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文》 我的小院
王麗娟
當我搬離我那個小院的時候,滿臉清淚。
小院有我太多太多的的眷戀啊,我的葡萄樹,我的爬山虎,我的小草坪,我的金銀花……這曾是我們一家三口棲身的愛巢和暖窩啊。
我的小草坪。不知多少次,我下了課,回到家中,甩掉漂亮精緻的高跟皮鞋,光著腳在草坪上走走。那軟綿綿的草蓆子,帶著青草的芳香,讓我的雙腳一下子甩去了疼痛和勞累。清晨芳草沾著清露,雙腳體會細膩的清涼;傍晚,青草殘留了太陽的餘溫,雙腳感受溫和的暖意。有時候,我和兒子一起坐在草坪上讀書,陪兒子擺積木;有時候兒子和小夥伴們在草坪上嬉鬧。草坪,留給我們太多的記憶和歡樂。記得兒子讀三年級的時候,曾寫過一篇《我家的小草坪》發表在《小學生報》上,而且還佔了頭版,滿滿的一個版面。插圖就是一方草坪上,一個小男孩在光著腳丫奔跑。
我的金銀花啊。每年春夏,金銀花都長得繁茂,開得異常熱鬧。金銀花一開,滿園飄香,浸透整個校園。我摘下晾乾泡茶喝,茶香潤腸。我洗頭髮的時候,用一些枝葉燒水洗頭髮,發質柔軟閃著光澤。細細嗅去,還有金銀花的淡淡清香。有時候,學生說,老師你的身上好像有淡淡的清香。我知道不是清香,是茶香。那年,我生完孩子後,後背過敏。一陣熱辣辣的癢痛之後,背上就是一片紅紅的小疙瘩。有人勸我去大醫院看看,說「這是過敏,不好治。」我不知道是哪來的靈感,或許是上天的昭示。我剪了好多金銀花的枝葉,連帶正開放的花朵,一起放在大鍋裡煮。金銀花的枝、葉、花在水裡翻滾,香氣燻面。我把煮好的水倒進洗澡的大盆裡,晾著。整整燒好一大盆洗澡水,等涼些,泡澡。這樣一連三天,過敏消失了。從那以後,我的身體再沒過敏。在我心中,金銀花是我的恩花呢。
我的葡萄樹啊。那兩棵葡萄樹是丈夫從集上買來種下的。為了葡萄樹長得好,丈夫還在樹下埋了曬乾的大糞和一隻死雞。兩顆葡萄樹趕超著生長,丈夫搭了葡萄架。葡萄樹的枝葉爬滿了架子,成了一個涼棚。暑假時候,葡萄陸續成熟。我中午一睡醒午覺,就先到葡萄樹下尋找成熟的葡萄。紫紅的,酸裡帶著甜味。玉露瓊漿般的汁液浸滿心田。等葡萄大量成熟的時候,紫色的瑪瑙水晶,一嘟嚕一串串,我小心摘下來放在籃子裡給校園裡老師們的孩子分著吃。
我的瀑布似的爬山虎啊,它是那麼頑強。它仿佛是個裝飾工,用祖母綠裝飾了整面的東牆。每片葉子都閃著光澤。清風一吹,滿牆蕩起綠波。仿佛在唱歌,仿佛在合奏,一首生命交響曲。或激昂,或輕柔。我常常坐在草坪上,聽著它的演奏,對著這面綠壁沉思,覺得時光仿佛在這上面凝成了碧玉。
綠壁之下,丈夫用水泥築了一個水泥池,抽上一池子的水。夏季,曬了一整天的水,熱乎乎的,讓兒子在裡面泡澡。兒子光著屁股,在水裡嬉戲。至今還保留著兒子在那個水池中戲水的照片。大頭的兒子,笑得那麼開心。
有個小南屋是廚房,我在那裡精心為一家三口做一些味美可口而經濟實惠的飯菜。老公的辦公室的後窗和我廚房的前窗戶是對著的,只隔了一個窄窄的巷子。我做熟飯,對著窗戶輕輕喊一聲,他就回家吃飯。 我們那個小圓餐桌,平時是摺疊的,靜靜地靠在牆邊。到吃飯的時候,它熱情的張開,迎接飯菜上桌。樸素的飯菜總是有葷有素,有粥湯。我常給老公準備一兩瓶啤酒。桌子或者放在葡萄樹下,或者放在角門裡。有一次,蘇捷老師一開門,見桌上擺了四個菜,我和老公正端起酒杯小酌。從那之後,他見了我們就開玩笑。
小院有時候特別熱鬧,因為老公常邀同事們來家吃飯聊天。王立香和高世義老師是最經常來的,我也最歡迎他倆。因為他們一來就讓我抱著孩子出去玩,飯由他們兩個人做,他們都是廚師級的。葡萄樹下,笑語喧譁。菜香,酒香,花香,果香。現在連記憶都是香的。
後來我搬離了小院,去了縣城,而後又到了濟南。小院越來越遠,但不知多少次,夢回小院。 17年2月25日
《秀文》不和小院說再見
蘇捷
住了近20年的小院在今年暑假前就要扒掉了,清明就要開始搬出所有的東西,昨日看有不少同事陸陸續續往外搬東西了,心裡卻很不是滋味,小院見證了我二十年的工作學習經歷和我一生中最美的韶華,小院比老友交情更深!他質樸醇厚,今要拆除,我不能與你說再見———題記
1995年暑假,我搬進了學校新建的家屬院,那時的兒子一周歲多點兒,正是最好玩的時候,看著他經歷牙牙學語和蹣跚學步,見證他開始有自己的小思想,於是在南邊的磚牆上教他識字,寫唐詩、背唐詩……兒子那麼小居然能認識二三十個漢字背誦十幾首唐詩了!
入住的那年冬天,在小院的西牆不遠處挖坑埋下了一小把軟棗種子(聽別人說軟棗種子需經歷冬天來年春天才會發芽),以期來年嫁接成柿樹。小院的土壤真好,當楊花柳絮漫天飛舞的時候,西牆處竟挨挨擠擠地從土裡鑽出四五株嫩苗!酷夏頭伏是嫁接柿樹成功率最高的時節,那時候柿樹在當地並不多見,嫁接後第三年二三十個又大又甜的柿子壓彎了樹枝,之後每年的國慶節前後,一個個像小燈籠一樣的柿子掛滿枝頭,給左鄰右舍沒有柿樹的同事分柿子成了仲秋最大的快事。
院中的韭菜陸續種了兩次,最愜意的是冬去春來的三四月間,冬天時候韭菜就像冬眠的動物那樣在原地無法尋見,陽春三月在只顧鮮花盛開無暇顧它的時候,它們就像集體賽跑似的都從土裡鑽了出來,韭葉無疑是初春小院裡嫩綠的佼佼者。曬著煦暖的陽光,用手掐幾根鮮嫩的韭葉品味那種自然而然的鮮美,體會田園固有的生活情趣那是何等的滿足!至於夜雨春韭,燈光下奪你眼睛的亮綠加上特有的馥香又是何等的詩情!
當北方萬物蕭疏的時候,東院牆根下的金銀花,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樣子,在一片蒼茫的世界裡十分固執的展示其特立獨行,那藤椏上的綠在冬日朔風裡綠的讓人有些心疼,用單薄的身體硬生生的對抗著寒風和積雪。孟春時節春寒料峭,低溫下,你又晝夜兼程,搶著把春的信息展現,你真是個急性子,報春比迎春花還著急!炎炎夏日你讓過群芳爭豔,避過百草競綠,金黃色的花蕊紛紛悄然綻放,然後魔術師般的變化成銀白色,一牆芬芳就會撲入你的鼻孔,讓你心肺開竅頓覺心曠神怡!秋天落葉飄零,而金銀花還是帶著黑亮圓流的果實和濃濃的綠意。冬天依然故我,綠色尚存;春天報春但不爭春;夏天濃香贈人但不與萬物爭鋒,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品格?長期為伴,院中主人也會被浸染了!
小院的野菜是我從田野地頭間採集到種子後隨手丟落在小院裡長成的,蒲公英,薺菜,苦苦菜,馬齒莧……在小院中除了顯示它們勃勃生機外還會盡情揮灑它們的自由,記得有一年鄉鎮中小學田徑運動會,有位老師到小院看到叢生的野菜後就用鐵鍁把它們剷除了,當我回來後告訴那位老師是我栽種的時候,那位老師一臉的詫異……蒲公英的生長條件好像最簡單,只要有春風,只要讓它擁有一丁點兒的泥土和水分,它就會毫不猶豫地落地生根,不管是磚縫還是牆根。對薺菜的感情,不只是在教孩子們學習張潔《挖薺菜》時才有的,從小就有薺菜的烙印,記得小時候母親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做成的薺菜糠口,成為我們全家的美食,所以直到現在我還對它情有獨鍾,無論是孟春還是深秋,見到它總有一種親切感。
內外兩間屋門的牆壁上兒子07年5月12日--09年9月30日的身高刻度,見證了兒子從1.3米長到1.8米的身高歷程.如今這一切都要交給美麗的記憶了,也許在夢中還能清晰地尋見它。隨著國家對農村教育的重視,一些危房都要被拆除,包括我的小院和房子,今年我們縣還要完成義務教育均衡縣的創建工作,我們的農村校舍會越來越堅固,校園環境也會越來越靚麗。居住了二十年的小院,你已經完成了你的歷史使命,即將退出歷史的舞臺,我會永遠記得你的一切!
2015年4月15日於仙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