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著沒事別給孩子「剪頭髮」:比輔導作業都難,主要是心疼孩子

2020-12-15 閃電新聞

執筆:筱沐

定稿:筱沐

給孩子剪頭髮,是很多新手爸媽最頭疼的問題。剪頭髮原本是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一件事,但如果對象轉換成小孩子,那麼這件事就會變得非常「不普通」。

前不久在短視頻中看到這樣一個小寶寶:爸爸明明是想給孩子剪頭髮,可能是擔心爸爸「再次失手」,也可能是害怕理髮器的聲音,小寶寶哭的非常傷心,爸爸也已經無可奈何。只要爸爸向前一步,寶寶的哭聲就放大一倍,最後沒辦法,奶爸只能將洗浴盆拿出來,哄著喜歡洗澡的寶寶,讓他安靜一會。

不少網友看到視頻後紛紛留言,表示自己給孩子剪頭髮也會遇到各種難題:@黑黑的嘿:孩子年紀小,去理髮店不划算,基本上就是我給解決了,但每次剪頭髮都像渡劫,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我都不敢下手,好幾次都剪壞了。

@凱叔的娃娃:每次給我家老二剪頭髮,都是全家齊上陣,比給老大輔導作業難多了,怕傷著他又怕剪不好,我都心疼孩子。@萬萬:這視頻太真實了,小時候我給孩子理個髮,搞得像要揍死他一樣,各種難搞,回回都給我忙活一身汗。

通過網友評論也能看出,給孩子理髮的問題不只是個別家庭會遇到的難題,每個準備給孩子理髮的家長,都是最擅長偽裝的爹媽。

小孩子排斥理髮,無非以下這些原因:· 不喜歡機器的聲音,電動理髮器的震動比較強,孩子感覺不舒服。· 寶寶有理髮陰影,如果傷到他們會留下非常深刻的負面印象,以後也會很排斥。

· 對理髮這件事莫名的恐懼,認為剪頭髮是不好的事,發自內心的牴觸。·不習慣被束縛,做不到安靜的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也無法接受陌生人下達的指令。· 有心理陰影,「媽媽上次剪的頭髮太難看了」,「爸爸下手太狠,太醜了」。

其實對於第一次面對冷冰冰機器的孩子來說,他們會害怕是非常正常的,梳著誇張髮型的陌生的理髮師,不熟悉的人下達指令,這都是讓孩子恐懼的因素。如果你的孩子非常排斥剪頭髮,但又不得不剪的時候,家長就要儘可能的多想些方法,要儘量避免對孩子產生陰影。

如何讓孩子接受「每個人都需要剪頭髮」這個事實?動畫片《大耳朵圖圖》裡就曾講到過給孩子剪頭髮這個問題,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壯的大虎非常害怕剪頭髮,可柔弱的小美卻不害怕。

因為她知道「剪頭髮能讓自己變得更漂亮,想到這心裡就特別高興」,而且她還知道「理髮店的叔叔阿姨是不會剪掉我們的耳朵的」。通過自我暗示的方式,讓自己接受剪頭髮這件事,遠比爸爸媽媽的威逼利誘更有效果,相比之下,聰明的小美更加勇敢,因為她知道剪頭髮「並沒有那麼可怕」。

而家長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能用威逼利誘的方法,更不能說「不剪就給你打針」、「不剪頭髮老師就不喜歡你了」等等更糟糕的話。讓孩子打心底裡接受剪頭髮這件事,要比父母強迫他們主動接受更容易,所以,不想給孩子剪頭髮像打架,換幾種引導方式才重要。

如何引導孩子習慣剪頭髮這件事?父母在家給孩子剪孩子在家是最有安全感的,如果他們很害怕理髮這件事,或者不喜歡理髮店這種場合,家長給孩子在家理髮也是可以的。網上有很多兒童理髮器,價格不高使用起來也很安全,在家理髮還沒有外界幹擾,他們會更容易接受。

讓孩子陪爸爸媽媽去剪頭髮如果爸爸媽媽有理髮需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讓他們慢慢感受理髮店的氛圍,告訴他們只需要陪著爸爸媽媽就可以。儘可能的讓他們在理髮店的時候放鬆下來,不要對理髮店產生太多敵意,讓他們接受這只是一個提供服務的場所,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

可嘗試兒童理髮店如果孩子非常牴觸成人理髮店,家長可以帶他們去兒童理髮店,這裡有同齡的小朋友,還有很多孩子們喜歡的玩具動畫片。專業的理髮師還會邊剪頭邊鼓勵孩子,讓他們做一個勇敢的寶寶,這些話通過陌生人轉告給孩子,他們的接受度會更高。

總之,給孩子理髮不是難事,但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如果功夫不到家,最好別自己動手給他們修理,不然不僅鬧笑話,孩子還容易自卑,到時候他們可能更排斥理髮這件事了。今日話題:你給孩子剪過頭髮嗎?他們的接受程度如何呢?

相關焦點

  • 輔導孩子作業是個勞心費力的技術活!
    要說哪位家長擅長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那還真是少見!僅以孩子媽媽昨晚輔導孩子數學作業為例,與家長們探討一下輔導孩子作業的正確解決方案。回顧歷次孩子媽媽與兒子之間的作業輔導經歷,幾乎都是孩子媽媽講,兒子聽的場景。孩子媽媽講完,問兒子:「聽懂了嗎?」兒子答:「會了!」兒子下回遇到同類型的題,依舊做錯。家長百思不得其解?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那種酸楚溢出屏幕令人感概萬分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那種酸楚溢出屏幕令人感概萬分時間:2020-11-26 1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那種酸楚溢出屏幕令人感概萬分 最近,某短視頻裡,一對母子因為作業,雙雙落淚,悲傷委屈至極.
  • 輔導孩子作業不生氣指南
    當孩子放學時,作為家長的您最怕什麼?經過調查,輔導作業,是使得親子關係中出現問題的一大環節。前陣子,人民日報的話題在微博引起熱議。在輔導作業這個問題上,家長著急,孩子質疑。最氣的不是孩子不會做,而是孩子在學習時「聽完就背,背完就忘」的情況,讓家長出現了一種幫孩子輔導作業的「無力感」。想像當中輔導作業的場景↓↓↓實際上,心中喊了無數次,別問了,這道題不是剛講過嗎?
  • 父親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竟點燃作業本!差點燒了鄰居家……
    父親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竟點燃作業本!近日上海一位爸爸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竟將孩子作業本點燃了……14日晚,上海,一位爸爸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點燃孩子作業本,並將它扔下樓,差點把鄰居家燒了
  • 一道數學題,難倒一家四口,低文化父母該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
    本以為孩子上了學之後,父母會省心很多,但誰能想到,給孩子輔導作業又成了讓人頭疼的事!相信很多家長現在一聽到孩子要寫作業,「嗡」的一聲腦子都要炸了。的確,給孩子輔導作業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有文化,不然一不留神就教錯了,甚至有些小學的題自己都不會做,真是尷了個尬!前兩天聽老家一個哥哥吐槽給孩子輔導作業的糗事,讓我感慨還挺多。
  • 姚晨輔導孩子寫作業「抓狂」,專注力差的孩子,寫作業有多難?
    轉眼間《武林外傳》已經過去十年了,而因飾演郭芙蓉角色被大家熟知的大嘴姚晨,如今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在去年,姚晨又飾演了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此劇收視率再創新高,同時姚晨也收穫了不少新粉,再次翻紅。
  • 輔導作業被氣炸了!爸爸怒燒孩子作業本,結果悲劇了……
    畢竟,談起陪孩子寫作業的辛酸史,每一位家長都能滔滔不絕地說上三天三夜。 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 上海的一位爸爸在輔導作業時情緒失控,一氣之下點燃了作業本並丟下樓,差點把鄰居家給燒了。
  • 爸爸輔導孩子作業差點引發火災,作業那些事兒,太難了
    14日晚,上海的一位爸爸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點燃孩子作業本,並將它扔下樓,差點把鄰居家燒了。這位爸爸表示,當時把點燃的本子放陽臺,以為燒完了就扔下了樓,沒想到風太大復燃了。雖說這位父親已寫下了保證書,並誠懇道歉。但還是想提醒一下,天乾物燥,能撕作業就撕作業,千萬別再別點作業了 ,太危險啦。
  • 宏大智慧課堂:輔導孩子寫作業在線崩潰,這屆家長太太太不容易了
    「這麼簡單都不會?」「教了多少遍了?怎麼還是不會?」「能不能動動腦子,你要氣死我嗎?」宏大智慧課堂想問大家以上話語各位家長是不是特別熟悉?簡直就是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真實寫照了!相關統計顯示,中國家庭每天平均輔導孩子功課超過1小時,超過90%的家長為輔導孩子功課而發愁。
  • 姚晨輔導孩子做作業,氣到冒泡發微博,網友:孩子畫畫你別插嘴
    姚晨:輔導孩子是件苦差事。現代教育模式固化下,孩子淪為工具人姚晨在家休息期間,經常給孩子輔導作業,陪孩子畫畫。可是姚晨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也遇見了一件頭疼事。姚晨在微博中說道:至今沒想通,為啥英語老師布置作業也要畫畫呢?老母親真的太難了。
  • 如何看待老師總是讓家長輔導孩子作業
    我家孩子最近剛上初中,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遇到不會的問題總是來問我,說是老師要求不會的問家長。我好歹讀過大學,雖然也能輔導,但總有些知識記不住。想起來我小時候讀書的時候,似乎從來都不需要家長的參與,孩子有什麼問題,也會自己留到第二天請教老師,或者問其他同學。
  • 娃被壓得抬不起頭,父母還要「開小灶」,輔導孩子一定要靠作業?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我們家長小時候上學那會,學校老師管得不嚴,也沒有作業,同學們放了學就像過年一樣,一個個瘋了似的往學校外面跑。那時候的學生時代可以說是相當自由的,一是家裡對於學歷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觀念,不知道孩子上學之後能幹什麼;二是當時的大部分家庭都不是獨生子女,生活上難免會有困難,不可能讓每個孩子都去上學。
  • 陸毅「敗」給了女兒的輔導作業,為什麼家長都覺得輔導作業頭疼?
    有一句話來形容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我認為非常貼切,那就是:「不寫作業,父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有的人可能以為這樣的情況,只存在於普通的家庭當中,然而並不是,很多明星也有這類困擾。
  • 用大力智能檯燈輔導孩子寫作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孩子寫作業磨蹭、一寫作業就發呆走神、在家學習沒有積極性、一不留神坐姿又變形了……孩子過於依賴機械化監督,讓家長們直呼:「太難了」。當看到網絡上各種家長吐槽輔導孩子作業的視頻,你就會發現:其實這個問題很普遍。如果僅僅因為一個普遍現象,去輕易訓斥自家孩子,甚至是用情緒化的言語來否定他,當然是很不利於孩子心理成長的。
  • 孩子寫作業「太費勁」,怎麼辦?
    作為每個80後、90後恐怕都有遭遇過或正在面臨這樣的困擾:「孩子寫作業太拖沓」。「孩子每天寫作業太恐怖了」單位上班忙得像條『死狗』,回家還要輔導孩子「寫作業」.......誠如上述情況,我也是一個80後的爸爸,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折磨,好在現在的女兒寫作業比較積極主動,也再沒有過拖沓和吃力的現象。
  • 真實評測步步高AI家教機:它能替代家長輔導孩子完成作業嗎?
    真實評測步步高AI家教機:它能替代家長輔導孩子完成作業嗎? 2019年09月12日 11: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快節奏的生活,人們都很忙碌,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家長們也得忙工作,加班是常有的事兒,基本上沒有什麼時間可以陪伴孩子學習,更別說親自輔導孩子作業了
  • 輔導孩子功課太難了!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本險燒鄰居家
    「這麼簡單不會做,你幹什麼吃的?」「這麼笨呢,說幾遍了不會記?」面對著這些年輕的家長「崩潰吼叫式」輔導作業,如此難題如何破解?  近年來,家長輔導作業「過火」的新聞不少,專家認為,長期吼叫對於孩子身心發育和成長無益,建議家長客觀看待作業性質,少吼孩子,同時逐漸嘗試「零吼叫」。
  • 上海一爸爸因輔導作業情緒失控,怒點孩子作業,差點把鄰居給燒了
    輔導作業是個苦差事,有時候,我們寧願幹點體力活,也不想幹輔導作業這類活勞心傷神的活。過來人都知道,有時候輔導孩子真的能讓你輔導到懷疑人生。而輔導作業鬧的那么蛾子事真是舉不勝舉,五花八門:有把自己輔導到腦梗的,有把自己輔導到亂了輩分的叫孩子爸的……最近的這齣更是別具一格:上海一位爸爸在輔導兒子功課時,由於兒子不服從管教,惹到這位爸爸情緒失控,操起兒子作業本給點著了。並且還扔下了樓。由於風力的作用,作業本居然差點把樓下一位鄰居家給點著了。最後還驚動了警察,最後處理結果是父親寫了一份檢討書才告終。
  •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被氣出腦出血和抑鬱症:老師能否要求家長改作業?
    人們常說:"不提作業,母慈子孝; 一提作業,雞飛狗跳",這真是當下眾多家長和孩子的真實寫照。今天我又看到一個新聞,家住湖南的45歲夏先生因為輔導孩子作業大發脾氣,竟導致腦出血。搶救成功之後,在住院期間還因擔心孩子學習不好,以及自己病情復發而抑鬱了。不禁讓人嘆息!
  • 看到孩子被幼兒園老師扎的頭髮,寶媽心疼極了,老師:那你剪短髮
    看到孩子被幼師扎的頭髮,寶媽心疼極了,老師:那你剪短髮寶媽曉琳的女兒今年5歲,正在上幼兒園,不過因為這學期換了個新老師,午睡過後,孩子的梳頭任務是由這位老師負責。這位老師扎的頭髮花樣很多很好看,卻有些繁瑣,不過深受孩子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