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大生意第2303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文|馬蓮紅
體育大生意記者
9月24日,全球球鞋轉賣平臺GOAT完成1億美元E輪融資,投資方為對衝基金D1 Capital Partners。此輪融資前GOAT的估值為5.5億美元,融資完成後該公司的總估值達到了17.5億美元,成功躋身獨角獸俱樂部。
經歷7輪融資後,GOAT的融資總額達到2.976億美元。本輪融資完成後GOAT計劃加大投資平臺建設,擴大運動鞋和時尚配飾等業務。
GOAT專業鑑鞋,「兼職」賣潮品
GOAT正式成立於2015年,是全球最大的正品球鞋交易市場,致力於為買家和賣家打造最可信賴的球鞋轉售平臺。在GOAT平臺上,既有普通的正品球鞋,也有限量版的珍稀球鞋。目前GOAT有超過3000萬會員,60萬賣家,與超過350個品牌達成合作。(往期相關報導:3年融資2億美金!球鞋界「閒魚」Goat如何迅速崛起)
在新一輪融資前,GOAT曾從Accel,Upfront Ventures和零售商Foot Locker 等投資者那裡籌集了近2億美元,其中,在27個國家/地區擁有約3220家商店的零售商Foot Locker在去年對該公司投資了1億美元,Goat由此獲得了更多線下銷售渠道。
GOAT先後獲得過7輪融資
為了與市場已有的線上球鞋轉售品牌抗衡,GOAT不得不跨出球鞋圈。去年10年GOAT就推出服裝及配飾品類,聯合Acne Studios、Maison Margiela、Off-White、Stussy、Gucci和Saint Laurent等奢侈品牌推出高端服裝及配飾。
「未來公司還將通過挑選合適的產品和系列來與其他市場區分開。」GOAT的創始人兼CEO Eddy Lu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一些非運動鞋的潮流品牌甚至選擇在這裡發售新品,GOAT收入的大約40%來自新品發布,這表明人們不僅在使用該應用程式買賣炒作運動鞋。
GOAT的創始人兼CEO Eddy Lu
「我們不想做一個泛類的市場,不會在世界範圍內任意出售一種產品。我們希望對時尚、文化和風格有一個自己的看法。」不過,他表示運動鞋仍將是公司業務的核心部分。
GOAT將繼續推進的另一核心業務是產品認證。據了解2019年GOAT阻止了約7200萬美元的假貨在平臺上銷售,「這項業務是我們所做工作的核心和靈魂。」Eddy Lu如是說。
GOAT未來還將繼續努力擴張國際市場。目前GOAT擁有13個認證和分銷中心,這些中心位於美國,亞洲和歐洲。Eddy Lu表示,公司將在今年和明年設立更多的中心,並計劃花大筆資金改進平臺,使得平臺擁有當地的語言,實現貨幣快捷交易。
球鞋轉賣市場獨角獸林立,中國市場將成必爭之地
GOAT並不是球鞋轉賣市場唯一一家獨角獸公司,該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StockX在去年底的1.1億美元融資中也成功獲得10億美元的估值。在中國市場,毒APP(後改名為得物)去年完成了A+輪融資,投後估值也已達十億美元。
儘管2020年一場疫情打亂了球鞋轉售市場的日常運營,但很快市場就復甦過來。今年3月份,美國StockX,Flight Club,Stadium Goods和 GOAT四大運動鞋轉售平臺先後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宣布關閉實體店,以確保其員工和購物者都免受新冠病毒的侵害。與此同時,線上業務也受到一定影響,倉庫需要按要求防疫,物流周轉也變得十分緩慢。疫情以來一些運動鞋轉售平臺的訂單平均會延遲10天左右。
即便如此,上半年球鞋轉售平臺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StockX表示,該平臺業績最好的前20個銷售日中,有18個出現在2020年第二季度。儘管因為疫情封鎖的影響,時尚零售商普遍在打折清庫存,但今年5月和6月卻成為 StockX 歷史上銷售業績最好的兩個月。在2月到6月的疫情封鎖期間,最受歡迎的500款運動鞋的轉售價格上漲了6%。
StockX 表示,這一強勁勢頭不僅出現在美國,歐洲市場也是如此。今年上半年,歐洲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0%以上。GOAT的創始人兼CEO Eddy Lu也表示,過去六個月平臺獲得了飛速的增長。
長期來看,球鞋轉售平臺依舊有增長空間。研究公司Cowen曾估計,目前運動鞋和街頭服裝的轉售市場在北美超過20億美元,到2030年,該市場的全球潛在價值將達到300億美元。
中國市場也將成為球鞋轉售平臺的必爭之地。根據GOAT的數據,2019年中國運動鞋及潮品市場已經突破500億元,是世界第二大運動鞋市場,他們預測未來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將很快超過美國。
目前中國市場上已有得物、nice、鬥牛等玩家,騰訊體育旗下 的" 嚯 hobbyhouse" 潮品交換鑑定平臺也在今年3月份正式上線。去年GOAT登陸中國市場,在上海設立總部,負責在中國和整個亞太地區的擴張業務。同時GOAT還在香港開設了一家新工廠,以更好地為其在中國以及大亞太地區的市場服務。
不過,球鞋轉售市場的大趨勢雖好,卻存在著一些隱憂。據《瀟湘晨報》報導,鑑定球鞋的APP得物在半年內新增了萬餘條投訴,主要涉及假冒偽劣等,已經受到工信部的多次點名。
此外,關於品牌和平臺聯手炒作、球鞋鑑定師作假等諸如此類暗箱操作的消息也時有發生,使得二手球鞋市場混亂不堪,長此以往消費者能否繼續買帳將成為一個未知數。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