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七男八」——《黃帝內經》揭示人體生命節律的奧秘

2021-03-04 北京利人康中醫診所

前言:「女七男八」,源於《黃帝內經》中的《素問·上古天真論》一文,是中醫學界關於男女生長周期節律的一種說法。「女七男八」即女性的生命周期數是7,每七年體現一次大變化;男性的成長周期是8,也就是每八年有一次生長變化。人們可以根據不同年齡的身體變化,相應地調節營養、養生與保健,讓身體按照自然規律,更好地生長變化。


《素問·上古天真論》: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將天數然也   

黃帝問:人到年老時,就失去了生育能力,是由於精力衰竭了呢?還是由於人體生長衰老的自然規律所決定的呢?(白話解,後同)

 女性——以「七」為周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岐伯回答說:按一般生理過程來講,女子以七年為一個發育階段。

女子到了七歲左右,腎臟的精氣開始旺盛,表現為牙齒更換,毛髮漸盛;

到了十四歲左右,對生殖功能有促進作用的物質一一「天癸」,成熟並發揮作用,使任脈通暢,衝脈氣血旺盛,表現為月經按時來潮,開始有了生育能力;

到了二十一歲左右,腎氣充滿,表現為智齒長出,身高也已經增長到最大限度;

到了二十八歲左右,筋骨堅實,肌肉豐滿,毛髮生長極盛,身體也最健全盛壯;

到了三十五歲左右,經過顏面部的陽明經脈氣血開始衰退,表現為面容開始憔悴,頭髮也開始脫落;

到了四十二歲左右,經過頭面部的三陽經脈氣血都衰減了,表現為面容焦枯,華發始生;

到了四十九歲左右,任脈空虛,衝脈的氣血衰弱,天癸竭盡,經閉不行,機體衰老,便沒有生育能力了。


 男性——以「八」為周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

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八八,則齒發去。




男子以八年為一個發育階段。

到了八歲左右,腎臟的精氣開始充實,表現為毛髮漸盛,牙齒更換;

到了十六歲左右,腎氣充盛,天癸成熟並發揮作用,表現為精滿溢瀉,體內的陰陽之氣調和,從而有了生育能力(男女交合,所以能生育子女了);

到了二十四歲左右,腎氣已經充滿,表現為筋骨堅實有力,智齒長出,身高也已達到了最大限度;

到了三十二歲左右,筋骨更加強盛,肌肉豐滿健壯,身體也最健全盛壯;

到了四十歲左右,腎氣衰退,表現為頭髮開始脫落而變得稀疏,牙齒也開始鬆動枯稿;

到了四十八歲左右,人體上部的陽氣開始衰退,表現為面容焦枯,鬢髮斑白;

到了五十六歲左右,肝氣衰退,不能養筋,則筋骨活動不便,動作遲緩,天癸竭盡,腎臟精氣衰弱,形體也顯得困憊;

到了六十四歲左右,腎氣大衰,表現為牙齒毛髮脫落。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腎主水,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藏精,精氣的來源除與生俱來的「先天之精」外,還需其他臟腑「後天之精」的充養,所以五臟的精氣充盛,腎臟的精氣才能盈滿溢瀉。而人到老年,五臟精氣不充,功能衰退,天癸竭盡,因此會鬢髮斑白,身體沉重,步態不穩,也就不再能生兒育女了。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黃帝又問道:然而有的人年齡已老卻還有生育的能力,這又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他先天稟賦好,後天調養也合理,因而精力超過普通的人,雖然年紀老了,但氣血經脈仍然通暢,並且腎臟功能也沒有完全衰退,所以這種人儘管年老,仍然還具有生育的能力。不過,一般來講,當男子超過六十四歲,女子超過四十九歲時,由於體內的陰精和陽氣都已枯竭,他們基本是不能生育的。

黃帝又問:那些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年齡都到了百歲,他們還有生育能力嗎?

岐伯回答說:那些善於養生的人,能夠防止衰老且保持身體健康,他們雖然年壽已高,但仍然具有生育能力。

小編有話說:本文選自王洪圖《黃帝內經素問白話解》。本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學術、專業、實用,值得收藏哦!特別聲明: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王洪圖《黃帝內經》學術思想傳承工作室

北京利人康中醫診所

2019/4/4

(更多學術交流,請關注公眾號哦)

相關焦點

  • 黃帝內經揭秘「女七男八」的生命規律,不可不知!
    「女七男八」,是中醫學界關於男女生長周期的一種說法,源於《黃帝內經》,即女性的生命周期數是7,每7年體現一次大變化;男性的成長周期是8,
  • 「女七男八」,內經中的上乘思維!
    「女七男八」,是中醫學界關於男女生長周期的一種說法,源於《黃帝內經》,即女性的生命周期數是7,每7年體現一次大變化
  • 「女不過7,男不過8」啥意思?《黃帝內經》透露年齡真相,受教了
    比如這句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不少老人常說,那麼「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是啥意思呢?根據史料記載,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黃帝內經》中其中的一篇《上古天真論》,當年,黃帝和岐伯二人談論如何能夠長壽,於是黃帝就問岐伯「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 內經「天癸」小悟
    我琢磨著,一撇代表女人,一捺代表男人,男人比較強壯,起到了支撐的作用,一陰一陽,陰陽和合。同時一撇一捺也分別代表人的軀體和精神,精神支撐著軀體。假如人沒有了精神,還能成其為人嗎?那人的生命規律是什麼呢?古人早在幾千年前的內經當中,已闡述明白。
  • 古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3和8是什麼,真有這麼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意思就是女人的生日涉及三和八兩個數字,就是命不好,真的這麼神?「三八」並不是純粹的兩個數字,而是三個八:農曆每月的初八、十八和二十八。因此有「男佔八,女佔七」或「男不佔七,女不佔八」這一說。偶爾會有身邊的女性朋友說起自己的生日裡帶了「八」,認為自己就會命運坎坷。
  • 【睡百歲】黃帝內經:健康的身體就是順應自然規律
    《黃帝內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人體內在也有四季和節律。天熱的時候陽氣發散,陽氣發散,就會把裡面的陰寒釋放出來;天冷的時候陽氣內收,我們養精蓄銳,來年才會更加健康。人要吃五穀雜糧,受四季陰陽,人的身體狀態不能夠保證每時每刻都那麼理想。我們身體裡會有陰寒、溼氣,陰寒溼氣要借什麼力量發散出去呢?
  • 自我康療30:解讀《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
    自我康療30:解讀《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黃帝內經》裡記載著這樣一段對話: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這裡大意是,黃帝問,人的足陽明經脈發生病變,就會厭惡看見人與火,聽到木製樂器的演奏聲音都會受驚,而聽到金屬和皮革製作的鐘鼓打擊樂卻不會受驚。那麼,為何聽到木音就會受驚呢?我希望聽你講講其中的緣故。岐伯解釋說,金石土木絲竹匏革,這八種材質製作的樂器,演奏出的五調七聲十二律樂曲都有五行屬性。人體的五臟,也有相應的五行屬性。
  • 陸文榮: 以《黃帝內經》挖掘中華傳統醫學智慧
    在此,我僅以道醫與中醫的共同經典《黃帝內經》為例,闡述《內經》「天人相應」的宇宙觀、「身國一理」的人體觀、「形與神俱」的健康觀、「形神並調」的治療觀等道學思想。我國的傳統醫學在漢代以前已經成熟,醫學典籍在《漢書•藝文志》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女「7「男「8「:從10天幹看,2020年男女的最佳婚戀時機是何時?
    女「7」男「8」:從10天幹看,2020年男女的最佳婚戀時機是何時?神者受之於天,精者受之於地,氣者受之於中和。《黃帝內經》中說: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黃帝的老師岐伯曾對軒轅黃帝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詮釋了人的生命中充滿了許多神乎其神的規律。比如,岐伯老師總結出的「女七」和「男八」的自然規律。所謂的「女七」指的是,女性的一生,與數字「7」有關,每逢7歲或7年的倍數,就會發生一次質的變化;而「男八」就是指,男子每逢8歲或8年的倍數,也會發生質的變化。
  • 《黃帝內經》中的情志養生
    「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的總稱,而「五志」則是怒、喜、思、憂、恐五種志意的總稱。一般而言,「七情」和「五志」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七情」相對「五志」而言,是外來刺激作用下表現於外的情緒;「五志」則是外來刺激作用下隱藏於內的志意。《黃帝內經》將「五志」分屬於五臟,即心誌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憂,腎志恐,並以此將情志與五臟密切聯繫起來。
  • 《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弄懂之後百病不找
    所以,平臺特地為大家挑選了這門適合0基礎學習的養生課程——《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推薦給大家。  - 中醫鼻祖:黃帝內經 -   不讀《黃帝內經》而談養生,好比沒上過駕校就開車上路。 直到今天,你所接觸到的食療、保養、針灸等養生之法,萬變都不離《黃帝內經》。
  • 在黃帝內經中我們了解一些養生知識
    黃帝內經作為一部傳世之作給中醫帶來的功勳不可估量,其中記載了大量養生之法。讓我們在這充滿貪婪欲望的生活中尋求養身之捷徑。上古天真論說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上古之時,我們認為黃帝時候就已經是上古之時了,但黃帝問說明上古還比黃帝時期要遠。
  • 【黃帝內經】女性的生理周期管理之(1)
    我們看看黃帝內經是怎麼說的。《黃帝內經》說: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黃帝內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性到了35歲,足陽明胃經將開始走向衰退,足陽明胃經開始走向衰退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女性的面部皮膚開始發黃,並且出現頭髮開始脫落的現象。那麼,人體的陽明脈衰,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呢?
  • 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3、8是什麼,有道理嗎?
    小時候常聽老人說:「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說女人的生日佔到三和八,這個人的命就不好,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三八」並非「三八二十四」,而是指「三個八」,即農曆每月的的初八、十八和二十八。
  • 黃帝內經
    俗語講「萬物生長靠太陽」,那人體健康運行又靠什麼呢?當然是靠人體的「太陽」了,那人體的太陽又是什麼呢?《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中講「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這裡強調了人體陽氣的重要性,古人在這兒打了一個比方——人體的陽氣就像是大自然天空中的太陽,大家都懂太陽照耀大地萬物生長的道理,那麼陽氣之於人體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 《黃帝內經》綢面精裝版
    《黃帝內經》是中醫奠基之作,也是中華養生智慧的源頭。但大家總感覺它神秘兮兮,聽過的人多,讀過的人少。
  • 【黃帝內經素問故事50】智者之經脈解讀
    九月之時,陰氣漸漸興盛,萬物隱伏不動,人體少陽經的經氣與之相應和,如果此時少陽樞機不利,就會出現無法轉側的症狀;萬物衰敗,草木蕭疏,人體的陽氣也從表入裡,而人體內部陰氣盛於上,所以陽氣只能向下活動於足部,這樣人就容易出現不正常跳躍的狀態。」
  • 黃帝內經,說盡了所有疾病的來源.
    《黃帝內經》說:「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於燥溼、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家現在最能看到的陰陽就是男女了,男的為陽,女的為陰,陰陽是個大問題。為什麼《內經》講生於陰陽?最大的陰陽是男女。男女最大的關係是什麼?夫婦。很多疾病怎麼來?是從夫婦那裡來的。「陰陽之道,發端乎夫婦」,孔子講的。
  • 《黃帝內經》解讀2
    《黃帝內經》解讀*2(內容來源:公眾號白衣靜思)第二節 《內經》的流傳一、《內經》的流傳1、《素問》:原傳世9卷,南北朝時期亡佚一卷。(一般認為運氣七篇、和《六節藏象論》中有關運氣的一段為王冰補錄)(王冰補錄後仍缺《刺法論》、《本病論》。經林億等校正後《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為今《素問》原形。2、靈樞:曾用名:《九卷》、《針經》(皇甫謐命名)、《九靈》、《靈樞》(最早見於王冰次注的《黃帝內經素問》序和注中。)
  • 【黃帝內經】女性的生理周期管理之3更年期
    《黃帝內經》說:女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黃帝內經》的這句話是告訴說我們說,女性到了七七四十九歲以後,因為代表人體陰脈之海的任脈和代表人體血海的太衝脈的功能的衰退,因此,代表女性生育能力的月經和排卵就停止了。這裡的天癸當排卵講。地道不通,當絕經講。因為女性絕經了,所以就不能受孕和生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