOF在2019年6月的最新報導中提及,StockX月GMV達1億美元。根據國內36kr在2019年4月底的報導,毒App在2018年全年的GMV超百億元人民幣,2019 年月活超 800W;虎嗅在2019年7月的文章曾提到,nice在2018年正式轉型賣球鞋之後,僅用了5個月實現了月GMV過億元人民幣,2019年月活達到 316W。至此,我們對如此火爆的球鞋轉賣市場產生了以下幾個疑惑:

各家平臺的真實數據是否如媒體披露的那樣高速增長?都是誰在球鞋轉賣平臺購買鞋子?消費數據如何?各家平臺的溢價率誰最高?哪個平臺的賣家最掙錢?球鞋轉賣平臺是否可以持續增長?於是我們決定通過以下方法來挖掘國內外主流球鞋轉賣平臺的真實情況:

通過分析StockX,毒App,nice國內外三大球鞋轉賣平臺的可見數據,從商品信息、交易記錄、用戶活躍度等維度來橫向分析三大平臺的運營情況。搜集關於 StockX、毒App、nice 的公開信息,回溯三大平臺的歷史發展進程,分析國內外球鞋轉賣平臺的商業模式和未來發展方向。

1. 挖掘StockX,毒App,nice的真實運營數據

分析對象:

StockX:2015年成立於美國,前身是二手運動鞋交易市場最重要的交易中心Campless。理念是讓用戶像炒股票一樣交易球鞋。毒App:中國最大的體育網站虎撲旗下產品,於2015年正式上線」毒APP」,2017年8月開始球鞋交易功能。nice:2013年10月nice正式上線,定位圖片社交平臺,但一直不溫不火,於2018年正式轉型成「潮人社區+球鞋交易平臺」,從此開啟球鞋轉賣之路。為了還原球鞋轉賣交易市場的真實情況,我們此次分析使用了 StockX、毒App、nice 三大平臺 App 端的所有可見公開數據,總計約11萬條商品數據以及2242萬條交易記錄。

數據維度包括但不限於:商品名稱、種類、價格、交易記錄、成交價格、成交時間等。

數據集覆蓋時間跨度如下:

數據經去重清洗後統計如下:

1.1 三大平臺的交易額(GMV)與交易量

通過對比三大平臺從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近一年的交易量和GMV,我們可以發現毒App的交易量和GMV均是StockX的3倍;雖然 StockX 平臺的商品數量豐富於其它兩大平臺,但從交易數量和交易規模來看毒App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可稱得上是「一家毒大」。

2018年才從圖片社交平臺轉型球鞋轉賣交易平臺的nice,後發先至也已在總交易量上超過StockX,GMV已經接近StockX的2倍,如果從GMV上來看,nice也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球鞋轉賣平臺。

通過時間維度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國內外三家平臺均處於增長狀態。

其中,StockX增速最緩慢但是平穩;nice在2019年初GMV開始反超StockX,而後nice在資本的加持下,7月份以超過200%的速度增長,已隱隱有在GMV上趕超毒App的勢頭;毒App漲勢迅猛,穩居三家之首,雖在4-5月份漲勢有所下降但已在近兩個月回到之前的高速增長狀態。

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三大平臺除了接受球鞋轉賣外,也開放其他品類的轉賣交易,例如潮流服飾、首飾、手錶、包等品類。

通過對比三家平臺按照商品品類劃分的交易額,我們可以看出在StockX上,超過30%的收入來自於除球鞋以外的商品品類交易;對比國內的毒App與nice,90%以上的平臺營收主要還是來自於鞋類交易。

綜上,總體來看國內外三家平臺的GMV均在增長,StockX最近一年整體複合增長率以11%速度穩步增長;毒App與nice最近一年各以74%和38%的整體複合增長率高速增長,尤其在最近一個月nice以超過200%的速度增長,已逐漸有趕超毒App的趨勢。

如果單從GMV的數據來看,毒App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球鞋轉賣平臺,nice為第二,StockX排第三。

1.2 三大平臺的盈利模式和營收估算

三家平臺的運營模式幾乎一致:以C2B2C的模式,作為中間鑑定方和平臺方,將買賣雙方精準對接,提供鑑定、包裝、倉儲和交易功能等。而盈利模式也都大同小異:向賣家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以及向買家收取鑑定費。

那麼,我們先來計算下平臺近一年從球鞋賣家上賺到的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

由於球鞋鑑定的數據比較複雜,我們就來簡單估算一下:

根據毒App官方數據,一年時間差不多能夠鑑定1000萬球鞋,而一半收入要分給鑑定師。同時,用戶第一次鑑定又是免費的。這樣看來,球鞋鑑定的營收不會超過5000萬 – 比起交易服務費,這個比例還是很低的。對於nice來說,鑑定服務完全由get這個服務商提供,而get全平臺(加上自己渠道)的鑑定量不過200萬。所以這部分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了。

因此,我們估算三家平臺一年的營收為:

StockX:約5.6億元毒App:約12.4億元nice:約7.8億元

2. 誰在買鞋?有人半年買了5703雙球鞋

相信上面的數據已經充分展示了球鞋市場的火爆 – 僅僅三個垂直平臺就產生了將近300億的交易額!這麼大的市場,究竟是被誰支撐起來的?

為了研究球鞋交易的用戶,我們統計了毒App上半年內(2019年1月24日~7月23日)購買球鞋最多的前十位用戶,並計算了他們的購買數量以及交易額。結果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曾經有一位買家用戶,半年的時間內在毒App上買了5703雙球鞋。而這些交易量Top10的用戶短短半年就產生了23635次交易,共計約3400萬元人民幣的交易額!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很好奇,球鞋轉賣市場都是由什麼樣的買家用戶構成的?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根據毒App的交易數據,繼續來分析,看看到底都是誰在支撐起這百億人民幣的市場(周期為2019年1月24日~7月23日)。

據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均運動鞋擁有量為0.4雙、美國人均4.3雙、歐洲人均3.7雙、日本人均4.4雙,可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運動鞋擁有量較低。

那麼毒App上的用戶人均擁有多少雙鞋呢?根據471萬買家的記錄,可以算出近半年內毒App上買家用戶人均購買鞋數為 1.68 雙,平均單價2164元人民幣,遠遠高於中國人均0.4雙運動鞋的數量。

2.1 普通用戶 vs 專業買家,誰買的最多?

考慮到球鞋文化的特殊性,我們來重新定義一下買家用戶畫像:

通過分析買家用戶類型佔比我們可以看出88% 的普通買家購買過1-2雙球鞋;12% 的專業買家購買過3雙以上。普通用戶依然是毒App上的主要群體,這部分用戶的消費目的可能是用來收藏或者穿搭。而那些會購買3雙以上的專業買家,購鞋目的可能是用於收藏或投資。

從交易額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驚人的發現:

88%的普通買家貢獻了54%的交易額12%的專業買家貢獻了46%交易額毒App的目標用戶真的是普通用戶和球鞋愛好者麼?還是通過球鞋買賣獲利的球鞋玩家?其他平臺是否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在近期騰訊科技對nice CEO周首的一篇採訪中曾提及,nice服務的重點是出於收藏或投資目的購買球鞋的用戶,而不是「只想買球鞋的小白用戶」。

這也許暗示了當前球鞋交易市場的增長戰略,以獲利為目標的專業買家才是支撐GMV的關鍵因素。

那麼,我們是否能從數據上找到線索呢?我們就以近半年的數據入手分析。

先來看這張圖:以下是統計出的2019年1月24日-7月23日期間,每日新增首次下單用戶數。我們可以發現整體的活躍下單用戶數在增長。

同樣的,我們按照上面的普通買家與專家買家的用戶分類,來再次統計每日新增半年內首次下單用戶數。可以看出專業買家半年內首次下單用戶數,雖然每月之間略有波動,但總體趨勢是在逐漸增長,越來越多的專業買家正在加入毒App。

這表明,不但平臺的活躍買家數在穩步增長,而且專業買家的比例在日漸升高。如此可見,毒App在增長的過程中加劇了對專業買家的依賴程度,造成了資源的集中化。由於專業買家交易量大且穩定,所以這部分人群比例增加對於GMV增長是有利的。另一方面,這也會帶來價格壟斷等負面影響,造成用戶流失 – 別忘了還有88%的用戶是普通買家。

3. 在哪賣鞋最掙錢?三大平撞球鞋溢價率分析

如果要判斷一雙球鞋是否值錢,我們就要對比一下該鞋的發行價和某一個時間點的出售價,這個差價就是溢價(Premium);溢價除以官方發行價即為溢價率(Premium Rate)。

通過溢價率的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出溢價率越高的球鞋,賣家能夠賺到的錢相對越多。接下來我們根據三大平臺的交易數據,分析對比他們的溢價率。

可以看出:

StockX近一年的溢價率相對穩定,多數時間保持在0%-20%之間,在2019年1月、6月、7月間有所上漲。毒App的溢價率亦相對穩定,但總體來看屬於三家平臺之中最低的,除「618」活動前後溢價率升至20%以上,自3月下旬以來一直在5%-負10%溢價率之間波動。nice的溢價率波動幅度較大,整體溢價率亦是三家平臺中最高的,尤其在進入5月份以來,溢價率一度飆升超過70%。我們非常好奇,難道nice真的是球鞋玩家的「印鈔機」嗎?

3.1 為何nice的溢價率如此之高?

經過對數據進行挖掘,我們發現原來nice平臺上高溢價率的交易主要來源於預售鞋(發售前即開啟付款)。nice承諾賣家須在下單後的45天內發貨,如果賣家45天內未發貨或者實物與訂單不符,則買家可以獲得訂單額的6.4%作為賠償。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很多預售款鞋在毒App上只有產品信息但沒有任何交易,雖然毒App上也有預售功能,但目前毒App上很難找到預售的款式。

為什麼這些鞋只有nice平臺有預售?這是否代表著nice擁有獨家貨源或者其他策略?此問題並非本文分析重點,所以就不在此深入探究。

為了更加清晰地對比nice預售溢價率與現貨交易的溢價率,我們以毒App作為對標,觀察其溢價率在半年內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nice的現貨溢價率與毒的現貨溢價率基本接近,但nice的預售溢價率波動非常大,最高的時候超過350%的溢價率。

綜上,我們可以解釋為何nice整體溢價率遠高於StockX和毒App的原因:通過計算GMV我們發現nice的預售交易GMV為13億元人民幣,佔半年內nice總GMV的20%。也就是說,超高的預售溢價率才是nice能「賺錢」的關鍵所在。而預售機制也是支撐nice GMV增長的重要動力。

4. 總結:球鞋轉賣市場是否可持續增長?

通過對比分析StockX自2012年起6年間的每月溢價率中位數和市場上的球鞋新款發售頻率,我們可以發現球鞋的溢價與發行頻次高度負相關:

自2016年起,新款球鞋的發售頻率開始逐漸增加,2016年年中開始StockX平臺上的溢價率開始降低(考慮到市場又一定的反應延遲性),在2019年底一度溢價率幾度接近於0,由此可以看出當新款球鞋發售頻率增加,轉賣市場溢價率降低。除了Adidas,Nike等運動品牌外,各類奢侈品、新型潮牌也紛紛加入了球鞋這個大市場,可以預見未來新款球鞋的發售頻率會越來越高。那麼未來球鞋轉賣市場的整體溢價率也將持續下降,整體轉賣市場交易規模將會持續萎縮。那麼如果整體球鞋轉賣市場交易規模不可持續增長,球鞋轉賣平臺未來將如何發展?通過回溯StockX 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 StockX 事實上已經做出了應對策略。

2017年1月,從加拿大開始拓展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2017年5-10月,拓展品類:手錶、包、潮牌服飾;2018年10月,增加可用來付款的幣種種類;2019年1月,增加IPO玩法,聯合設計師品牌在其平臺做新品發售;2019年6月,進軍義大利;2019年10月,預計進軍中國市場。我們可以看出StockX的主要應對策略為:

拓展其他品類,例如二手手錶、二手包、潮牌服飾等;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嘗試為新品做首發。自 2017 年起 StockX 陸續擴充二手手錶、二手包,以及潮牌服飾等交易品類。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除球鞋以外的產品交易量在逐年增加。至此,StockX已經不只是一個球鞋轉賣交易平臺,而是正如他們當初對自己定義的那樣「Stock for everything」,變成一個可以證券化交易各類商品的平臺。

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採訪稿中,StockX 的新任 CEO Scott Cutler 曾提到,此次 1.1 億美金融資將計劃用於開拓國際市場和發售新品。StockX 自 2017 年開始,通過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球鞋消費者。

除了增加品類和海外市場拓張外,StockX 大膽試水成為新品首發的新渠道。

在 2019 年 1 月, StockX 曾測試了一個類似「I.P.O.」模式的新品首發方式。他們為一位知名的珠寶設計師 Ben Baller 設計的限量款涼鞋進行首發,通過「荷蘭式拍賣」的方式讓消費者競標。最終成交均價為$210一雙,是市場零售價的三倍,但是比大多數的競拍價格要低一些。據說這次新品首發測試非常成功,在此之後有非常多的設計師和品牌爭相尋求與 StockX 合作進行新品首發。

StockX 的聯合設計師/品牌新品首發的運營策略,讓我們聯想到了 2018 年底上市的在線奢侈時尚零售電商 Farfatch。

Farfatch 成為各大奢侈品牌重要的銷售渠道所採取的主要策略包括,新品發售、獨家發售、與大品牌建立創新合作關係等。

對比 StockX 的發展策略我們可以看出,其平臺已經由早期的球鞋轉賣、二手交易平臺向證券化電商交易平臺方向發展。通過新品首發等策略,模糊一二級市場的概念,他們旨在打破傳統的固定零售價模式,建立一個像證券市場一樣由市場供需關係決定價格的商品在線交易平臺,以顛覆式的交易模式成為新的電商流量入口。

通過分析毒App的其他產品銷量佔比趨勢,我們可以看出毒App平臺也開始採取了擴充多品類的策略,從單一的球鞋轉賣平臺向潮流電商發展。

不同於StockX GMV中其他商品佔比為31%,毒App當前93%的GMV依然來源於球鞋,而支撐起46%GMV的是12%的專業球鞋買家。越來越多的專業買家湧入毒App,可見其未來的增長依然要依賴專業買家。但過多的專業買家容易造成價格壟斷,容易傷害到普通用戶,造成用戶流失,畢竟在毒App上有88%的用戶是普通買家。

反觀nice,自2018年底開始反其道而行之,球鞋以外的其他商品交易量急劇下降,從30%下降到10%。這點從其GMV也可看出,只有4%的GMV來自其他商品交易。可見未來nice的主力戰略方向還是以增加球鞋GMV為主,這也符合nice的CEO周首在採訪中提及的話——nice服務的重點是出於收藏或投資目的購買球鞋的用戶,而不是「只想買球鞋的小白用戶」。但專注服務專業買家、使用「預售」等機製作為增長策略,容易陷入增長瓶頸,使平臺發展受限。

潮流文化的興起帶來了新的機遇,希望中國的球鞋轉賣平臺不要為炒鞋、GMV 等短期利益和虛榮指標所迷惑,認真開拓新的交易模式與新興市場,堅持做有價值的增長。同時,我們也將持續保持關注。

參考文獻

http://www.leadingir.com/trend/view/2617.html

https://tech.sina.com.cn/i/2019-06-25/doc-ihytcitk7447574.shtml

https://www.iyunying.org/news/149154.html

https://36kr.com/p/5198026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2924.html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37878.html

https://www.useit.com.cn/thread-13337-1-1.htm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98241.html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how-does-stockx-work-2019-1

http://www.sohu.com/a/293893861_114819

https://www.engadget.com/2019/05/08/goat-ar-sneaker-preview/

https://pro.similarweb.com/#/home/modules

https://www.nytimes.com/2019/06/26/technology/trading-sneakers-stockx.html

https://www.voguebusiness.com/technology/stockx-sneaker-resale-market-streetwear

https://www.qimai.cn/

https://www.forbes.com/sites/leighsteinberg/2018/09/17/the-profitable-hidden-sneaker-market/#258414bc5925

https://www.businessoffashion.com/articles/intelligence/stockx-to-become-first-billion-dollar-sneaker-reseller

https://36kr.com/p/5230929

本文特別鳴謝資深球鞋愛好者、美國經濟學博士Pixiong;美國亞馬遜經濟學家、康奈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孫煜徵。感謝兩位博士對本次研究提供的幫助。

聲明:該研究與第三方均無任何利益關係,為增長黑盒獨立完成,僅用於行業研究參考和學術交流。

我們在倫敦帝國理工讀完了生物學碩士,但是發現真正需要實驗思維的地方卻是商業戰場,於是秉承著學醫救不了中國人的信念踏入了自媒體領域。

本文由 @張希倫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分析千萬數據,我們深扒了風口上的球鞋轉賣市場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將在 2025 年達到 951 億美元;國內外球鞋轉賣平臺紛紛獲得大量資本加持:美國球鞋轉賣平臺StockX在 2019 年 6 月完成C輪1. 1 億美元融資,估值達 10 億美金,正式進入獨角獸俱樂部。國內的球鞋轉賣市場同樣也在高速增長。
  • 球鞋轉賣平臺nice榮獲CBNData2020中國消費商業力量「年度增長力」獎
    12月16日,2020第一財經數據盛典召開,現場正式頒布了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評選出的【年度影響力】、【年度新銳力】、【年度增長力】、【年度科創力】、【年度產品力】、【年度可持續力】共六大類別的「2020中國新消費商業力量」獎項。其中,球鞋交易平臺nice獲得「年度增長力「獎。
  • 球鞋的市場到底有多大?淺談球鞋文化帶來的市場經濟
    2011年至2019年全球球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且增長率呈上升趨勢。2018年球鞋市場規模高達1465億美元,較2011年增長723億美元,而2019年球鞋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市場規模達到了1684.7億美元。預計2025年球鞋市場的銷售額將增長至2780億美元。
  • 一季度球鞋轉賣報告:最貴球鞋TOP10,Nike佔了5款,LV竟有三款!
    Highsnobiety是全球範圍內公認的潮流資訊媒體了,創始人David Fischer喜歡時尚,而且對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旗下業務涉獵了全領域的潮流市場。剛剛Highsnobiety和球鞋交易平臺StockX,共同發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球鞋轉賣報告書!
  • 1年封殺7500萬美金假貨,球鞋轉賣平臺GOAT獲投1億
    體育大生意第2303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文|馬蓮紅體育大生意記者9月24日,全球球鞋轉賣平臺GOAT完成1億美元E輪融資,投資方為對衝基金D1 Capital Partners。GOAT專業鑑鞋,「兼職」賣潮品GOAT正式成立於2015年,是全球最大的正品球鞋交易市場,致力於為買家和賣家打造最可信賴的球鞋轉售平臺。在GOAT平臺上,既有普通的正品球鞋,也有限量版的珍稀球鞋。目前GOAT有超過3000萬會員,60萬賣家,與超過350個品牌達成合作。(往期相關報導:3年融資2億美金!
  • 球鞋轉賣平臺nice打擊假鞋抵制炒鞋,sneaker叫好
    潮流電商nice對球鞋的交易機制的設置一直受到用戶和行業的廣泛關注,被評價為有助於嚴厲打擊炒鞋行為,維護球鞋市場的良性發展。nice採用C2B2C的轉賣模式,即賣家將商品上架銷售,買家購買後,賣家發貨到平臺進行查驗、鑑定,鑑定為正品後,平臺再發給買家。疫情當下,中小商家、實體店鋪為了去庫存,紛紛轉戰線上,nice作為運動品類垂直電商,以最低的成本為商家提供了最便利的渠道,同時也給喜愛球鞋的買家提供了更多交易場景,提升了平臺的活躍度。
  • ——球鞋文化圈背後的商業邏輯分析
    作為資深的球鞋收藏者,其實看這些博主每天發的內容不是「開箱」,就是搭配甚是乏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看著各種「潮流」APP中所謂的天價球鞋動輒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價格只能望而卻步,感嘆如今的消費者是被文化潮流所領跑?還是僅為中間商賺差價,造成有價無市的場面?今日筆者以一個諮詢師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現在球鞋市場背後的商業邏輯。
  • 一雙球鞋能有多貴?看 nice如何規範球鞋市場最後一公裡
    以往要在品牌旗艦店門口「連夜排隊、抽籤」才能買到的限量款、聯名款球鞋也都取消了線下發售,改到線上抽籤發售。究竟這些球鞋有什麼魔力,讓這麼多人為此著迷?誰又該來推動球鞋市場的規範化發展?不同的球鞋對於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球鞋文化連接了當下的年輕人。轉賣文化,二手市場的繁榮不是隨便一個品牌的產品都能讓消費者瘋狂,被時間和文化賦予了不同的屬性和含義的球鞋做到了。
  • 大數據揭秘潮鞋江湖
    不過我們今天的文章可不是在和大家聊潮鞋,而是潮鞋背後的大數據。數據俠Josh Yoon爬取並分析了潮鞋網站StockX上的數據,為大家窺探一下大紅大紫的椰子鞋(Yeezy)的大數據和小秘密。潮鞋買家和賣家們可千萬不要錯過以下精彩內容哦!
  • 美國愛球鞋青少年轉賣限量版籃球鞋形成熱潮
    美國的一些球鞋迷們通過社交網絡聚會,互相販賣限量版球鞋獲利。【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4月18日報導,在美國的飯店宴會廳或高中體育館,不時可見到十幾歲孩子肩上掛著球鞋、口袋裡滿是現金,互相喊價並交易著手中商品。數千名熱愛球鞋的美國青少年,通過Facebook等社交網站並在周末辦聚會,來展示、販售或交易限量版籃球鞋,形成一股欣欣向榮的次文化。
  • 二手球鞋市場「霸主」不止耐克了 UA阿迪也進入市場
    Campless 是一家球鞋數據公司,主要以 eBay 上超過 2500 萬宗球鞋成交數據為基礎,做出全球二手球鞋市場價格指導系統,提供對數千雙球鞋的實時(價格)分析。它就好像是球鞋道瓊指數一樣,為的是方便球鞋控管理自己的球鞋資產,在購買之前做出理性分析。   「 球鞋跟股票和毒品還真是有明顯的相似之處, 但最基本的一點就是, 都有一個核心玩家。 有一個規則制定者。
  • 提升風控能力規範球鞋交易 nice拒絕炒鞋
    球鞋經濟火了。品牌方飢餓營銷,明星帶貨,社交媒體狂熱,讓球鞋這一運動品類直接成為現象級的話題,成為年輕人表達自我的載體,並具有極強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經濟現象火爆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新的消費群體和消費觀已經形成,並很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
  • 全球球鞋交易平臺GOAT入華,「毒」急了沒?| 邦眼
    GOAT利用AI人工智慧和ML機器學習等技術,錄入了超過75,000雙球鞋的數據,組成球鞋資料庫,用於鑑別球鞋外觀特性,確保球鞋鑑定結果的準確性。球鞋鑑定師則重點觀察標籤樣式、縫線結構、鞋面紋理、細微色差、字體粗細和鞋底紋路等,甚至藉助精密儀器稱重,依據氣味進行判斷。本土球鞋玩家VS外來者這是一個將近百億美元的市場。
  • 球鞋鑑定師們,RFID標籤等黑科技要讓你們失業了
    隨著球鞋文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加上假鞋泛濫等原因,市場對於「球鞋鑑定」需求也就越來越大。而目前來講,如果我們想要知道一雙球鞋的真假,只能到球鞋轉賣平臺、貼吧等地方找到球鞋鑑定師,通過他們來鑑別。人工鑑定存在的弊端#鑑定結果難以 100% 信任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把數據處理得那麼精確。在球鞋鑑定這件事上,鑑定師們基本都是憑藉經驗在做。但是目前市場對於球鞋鑑定需求那麼大,需要的球鞋鑑定師也就不在少數,導致目前市場上的球鞋鑑定師水平參差不齊。
  • 負責鑑定AJ、YEEZY的球鞋鑑定師們,或許要失業了!
    隨著球鞋文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加上假鞋泛濫等原因,市場對於「球鞋鑑定」需求也就越來越大。而目前來講,如果我們想要知道一雙球鞋的真假,只能到球鞋轉賣平臺、貼吧等地方找到球鞋鑑定師,通過他們來鑑別。但是人工鑑定,始終存在著不少弊端。
  • 「禁止轉賣」成了笑話,2020最新純原地AJ1禁止轉賣開箱真假對比
    Air Jordan 1 "禁止轉賣」成了笑話,最高版本的AJ1禁止轉賣開箱真假對比 !近幾年AJ1系列球鞋瘋狂推出復刻,當然也在球鞋圈引領著熱潮。而在2018年發售的這款全新的「禁止轉賣」更是吸足了球鞋玩家們的眼球,今天老王帶來AJ1禁止轉賣真假對比。禁止轉賣推出了兩種配色,一個是黑紅另一個是黑黃,黑紅配色與芝加哥配色十分相似。這款鞋子都是黑白為主調,紅和黃色在鞋幫處做點綴。鞋身皮革採用高級的荔枝紋。AJ1的經典標誌logo採用的是白色,與鞋身相呼應。
  • 天價AJ鞋背後:中國二手球鞋市值超10億美元,曾一天賣出40萬雙
    根據虎撲識貨披露的銷量數據顯示,在今年4月,僅Air Jordan 1 low 黑紅腳趾一款鞋的銷量就已經超過2萬雙,而在虎撲識貨上,Air Jordan 1共有815種配色,月銷量超6萬雙。火爆的銷量讓球鞋市場成了一個巨大的名利場,無數人的心情因一雙鞋產生了劇烈的起伏。廠商、鞋販子、鞋迷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精神勝利法。
  • 限量版球鞋捨不得穿?有人為此做了個交易行情網站
    現在,這款球鞋的價格已炒到 2,857 美元。就算不是球鞋迷,你可能也在刷 Instagram、Pinterest 等社交應用時注意到,球鞋已經成了全球最受關注的「投資品」之一。其全球轉賣市場總值達 60 億美元,按照研究機構 NPD 研究員 Matt Powell 的說法,這個市場還在以每年 2 億至 5 億美元的速度遞增。
  • 球鞋文化走向主流視野 球鞋潮牌轉賣平臺nice解讀球鞋故事
    溢價背後是 球鞋文化 加碼   此次拍賣會,讓圈內和圈外的人看到了球鞋的價值,加深了對球鞋文化的傳播。之所以能夠拍出高價,是因為球鞋承載的文化價值、在球鞋發展過程中具有的特殊歷史意義,逐漸被挖掘,因此這些限量款、聯名款、元年配色、未市售的球鞋,能夠得到收藏家、球鞋愛好者、球鞋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有媒體認為,球鞋本身不會說話,但通過不同的系列、年份、配色、籤名以及 Logo 等等元素,就已經在傳達著非常生動的故事。   球鞋文化是什麼?
  • 球鞋鑑定的路還能走多遠?球鞋鑑定黑科技了解一下?
    球鞋文化真的帶富了不止一批人。隨著加入街頭文化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鞋款鑑定、二手球鞋交易和品牌文化都逐漸發展得更加完善。由於球鞋一直存在假貨這一塊,所以使得球鞋鑑定也非常必須。就在市場需求對於球鞋鑑定也越來越高的現今,目前如果我們想要知道一雙球鞋的真假,只能尋求部分球鞋轉賣平臺、貼吧、論壇等地方求大佬或者球鞋鑑定師來鑑別,但這樣的辦法一直都不盡得人意。首先就某平臺的鑑定師來說,每天幾乎上萬的鑑定需求,時間長了難免會出現誤差和誤判,導致出現錯誤的鑑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