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腸鏡檢查,什麼時候做最合適?怎麼做?

2020-12-21 騰訊網

腸鏡應該作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的診斷措施。

今年的歐洲消化疾病周(UEGW)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於10月11-13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匯集了全球消化病學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消化系統疾病的研究成果及臨床標準。「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特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王小澤醫生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會議報導。

隨著社會老年化的加重,越來越多的人因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這些藥物的長期使用會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風險,因此,近年來因急性消化道出血入院的患者越來越多。

消化道出血的診斷依賴於胃腸鏡,其中腸鏡對患者的生命體徵及腸道準備情況有一定要求。那麼,問題來了,急診遇到下消化道出血(LGIB)的患者,腸鏡檢查什麼時候做最合適?腸道準備怎麼做?這是目前消化內科醫師非常關注的問題。

什麼時候做急診腸鏡最合適?

德國奧格斯堡綜合診所的Georg Braun教授結合2016年美國胃腸病學學會(ACG)和2019年英國胃腸病學學會(BCG)發布的LGIB診斷和管理指南,就急診腸鏡的啟動時間和操作流程做了詳細介紹。

2016年ACG指南明確推薦,對於幾乎所有的急性LGIB患者,腸鏡應該作為早期的診斷措施。對於存在活動性出血或伴有臨床高危因素的患者,在液體復甦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後,予以快速腸道準備,並在腸道準備後24小時內完成腸鏡檢查,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出血診斷成功率。

2019年BSG指南建議將LGIB分為不穩定性出血和穩定性出血。不穩定性出血定義為休克指數(心率與收縮壓的比值,SI)>1,治療前可先行CT血管造影(CTA)檢查,發現0.3~0.5ml/min的出血,快速明確出血部位;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LGIB亦不能排除上消化道出血源,如果初步CTA檢查未能發現出血點,在初步液體復甦後可行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穩定性出血患者(SI≤1)通過奧克蘭評分(Oakland score)分為輕微出血和嚴重出血。建議輕微出血(奧克蘭評分≤8分)、不存在其他住院指徵的患者出院接受門診治療;嚴重出血患者應該住院進行結腸鏡檢查。但不同於ACG指南的是,BSG認為目前的證據尚不支持腸鏡檢查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

表1:奧克蘭評分標準

之前已有大量關於急診腸鏡時間這一問題的研究。

2019年日本東京大學的Ryota Niikura等人報導了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實驗,納入了8小時內便血三次或休克需要輸血的患者,比較急診腸鏡(平均13.9小時)與擇期腸鏡(平均41.4小時)兩組之間近期出血徵象沒有明顯差別(21.5% vs 21.3%),30天內再出血率(15.3% vs 6.7%)沒有統計學差別,結論認為急診腸鏡是安全的

但反對早期做急診腸鏡的研究也不少。

2019年荷蘭Haaglanden醫療中心的Inge van Rongen團隊的隨機對照試驗發現相較於擇期腸鏡患者,接受急診腸鏡患者雖然住院時間更短(2.0天 vs 3.0天),但是再出血率更高(11% vs 3%)。此外,美國耶魯大學的Cynthia Tsay團隊於2020年發表的meta分析結論也認為急診腸鏡不能改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預後,反而對醫療資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急診腸鏡的腸道準備怎麼做?

腸道準備對於腸鏡檢查至關重要,即使是對於出血的患者,充分的腸道準備也必不可少。

在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情況下,急診腸鏡的腸道準備推薦用聚乙二醇溶液,每15分鐘喝一杯(對於無法自行服用的患者,可通過鼻胃管灌注以降低誤吸風險),3~4小時內服用完至少4L聚乙二醇溶液。當排洩物為清水樣且無糞便及血液時提示腸道準備充分。

對於LGIB患者的腸道準備問題,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學專業委員會2019年《中國消化內鏡診療相關腸道準備指南》也推薦採用聚乙二醇溶液,並認為做急診腸鏡檢查前進行腸道準備可以提高腸鏡檢查的完成度和檢出率,而且腸道準備這一過程也是安全的。

參考文獻:

[1]Niikura R, Nagata N, Yamada A,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arly vs Elective Colonoscopy for Acute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astroenterology. 2020 Jan;158(1):168-175.e6. doi: 10.1053/j.gastro.

[2]van Rongen I, Thomassen BJW, Perk LE. Early Versus Standard Colonoscop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Results of the BLEED Study.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9 Sep;53(8):591-598. doi: 10.1097/MCG.0000000000001048.

[3]Tsay C, Shung D, Stemmer Frumento K, et al. Early Colonoscopy Does Not Improv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Jul;18(8):1696-1703.e2. doi: 10.1016/j.cgh.2019.11.061.

科室簡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衛生部) ,所屬的消化內鏡中心為衛生部指定的全國培訓基地。消化內科現有醫生52人(含退休返聘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13人,高級職稱32人,護士105人。消化內科病房有病床208張,設立多個亞專業組,包括肝臟疾病組、膽胰疾病組、炎症性腸病組、消化道出血組、內鏡微創治療組及消化介入治療組,年出入院10000餘人次。消化內科門診開設名老專家門診、消化專科門診、消化專病門診,年門診量達16萬多人次。消化內鏡中心開展了多項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內鏡下微創治療技術,包括內鏡下治療消化道早癌(EMR、ESD),ERCP及相關治療,EUS及相關治療,消化道大出血的內鏡下止血等,年內鏡檢查及治療達12萬餘人次。消化內科近年來開展了多項消化血管與非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包括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布-加症候群、頑固性腹水、消化系統腫瘤,消化道出血、梗阻性黃疸等疾病的微創介入治療,其中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systemic shunt,TIPS)及球囊阻斷逆行靜脈閉塞術(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BRTO)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近5年消化內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攻關課題、國際合作等科研項目2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6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共計200餘篇,SCI期刊60餘篇(其中包括《Gastroenterology》、《Gut》、《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Radiology》、《Endoscopy》等國際權威雜誌),主編專著10餘部。力求以科研帶動臨床水平的提高,將科研新成果運用於臨床,服務於廣大患者。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王小澤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

責任編輯:Mary

更多會議報導,敬請關注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End-

相關焦點

  • 腸鏡怎麼做?哪些情況需要做?有什麼注意事項?
    原創 曾哥每日科普 曾哥每日科普曾醫生,我肚子不舒服,需不需要做腸鏡?我經常拉肚子,要不要做腸鏡?我的大便有血,需不需要做腸鏡?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到底哪些情況需要做腸鏡。
  • 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需要做腸鏡檢查?
    那出現什麼症狀應該做腸鏡檢查? 做腸鏡檢查該注意什麼?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腸鏡檢查,那些我們應該知道的事。 出現什麼症狀要做腸鏡檢查?
  • 轉告父母:腸鏡檢查過程,腸鏡檢查多少錢一次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工作和生活壓力很大,腸胃不適。有時你需要做腸鏡檢查,所以一次要多少錢?讓我們和編輯互相了解一下吧!臨床意義異常結果:持續性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不同,大多為隱匿性疼痛或腹脹痛,貧血常伴有疲勞和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需要檢查的人群有結腸炎、腸息肉、直腸癌等腸道疾病。做腸鏡檢查要多少錢?普通腸鏡檢查的費用在180到280之間,當然,這只是手術的費用。腸鏡檢查是診斷腸道腫瘤和癌前病變最簡單、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 什麼人需要做腸鏡檢查呢?看看專家怎麼說
    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近日,有個女性患者來到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還沒等接診醫生餘仁貴開口提問病情,患者就開口了:「我需要做腸鏡檢查嗎?腸鏡檢查痛苦嗎?」原來這位患者家裡有腸惡變史,最近也是聽別人說有腸惡變家族史的人應定期做腸鏡檢查身體健康,但是因為對腸鏡的陌生而產生的恐懼使這位女性猶豫不決,終於在再三考慮下,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餘仁貴告訴女患者,有大腸惡變或腺瘤家族史的人,確實應高度警惕,需要定期做腸鏡檢查。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腸惡變患病率也會增高,因此建議年齡超過四十歲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 腸鏡再難受,別拒絕,做腸鏡前要準備什麼
    腸鏡是消化科最常使用的檢查方式,通過做腸鏡檢查可以查看腸腔內的病變,並作出相應的診斷和治療。那麼在做腸鏡之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呢?此外在做腸鏡的時候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希望大家可以了解 ,以便更好的進行腸鏡檢查。
  • 哪些情況下需要做腸鏡檢查?
    腸鏡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醫學儀器,直徑大約1釐米,結腸鏡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直到大腸,可讓醫生觀察到結腸和大腸的內部情況。結腸鏡檢查是醫生用來檢查大腸及結腸內部病變的一種診斷方式。 原始腸鏡多用於檢疫,較現代腸鏡相比簡陋。現代腸鏡多帶攝像頭,且尺寸長,從而可以至更深處檢查病變等。
  • 人生第一次做腸鏡,最痛苦的居然是…
    之前,小編曾採訪過上海市東方醫院胃腸肛腸科的宋純教授,他認為做腸鏡的體驗中,最痛苦的地方是腸鏡檢查前為了保持腸道清潔,需口服瀉藥讓腸道內的糞便排乾淨。(插花:如果早上8點檢查,就要凌晨1點起床開始喝藥,基本上沒得睡,現在突然覺得選了下午做腸鏡真的是太機智啦~)
  • 胃泰醫院消化科主任告訴你:怎樣才能做一次高質量的腸鏡?
    今天就請西安醫學院附屬胃泰消化病醫院消化內科董波寧主任和我們聊一聊,為什麼要做腸道準備,怎麼做腸道準備?對於要做腸鏡或者大腸手術的患者,有一定的幫助! 什麼是腸道準備腸道準備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將大腸裡面的糞便和食物殘渣,儘可能的全部排出體外,這樣做有幾個好處:(1)有利於發現病變做腸鏡檢查的時候,是通過一根帶有攝像頭的管子
  • 做腸鏡難受嗎 做腸鏡一般過程是怎樣的?
    導讀:   做腸鏡難受嗎 做腸鏡一般過程是怎樣的?
  • 寧波做腸鏡前一天可以吃什麼
    寧波鄞州博仕胃腸病專科門診部 擅長治療急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糜爛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 一般腸道不舒服,建議要去醫院做個腸鏡檢查比較好
  • 做腸鏡,大家最怕什麼?除了喝藥我們還要做什麼?
    原創 吉米大夫 吉米大夫做腸鏡,大家最怕什麼?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每次做腸鏡,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無釐頭的問題:做腸鏡,我們最怕什麼?不知道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最怕你沒拉乾淨!
  • 做腸鏡檢查前,了解這3點,能減輕疼痛感
    做腸鏡能檢查出多種疾病,比如大腸息肉、慢性結腸炎、早期結腸癌和潰瘍性結腸炎等。一提到做腸鏡,很多人甚是驚慌。做腸鏡是把帶有微型電子攝像機的纖維軟管,從肛門部位插入進入大腸中來檢查大腸部位病變。做檢查前一定要了解其相關事項,能減輕疼痛感。
  • 做腸鏡疼不疼?應該注意什麼?
    今天咱們就從一個完全客觀地角度,來為大家揭開腸鏡神秘的面紗。腸鏡前的準備做腸鏡前要進行清腸準備,包括飲食和服用清腸藥物兩方面。檢查前一天,患者應低渣/低纖維飲食,可選擇稀飯、麵條、餛飩等,避免蔬果等多渣(如芹菜)、多籽(如草莓、火龍果)、有顏色(如西紅柿、獼猴桃、西瓜)食物。此外,還要按照醫生要求服用清腸藥物。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腸道是否乾淨,直接影響著腸鏡檢查的效果。
  • 無論男女,過了40歲一定要做次腸鏡檢查!關鍵時刻能救命
    說起腸鏡檢查,很多人是抗拒的,覺得尷尬又痛苦。然而,這項人人都恐懼的檢查項目,卻是醫生眼中的「保命檢查」!為什麼要做腸鏡?什麼時候要做……本篇,跟隨小薇管家,仔細了解這項能「救命」的檢查吧~好好做一次腸鏡有多重要?
  • 清腸做不好,腸鏡檢查漏診率達35%,4個準備技巧讓你放心接受檢查
    提到腸鏡檢查的科普,腸道準備的內容應該佔有一席之地。而說起腸道準備我就想起了讀研的時候我陪我的父親第一次做腸鏡時的場景。 頭一天我將瀉藥帶回家並告訴他該怎么喝之後,就忙活自己的事兒了。結果我們爺倆都忘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定鬧鐘。
  • 「羞羞」的檢查——腸鏡那些事兒
    既往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炎症性腸病病史,需定期腸鏡隨訪者;14. 既往有結直腸息肉內鏡下治療史,需定期複查腸鏡。根據息肉病理隨訪時間有所不同,絨毛狀腺瘤、鋸齒狀腺瘤和高級別上皮瘤變的息肉容易復發和癌變,建議每3-6個月複查一次結腸鏡;增生性息肉、管狀腺瘤、低級別上皮內瘤變息肉建議一般每6~12個月複查。15.
  • 腸鏡檢查前必看:如何做好飲食準備?
    首先,各位患者需要了解的是,做腸鏡檢查時腸道是否準備乾淨,直接影響到腸鏡的效果。 給腸道準備差的患者做腸鏡檢查,檢查醫生的視野那就是霧裡看花,好像PM2.5爆表的日子看不到前車尾燈的感覺。 等等! 做腸鏡前不是都要喝瀉藥嗎?吃啥都能拉出來了,還需要做特殊準備嗎? 當然!
  • 腸道問題一定要做腸鏡檢查嗎?有沒有其他檢查可以替代?如何配合不...
    但是又有部分人覺得做個腸鏡很痛苦、喝瀉藥很麻煩,於是就處於一種不去檢查怕有問題,去檢查就怕自己太痛苦的糾結中。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我個人對於做腸鏡的經驗和看法?如何配合醫生做腸鏡才不痛苦?
  • 作為消化科醫生我最怕你做這件事!做腸鏡的患者千萬要注意!
    點擊查看 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每次做腸鏡,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無釐頭的問題:做腸鏡,醫生最怕什麼?不知道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最怕你沒拉乾淨!也許你聽到這樣的答案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有點丟人,也許你會說,我最怕喝清腸藥了,不僅會喝了吐、而且拉得腿軟、肚子不舒服。
  • 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有什麼注意事項?
    不少人誤以為只有懷疑患有大腸癌才需要照腸鏡,其實腸鏡能診斷的病症非常多,包括肛門癌、息肉、腸炎、腸潰瘍等等。那麼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有什麼注意事項呢?腸鏡檢查前的準備工作Ⅰ.檢查前會診1.仔細聆聽醫生講解檢查原因、程序及有可能發生的併發症2.告知醫生自己對藥物或其他物質的過敏史3.女性朋友應告知醫生自己最後月經日期,並且確保未有懷孕4.告知醫生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肺病等5.告知醫生自己近期正在服用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