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
據香港媒體報導,知名導演陳木勝今早(8月23日)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
陳木勝
陳木勝的最後一部作品是執導由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的《怒火》,影片於去年底已拍竣,正待排期上映。據悉,拍攝電影期間,他已感覺身體不適,體檢後被確診為鼻咽癌末期。
《怒火》海報
陳木勝在香港出生,1981年中學畢業後,就加入「麗的電視」(亞洲電視的前身)擔任助理、場記、助理編導等工作,翌年跳槽無線,成為杜琪峯的助理編導,1985年升任編導,拍攝過《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等劇集。陳木勝離開無線後,為黃百鳴導演的《呷醋大丈夫》、梁普智導演的《殺之戀》做執行導演,之後又為亞視拍攝《皇家檔案》、《中華英雄》等劇集。
《衝鋒隊怒火街頭》海報
轉投電影業後,其首部正式掛名的電影,便是由劉德華、吳倩蓮主演的《天若有情》,很多內地觀眾就是從這部作品認識了陳木勝。由於電影票房和口碑都相當好,為他開拓了事業的巔峰。
陳木勝擅長拍攝警匪動作電影,曾憑藉《衝鋒隊怒火街頭》、《雙雄》、《新警察故事》、《保持通話》及《掃毒》等作品,五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在《掃毒》上映期間,陳木勝與主演們在內地多家影院做路演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癌,是指生長在鼻咽部的惡性腫瘤。在我國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具有獨特的地理分布特點。全世界50%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在我國華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常見,尤以廣東省的鼻咽癌發病率最高。早期鼻咽癌治癒率很高,5年生存率可達90%-95%以上。
由於鼻咽的位置非常隱蔽,早期症狀並不典型,因此常常被忽視。此外,鼻咽與耳、鼻、口咽、眼眶、顱底等組織器官緊密相鄰,容易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導致鼻咽癌症狀多樣化,容易被誤診,以致於大多數患者確診時,腫瘤已為局部晚期。
如果以下這些症狀頻繁出現,
建議大家千萬不可忽視,
要及時就診篩查。
無痛性頸部腫塊
頸部腫塊是初診鼻咽癌患者前來就診的最常見的一個症狀,很多患者往往在無意中摸到頸部有腫塊,或發現兩側脖子不對稱,這種腫塊其實是腫瘤轉移的淋巴結。
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過度勞累、感冒、牙齒發炎或其他感染性原因,頸部也會有炎症性的腫大淋巴結,且經常伴有疼痛,一般經過休息或者消炎治療後會縮小。
但如果腫塊較硬,無疼痛,固定,或者經消炎治療後無明顯縮小,甚至持續增大的頸部腫塊,很可能是腫瘤性的淋巴結,千萬要引起重視,及時至腫瘤專科就診篩查。
回縮性血涕、鼻塞
很多鼻咽癌患者都會出現涕血、鼻塞的現象,但由於和鼻炎的症狀非常相似,所以很容易混淆,延誤診治。鼻咽癌的鼻塞症狀開始的時候大多表現為單側鼻塞,隨著腫瘤的增大,可能出現雙側鼻塞。涕血多表現為回吸鼻涕再咳出時發現涕中或痰中帶血,早晨起床後尤其明顯。
耳悶、耳鳴
耳悶、耳鳴,尤其是單側的耳悶,伴或不伴聽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之一,該症狀也常常容易誤診為中耳炎或是其他耳部疾病,同樣也容易延誤鼻咽癌治療時機。
頭痛、 面部麻木、復視……
鼻咽癌其他比較典型的症狀還包括:進行性加重的頭痛、面部麻木、復視(看東西時有重影)、伸舌偏斜、張口困難等等。
專家提醒
如果出現以上任一症狀,特別是對症治療後不好轉,或症狀反反覆覆,都需要警惕鼻咽癌的可能性,建議大家及時到正規醫院的五官科或頭頸部腫瘤專科做相關檢查,儘早篩查明確診斷。
來源 | 澎湃新聞、杭州日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編輯 |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