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改造農村土牆小院,成了驚豔全村人的夢想小院兒

2021-01-12 網易

2020-11-02 19:13:35 來源: 醉美清江

舉報

  

  200多平農村土牆小院兒

  15天大變樣

  ......

  - 設計 改造 -

  NO.1 | 壹

  河南平頂山的張爺爺,

  是一名抗戰老兵,

  雖然已經93歲高齡了,

  不過他可是全村出了名的「講究人兒」!

  每隔半個月都要雷打不動地,

  去理髮店修面、理髮。

  

  風雨飄零大半輩子,

  如今與兒子一起生活在老家山頭村,

  一棟典型的北方農村小院,

  已經有些坍塌、破敗,

  便是張爺爺的家。

  

  張爺爺現在就兩個心願,

  一是把自己的屋子修修好,

  二是想和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們重逢,

  回當年打仗的地方看看......

  

  村子裡相繼蓋起了大瓦房,

  可張爺爺的家還是住了幾十年的土胚房,

  不知道經過多少次修修補補,

  早已像一塊打滿了補丁的舊衣服。

  

  老宅屋頂漏水,也無下水設施,

  地勢較低易積水,

  晴天的時候塵土飛揚,

  到了雨天又變得泥濘不堪。

  

  而房間內也是光線昏暗、通風困難,

  住在裡面居住體驗極差。

  

  而廁所仍是農村老式的簡易茅房,

  老人年事已高,

  使用上也很不便。

  

  這不僅僅是不夠美觀的問題,

  更影響了老人的生活,

  但老人不想推倒重建,

  在老宅的基礎上進行修繕,

  可以讓人生活得有尊嚴,

  成為擺在設計師面前的難題。

  

  NO.2 | 貳

  設計師實地考察發現,

  現場條件比預想中更為艱苦,

  所以改造的難度和複雜性也是出乎意料的大,

  一次關乎夢想的改造,

  開始了......

  

  這次快速改造以尊重老人的情感為出發,

  為他還原一個

  有質感、有溫度、有記憶的老宅……

  設計師章明說。

  

  ▲功能分析圖

  為了完整保留青瓦屋頂和南側土牆,

  建築師團隊用偷梁換柱的方式,

  在原本是承重牆的後牆上方,

  支起跨度近七米的橫梁來支撐屋架。

  

  ▲爆炸圖

  其餘空間運用模塊化形式,

  在上海工廠內生產的起居、衛生間預製模塊化單元,

  最後利用軌道推入老房內。

  

  將廚衛、起居、

  以及公共區域等六個模塊,

  完美嵌入進小院兒中,

  根據新的平面布局,

  原有的四開間主屋將劃分為:

  衛浴空間、起居空間和儲物間三個功能,

  而新增的廚房模塊將取代原有的半露天灶間,

  直接與室內連通,老人使用更加方便。

  

  

  從拆除、重新壘牆,

  到室內軟裝,

  最後改造完成,

  居然只用了15天的時間,

  費用花費30萬。

  

  NO.3 | 叄

  15天之前,

  這裡是破舊的農村土牆小院兒,

  15天後,

  成了驚豔全村人的夢想小院兒!

  

  

  防止積水倒灌,

  在對院子整體鋪設青磚後,

  又對排水溝進行了整理和修葺,

  即使狂風暴雨,

  也不會再發生積水倒灌的情形。

  

  

  依然延續著老房子的外觀,

  休憩一新的青磚和黃泥牆是老人記憶中,

  最初的模樣,

  但新加入的幾處鋼構空間,

  帶來了時代的潮流,

  和與時俱進的新意。

  

  老人終於得以享受,

  那些小院兒裡的美好時光,

  一把躺椅、一把蒲扇,

  在樹影斑駁的大樹下,

  便是一個悠閒的下午,

  現在村子裡的人也總愛來串門,

  人多了,

  小院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NO.4 | 肆

  為保留起居空間的舒適層高,

  並為張爺爺保存屋頂曾經的記憶,

  設計師決定將客廳頂板設計為人字形屋面,

  側面為透明的三角玻璃,

  既能在視覺上增加房屋的挑高,

  又可以看到老房原有的屋頂和框架,

  同時還防止了漏雨的糟糕現象。

  

  考慮到老人和兒子都年歲已高,

  需要彼此陪伴看護,

  特意只保留了一間起居室臥室,

  在內放置了兩張單人床,

  方便老人和兒子日常生活中互相照料,

  整個起居空間都預先鋪設了,

  防滑係數非常高的實木地板,

  取代了從前潮溼而低洼不平的生土地面,

  

  設計師特別為老人訂購了一張,

  可以調整高度的護理床,

  方便以後親人前來照料,

  木質古樸中式風格中,

  融入了設計師很多巧心設計,

  很實用,也很溫暖,

  

  為了保證屋內的採光和通風,

  改善從前陰暗潮溼的狀況,

  設計師在起居空間北牆上加裝了兩扇高窗,

  窗體配備了窗飾式新風,

  即便是冬天不開門窗的情況下,

  也能保證室內的空氣新鮮。

  

  老人年歲已高,

  破舊廁所當然要全部打掉!

  設計師將整個衛浴空間打掉,

  並在馬桶與淋浴房之間安裝了一扇門,

  以及特別的條形地漏,

  在保證乾濕分離以防跌倒的同時,

  還為老人安裝了衝水馬桶,

  馬桶旁有扶手以及可以調節高低的座椅,

  保證了老人上廁所坐下、起身時的安全,

  除此以外,在淋浴間內,

  也特別為老人安裝了淋浴時使用的座椅,

  地面也鋪設了防滑的瓷磚,

  特別設計的高窗,

  在提升通風、採光的同時也保證了隱私。

  

  

  模塊化廚房空間,

  徹底代替了曾經煙燻火燎的半露天灶間,

  同時,還為老人保留了老式灶臺,

  方便其使用。

  

  NO.5 | 伍

  在小院夯土牆的上部,

  設計師利用預製的木結構,

  打造了一個優美的L型的木質連廊,

  木質長凳、院系草木,

  古樸自然與現代化設計完美結合,

  為老人的庭院製造出了一片,

  利於休憩的舒適圍合空間。

  

  亮起燈的這個小空間,

  是小院兒裡吸睛的一筆!

  兩條長凳與靠背連接,

  將空間包裹成一個整體,

  即使風雪天也能閒坐在此,

  喝茶聊天,娛樂悠閒。

  

  

  夯土牆面上特別打造的一個小方形窗洞,

  與內部的涼亭和石榴樹形成了巧妙的呼應,

  既像一幅古典的庭院小景,

  更是方便老人與村民聊天。

  

  

  小院兒裡還有一個閱覽室模塊,

  正面牆的書架,溫馨小沙發,

  為村中的孩子們提供了閱讀、玩耍的空間。

  

  在15天的有限時間,

  這個土牆小院子煥然一新,

  張爺爺終於住上了他夢想中的新家,

  而對美好生活追求,

  無論何時都不應該停止.....

  

  建築師:同濟.原作設計工作室(章明/張姿)

  設計團隊:章明、張姿、席偉東、曹凱奕(實習生)

  駐場建築師:席偉東

  合作單位:優必(上海)建築科技有限公司濟木建築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建築大學穆鈞教授團隊

  施工單位:平頂山市雅圖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河南省平頂山市山頭村

  設計時間:2018年6月-2018年7月

  建成時間:2018年8月

  項目面積:70平方米

  裝修花費:硬裝265000元,軟裝38000

  攝影:章勇

  長陽清江山水新媒體中心運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5天極限改造農村土牆小院!驚豔了全村人
    從拆除、重新壘牆,到室內軟裝,最後改造完成,居然只用了15天的時間,費用花費30萬。NO.3 | 叄15天之前,這裡是破舊的農村土牆小院兒,15天後,成了驚豔全村人的夢想小院兒!亮起燈的這個小空間,是小院兒裡吸睛的一筆!兩條長凳與靠背連接,將空間包裹成一個整體,即使風雪天也能閒坐在此,喝茶聊天,娛樂悠閒。
  • 有錢人都喜歡農村小院兒,稍微一改造,就成了一個世外桃源!
    對於很多生活在城市裡面的朋友,因為都是住在高樓大廈上面,所以說,也沒有了之前田園生活的感覺,那麼對於很多生活在農村裡面的朋友,那麼生活就要更加有趣了,因為他們生活在農村裡面的話,即使空間相對來講的是比較寬敞的,這樣的每一個人,每一戶人家佔的面積,其實相對來講都是比較大的,一般都會配備一個農村小院弄這個小院子
  • 陳舊的農村老家,按照這種方法稍加改造,就可變成漂亮的民宿小院
    如果你有一處自己的農村小院,你不如這樣好好裝扮它,常回農村小住,才不辜負農村的自然美景。現在大多數農村家庭都是庭院式的住所,但好多家庭會選擇在院子裡鋪上水泥地,我覺得這並不是最讓人舒適的裝扮。我們不應該讓家裡失去大自然的色彩,要放棄鋼筋水泥,用最適合庭院的花草木來點綴,讓庭院別具一格。
  • 江西農村改造民宅,四層農房蛻變古樸徽派小院
    在江西婺源思溪延村,有一棟徽派小院,和很多民居一樣,它單單只是一戶家庭的居住所。但這戶家庭將小院改造創新,變成一棟名為「素舍」的徽派 民宿,至今遊人不斷。在江西婺源思溪延村,有一棟徽派小院,和很多民居一樣,它單單只是一戶家庭的居住所。但這戶家庭將小院改造創新,變成一棟名為「素舍」的徽派 民宿,至今遊人不斷。
  • 農村老房不想重建,耗時45天改造成別墅,真的太驚豔了!
    農村老房不想重建,耗時45天改造成別墅,真的太驚豔了!今天小編無意間發現了一個農村舊房耗時45天改造的案例,看了前後對比圖之後,真的不得不感嘆,之前一間小小的破舊老房轉眼間就置身變成了別墅,不得不由衷的感嘆一下設計的美妙就在於化腐朽為神奇。
  • 0元改造民宿小院!燕郊這裡上演升級版交換空間
    《交換空間》是央視一檔熱門的裝修節目,近日,在燕郊鎮小石各莊上演了升級版的《交換空間》,一些滿懷創意的城裡人舉行了一場0元改造民宿小院的PK賽。18日上午12時,在小石各莊民宿—無名小院大門前懸掛橫幅的草坪上,隨著一聲鼓響,圍觀的人群發出熱烈的掌聲,0元改造小院PK賽拉開序幕。
  • 《秀文》 小院
    我們那個小圓餐桌,平時是摺疊的,靜靜地靠在牆邊。到吃飯的時候,它熱情的張開,迎接飯菜上桌。樸素的飯菜總是有葷有素,有粥湯。我常給老公準備一兩瓶啤酒。桌子或者放在葡萄樹下,或者放在角門裡。有一次,蘇捷老師一開門,見桌上擺了四個菜,我和老公正端起酒杯小酌。從那之後,他見了我們就開玩笑。      小院有時候特別熱鬧,因為老公常邀同事們來家吃飯聊天。
  • 白牆黑瓦二層小樓和月亮門,這座農村小院讓人看上一眼禁不住心動
    生活中,我們可能都經歷過這樣的感覺,就是有的東西,很簡單,很樸素,也並不是多麼昂貴,但它就是能給人們一種驚豔的感覺,讓人們從心裡往外有種愛不釋手的嚮往。生活中常見的比如衣服時裝,比如汽車等等,總有一些並非是名牌,卻能讓你穿著合身,用著開心,這樣的東西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 小院兒在,因為大家的喜愛
    所以,還是想說,一直以來,感謝大家關照,大家對於小院的愛,小院都收到了。之前,一夜間橫幅滿天飛,是關於拆遷的消息。村子裡有些人家已經拆了。有時候來來往往看到,還是會陷入恍惚裡。時光荏苒,來也如風,去也隨風,轉眼也不過是三五年的功夫,可是偏偏就是這看似短暫的時間,卻能帶走許多事物,包括回憶。
  • 院牆「長」出水墨畫 院落改造助小院變美
    官書院7號院水墨畫上牆目前,東城區安定門街道如今,正在改造中的官書院7號院牆上「長」出水墨畫,小院環境正在逐漸變美。社區助力小院恢復潔淨來到官書院7號院,朱紅的大門,四個「門當」矗立其上,門口整條石板的臺階,還有兩個石鼓型的「戶對」安放左右,走進這個古香古色的院子,整潔的院內環境又讓人眼前一亮。
  • 農村水泥院子想綠化?藉助淘汰的農村家什,照樣把小院綠化好
    水泥地的農村院子想搞綠化,只能靠家什來輔助了,但我們農村最不缺的就是家什,只要願意搗鼓種植,水泥地院子也照樣整出一片綠意盎然。農民生活有了質的改變,不再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是日日月月年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耘,我們有自己的工作事業,工作之餘也有了閒情雅致,想要把自家小院子綠化成花園一般模樣,得空時坐在花草中間飲茶賞月豈不愜意。那麼問題來了,現在農村房屋基本上都是水泥院子,而且還罩起了院子上方,怎麼來進行綠化呢?
  • 曬格地標 薄荷小院兒:藏在公園裡的咖啡館兒
    伴隨著對小店的日夜經營,店主開始思考和尋找薄荷小院兒的意義。於是在運營一年多以後,小院兒開始有了手作、花藝、吉他等各種各樣關於慢生活的興趣課堂及文藝活動,為志同道合的客人創造更多交流的機會。閱讀,與內心對話小院兒的店主說,閱讀,是與自己內心的一場對話。所以在小院兒裡,圖書和閱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出自農村小院!涉案上億!
    爆款「減肥食品」出自農村小院11月25日下午2時,隨著專案指揮部的一聲令下,浙江台州、安徽宿州、雲南昭通以及河南的鄭州、新鄉、開封、登封等地同步收網,一舉抓獲25名犯罪嫌疑人。這個銷售額超億的減肥食品「生產工廠」,所謂的生產基地竟是一間農家小院。
  • 25平老破小改造,床鋪抬高,小院改陽光房,寬敞舒適實用,羨慕!
    25平老破小改造,床鋪抬高,小院改陽光房,寬敞舒適實用,羨慕!建築面積只有25平米的老房子雖然破小,卻有3.2米的層高,還帶一個小院,這為設計師的改造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創意空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個這樣逆改老破小房子的經典案例,房子位於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被設計師買下,將臥室做了挑高設計,讓底部的空間被充分利用,規劃成廚房,並將小院做了封閉處理。整體簡約清新的設計,讓這個小家寬敞明亮通透,精緻實用舒適,太令人羨慕了!這是室內加小院的平面布置圖,原來空間很小,功能單一,經過房主改造後格局非常完美!
  • 外婆家的小院
    秋天,外婆家的院子裡一派豐收的景象,三棵大棗樹綴滿了大大小小的紅色棗兒,壓得棗樹枝低垂了頭,像飽經風霜的中年人,在歷經世事後學會了彎腰與隱忍;再看小院菜地裡的各種蔬菜——南瓜、餃子瓜、黃瓜、冬瓜,各種瓜都是飽滿的果實,躺了滿滿的一院,還有玉米、辣椒、西紅柿、小白菜、香菜,黃的紅的白的綠的……外婆家的小院啊碩果纍纍,五彩繽紛!通常這個季節去外婆家,外婆都會給我們大袋小袋裝滿各種果蔬,讓我們滿載而歸。
  • 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柯炳生一行在桂林調研指導科技小院...
    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柯炳生一行在桂林調研指導科技小院建設工作 2020-10-09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想有個小院兒,種花種菜,有果有樹,把日子過成詩
    小院兒是個充滿愛和回憶的空間,或許它能以這種方式存在,繼續守護著生命的延續,溫暖和治癒前來探訪舊時光的人們。這樣的小院兒,不寒不暖,空氣裡都充滿了時間的味道。陽光正好時,到小院兒曬曬太陽或是看看花,晚上微涼,你可以坐看小院兒裡的月光,春夏秋冬,讀書喝茶,只聞花香,不談喜悲。
  • 農村自建房,單層的小院和多層的樓房哪種實用些?
    如今農村生活條件好了,很多朋友都想要翻建新房,那麼到底是建平房小院還是樓房就成了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有的朋友覺得平層+小院的房子舒適,老人不用爬樓,方便打掃衛生。而且大多時候年輕人都不在家,農村只剩老人,樓上的房子基本都是閒置,很浪費。
  • 四方小院,人間煙火
    多年後,汪曾祺回憶小院生活,不過八個字:「家人閒坐,燈火可親。」真正惦記難忘的是曾經擁有過,又漸漸失卻的小院煙火。作家白落梅在她的書裡說:「我亦可貪戀人間煙火,殷實人家,幾間瓦房,四方小院,守著流年,幸福安康。」
  • 真實的日本農村什麼樣,家家別墅小院精緻盆景
    然後就看到了日本新農村的樣子。雖然日本人口稠密,那是大城市。在一般城市,幾乎看不到行人的。老齡化特徵明顯,常規工作都是大媽大爺級的人在做。所以,到了郊區,更是人跡罕至的感覺。跟著導航走,向著一個山腳下的村莊走過去。寧靜的冬日,靜謐的小村。過了一個年近半百的小橋,居然就進了村。彎彎的小河,靜靜的山崗,依偎著小村莊……好像這首《小村之戀》也是日本歌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