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在耳鼻喉科永遠是一個說不盡道不完的主題。在無數次個類次門診患者中,大多數只是鼻腔黏膜破損出血,有因為鼻炎經常摳鼻子造成鼻腔黏膜損傷,也有飲食或者環境引起鼻腔黏膜出血。
鼻腔結構異常和鼻腔新生物形成,都可以造成鼻腔出血。只要不是惡性腫瘤引起的鼻出血,那麼還是暫時可以樂觀一下的。
然而,有些鼻出血可能是致命病症。這不是我看韓劇過多引起的恐慌,是現實中總是有意無意之間碰到這樣令人絕望的患者。
記得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在一個信息學奧林比克比賽群裡瞎逛。每一個家長都在積極曬自家的娃娃,只有你想不到的優秀,沒有秀不出來的別人家的孩子。
這是一個蘇州家長,她曬出的寶寶十一歲,信息學上的獎項幾乎拿到手軟了。朋友群裡一看狗糧撒出來,個個跟風點讚,一個比一個贊點多。不到一刻鐘,這位蘇州家長突然轉換話題,談到目前小孩經常無故發熱,牙齦出血,鼻腔趟血,經常有氣無力。大家都應和著說應該是這段時間打比賽太累了,休息一下就可以了,然而家長突然傳上一張血常規的檢驗報告單,我發現全血細胞都下降,而且下降得比較離譜,是個醫生都感覺到血常規明顯異常。
看著有些家長很離譜的建議,我除了理解他們的一片好心之外,就是無法忍受這種無知可能造成的耽誤。但是,我怕這樣一說會掃大家的興。只好私下私信這位家長,得知信息基本足以支持我的猜測:反覆發熱,出血,貧血,倦怠、無力、食欲不振等。經常上呼吸道感染,或出現皮疹。尤其明顯的是孩子近段時間經常無故說骨、關節疼痛症狀。皮膚結節、皮膚黏膜出血表現(鼻衄、齒齦出血、皮膚瘀斑出血點等)、牙齦腫脹增生等情況。
我只好冒昧打擾她的心情告訴她,小孩可能是血液疾病,建議儘快到上級醫院就診。果不其然,一周之後,她發來省級兒童醫院的檢查報告: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增殖性疾病,是嚴重威脅小兒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小兒時期發生的白血病多為急性白血病。
小兒急性白血病的特點是起病急,發病初期多數患兒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熱型多為不規則發熱。小兒白血病的發熱特點是發熱程度比較高,發熱持續時間比較長,而且一般都找不到明顯的感染灶。患兒可出現皮膚出血點,有的患兒可出現貧血,有的患兒可出現骨及關節疼痛。查體時會發現肝、脾腫大和淋巴結腫大。
原因不明的發熱伴有這些臨床症狀和體徵的患兒,醫生一定要檢查患兒的血常規檢查,尤其要注意白細胞的數量和形狀變化,如果發現白細胞的數量和形態異常,要進行骨髓穿刺檢查。
發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確,較多的證據認為與某些病毒感染有關,或與過量接觸放射性物質和某些化學物質如苯等有關。但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所以患兒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是發病的主要條件,增強體質可以減少致癌因素的侵襲。
早期發現和正規治療可使部分病人得到完全治癒。
兒童白血病具有兩個特點:一是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迅速,大多是急性;二是對化學藥物治療很敏感,癌細胞容易殺滅,再加上我國採用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取得很大進展,臨床治癒是大有希望的。
慢性白血病起病緩、病程長,以皮膚蒼白、發熱、乏力、愛出汗、沒精神、體重減輕為主要表現。
臨床可分為急性和慢性白血病以外,根據白血病細胞來源可分為:淋巴細胞白血病及髓細胞白血病。這兩大類可進一步分為多種亞型,在治療方案上也有差別。
兒童白血病的治療以化療為主,只有少數高危患者需要放療或造血幹細胞移植。雖然各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但治療原則不變。誘導緩解治療後給予強化治療(或稱鞏固治療)和維持治療,以此消除殘留的白血病細胞。
很多鼻出血都是常見疾病,但是也不能總是習以為常,出現特殊情況的時候,要聽從專業人員的建議,也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