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記者今日(20日)從成都市委社治委獲悉,日前《關於依託天府市民雲平臺實施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正式印發。
根據上述方案,2020年,成都天府市民雲APP將繼續加快政務、公共、生活、社區服務集成。其中,市級服務不低於220項,每個區(市)縣服務項目不少於15項,並建設100個智慧應用場景示範社區。
天府市民雲上線於2018年10月,定位為服務全川的一站式「網際網路+」市民服務總入口。
根據《方案》,這個「總入口」還將加快市級服務集成,2020年市級服務不低於220項。
比如,上述方案就提到要推進電子證照證明場景應用,重點推進駕駛證、行駛證、燃油貨車入城通行電子證照應用,探索推進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居住證等應用。依託天府市民雲已有服務及場景,推進「一號通行」向更多行業領域拓展延伸。
在成德眉資同城化方面,《方案》提出,將依託天府市民雲平臺良好的服務基礎,不斷優化資陽市民雲服務頻道,推進德陽、眉山頻道建設,力爭四地共用一個市民服務平臺。探索推進資訊類、實名認證、醫療資源、旅遊交通出行等服務共建共享。
在區(市)縣特色門戶建設方面,更多的特色服務即將推出。根據《方案》,天府市民雲將打造具有「本地差異化特色、市級服務可下沉、社區服務能匯聚」的優質門戶,各區(市)縣特色服務不低於15項,上線一批使用頻率較高的公共服務、生活服務、社區服務。
同時,各區(市)縣將探索建立相對統一的居民需求收集、網上投票、活動報名等服務,拓展高頻生活服務,提高特色門戶活躍度和市民參與率,日均活躍用戶中心城區不低於1000人、郊區(市)縣不低於600人。
另一個新的變化是,《方案》要求天府市民雲要加強社區智慧應用場景建設,在各中心城區分別選取5個社區、各郊區(市)縣分別選取4個社區,按照社區智慧應用場景標準穩步推進,全年建設不低於100個智慧應用場景示範社區,豐富社區15分鐘生活服務圈。
在小區智慧應用場景建設上,將逐步建立居民小區基礎信息庫;建設並推廣應用智慧物業平臺,2020年黨建引領示範小區全面運用政策法規、小區信息公示公開及推送、智慧門禁、繳納物管費、投票表決、對業委會及物業企業評議評價、維修資金使用申請等線上功能;有條件的地方部署智慧服務應用終端,提升家門口服務品質。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鄒悅
編輯 劉宇鵬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