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智為鄰居自覺維護愛心牆的舉動點讚。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陳曉青
酒精、雨傘、打氣筒、醫藥包 …… 近日,翔安祥吳六裡一棟居民樓裡有面 " 愛心便民牆 " 一事在朋友圈熱傳。這面愛心牆雖然不大,但為小區居民帶來了實際的便利。
這面 " 愛心便民牆 " 的發起人,是翔安祥吳六裡 27 號樓 " 樓長 " 吳清智。提及設置愛心牆的初衷,吳清智說這源於一次鄰居凌晨三點在微信群裡的求助。" 當時,鄰居在群裡問能不能借下體溫計,但時間太晚沒人回復。" 吳清智說,了解了情況後,他能想像到家長遇到孩子半夜發高燒很著急的情形,便把這事惦記在心裡。
10 月初,吳清智萌生了在樓道公共空間設置愛心牆的想法。" 我先買了酒精和打氣筒,方便鄰居們國慶放假回來消毒行李箱。" 吳清智回憶,他的舉動被所在的祥美社區知道後,他們表示支持並提供雨傘、安全急救包、保險套等愛心物品。隨著愛心物品越來越多,吳清智覺得可以設計一個像樣的 " 愛心便民牆 "。
一次偶然,吳清智和會做廣告板的朋友蘇劍鋒聊起此事。蘇劍鋒隨即提出願意免費幫忙設計。
釘上掛鈎,掛上消毒酒精、醫療包、打氣筒等便民用品,上個月底," 愛心便民牆 " 正式 " 上崗 "。
" 牆上掛的物品雖看似不起眼,卻是生活必需品。" 出入有酒精消毒、雨天能借上雨傘,這樣貼心的舉動得到小區居民的點讚。
令吳清智深感欣慰的是,鄰居們都能按需取用、自覺歸還。" 有的人可能由於著急出門,雨傘沒疊好就還回去了,但過一會兒,我發現雨傘已被整理好了。" 吳清智調取監控發現,是其他鄰居經過時,將傘摺疊整齊後放回的。
" 這兩天常常下雨,我又補了兩把雨傘在那兒。" 吳清智說,看著每個人都用心維護這份善意,他很感動,也很願意做這件小事。
祥美社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將在社區裡推廣愛心牆,讓更多人從愛心的受益者變成參與者,讓愛心在更多的樓道裡停駐。
【來源:海西晨報 ·ZAKER 廈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