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許愛平 東方內鏡
一旦你預約好結直腸鏡檢查(按通俗說法簡稱為腸鏡),接下來,你一定會反覆聽到 「腸道準備」 這樣一個醫學術語,也會被醫生反覆提醒——要做好「充分的腸道準備」 !
什麼是腸道準備?簡單來說,腸道準備就是在腸鏡檢查前通過 口服聚乙二醇 或者其他一些藥物來清潔腸道。那什麼又是充分的腸道準備?通俗地講——就是腸道已經完全清洗乾淨了,就等著做腸鏡檢查了。
標準的腸道準備狀態
⚠️
腸道準備至關重要!!!
先想一想:你為什麼做腸鏡?
內鏡醫生在檢查腸鏡前一般都會問「為什麼做腸鏡」。回答往往有這些……
「朋友便血,以為是痔瘡,結果是腸癌。」
「同事體檢發現腸癌,很年輕。」
「有腸癌家族史。」
「年齡到了,體檢一下。」
「身邊有人做腸鏡發現息肉。」
……
是的,雖然就診的原因不同,但檢查目的相同——讓內鏡醫生通過結腸鏡來判斷是否有腸道疾病,早發現、早治療 。
圖源於網絡
由於結直腸癌的演變規律,絕大部分都是 腺瘤性息肉 逐漸長大演變而來。換句話說,在腺瘤性息肉發生癌變之前的任一階段 進行幹預 ,都可以 阻 斷 它癌變鏈條從而達到有效預防結直腸癌的目的。
圖源於網絡
你知道腸鏡檢查是怎樣的嗎?
很多人對於做腸鏡檢查的認識直覺上就是一根黑管子從肛門逐漸伸到腸道深處(末端迴腸),至於更詳細的就講不出了。
腸鏡檢查時,內鏡醫生利用結腸鏡設備,將前端進入肛門逐漸前行到末端迴腸。
過程中,由於腸腔是個閉合的管腔結構,為看清方向有時需要充氣,觀察主要在退鏡,需要充氣將腸道黏膜充分暴露,腸道拐彎抹角不能窺其全貌時需要進出反覆觀察。
打個比方:有點像是在有盡頭的曲折隧道裡開車,我們以較快的速度到終點,然後邊倒車邊觀察隧道四壁表面是否有問題,看不清楚時再進進退退反覆觀察。
圖源於網絡
檢查過程看上去似乎挺簡單,但高質量的檢查結果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 高清的設備清楚的顯示病變;
● 專業的內鏡醫生敏銳的捕捉病變;
● 充分的腸道準備。
甚至可以說,充分的腸道準備是腸鏡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前提。
如果腸道準備不充分,會怎樣?
在日常內鏡檢查工作中,醫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腸道:
腸道準備不充分,前行過程中處處是障礙物,影響視野,延長操作時間。而檢查時間延長致腸腔脹氣,操作更加困難,惡性循環。不麻醉時,被檢查者痛苦增加;無痛檢查時,會因麻醉時間延長增加潛在風險。
圖源於網絡
即便腸道準備不好,成熟的內鏡醫生也大部分能順利到達終點。
但是,腸鏡檢查不僅僅是為了到達終點,是為了檢查過程中及時發現病變並處理。
但這樣的腸道準備下,視野被遮擋,醫生只能看到部分腸道黏膜,也許大的凸起的息肉不會被遮擋,但是扁平的病變卻是很容易就錯過。
良好的腸道準備有利於發現病變
圖源自網絡
為了避免造成漏診,造成更嚴重後果,只能要求患者縮短腸鏡隨訪間隔,有時候甚至要求重新檢查。
總 結
腸道準備不充分,會產生以下幾點問題:
01
延長檢查時間,增加痛苦,增加風險。
02
導致漏診,輕則漏掉腺瘤性息肉,重者可漏癌。
03
縮短隨訪間隔,增加腸道檢查次數,可能會帶來一定的精神壓力及醫療費用。
因此結腸鏡檢查不僅是醫生的工作,還需要患者在檢查前充分的準備和配合。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腸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