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把我的精力投入到「自閉症兒童調查」上了,主要是線上用「問卷星」(到網上搜「自閉症兒童行為判斷標準」即可參與)、採用國際權威的CARS量表,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自閉症,也可以判斷孩子自閉的程度。另一種形式是線下的人工調查,由於疫情的影響見不到孩子,不能對孩子進行身體機能檢測,也只能採用問卷的形式進行評估了。
為什麼要人工「複查」?因為我發現一些被CARS量表判定為「非自閉症」的,也有相當一部分可以確定是自閉症,當然,這也是受家長的啟發。說來也很有趣,有位家長做了CARS問卷後測定為「非自閉症」,但她堅持認為自己的孩子「有問題」,我當時還安慰她:國際權威的測評應該不會有問題,最後沒堅持過她,就給孩子做了個「複查」,結果確實是自閉症。因為量表的第1題「人際關係「和第11題「語言交流」兩項都是「中度」異常,還有四項是輕度異常,但總分依然沒有到30分,所以,系統會判定是「非自閉症」。而人際關係和語言交流兩項出了問題,就可以斷定為自閉症了。
參與自閉症調查的,都從哪裡來?
到現在為止,參與問卷的有191人(已經去掉兩個無效問卷),我們看一下孩子們的來源:廣東29人、山東16人、江蘇15人、湖南12人、上海10人、北京10人、四川10人,湖北、廣西、安徽各8人,本人所在的吉林省只有6人參與。
參與自閉症調查的,為什麼廣東、山東和江蘇的多呢?
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呢?今天我一位同事看了一眼本次調查的統計結果,他突然問了我一句:啊?廣東的自閉症兒童這麼多!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拿出來討論一下,其實,我的同事的想法是錯誤的。
(1)這個數字只是參與者數量
參與者,並不是自閉症兒童的家長,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參與者是對自閉症這個話題比較關心的,或者是不太確定自己孩子是不是自閉症的,或者是我朋友圈裡有人為了支持我而填寫的(真有兩個來自微信的做題時間才40幾秒,這是一個看一遍都看不完的時間,所以,這兩個問卷可以判定是無效的)。所以,參與者只可以理解為關心者。我同事的問題如果換成這句話就可以了:廣東人民是全國最關心自閉症的啊!不過偷偷地告訴你:廣州和深圳的自閉症兒童還真不少!我們在深圳講過課,還算了解一些情況的。
(2)參與者並非全部都是自閉症
參與調查的家長,並不一定孩子就是自閉症,相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很確信,孩子已經是自閉症了,那就沒有必要到這裡來參與調查了!所以,這裡的參與者,多數應該是對孩子下不了結論、做不了判斷的家長。一方面,參與者是自閉症的關心者,另一方面,參與者也是與自閉症有所關聯的。
看一下結果吧,在191名參與者中,按系統的判斷標準,30分以下的均為「非自閉症」,有138人,佔72.25%。但是,這72.25%裡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兒童是自閉症、符合自閉症標準的,進行了幾個人工「複查」的兒童,他們確實符合自閉症的標準。可以查看我前兩天發的文章:「CARS量表判斷不是自閉症,孩子就是正常的嗎?」文章裡做了非常詳細的論述,也給出了評價和判斷標準,歡迎瀏覽一下。
(3)有更多自閉症兒童沒有參與此次調查
對吧?有些孩子已經被醫院或一些康復機構給判定為自閉症了,就不可能到這裡再做次評估了,他們關心的已經不是評估了,而是如何讓孩子早一天地康復和治癒。
在這裡,我希望孩子們早點康復、早一天恢復正常,就能早一天到學校裡跟其他孩子一樣學習、享受同等的教育、享受同樣的快樂。在此,也希望覺得有必要的家長,到網上參與一下,因為數據越多,我的統計結果越具有研究價值,對家長們也更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