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促成人類文明史上最根本的轉變

2020-12-22 人民資訊

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阿爾比布(James Arbib)和託尼西巴(Tony Seba)今年6月發表的《重新思考人類》(Rethinking Humanity)研究報告認為,世界正在經歷一個更為根本的轉變。2020年代,關鍵技術將匯聚在一起,徹底顛覆支撐全球經濟的五大基礎領域,並隨之顛覆當今世界的每個主要行業。在信息、能源、食品、運輸和材料方面,能使成本下降到1/10或更低,而生產過程的效率提高一個數量級,使用的自然資源減少90%,廢物量也會減少到1/10 ~1/100。它對社會的連鎖反應將與出現的非凡可能性一樣深遠。這將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輕鬆克服貧困。

有人評價說:「重新思考人類非常重要。無論經營一家公司、一座城市,還是一個民族國家,都需要了解在人類歷史上驅動錯綜複雜性事物、顛覆和改變的簡單模式。未來屬於這樣的社會,他們抓住面前的呈指數級增長的機遇,既能做出正確的技術選擇,也能重組他們的治理和信仰體系。」

新能源和技術創新是基礎,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以下是RethinkX網對這個報告的簡要概述。[1]

科技行業的顛覆性融合,從開始就在徹底改變全球生產方式,開啟突破的可能性,也帶來文明崩潰的風險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關鍵技術的融合將徹底顛覆信息、能源、食品、運輸和材料這五個基礎行業,也是全球經濟的支柱,並隨後顛覆世界上的每個主要行業。成本將下降到1/10或更低,而生產過程把資源效率提高10倍,自然資源的用量減少90%,廢物量減少到1/10甚至1/100。未來的技術顛覆,以及它們推動的快速、非線性的變化,並不像主流分析師預測的那樣,是另一場工業革命。相反,《重新思考人類:五個基礎部門的顛覆、文明的生命周期和即將到來的自由時代》[2]發現,世界正在經歷一個更為根本的轉變。

報告的合著者、RethinkX聯合創始人託尼西巴說,「我們的生產方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機遇和風險。我們可以利用即將到來的技術顛覆的融合,解決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平等、貧困和環境破壞,只要、也只有我們能從歷史汲取教訓,認識正在發生的事情,理解其中的含義並立即做出關鍵的選擇——因為正是這些同樣有希望的技術,也在加速文明的崩潰。」

從「提取」到以創新為基礎的生產系統:10倍的改進能導致先進文明

《重新思考人類》詳細描述當前從盛行的提取和開採的生產模式,轉向本地化、無限、無處不在的「基本構成要素」的創新模式,即世界不是以煤炭、石油、鋼鐵、牲畜和混凝土為基礎的,而是以光子、電子、DNA、分子和比特(品質因素)為基礎的。這一轉變,能使這五個基礎部門的成本降到1/10,效率提高10倍。

這個報告,通過一萬多年的歷史,分析類似的顛覆、模式和過程發現,這五個基本領域10倍的進步促成新的、更有能力和先進的文明;但只有與適應性的、極大地提高的組織能力即社會的組織原則、社會治理,以及經濟系統和體制相結合,才有可能。

該報告指出,「美國夢」成本的定義是:運輸1000公裡/月、能源2000千瓦時/月、完善的營養(包括蛋白質100克、健康的碳水化合物250克、脂肪70克,以及微量元素)、純淨水100公升/天、繼續教育以及通信,到2030年可能降至每月250美元。

與主流分析師基於機械的、「孤島」式模型的線性預測不同,RethinkX採用了系統論的方法,在預測技術顛覆的速度和規模方面,一貫地更加準確(記錄附後)。

人類正處在十字路口:歷史揭示了文明的可能性和危險

該報告的合著者、RethinkX的聯合創始人詹姆斯阿爾比布說,「我們在歷史上第一次有技術能夠滿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能源、交通、信息和住所,在經濟和環境上花費很小。」 但歷史的教訓發人深省。每個領先的文明,從加泰土丘和蘇美爾到巴比倫和羅馬[3],當它的能力達到極限,不能組織社會並解決盛行的生產系統產生的問題時,都衰落了。這些文明有崩潰的威脅時,它們回顧過去,試圖通過修補它們的生產制度,加倍投入組織系統而不是適應,以重獲昔日的輝煌。結果是,社會崩潰,跌入黑暗時代。

該報告稱,信息部門已在經歷以創新為基礎的新生產體系與現今日益陳舊的組織體系碰撞帶來的影響。「內含」集中的生產,成本高、準入門檻高、分銷渠道狹窄,已經「讓位」於數十億計的「產消者」,他們通過全球互聯的網絡以近乎零的成本生產「內含」物,準入門檻極低。除了信息革命帶來的非凡的利益之外,新興的生產系統也創造了新的問題,我們的組織系統無法理解或管控這些問題。在某個國家的一間公寓裡,幾個電腦黑客就可以劫持另一個國家的治理程序,傳播虛假的敘事,使公眾意見兩極分化,使決策過程癱瘓,也有助於促成國內、外的政權更迭。各個國家再也無法管控信息的傳播和流動。

本世紀20年代,能源、食品、運輸和材料行業將和信息行業一樣,同時出現類似的顛覆;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選擇是嚴峻的:有社會突破的機遇,但環境條件也預示著波折

報告稱,與之前的文明不同,我們在歷史上首次,不僅擁有技術工具在社會能力上實現令人難以置信的飛躍,也有能力預見即將發生什麼,同時提升人類素質,避免文明崩潰。

《重新思考人類》為世界各國領導人提供了行動計劃,重點在於加速新能源、信息、材料、食品和運輸系統的起步,以及基礎設施和價值鏈,同時在戰略上緩慢結束舊的「提取」生產模式。

西巴說,「未來不是『命中注定的』。可以選擇使人類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可以選擇維持現狀並跌入『黑暗時代』。當2020年代顛覆我們文明的、連續、並發、可預測的衝擊穩定下來,『本能』反應就是更加集中,考慮以前因兩極分化而陷入僵局的國家狀態,決策行動的權力和能力,集中決策和各種資源。」「當務之急,不是用權力修補舊的,而是加快新的。面臨的挑戰是,新系統出現的時候,要確保保護人民、維持社會穩定,而且要有意識地管理舊的『提取』系統的戰略性關閉。」

阿爾比布說,「黑暗時代的出現不是因為缺少『陽光』,而是缺乏領導」。「這是對社會(公與私)各部門領導人的響亮呼籲,讓他們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理解其中的各種含義,重新思考做生意、投資和組織社會的方式。」

附記錄:恰到好處

主流分析師基於機械和孤島式的方法得出各種「線性」的預測,沒有考慮經濟和社會系統的複雜性、適應性。因此,他們經常低估技術成本和能力的改進,採用技術的速度,以及顛覆帶來的更廣泛的影響。

Seba技術顛覆框架採用系統性的方法,分析由技術融合、商業模式創新、產品創新以及成本和容量的指數級改進所引發的市場力量。它捕捉的是那些驅動快速、非線性變化模式的複雜過程。

因此,RethinkX的聯合創始人Tony Seba和James Arbib在預測技術顛覆的速度和規模方面,一直比主流分析師更準確:

2005年

● 為了證明這種方法的威力,2005年,Tony將15家發明和實施顛覆性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公司組成了一個虛擬的「贏家通吃」股票組合。到2020年2月,該投資組合已累計增長250%,即年增長25%,遠遠超過市場表現。同期,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296%(每年10%),納斯達克指數上漲437%(每年12%)。美國股票基金的平均回報率為180%(每年7%)。

2010年

· 預計到2020年,太陽能光伏的發電成本將降至3-5美分/kWh(當時成本為15美分/kWh)。如今的成本不到4美分/kWh。同年,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的成本將為7美分/kWh。

· 預計到2020年,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將降至200美元/kWh或更低(當時的成本是1100美元/kWh)。如今,它們的價格約為150美元/kWh。主流分析師預計,成本會高得多。例如,2013年,諮詢公司普華永道(PWC)預測,2020年的成本為300美元/kWh。

2014年

· 預測能源部門將會出現巨大的衝擊和嚴重的連鎖反應,所有這些都已經發生了,包括煤炭行業的崩潰(道瓊煤炭指數已經下跌了96%),以及天然氣峰值發電廠的終結。沒有人預測到能源行業會以如此快的速度或如此大的規模發生變化。

· 預計到2020年,一輛200英裡行駛裡程的電動車(EV)的成本將降至3萬美元(當時的成本為7萬美元)。如今,一輛GWM Ora R1[4]電動車在中國的售價在2萬美元左右。

2017年

· 預測石油需求將在2020年達到每天1億桶的峰值,油價早在2021年就會出現暴跌,這正在發生。沒有人預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還預測,到2030年,石油需求將下降3000萬桶。主流分析師、行業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最早要到本世紀40年代或50年代才會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

· 預計新型內燃機卡車(ICE)銷量將在2020年達到峰值,而主流分析師預測,未來20年全球汽車數量將翻一番。我們預測,汽車轉售價值將跌至零,甚至為負,這正在發生。我們預測電動車行業將在2020年開發出100萬英裡的電動車動力系統。幾家汽車公司已經宣布了這一計劃。

· 據計算,到2020年,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將是人類駕駛技術的5倍,到2022年將達到10倍。特斯拉的數據表明,他們擁有自動駕駛系統的電動汽車比美國普通的人類駕駛汽車安全6~9倍。

資料與注釋:

1. RethinkX,New Report: Civilization Faces Fastest, Deepest, Most Consequential Transformation in History,Jun 25, 2020

2. James Arbib & Tony Seba,Rethinking Humanity: Five Foundational Sector Disruptions, the Lifecycle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Coming Age of Freedom, RethinkX, June 2020

3. 加泰土丘和蘇美爾,巴比倫和羅馬:四大文明古國(地),不同時期分別在現在的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拉克、義大利。

4.GWM Ora R1:GWM即哈弗SUV的製造商長城汽車,它推出了新能源汽車的獨立品牌ORA,是中國第一家對新能源汽車業務進行品牌管理的主流汽車製造商。ORA(歐拉)意味著GWM將繼續一絲不苟,堅持製造優質汽車,也是「開放、可靠和另類」的組合。ORA有三種產品:iQ,R1和R2。iQ是第一款上市的車型,定位為新一代純電動緊湊型跨界SUV,續航範圍350公裡;R系列為該系列中最輕的車型,R1續航最高可達350公裡。

相關焦點

  • 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是什麼?
    同時,《文明》雜誌特別策劃《11·11文明美食日》特刊。呼籲大家推行健康文明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深度詮釋解讀習近平健康文明思想,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讓我們為擁有一個美好的「健康中國」而行動。導言:面對新冠大疫,我們需要反思「根本問題」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或根本出發點是什麼?
  • 人類演化史上最關鍵的一次變革——農業革命,真的純粹是偶然嗎?
    提到美索不達米亞,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迄今為止考古學認定的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也就是蘇美爾文明。而對於人類來說最重要的農業革命也是源自這裡,就是大家熟知的新月沃地,屬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中海東岸以及古埃及的區域之內。由於這幾個區域連在一起看上去像一個月牙的形狀,所以就被稱作新月沃地。而哥貝克力石陣偏巧就位於月牙狀的最北邊。
  • 大盤雞,一盤人類文明的結晶
    比如說大盤雞,它不僅是一盤雞,更是一盤人類文明的結晶。怎麼說呢?這道菜裡頭,雞雖是中國土產,但現在市場上的肉雞有好幾種,大部分都是全球各種雞雜交培育來的,光吃雞肉分辨不出它們的血統;寬面用的小麥來自西亞,土豆來自南美,辣椒來自中美洲;調料中的花椒可能產自四川,八角大部分產自廣西,油料也許是山東的,花生是美洲的,油菜是歐洲的,大豆是中國的。最後,大盤雞說是新疆菜,其實是川菜廚師發明的。夠複雜吧?
  • 宇宙最頂級的文明是什麼樣的?我們人類應該怎麼辦?
    三維世界的人類去討論多維世界的文明,殊不知,就好像螞蟻去議論人類的文明,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別人也根本懶得搭理你,如果搭理你,基本就是改變整個地球的命運。頂級文明說神級文明也不為過,地球所謂的文明,有文字的歷史不超過10000年,近代科技不超過100年!從發射衛星到現在不超過60年!
  • 人類文明要走向何方,如何保證人類文明的正確航向?
    反而會使歷史問題惡化下去,導致世界人類最終活成行屍走肉,變成魔鬼。現今世界,只有中國的道家哲學和毛主席的思想理論方法與方向,才能夠解決現今人類世界問題。而中國的《易經》先天本源思想,才是人類文明走向世界大統一的基礎,才是人類文明科學體系。因為人類文明的根本問題,其實是《道德》問題。失去了道德,一切的理論都是空中樓閣,沒有靈魂作為藥引,所有理論都是虛幻不實的夢中水月。
  • 如何反駁「中國對人類現代文明沒有任何貢獻」的言論?
    我們要明確一點:「中國對人類現代文明沒有任何貢獻。」這個結論,十分惡毒。如果碰到這樣的老師,沒必要反駁,大多數老師也只是普通人,很多還帶有80年代知識分子的酸氣和迂腐,不得志的還會有股子偏見。像這種喜歡全盤否定中華文明、思想全盤西化的,一般是在現實中最不得志的。
  • 藍色顏料對人類文明的意義:推動世界文明前進的色素(一)
    所有人類藝術史的畫家:從文藝復興到青綠山水,都為藍色而痴迷。在其中,群青便最高級的藍色,是最終的藍色,所有其他色調都在嚮往它。群青的英文名是「Ultramarine」 ,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超越大海」,這是對遙遠淵源的夢幻頌歌,既浪漫又不精確的探索,藍色沒有維度,它超越了維度,正是人類文明的非凡追求。
  • 瑪雅文明記載了史前文明的存在,人類真的是第5代文明?
    地球誕生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46億年中,算上古猿時期,人類文明已經發展了400多萬年,雖然相比地球存在的時間來看,人類文明發展的時間還很短,但是人類文明的發展顯然是迅速的。相信很多人好奇的一個問題是:在人類文明出現之前,地球上有沒有其他文明呢?他們的文明是比人類文明高級還是低級呢?然而就是在地球上僅存「一秒」的種族,他們不僅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同時也給與了我們答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對於存在於人類文明之前的文明,人們通常叫做「史前文明」。
  • 從古至今當真出現了五次人類文明嗎?
    根據瑪雅預言人類文明發展至今一共出現了五個太陽紀,而每個太陽紀都出現一個強大的文明;第一個太陽紀:根達亞文明也叫超能力文明,這個文明的智慧生物都是小矮人,男性有三隻眼睛且具有超能力,女性雖然沒有第三隻眼,但是女性擁有與神溝通的能力
  • 【銀河連載】弗洛伊德:性的壓抑是人類為文明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有關性壓抑的理論存在著一個論爭和演變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論點來自弗洛伊德、馬爾庫塞和福柯。 弗洛伊德是最早提出性壓抑這一說法的人。他認為,性的壓抑是人類為文明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他指出:伴隨文明而來的種種不滿,實乃性本能在文化壓力下畸形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性本能一旦受制於文化,沒有能力求得全盤的滿足,它那得不到滿足的成分,乃大量升華,締造文明中最莊嚴最美妙的成就。如果人類在各方面都能滿足其欲望,又有什麼能催促他把性的能源轉用在其他地方呢?他會只顧著快樂的滿足,而永無進步。(弗洛伊德,143-144)由於論證了壓抑的合理性,弗洛伊德的升華理論被批評為富於清教主義氣息的信仰。
  • 人類痛苦的根源在於「文明配不上好奇心」
    好奇心有多重要,人類文明發展史中,好奇心一直佔據著主要的位置,因為有了好奇心,人類的革新發明才會源源不斷地出來,因為有了好奇心,人類在探索未知領域的道路上才會勇往直前。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才真正體現了人類對於好奇心的妥善應用。但是好奇心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嗎?
  • 史前文明存在嗎?人類是第五次文明?瑪雅人的記錄是否可靠?
    瑪雅文明記錄史前文明,這些文明為什麼會消失?人類真的是第五代文明?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多年歷史,在46億年中人類文明的發展只經過了400多萬年。相比較地球來說人類文明發展的時間是很短暫的。但事實上,人類文明的發展,的確是很迅速的。
  • NASA太空人登月歸來,出現反常行為,對地外文明態度大轉變!
    NASA太空人登月歸來,出現反常行為,對地外文明態度大轉變!比較疑惑的是,他們原本去實地考察,沒想到回來後,竟開始相信上帝、神是真實存在的,就連傳說中的地外文明也有可能存在,當時他們的這一反常行為,引起眾人的猜測,這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NASA太空人登月歸來,出現反常行為,對地外文明態度大轉變!太空人態度轉變的原因是什麼?
  • 人類或不孤獨?銀河系或充滿已毀滅的文明,類似悲劇或發生在地球
    問題是,如果存在外星生命,而且存在一些起源時間比我們人類早100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外星智慧生命,按理來說他們應該已經發展到超乎我們想像的水平,有一些外星文明可能已經具備星際飛行的能力,造訪地球應該不難。就算有一些潛在的高級外星文明還沒法實現星際飛行造訪地球,但是他們可能已經向宇宙發出一些無線電信號。
  • 人類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三大發明,本該造福人類,最後卻成殺人工具!
    公元105年,蔡倫總結前人經驗,發明出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從此文明能夠更有效地被記錄和分享;公元1041年,北宋的畢昇發明了泥活字,宣告活字印刷術誕生,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為近代印刷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876年,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機,從此讓遠距離通話成為現實……
  • 為什麼斑馬沒有成為人類的坐騎?專家:史上最噁心的「馬」類
    為什麼斑馬沒有成為人類的坐騎?專家:史上最噁心的「馬」類馬從古至今,在人類生活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古代是主要的出行工具,也是戰爭中的一把利劍,似乎馬生來就可以成為人類的坐騎。但是有不少人納悶,為什麼斑馬沒有成為人類的坐騎呢?專家卻表示:這是史上最噁心的「馬」類!為什麼專家會說出這種話呢?
  • 本世紀最偉大的10個"30秒理論" 影響人類文明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國外媒體總結了本世紀最偉大的10個「30秒理論」,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影響人類文明的理論。  1. 最小作用量原理  莫培督在其1744年的一片著名論文中宣布了一個原理,他稱之為「最小作用量原理。
  • 人類並不是地球上的第一個文明,5個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被曝光!
    ,人類才出現在這個地球上,而且人類是毫無預兆、突然就出現在地球上的,地球用了30億年的時間才進化出人類一個文明而已,這似乎有點說不過。地球已經形成46億年了因此有人質疑我們的人類文明可能並非地球上的第一個文明,也不是地球上唯一存在過的文明,有人猜測,在地球30億年(排除誕生時期冷卻的十幾億年)漫長歷史歲月中,應該出現過多個史前文明,這些史前文明不斷的上演著毀滅與重生的文明輪迴現象,而人類只不過是被輪迴的其中一個文明而已,如果是這樣的話,人類的命運或早已註定了
  • 三體文明僅用一顆水滴,就把人類的戰艦摧毀,文明等級差距多大?
    通過《三體》小說,能夠知道外星文明的優秀之處,從中能了解到劉慈欣對宇宙的獨特看法,在《三體》小說中,他明確指出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三體文明憑藉一己之力,能輕輕鬆鬆毀滅人類。在這種前提下天文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在宇宙中是有三種不同的等級,那麼在宇宙當中,不同等級文明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 想像中的共同體,人類文明進化革命
    這本書的核心答案就是:人類自遠古時代直到今天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明,背後最深層最根本的動力,在於以想像力為驅動的認知革命。而它以人類這個「物種」為線索,勾勒自遠古時代直到高科技現代社會的人類文明史的這種寫法,也是最大創新之處。人類通過想像力使自己成為萬物之靈長,同時,想像力也成為人束縛、剝削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