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致富的敲門人種下一個「科技小院」
育苗如育人,棵棵是希望 2019年9月,由市委統戰部統籌部署的「北京科技小院(統農 031 號)」落戶大莊科鄉。谷繼成決定帶著技術入駐「科技小院」,擴大產業規模,讓更多的人受益。 谷繼成成了「科技小院」的香草專家,還是大家口中的谷老師,更成為了村民致富的敲門人。 各村村民們的翹首企盼,加速著產業規模的擴展。
-
北京科技小院: 專家「駐院」為京郊鄉村帶來發展動力
在延慶區四海鎮菜食河科技小院,北京農科院生物中心駐院專家黃叢林為菜食河村研發推廣「四海高山胎菊」等菊花各類新品種30個。 …… 在北京市,北京農科院建立的12個北京科技小院你追我趕,成為帶動京郊鄉村產業提級換代的科技引擎。
-
浙江蜜梨之鄉有個「科技小院」
國慶節期間,「中國農技協浙江餘杭蜜梨科技小院」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這一浙江省首個「餘杭蜜梨科技小院」背靠果園,傍水而建,已有來自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的4名博士生、6名碩士生、1名博士後進駐,為農戶提供全時段、全方位的科技服務。
-
扶貧印記|河北曲周縣前衙村:科技小院富農家
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科技小院外景。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村貌。2020年6月6日,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葡萄地裡,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在了解葡萄的種植情況。2020年6月6日,在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科技小院,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在為種植戶講解水肥一體化技術展示沙盤。中國農業大學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學位的研究生,除了入學後半年學習時間外,幾乎有兩年時間都在科技小院,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開展研究的同時搞技術推廣。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葡萄文化長廊。
-
尼勒克縣樹上幹杏成為農民脫貧「致富果」
古麗努爾·別肯正在果園來回穿梭,忙著採摘成熟的樹上幹杏,樹上幹杏特色林果種植讓她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搖身一變成為「農業工人」,不僅可以照顧家庭還可以增收。目前,採摘園吸納了縣內外35名農戶務工。 一項好產業是帶動農戶增收、實現整村脫貧致富的關鍵。
-
平谷「北京科技小院」舉行國桃標準化種植與綠色發展論壇活動
本網訊 9月21日上午,位於平谷區大華山鎮的統農031號「北京科技小院」與大華山鎮政府和互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行「國桃標準化種植與綠色發展論壇」活動。在論壇會上,平谷區果品辦閆君君介紹了平谷區國桃標準化種植髮展的情況,我校資環學院副教授、統農031號科技小院負責人陳永亮報告了科技小院前期與互聯農業公司開展合作進行的國桃標準化種植的階段性成果和未來科技小院助推平谷大桃產業綠色發展的願景規劃。國桃種植示範戶代表還分享了他們採用國桃種植模式進行生產的體會及收穫。
-
廊坊職業技術學院:鋪好農民「致富路」,做實扶貧「大文章」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張麗光)為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勇擔責任使命,主動融入服務黨和國家戰略,依託涉農專業,發揮技術優勢,組建了「食用菌產業化推廣應用」團隊,深入阜平縣等貧困地區開展食用菌種植科技攻關、技術推廣,幫助當地農民增產增收,為阜平縣農民脫貧致富開出一條新路,真正實現了
-
熱血撒荒坡,藥香飄中山 ——助力脫貧攻堅戰,引領青年農民致富奔小康
多年來,我們堅持與國家及省市相關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緊密的協作關係,既請他們來培訓指導,又與他們一同進行科技示範、科技攻關、課題合作。在進行的所有共同示範、攻關、課題合作項目中,我們都精心挑選大中專畢業人員參與進來,給他們壓擔子、加責任,使他們在學者、專家的栽培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專長和致富泵領,進而帶動全縣中藥材種植技術和水平的不斷提高。
-
關於發展海南諾尼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建議
海南省農業廳關於海南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第542181號辦理情況的答覆(B類) 吳明哲代表: 您在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發展海南諾尼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建議
-
「830」到「10000+」眉縣農民致富路上的「金蛋蛋」「銀串串」
全縣戶均栽植獼猴桃4.5畝,人均1.16畝,總產量49.5萬噸,綜合產值52億元,農民人均獼猴桃收入過萬……這是反映2019年寶雞市眉縣獼猴桃栽種情況的一組數據。消息顯示,這一年,獼猴桃已成為眉縣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獼猴桃,也因此被眉縣農民親切地稱為增收致富路上的「金蛋蛋」「銀串串」。
-
察布查爾縣:紅花種植合作社助推農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察布查爾縣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將紅花產業作為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實施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經濟增長、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通過產業良種全覆蓋、紅花冬播、錯時播種等紅花精耕細作技術推廣,大力開展紅花新品種繁育、引進和示範推廣,發展紅花訂單產業,整合統一察布查爾紅花品牌等措施,促進紅花產業發展。
-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出成效 「新農人」領跑...
原標題:——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出成效 「新農人」領跑鄉村致富路 上月底,啟東市王鮑廟橋村忠輝果蔬專業
-
曾經在山上隨處可見,無人採摘的黃梔子,如今成為農民致富新路徑
曾經在農村無人採摘的黃梔子,如今成了香餑餑,很多農民靠它致富!在2004年的時候,我還在讀初中,何炅唱了一首歌《梔子花開》紅遍大江南北,梔子花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黃梔子。特別是在江西、湖南、四川一帶黃梔子在山上隨處可見,現在很多農民靠它致富,開始在自家的山上開始種植黃梔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採摘,曬乾後邊可以出售給前來收購的商人,有些人光靠黃梔子一年的收入就超過2萬元。而且種植成本其實並不高,只在稍微拔拔草,有條件的可以放一點化肥,沒有條件的黃梔子自然會長大,等著它夏天開花秋天結果就行。你見過黃梔子嗎?
-
小軟棗實現山溝農民致富夢
秋日的暖陽不僅映亮了顆顆飽滿的碩果,也映亮了農民們的笑顏。「真高興啊,這回好日子見亮了!」村民金淑清捧著剛剛採滿軟棗的大筐高興地說。」磙子溝村位於本溪縣北部的大山溝裡,交通不便,區位閉塞,這裡村民們的思想一直都很保守。春天播種幾畝種子,秋天收穫一倉苞米。空有「好生活」的夢想,卻找不到實現的路。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
衡陽這個農民用一個「農家小院」 種出了大大的「甜日子」
紅網時刻 通訊員 陳毅 記者 王敏 衡陽報導5年前全家還愁吃飯,現在年收入過5萬元,去年又申請了小額信貸擴大養魚的水域面積,成為當地村民口中脫貧致富「能手」......他,就是衡陽市石鼓區角山鎮利民村貧困戶黃志明。
-
曾經無人採摘的黃梔子,如今為農民打開致富大門,你見過它嗎?
而且在我國大部分的植物都是可食用或者是可入藥的,不過很多時候這些有價值的植物都沒有被人發現,不過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曾經被埋沒在農村的植物如今也成為了香餑餑,有些植物更成為農民致富的來源。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為農民朋友打開致富之門的植物,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琿春富新村:芍藥花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陽光產業」
如今,這美麗的芍藥花早已成為富新村農民心中的「致富花」。2017年,琿春市投資105萬元,在英安鎮富新村建設了油用牡丹試驗示範基地,栽植了10公頃油用牡丹和芍藥。經過三年多的精心呵護,細緻管理,栽種的芍藥和牡丹長勢良好,不僅為市民提供了賞花的好去處,也給村民帶來了好收益。
-
泰興市根思鄉:多點發力,促進全鄉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來,泰興市根思鄉黨委、政府圍繞農民增收致富這個主題,切實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廣開財路,挖掘潛力,形成了多點發力,多極增長的農民增收新格局。2020年全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達2.126萬元,同比增長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