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15個宗教朝拜的地方

2021-01-10 風韻中華

1.石壺殿

石壺殿,原址紫霄洞,又名石壺洞。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張慈觀(即張公法主,下同)在德化蕉溪石鼓巖煉性,見石牛山夜火閃爍,知有魈魅作崇,遂聯同肖明、章敏兩道友到石牛山降妖,伏魔後,見石牛山氣勢磅礴,懸崖摩雲,山清水秀,乃為天下難得之福地。

南宋淳熙九年(1183年),章敏(朗慶)在石壺羽化,十年,張慈觀45歲,三月初八日在石牛山麓的九龍潭羽化。十五年肖明(朗瑞)在南平濛蕩山肖公洞羽化。榜上、承澤、崑山、梨坑、毛厝等五鄉的信士,為緬懷三聖君的恩澤,遂鳩工庀材始建石壺洞宇,同時與張公生前好友仙遊鄭思通、蓬壺林藥師、德化僧人陳正悟共塑張、肖、章三聖君金身,同祀於石壺洞,並為三聖君朝鐘暮鼓,加上五鄉信士之虔誠,香火日益興盛。

2.永安巖

永安巖寺位於九仙山南麓,唐代高僧鄒無比曾經在此墾種荇菜,故舊稱荇菜巖。

佇立於巖前遠眺,「雲山盡劍南之勝,松風皆方外之音」。巖左有一小亭,亭匾「泉石煙霞」,亭邊一小石橋,橋下澗水飛流,澗水中有一巨石,題刻「玉液泉」,亭旁另有一大盤石題刻「法水流香」,為妙應趺化圓寂之處。左史顏廷榘作詩詠其景:「小澗飛流萬玉鳴,空林霽色落霞明。幾回掃石林中坐,無數風花撲面輕。」巖北古道依存,順其攀登可抵「彌勒禪門」。

3.靈鷲巖寺

位於九仙山(靈鷲山)東面半山坡的靈鷲巖寺,至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是唐代高僧無比與徒弟普惠所創建,後來無比趺化於靈鷲山頂,普惠也隨之圓寂,信徒們將二僧的肉身塑像,奉祀於寺院後殿,尊為開山祖師。傳說無比趺化前,曾於「說法臺」絕食打禪七七四十九天,期間常有靈鷲鳥前來朝拜,無比圓寂後,「靈鷲巖寺」也就因此而得名。

明清年代是靈鷲巖寺的鼎盛時期,一度成為福建省佛教活動中心之一。據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由靈鷲巖住持圓睿編纂的《九仙山臨峰譜》記載,大約在明萬曆年間,德行和尚的18首徒分成「九仙派」18個房支派,分別住持或開基德化、尤溪、大田、沙縣、安溪、永春、泉州、同安等地的寺院,至清乾隆年間各支派已有900多位僧人,許多高僧分布於89座寺院裡擔任住持傳教。

4.大卿宮

德化大卿宮位於德化縣南郊的丁墘村,背倚勤山,前瞻石牛山,左拱西天山,右環鳳翥山,潺潺溪水從宮前石橋下流過,山青水秀,蘊「小橋流水」之古韻,顯富麗繁華之壯觀。

大卿宮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歷來頗受地方官府青睞,久負盛名,其中有德化知縣捐資建橋,撰寫楹聯,題寫「大卿宮記」碑文等。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英明的宗教政策,使大卿宮歷經八百年滄桑後,又重煥春輝。2000年以來,先後投資200多萬元,重修古宮宇,新建「大卿寶殿。古宮宇古香古色,極顯中華民族傳統風貌。大卿寶殿仿古宮殿式建築,融入現代建築風格,重簷歇山式屋頂,蓋琉璃瓦,雕梁畫棟,雄偉壯觀,金碧輝煌,使大卿宮成為德化集朝聖、旅遊和道教文化於一體的勝地,被德化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西天寺

西天寺位於德化縣城關北側潯中鎮祖厝村境內,海拔900多米,距離城關12公裡左右,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景區內有許多珍貴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林壑幽深,奇峰異石,清泉飛瀑。

西天寺為景區的核心景點,始建於宋代,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內有兩棵清代「正宗十八學士」茶花,距今已有220多年樹齡,有較高的觀賞與保護價值,同時還有明、清時代進士題刻的木板楹聯、壁畫、鑄鐵鐘、銅香爐等,有著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百態觀音閣,100多樽木刻的、瓷雕的、銅鑄的觀音,大小不一,色彩各異,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七星穴景點神秘難解,林蔭小道,健身休閒佳境;景區還有放生池、獼猴園、丞相墓、科榮堂等觀光景點、文物古蹟,途中有仙境石鼓美食一條街,可以品賞地道的農家菜餚,西天寺風景區成為省級森林公園的重點組成部分,成為德化城郊型假日旅遊休閒健身的首選去處。

6.金液洞

金液洞,位於蓋德鄉三福村。昔為德化道教活動場所。洞宇始建於元至正丙午年(1366年12月2日),竣工於至正戊中年(1368年,即明洪武元年3月),明萬曆和清道光年間均有修葺。歇山殿式結構,建築面積644平方米。從元、明至清,先後有十多位知縣到此處遊覽題詩留詠,現今後殿仍留有道光丙戌年庠生連士荃墨跡。寺前有明洪武壬子年(1372年)石雕蓮瓣式香爐,寺內有光緒十二年(1886年)碑記石刻。1982年以來,鄉民陸續組織維修。

7.五華寺

五華寺位於德化縣蓋德鄉吾華村,海拔1196米的吾華山巔。史載唐鹹通間(公元860—874年),四川僧人陸無晦在此結庵與虎同居,號虎蹲巖,後在此坐化,鄉人建寺祀之。寺側有端午泉,相傳昔日每年端午日,寺前石崖上有陸無晦化身處「化臺」古蹟。寺的下殿已被火燒毀,正殿至今仍保存完好。1988年來,已由群眾集資重修。

8.廣欽寺

廣欽寺於1994年由臺灣老和尚傳暢法師出資在原仙峰巖遺址上建造而成。仙峰巖始建於宋代,據德化縣誌記載它由九仙山的開山祖師鄒公祖師的弟子普慧帶領眾弟子建造的,因年代久遠,記載的文字有限,其歷史變遷有待考證。

9.戴雲寺

戴雲寺地處赤水鎮戴雲村,始建於後梁開平二年的公元908年,歷代都有維修,196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寺廟為2000年重建,寺廟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為德化縣現存最大的寺廟之一,也是福建省歷史最悠久的古寺之一。

10.香林寺

香林寺,原名湖山寺,位於德化縣西北部,距城關50公裡,坐落於葛坑鎮湖頭村貴湖山下,四周群峰拱護,碧水環繞,藏龍聚氣,堪稱風水寶地。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年),由泉州開元寺禪師釋守珍率徒許了他、鄭道微向當地信眾募資創建。許、鄭修行成佛,後人塑金身供奉,尊稱祖師。宋天聖元年,湖山寺更名西林寺,天聖二年又改名香林寺,並延續至今。寺院坐癸向丁兼醜未,依山四進,土木結構,佔地面積13.7畝,建築面積9120平方米,建有寺門、金剛殿、大雄寶殿、祖師殿,以及東、西樓,觀音閣,上、下護界,僧院,花廳、膳房,狀元府,和尚塔等,氣勢雄偉,工藝精湛,金碧輝煌,是德化四大名寺之一。1995年,被德化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1.程田寺

坐落於德化縣城東薜蘿峰下。五代後唐(923~936年)高僧行端趺逝於此,裡人程國知獻田地建寺祀奉,故名。宋天禧年間(1017~1021年),敕封寺名匾額。該寺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東西迴廊、廂房和棲蓮室等建築群組成。天王殿有四大金剛,大雄寶殿塑有佛祖釋迦牟尼等金身。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官府在程田寺設僧會司,管理宗教事務。抗日戰爭時期,程田寺遭日寇飛機轟炸,破壞慘重,但大雄寶殿保存較完好。

12.西華巖

大旗山西華巖,舊名西華室,俗稱「室仔巖」,相傳始建於元代,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1619年)裡人郭漢墉重建。「文革」期間遭浩劫,毀於一旦。1993年11月,在臺灣、香港地區信徒的協助支持下,由福建省政協委員、高級工藝美術師、德化瑩玉藝術陶瓷研究所所長蘇清河先生解襄近百萬元復建落成開光,定名為「西華巖」。

13.龍湖寺

龍湖寺,坐落於美湖鄉上漈村龍湖山。相傳三代祖師俗姓林,名王必,法號自超,祖籍福建省永福縣仁義裡下姑保,宋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甲申十二月初四辰時生於德化縣上湧瑩格墩(現德化二中校址),12歲出家南京少平寺為僧,師承天石崧和尚,三年後遵師囑:「龍起西方,遇水興波,遇湖則止」。自超遍歷名山,宋紹定三年(1230年),夢見「異人」引他到泰湖山,事後尋覓到龍湖山(即泰湖山),見古木流泉,令人有超凡飄逸之感,乃登山創建龍湖寺。後圓寂於此,成為該寺鼻祖。

14.石牛山

相傳有一天,老子急於回太清宮,忘記了收回青牛。後來青牛見不到主人,就在海濱的一個小山頂上,仰首向天長叫,叫一聲小山就升高一寸,它想藉此山直接通達天上太清宮去見它的主人。因此,一聲一聲地叫,叫了六萬聲,這個小山升高了六萬寸,這時叫得聲啞口渴,當它鳥瞰山下時大海不見了,腳下儘是層巒疊嶂,再往天上一看,離天大約還有三尺三,因此,它又張口想再叫,可是口太渴發不出聲來,沒有聲音山就再不升高了。青牛的口也合不上了,從此,它就變成一頭張口向天長叫的石牛。後人見此座山似牛,又儘是石頭,人們就把它叫做石牛山,其牛頭向天,牛嘴張開,成為石牛山風景點的一絕。

15.祖龍宮

德化是中國的三大古瓷都之一,在民間極為隆重的一年一度的大祭典,就是祭窯神,而窯神聖殿就在這祖龍宮裡。每年農曆五月十六,陶瓷廠家們依照好幾百年前流傳下的風俗,帶著最得意的或者獲獎的陶瓷藝術品,恭恭敬敬前來供奉給窯神,一是感謝窯神,二是祈求來年好業績,三是匯報自己的業績。這種奉祀方式,在全國各地廟宇中是絕無僅有的。

祖龍宮又名玄女宮,供奉著在德化陶瓷史上有過傑出貢獻的、從事陶瓷產業者尊崇的窯坊公林炳和九天玄女。

相關焦點

  • 尋找「中國白」,德化白瓷
    而素以如脂似玉,溫雅脫俗的「白」而驚豔千年的德化白瓷,可謂瓷中的一抹「白月光」,其「白如雪、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浪漫的法國人為之傾心,並取名為「BLANC DE CHINE」,寓意「中國白」。
  • 蘇副縣長帶你雲遊德化,「瓷都」好物直播購不停
    提起德化,最有名的應該就是陶瓷,作為我國陶瓷文化發祥地,德化有「世界陶瓷之都」、「中國陶瓷之鄉」的美稱,德化陶瓷色澤潔白晶瑩、製作細膩、雕刻精美、造型生動,受到了全球消費者的歡迎,銷往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讓德化成為我國最大的工藝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
  • 德化陶瓷:「窯火匠心」兩岸情
    12月15日,來自臺灣高雄的李詩維在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學術研討會上發言。(受訪者供圖)在臺灣陶瓷重鎮鶯歌,李詩維親手完成了裝窯、封窯、燒窯和出窯的全過程。2015年,她辭去在臺灣的工作,來到北京,進入清華大學攻讀工藝美術博士學位。
  • 上海,有個免費好玩的地方,那裡還有一個充滿宗教色彩的天主教堂
    其實,對於上海這座被稱為「魔都」的城市,好玩的地方還遠遠不止這些。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原因是因為,那些景點由於具有特別高的人氣和知名度,大部分人尤其是第一次來上海旅遊的朋友,可能都會把它們列入自己的旅行清單當中。但是,在上海除了那些地方以外,還有一些風景優美,免費好玩的地方。比如,大家現在看到這片翠竹密布的地方,就是其中之一。
  • 朝拜聖嬰的三賢士:聖默爾爵、聖巴爾達撒、聖卡斯帕爾
    於是黑落德暗暗把賢士叫來,仔細詢問他們那星出現的時間;然後打發他們往白冷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嬰孩,幾時找到了,給我報信,好讓我也去朝拜他。」他們聽了王的話,就走了。看,他們在東方所見的那星,走在他們前面,直至來到嬰孩所在的地方,就停在上面。他們一見到那星,極其高興歡喜。他們走進屋內,看見嬰兒和他的母親瑪利亞,遂俯伏朝拜了他,打開自己的寶匣,給他奉獻了禮物,即黃金、乳香和沒藥。
  • 首屆德化「中國白」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今日舉行
    福建消費網-福建新消費訊 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舉行。中共德化縣委書記致歡迎辭縣委書記梁玉華在開幕式上致辭,她簡要介紹了德化概況,並衷心期望陶瓷業界藝術界以瓷會友、以藝結朋,碰撞思想、創新創意,讓絢麗的陶瓷藝術之花在德化盛開;期待與各界朋友攜手同行,把「雙年展」打造成傳承傳統技藝、弘揚陶瓷文化、打響白瓷品牌的重要平臺,同時希望「雙年展」成為美好之約、難忘之旅,讓大家能夠盡享德化白瓷之神韻
  •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舉行
    央廣網泉州12月16日消息(記者彭建軍)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舉行。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表示,本屆雙年展採用以賽推展、以展促賽的形式,立足傳統繼承、對標國際藝術高端賽事、搭建傳統陶瓷藝術競賽交流平臺,希望以此為契機,廣大陶瓷藝術家特別是德化本土藝術創作者,繼續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藝術高峰,創作更多獨具藝術價值的精品力作,推動「中國白」再次出發遠行,讓中國德化白瓷在新時代演繹新經典、再現新榮光!
  •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展
    人民網德化12月17日電(餘杉芳)近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福建德化舉行。 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表示,本屆雙年展採用以賽推展、以展促賽的形式,立足傳統繼承、對標國際藝術高端賽事,搭建傳統陶瓷藝術競賽交流平臺,希望以此為契機,廣大陶瓷藝術家特別是德化本土藝術創作者,繼續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藝術高峰,創作更多獨具藝術價值的精品力作。 作品徵集於今年7月18日正式啟動。
  • 德化「中國白」——白瓷的起源
    這些唐代的白瓷製作講究,胎土淘洗潔淨,雜質少,個胎很細,而且白度比較高,上了一層透明釉以後,反映出來的顏色很白,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曾推崇唐代邢窯白瓷為上品,並形容它的胎釉像雪和銀子一樣潔白。       白瓷的起源       中國古代白瓷的起源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灰陶、彩陶、白陶時期;第二個階段是夏商至漢代時期的白陶、印紋硬陶、原始瓷器
  • 德化大潤發:要開了!
    招聘工作啟動,德化大潤發超市開業籌備進入新階段。 9月23日,德化縣人力資源網發布了泉州德化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招聘啟事。 上述消息顯示,已籤約引進八年的德化大潤發超市的距正式開業再進一步,大潤發由此成為德化目前 備受關注的零售巨頭大潤發雖在金龍中心城內的一層處豎起了施工圍擋,卻遲遲未見進一步動作,一位工作人員答覆稱,「大潤發確定入駐金龍中心城,相關設備已進場,並著手開始進行裝修工作。」
  • 德化特色美食
  • 國內首次:德化舉辦以「傳統陶瓷藝術展覽」為概念的藝術展
    中國當代藝術網林文彬訊,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舉行。中共德化縣委書記致歡迎辭縣委書記梁玉華在開幕式上致辭,她簡要介紹了德化概況,並衷心期望陶瓷業界藝術界以瓷會友、以藝結朋,碰撞思想、創新創意,讓絢麗的陶瓷藝術之花在德化盛開;期待與各界朋友攜手同行,把「雙年展」打造成傳承傳統技藝、弘揚陶瓷文化、打響白瓷品牌的重要平臺,同時希望「雙年展」成為美好之約、難忘之旅,讓大家能夠盡享德化白瓷之神韻
  • 福建德化,一座千年外貿瓷都的「疫碎」生意
    6月15日,廣交會在「雲端」開幕,老陳本是這場盛事的幕後參與者,但今年,他是局外人。 仰賴天賜的泥土與傳承的技藝,在德化,全縣34萬人,超三分之一的人口從事陶瓷行業,陶瓷產品80%以上外銷,有些家族世代做瓷,甚至很多工人整條生產線都能「包圓兒」。2019年1至11月,德化116家陶瓷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產值221.15億元,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的68.4%——再加上大批規模以下企業,在德化,陶瓷產業是支柱。
  • 德化陶瓷也賣萌!
    從小便耳濡目染了德化當地陶瓷藝術,對於當地陶瓷製作的歷史人文和技藝特點,她了如指掌。 除此之外,林小彩的代表作品還有《祈福平安》,意在反映中國人虔誠的宗教信仰、表達美好祈願;《樂在其中》以黑白棋子為喻,給人「明進退、思取捨」的啟迪,充滿幽默與智慧;《童真》,展現中國古代少女獨有的童真與善良本性,以成長和勇氣為主題……「Q版人物塑造有兩個關鍵點,其一是比例,比如頭身比例,一般在六頭身至八頭身之間;其二是對人物形象特點的提煉,要挖掘出人物的可愛之處…
  • 德化窯-白瓷藝術
    中國瓷器藝術珍品-德化窯瓷器,是我國福建沿海地區古代外銷瓷的重要產地之一。德化窯以生產精細的白瓷著稱。產品從宋元時期就已經遠銷海外,並贏得了絕佳的讚譽。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德化窯-白瓷藝術,使您深入了解溫潤如玉的德化白瓷。
  • 福建德化:158件傳統陶瓷藝術精品集中亮相
    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福建泉州德化舉行。本屆雙年展以「弘揚匠心致敬傳統」為主題,經全國15位專業評委精心評選出的158件傳統陶瓷藝術精品進行集中展出,展出時間至2021年3月15日。
  •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
    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舉行。 李宏圖 攝中新網福建德化12月15日電 (孫虹 柯寧)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15日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舉行,106萬元人民幣的總獎金花落各家。
  • 福建德化:大漆+陶瓷創新帶來催化效應
    2019年09月12日 15:26:37 來源:福建日報 林劍軍和他的大漆陶瓷產品  大學畢業後,「90後」林劍軍拉著天南海北的創業夥伴回到家鄉德化,創立「此壹漆器」。
  • 300多件德化陶瓷藝術精品亮相福州
    15日,縣陶瓷發展委員會、中瓷網絡在永德會館中國白推廣展示中心舉辦「新海絲 中國白」德化陶瓷藝術展。此次「新海絲中國白」德化陶瓷藝術展共展出德化陶瓷藝術大師、陶瓷藝術名人、青年藝術家瓷塑以及知名陶瓷品牌企業陶瓷作品300多件,展品種類琳琅滿目,風格獨特各異,做工技藝精湛細膩,涵蓋了傳統陶瓷、現代藝術瓷、禮品日用瓷、家居生活擺件瓷等,充分展現出了我縣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高超的製作技藝、豐富的陶瓷品種和獨特的陶瓷藝術魅力。
  • 一神論宗教
    耶路撒冷這片土地各種文明和宗教信仰交織在一起,今天隨筆配圖簡單梳理一下三大一神論宗教如下:每年的齋月時期,聖殿山上的穆斯林朝拜