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你的大專學歷可能還有些市場,10年後你還是大專學歷,人家基本不正眼瞧你一下,是這個社會的歧視,還是你不求進取浪費了大好光陰。大專學歷的你是否隔三差五就換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了三十而立之年,你想起了報考公務員,但已經為時晚矣,就這樣大公司進不了,所以你繼續苟活,那麼學歷到底重不重要?大專和本科就差距這麼大嗎?難道我只能坐以待斃?自己活得風生水起不香嗎?老牧帶你分析一點兒實在乾貨,歡迎點評收藏轉發和關注!
大專生的工作現狀
畢業那會兒你真是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世界500強公司你也敢努力一試,在海量簡歷石沉大海之後,你不得不選擇小公司靜待時機,你抱著學習的心態開始了你以為美好的職業生涯。然而美好只是想像,你發現小公司根本學不到東西、流程也亂糟糟的、累死累活還掙不到錢,於是你嘗試了各種手段跳槽,你成了別人眼中的小丑,以期待你所謂的穩定。事與願違,為了生計大公司不正眼瞧你,於是你又選擇了薪水較高但很短暫的小公司繼續你的苟延殘喘。破產、裁員都能被你遇到,升職、加薪與你無關,就這樣你在一天一天混著,終於快30歲了,那個糟糕的過往厭惡透了,但你終究還是成為了那個原本你不喜歡的樣子。
起於30歲的嘆息
假如我能進入一家大公司我不至於如此狼狽不堪、假如當時讓我升職加薪我一定會留下來好好幹、假如我有13薪我一定會很開心、假如入職就繳納五險一金我夢寐以求......,哪有那麼多的假如啊,你終於發現都與這該死的學歷有關,因為你沒有通行證,你哪能有平臺呢?平臺大於努力,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臨時抱佛腳總比做一條鹹魚強
即將面臨35歲的危機,於是你恍然大悟,決定不再做一條鹹魚,你想去大公司,你想考公務員,於是你想提升學歷,那這一切還來得及嗎?老牧提醒越早越好,但不要遲於30歲,以下方法請你務必收藏好了,思想懶惰時看一看,或許自己就不再那麼鹹了!
1、第二學歷不建議大家報考自考,因為難度係數最高,而且你需要強大的自律和學習能力,當然這樣的學歷認可度要高一些。建議報考夜大或者函授,這都是國家承認的,夜大是每天晚上去學習,疫情期間基本都是網上學習,函授是每年集中面試1、2次。
2、不要以為自己還年輕,最好畢業之後邊工作邊學習,越早地拿到學歷,對於你進入大公司和考公務員越有幫助,為啥說不建議30歲之後報考呢,你想想2年半畢業你已經33了,離35歲門檻沒有幾年了,你與公務員即將失之交臂。
35歲門檻是真的嗎?
有人說這是別人炒起來的概念,販賣焦慮,事實果真如此嗎?你看看以下事實。
1、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大部分要求35歲以下,有些甚至30歲以下,也有要求40歲以下的,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歷你能達到嗎?
2、很多公司招聘崗位中,管理層基本要求35歲以下,除非你還想做個小職員,35歲以上的職員哪個公司要呢?
3、年輕人精力旺盛思想前沿,你看看你現在所處的但凡與網際網路沾邊的公司哪個不是年輕化,你的競爭力還有幾分?
本科和大專天壤之別
1、大公司基本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有的甚至要求985、211,你不能說人家歧視,這是門檻。
2、好一點的公務員,比如省會城市、地級市基本要求本科,除非你想去縣城發展。
3、本科學歷的待遇在大公司起步至少比大專生多500元/月。
4、升職加薪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偏向本科學歷。
這些大公司的福利待遇基本與大專生無關
1、入職即購買五險一金
2、按照10%的比例繳納公積金,按照實際工資基數繳納社保
3、13薪、14薪
4、職業年金
5、各種津貼
6、工作職責清晰、福利待遇完善、流程制度規範、上層人脈資源
大專生這些糟糕的事兒大部分你都可能會遇到
1、轉正買社保,當地最低基數購買
2、公積金一年後買,當地最低標準
3、沒有年終獎更別說13薪了
4、一人多能,累死累活都不知道自己是幹嘛的,自稱打雜的
5、公司隨時可能破產倒閉或者裁員,你總能遇到
6、頻繁地跳,越跳越差,因為你要活著,就會飢不擇食
大專生的你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職場辛酸淚?你覺得你過得比本科生好嗎?如果你還沒有過30歲你會選擇提升自己的學歷嗎?你覺得進入大公司和學歷關係有多大?歡迎留言評論轉發收藏,關注我,老牧只說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