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需要放低姿態嗎?
很多小夥伴在工作的時候會出現自卑的心理,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在交談的過程中也會不自覺的放低姿態,把自己擺在個很低的位置。有人覺得自己沒自尊,有人覺得放低姿態是成功的第步。那麼工作當中應該以一個什麼樣的姿態去和大家交流呢?
自卑和放低姿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自卑
自卑是因為自己感覺自己不足而造成的。在小學階段的時候,在家庭和學校生活和活動當中參與度低,受讚譽度低,兒童就會對他們自身的裝備以及身體構造都會感到失望,在這種失望的情緒和認知之下,他們便會認為自己註定是平庸之輩或者能力不足,通俗的講他們會不自信。因為在小學這個階段,兒童的心理髮育當中,「行得通,做得到」成為孩子判斷它自身價值的唯一標準。孩子如果在這一個階段,沒有體驗到價值感,沒有體驗到承諾感,那麼在成年後就會產生內心的不足感與自卑感。
放低姿態
放低姿態則是對自我身份位階的一種有意識的放低,其內心當中自我判斷的位置是高於其外顯的身份位置的,且在客觀環境當中,其實際位置也是佔據比其外顯的身份位置還要高的位置。結合著來看,自卑是一種被動狀態,而放低姿態是一種主動狀態。被動狀態下的自卑是一種自我的不認可,不肯定,是一種自我的判斷。而放低姿態是一種自我的高度認可與高度肯定,是一種自尊,同時也是一種他尊。因此自卑和放低姿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別人不會因為你自卑而特殊照顧你,自卑也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的好處,自卑只會帶走你內心的生命陽光。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完整的,誰也不曾多,誰也不曾少,每一個生命也是獨一無二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每一個人不需要去證明自己的價值,也無需去說明自己存在的理由,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個最偉大的存在。無論能力的高低,還是權勢的高低,亦或名利的多與少,文化的高低等等,都不足以去評判生命本身的高貴與否。因此一個人不需要自卑。別人認不認可,我們都存在。不管別人認不認可,我們依舊無法替代。不管別人認不認可,都無法左右我們的生命。因此,面對如此偉大的生命,根本就不需要去自卑。因為你和對方,擁有的是同樣的生命,同樣生活在這片藍天之下。唯一不同的是,對方也許佔據有利位置,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僅此而已。
個性的張揚,在很多時候會顯得咄咄逼人,造成人與人相處時候的難度。在高位者能夠放低姿態,可使得第一位者獲得榮耀。低位者放低姿態,是對高位者的一種敬仰。同級之間放低姿態,可以使對方感覺到受尊重,被認可。放低姿態,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無論是對對方,還是對自己。放低姿態並不是一定意味著要以對方為尊,更多的是指自己對對方的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這份尊重並不意味著要放棄或者犧牲自己。也就是說,放低姿態在外在行為上來看,只是一種禮貌,與張揚相對。
由此可見,只有內心的自我認可,只有內心真正的接納自我的生命,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去表達自己的愛,同時感受身邊周圍的愛。愛是生命必須的養分,而慈悲是大愛,因為真正的慈悲需要發自真心。當一個人感受到愛的時候,他才能去愛人。一個熱忱並自愛的人,才能於人分享愛的情感。這是放低姿態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